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0098960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院感(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家好大家好1新上岗医护技人员培训教材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2 医医院院感感染染作作为为一一种种相相对对特特殊殊状状态态的的感感染染和和疾疾病病发发生生形形式式,是是伴伴随随着着医医院院的的产产生生和和发发展展而而逐逐渐渐为为人人们们所所认认识识的的。随随着着现现代代医医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近近年年来来,由由于于滥滥用用抗抗菌菌药药物物,细细菌菌变变异异、耐耐药药菌菌株株的的明明显显增增多多,以以及及社社会会老老龄龄化化及及慢慢性性疾疾病病病病人人的的增增加加,加加之之化化疗疗、放放疗疗、侵侵入入性性诊诊疗疗措措施施的的广广泛泛应应用用,使使医医院院感感染染有有日日益益增增多多的的趋趋势势,

2、医医院院感感染染已已成成为为目目前前影影响响医医疗疗质质量量的的重重要要问问题题。因因此此,加加强强医医院院感感染染管管理理,提提高高医医务务人人员员控控制制医医院院感感染染的的意意识识,降降低低医医院院感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发展,降低医疗费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染发生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发展,降低医疗费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n n 医院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引发的思考引发的思考引发的思考引发的思

3、考5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卫生部接到报道后组织调查、给予通报批评、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6 西安新生儿死亡事件西安新生儿死亡事件卫生部通报指出:卫生部通报指出:卫生部通报指出:卫生部通报指出:该院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该院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医务人员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

4、行检测,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7西安西安“新生儿事件新生儿事件”8交大一附院向每位死亡患儿家长赔交大一附院向每位死亡患儿家长赔偿偿1818万万 西安患儿死亡事件西安患儿死亡事件9 事件发生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事件发生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撤销撤销撤销撤销马爱群的院长职务马爱群的院长职务 撤销撤销撤销撤销长吕毅的主管副院

5、职务长吕毅的主管副院职务 撤销撤销撤销撤销刘俐新生儿科主任职务刘俐新生儿科主任职务 撤销撤销撤销撤销郭喜娥新生儿科护士长职务郭喜娥新生儿科护士长职务 免去免去免去免去刘正稳医务部部长职务刘正稳医务部部长职务 免去免去免去免去李宝珍控制感染中心主任职务李宝珍控制感染中心主任职务 免去免去免去免去唐芳雪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职务唐芳雪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职务 免去免去免去免去车文芳护理部主任职务车文芳护理部主任职务 免去免去免去免去朱淑群护理部副主任、总护士长职务朱淑群护理部副主任、总护士长职务西安患儿死亡事件西安患儿死亡事件10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事件的启迪院感管理

6、事件的启迪199819981998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年深圳妇儿医院166166166166例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手术例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手术292292292292例,感染例,感染166166166166例,感染率例,感染率56.85%56.85%56.85%56.85%感染原因:感染原因:感染原因:感染原因:戊二醛消毒剂配置浓度错误戊二醛消毒剂配置浓度错误 深圳市妇儿医院未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自行控制措施未果、感染人数多深圳市妇儿医院未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自行控制措施未果、感染人数多达达30303030余人的情况下,才于余人的情况下,才于5 5 5 5月

7、月25252525日报告深圳市卫生局。日报告深圳市卫生局。免去免去免去免去陈一臻院长职务,陈一臻院长职务,开除开除开除开除直接责任人主管药师何莹公职直接责任人主管药师何莹公职 其他有关人员由医院进行其他有关人员由医院进行处理处理处理处理。1112 2005 2005 2005 2005年,安徽宿州市医院年,安徽宿州市医院年,安徽宿州市医院年,安徽宿州市医院101010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 9 9 9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

8、除。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本要求。本要求。本要求。13安徽宿州安徽宿州“眼球事件眼球事件”142009年年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15天津天津“新生儿事件新

9、生儿事件”16山西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山西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17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20062006年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920092009年卫生部年卫生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标准委员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一、医院感染监测一、医院感染监测211、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11、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分类:、医院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又称自身感染22医院感染分类医院感染分类n n(1 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

12、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可呈暴发,也可散发,如:腹泻、肺炎造成交叉感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可呈暴发,也可散发,如:腹泻、肺炎造成交叉感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可呈暴发,也可散发,如:腹泻、肺炎造成交叉感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可呈暴发,也可散发,如:腹泻、肺炎造成交叉感

13、染,这类感染可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染,这类感染可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染,这类感染可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染,这类感染可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n n(2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储菌库储菌库储菌库”(皮、口、泌、肠)的正常菌群(皮、口、泌、肠)的正常菌群(皮、口、泌、肠)的正常菌群(皮、口、泌、肠)的正常菌群或外来已定植菌。如:免疫力下降、体内微生态失衡或

14、发生细菌易位、侵入性操作,即可发生感染,或外来已定植菌。如:免疫力下降、体内微生态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侵入性操作,即可发生感染,或外来已定植菌。如:免疫力下降、体内微生态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侵入性操作,即可发生感染,或外来已定植菌。如:免疫力下降、体内微生态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侵入性操作,即可发生感染,(多发)呈散发。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多发)呈散发。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多发)呈散发。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多发)呈散发。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措施。233 3、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100张病床以下、

15、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低于7%、8%和10%。同时还规定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于1%、0.5%和0.5%。4 4、漏报率、漏报率 漏报率是指在医院感染监测中某一时期内医院感染病例数的漏报频数。漏报率应低于20%。245 5、感染病例的监测、登记及上报、感染病例的监测、登记及上报(1)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减少漏报、错报。(2)重点观察住院时间长、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接受介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3)病人出现感染指征应确定是否存在医院感染。(4)注意各种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5)病原学送检。(6)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原则,避免

16、因用药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的发生。(7)一个病区内短时间内发现34例同源性感染或罕见感染12例应及时上报。(8)病人出院后,病案首页应填上医院感染名称。(9)登记上报:256、医院感染的流行、暴发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暴发与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医院感染散发n 医院感染在一定时期内处在其常年发病情况或常年发病水平。常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医院感染在一定时期内处在其常年发病情况或常年发病水平。常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可因医院、时间、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可因医院、时间、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流行:流行:某医院、某科室某时期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常年

17、发病率水平。某医院、某科室某时期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暴发: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6常见传播方式:常见传播方式:(1)共同来源:水、血液制品、药物、各种制剂、医疗设备等病人共用物品一旦受到病因微生物污染,可在短期内或同时引起多人感染(2)接触传播(3)空气传播 医院感染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就会终止。27控制:控制:(1)隔离感染病人或保护易感病人(2)分组护理(3)加强洗手和无菌技

18、术操作(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灭菌(5)控制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6)病原学调查28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9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呼吸系统医院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2)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30消化系统医院感染消化系统医院感染(1)胃肠道感染(2)感染性腹

19、泻(3)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腹水感染31血液系统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1)血管相关性感染(2)输血相关感染心血管系统医院感染心血管系统医院感染32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n(1)表浅手术部位感染(2)深部手术部位感染(3)器官(或腔隙)感染n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n口腔感染口腔感染33二、消毒与灭菌二、消毒与灭菌34定义定义n消毒:杀灭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分为高、中、低水平消毒n灭菌:杀灭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351、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通常情况下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

20、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特殊处理。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特殊处理。362、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1)根据污染物品的危险测定,分别采用灭菌或消毒。)根据污染物品的危险测定,分别采用灭菌或消毒。高度危险品:指直接进入人体组高度危险品:指直接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疗用品,必须灭菌。中度危险品:仅接触皮肤黏膜的中度危险品:仅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器械和用品,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进行消毒处理。低度危险品:不直接与病人接触

21、低度危险品:不直接与病人接触的物品,用低效消的物品,用低效消毒或只作清洁处理。毒或只作清洁处理。37(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状态,选择消毒或灭菌,确定其使用剂量。)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状态,选择消毒或灭菌,确定其使用剂量。A.凡受细菌芽孢或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灭菌法。凡受细菌芽孢或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灭菌法。B.凡受结核杆菌、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凡受结核杆菌、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C.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中、低效消毒,但当微生物在有机物保护时,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可采用中、低效消毒,但

22、当微生物在有机物保护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38(3)根据被消毒物品的理化性状,选择消毒方法。)根据被消毒物品的理化性状,选择消毒方法。A、耐热、耐湿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耐热、耐湿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B、怕热、畏湿物品或精密仪器可采用低温灭菌。怕热、畏湿物品或精密仪器可采用低温灭菌。C、干粉、油性物品应采用干热消毒灭菌。干粉、油性物品应采用干热消毒灭菌。(4)根据消毒因子的消毒作用水平和穿透能力,选择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因子的消毒作用水平和穿透能力,选择消毒方法。A、使用穿透力弱的消毒因子时,物品应充分暴露。使用穿透力弱的消毒因子时,

23、物品应充分暴露。B、使用穿透力强的消毒因子时,物品可用适当材料包装,然后进行消毒或灭菌。使用穿透力强的消毒因子时,物品可用适当材料包装,然后进行消毒或灭菌。393、消毒方法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压力蒸汽物理消毒方法:压力蒸汽 干热干热灭菌灭菌 紫外线消紫外线消毒毒 微波消毒微波消毒化学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戊二醛、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碘伏、酒精等。碘伏、酒精等。404、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1)细菌菌落总数)细菌菌落总数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环境 标标 准准 类别

24、类别 范范 围围 空气空气 物体表面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医护人员手 (cfu/m)(cfu/cm)(cfu/cm)I 类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II 类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 5 5 III 类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

25、房间房间 500 10 10 IV 类类 传染病科和病房传染病科和病房 15 1541(2)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微生物:n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425、卫生洗手(1)意义)意义清洁双手清洁双手挽救生命挽救生命保护病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保护自己(2)洗手指征)洗手指征 A.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侵入性操作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进行无菌操作前,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重

26、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D、脱手套后。脱手套后。严禁留长指甲,严禁上班戴戒指43(3)洗手方法)洗手方法A、取肥皂或清洁剂于手掌表面,双手相互摩擦B、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C、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D、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E、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F、右手指尖于左手掌摩擦,然后交换。n 时间不少于15秒,流动水洗净。44第一步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擦第二步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手心对手

27、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擦第四步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心第五步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擦,交换进行第六步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45466、常见无菌技术操作注意事项常见无菌技术操作注意事项47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使用时手牢固地控制在镊子上)使用时手牢固地控制在镊子上1/3 部分,不能任意超越、触摸其他部分,不能任意超越、触摸其他部位。部位。(2)持物钳的高度应保持在本人的胸)持物钳的高度应保持在本人的胸部水平

28、,不可随意甩动并始终保部水平,不可随意甩动并始终保持前端向下倾斜,不能倒举。持前端向下倾斜,不能倒举。(3)无菌持物钳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无菌持物钳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中,尽量减少污染机会。如必须中,尽量减少污染机会。如必须远距离夹取无菌物品,应连同容远距离夹取无菌物品,应连同容器一并移至操作地点。器一并移至操作地点。(4)疑有污染随时更换。疑有污染随时更换。48无菌容器无菌容器(包)的使用包)的使用(1)操作中应注意不可跨)操作中应注意不可跨越污染无菌区。越污染无菌区。(2)取出无菌物品后及时)取出无菌物品后及时将盖盖严,防止发生将盖盖严,防止发生“开口开口”现象。现象。(3)持无菌容器时手托

29、底)持无菌容器时手托底部,不可触及容器边部,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无菌面。缘或无菌面。49穿无菌手术衣穿无菌手术衣(1)传递腰带时注意手不要接触)传递腰带时注意手不要接触他人。他人。(2)穿好无菌手术衣后再戴无菌)穿好无菌手术衣后再戴无菌手套,双手举在胸前。手套,双手举在胸前。(3)腰以下和背后应视为非无菌腰以下和背后应视为非无菌 区,胸前腰以上和肩以下为区,胸前腰以上和肩以下为 无菌区,双手不可触摸非无无菌区,双手不可触摸非无 菌区和非无菌物品。菌区和非无菌物品。50换药、拆线、敷料更换术换药、拆线、敷料更换术(1)换药时应避开晨护、探视、开饭和病室卫生换药时应避开晨护、探视、开饭和病室卫生打扫

30、时间。打扫时间。(2)应依次为无菌、轻度感染、重度感染和特异应依次为无菌、轻度感染、重度感染和特异性感染或高度传染性伤口换药。性感染或高度传染性伤口换药。(3)持续换药中应注意认真洗手或采用快速手消持续换药中应注意认真洗手或采用快速手消毒剂。为严重大面积的特异性感染或高度传毒剂。为严重大面积的特异性感染或高度传染性上口换药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换染性上口换药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换药后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后再用肥皂流水认药后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后再用肥皂流水认真洗两遍。真洗两遍。(4)较大伤口或特殊伤口换药应有护士协助,换较大伤口或特殊伤口换药应有护士协助,换药中如需添增物品时,应请他人代取或

31、洗手药中如需添增物品时,应请他人代取或洗手后再取。后再取。(5)拆线时勿使暴露于皮肤外面的缝线进入皮肤拆线时勿使暴露于皮肤外面的缝线进入皮肤 针眼内。针眼内。51三、医院感染管理三、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521、门急诊门急诊2、病房病房3、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换药室、注射室4、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病房四、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管理5、ICU6、手术室7、供应室8、口腔科9、检验科53五、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五、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541 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证、

32、禁忌证,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感染征象抗感染药物。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552 2、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然后依据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然后依据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敏感的药物。

33、调整敏感的药物。563 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指征。联合用药主要适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指征。联合用药主要适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用药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能达到协同或相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用药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不增加毒副作用,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加的疗效,不增加毒副作用,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574 4、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的指征,尤其应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和、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的指征,尤其应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

34、的适应证和疗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生物、手术持续时间选用抗菌药物。疗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生物、手术持续时间选用抗菌药物。在麻醉同时或略前肌注或静脉用在麻醉同时或略前肌注或静脉用1次足量抗菌药物,手术持续时间超过次足量抗菌药物,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6小时,术中增加小时,术中增加1次,围手术期用药一般不超过次,围手术期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小时。)585、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6、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

35、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597、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体免疫力。8、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60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611、购进管理购进管理2、使用管理使用管理 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及输血器使用后,立即就地消毒、毁形,按规定集中无害化处理。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及输血器使用后,立即就地消毒、毁形,按规定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清点数目,予以登记。发放一次性输

36、液器、注射器及输血器时,必须与毁形登记数量相符,并清点数目,予以登记。发放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及输血器时,必须与毁形登记数量相符,严禁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严禁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3、医疗垃圾分类医疗垃圾分类 感染性感染性 损伤性损伤性 药物性药物性 病理性病理性 化学性化学性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黑塑料袋黑塑料袋医疗垃圾医疗垃圾黄塑料袋、利器合黄塑料袋、利器合62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63 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 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37、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641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652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

38、血液、体液飞溅或者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663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

39、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675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行安全处置。6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刀片等锐器。68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69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

4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70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n防护用品使用原则:防护用品使用原则:n防护用品应符合国有相关标准n在有效期内使用n正确使用71n防护用品的种类防护用品的种类n口罩n护目镜n手套n隔离衣和防护服n防水围裙n鞋套n帽子72八、多重耐药菌防控八、多重耐药菌防控n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73常见多重耐药菌常见多重耐药菌n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

41、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NDM-1和产KPC的细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艰难梭菌(CD)等。74请遵循下列隔离技术请遵循下列隔离技术n1、患者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n2、减少人员进入n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n4、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护目镜n5、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75n6、仪器设备用后清洁、消毒/灭菌n7、每天擦拭消毒二次,抹布用后消毒n8、密闭容器运送检验标本n9、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袋封闭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n10、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可解除隔离,出院后床单位消毒76九、手足口病防控九、手足口病防控n1、传播途径n2、防控方案n3、消毒要点n4、人员防护7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