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9997517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

2、,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

3、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有千里之望望:名望、声望B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 聘:被聘用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 疏:疏远D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逮:达到、赶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3分)()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昔有桓公,故有管仲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AB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4、是(3分)()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可以实现愿望。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译文:_(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译文:_(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

5、贱己而雠之。(3分)译文:_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孔 子 曰:益 者 三 乐 损 者 三 乐 乐 节 礼 乐 乐 道 人 之 善 乐 多 贤 友 益 乐 骄 乐 乐 佚 游 乐 晏 乐 损 矣 (论语季氏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

6、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

7、,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_注大易:指易经。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比:比较B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的确C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备:完备D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8、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必有义焉,不可胶也ABC D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之亭”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到“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

9、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9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9分)(1)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3分)译文:_(2)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3分)译文:_(3)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3分)译文:_10用斜线(/)给下列文段断句。(共9处,每断对3处1分,共3分)昔 者 齐 国 邻 邑 相 望 鸡 狗 之 音 相 闻 罔 罟 之 所 布 耒 耨 之 所 刺 方 二 千 馀 里 阖 四 竟 之 内 所 以 立 宗 庙 社 稷 治 邑 屋 州 闾 乡 曲 者 曷 尝 不 法 圣 人 哉?(庄子胠箧)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湖北专用):

10、(十三)1A解析 望:愿望、期望。2A解析 句强调的是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的国君;句表现了子路的疑惑,引出孔子所说重视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的论述。3B解析 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就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4(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平”“垂”“下”各1分)(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拜见。(“逐”“去”“走”各1分)(3)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怨”“贱”“雠”各1分)参考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

11、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称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祖先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待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

12、面宽广,鱼儿就长得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拜见。”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侍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

13、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

14、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我晏乐/损矣(3分,每断对三处1分)断句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6. A解析 比,比拟。7. C解析 是写竹之有节,是谈自然界的节气,是写黄中立的淡泊之心。8. A解析 应为:花草树木得了节的中和之道,就能枝繁叶茂,反之则生出坏草木;

15、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9(1)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意的,难道仅仅是好玩罢了?(判断句式1分,“徒”1分,整句通顺1分)(2)花草树木的节,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聚”1分,“凑”1分,整句通顺1分)(3)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然则”1分,“吾徒”1分,反问句式1分)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意的,难道仅仅是好玩罢了?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

16、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它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

17、拿节来说明竹子,(否则)又凭什么崇尚竹子呢?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关于“节”字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

18、;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守住自己至死不变,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10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馀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3处1分)断句译文 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渔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