消防技术规范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240390933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81.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防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消防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消防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消防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技术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消防技术规范消防技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特点特点特点特点n n1 1 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n n2 2 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n n3 3 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n n4 4 动火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动火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违章作业多。违章作业多。n n5 5 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第1页/共15页n n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特

2、点及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及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的防火应的防火应:n n1 1、针对、针对“用火、用电、用气和扑灭初起火灾用火、用电、用气和扑灭初起火灾”等关键环节等关键环节n n2 2、遵循、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的原则的原则n n3 3、制订并采取、制订并采取“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有效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有效”的防火措施的防火措施第2页/共15页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可

3、燃物、助燃物、火源n n可燃物可燃物n n施工现场存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如施工现场存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如竹竹(木木)模板及架料,模板及架料,B2B2、B3B3级装饰、保温、防水级装饰、保温、防水材料,树脂类防腐材料,油漆及其稀释剂,焊接材料,树脂类防腐材料,油漆及其稀释剂,焊接或气割用的氢气、乙炔等。或气割用的氢气、乙炔等。n n火源火源n n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多,如焊接、气割、金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多,如焊接、气割、金属切割、生活用火等属切割、生活用火等第3页/共15页n n“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是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的原则性要求。n n宿舍、厨

4、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不应设置于在建工程内。第4页/共15页3.2 防火间距防火间距n n3.2.1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它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其它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第5页/共15页4 建筑防火建筑防火n n4.2.1 4.2.1 宿舍、

5、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定:n n1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A 级级级级。当采用金。当采用金。当采用金。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A 级级级级;n n4.2.2 4.2.2 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

6、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防火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A 级级级级;第6页/共15页4.3 在建工程防火在建工程防火n n4.3.3 4.3.3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确划分

7、施工区和非施工区。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施工区不得营业、使施工区不得营业、使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用和居住用和居住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n n1 1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洞口的耐火极限洞口的耐火极限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不低于不低于不低于

8、3.0h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防火分隔;防火分隔;n n2 2 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理制度;理制度;理制度;第7页/共15页n n3 3 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施

9、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专人值守专人值守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n n4 4 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疏散演练疏散演练疏散演练疏散演练;n

10、n5 5 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作;作;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二分之一?。第8页/共15页5 临时消防设施临时消防设施n n5.1.4 5.1.4 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

11、消防配电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不间断供电不间断供电不间断供电。n n6 61 110 10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进行每半年应进行1 1次,次,每年不得少于每年不得少于1 1次次第9页/共15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12、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档案档案档案:n n1 1 施工单位组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及聘施工单位组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及聘任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任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n n2 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审批记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审批记录。n n3 3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及其审批记录。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及其审批记录。n n4 4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及其审批记录。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及其审批记录。n n5 5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n n6 6 施工现

13、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n n 第10页/共15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档案档案档案:n n7 7 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验收记录。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验收记录。n n8 8 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台账及更换、增减记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台账及更换、增减记录。录。n n9 9 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记录。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记录。n n10 10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记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记录(含消防安全巡查记录、含消防安全巡查记录、定期检查记录、专项检查记录、季节

14、性检查记录、消防定期检查记录、专项检查记录、季节性检查记录、消防安全问题或隐患整改通知单、问题或隐患整改回复单、安全问题或隐患整改通知单、问题或隐患整改回复单、问题或隐患整改复查记录问题或隐患整改复查记录)。第11页/共15页6 防火管理防火管理n n6.2 6.2 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n n6.2.1 6.2.1 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

15、计要求。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n n6.2.3 6.2.3 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资作业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资作业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资作业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避免产生避免产生避免产生静电静电静电

16、静电。第12页/共15页6.3 用火、用电、用气管用火、用电、用气管理理n n6.3.1 6.3.1 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要求: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要求:n n3 3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

17、不燃材料对其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覆盖或覆盖或覆盖或隔离;隔离;隔离;隔离;n n5 5 裸露的可燃材料上裸露的可燃材料上裸露的可燃材料上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严禁严禁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直接进行动火作业;直接进行动火作业;直接进行动火作业;n n9 9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严禁明火严禁明火严禁明火;第13页/共15页n n6.3.3 6.3.3 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要求: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要求:n n1 1 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

18、完好和有效;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严禁严禁严禁使用减压器使用减压器使用减压器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严禁严禁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n n4 4 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n n2 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气瓶与明火作业点,气瓶与明火作业点,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的距离不应小于的距离不应小于的距离不应小于10m10m;第14页/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