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39994823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精选ppt:《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像板斧而较大。状像板斧而较大。诗经诗经里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指国家的头等大事在于宗即指国家的头等大事在于宗教祭祀和军事征伐。这些与教祭祀和军事征伐。这些与本单元的主题以皇权为中心本单元的主题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联系紧密。的中央集权制度联系紧密。钺钺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罗马最高行政长官外出时,有古罗马最高行政长官外出时,有1212个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执插有一把战斧的束卫士相随,他们手执插有一把战斧的束棒,棒子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棒,棒

2、子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刑,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束棒束棒”在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在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法西斯斯”。法西斯主义一词就从此发展而来,。法西斯主义一词就从此发展而来,意味着专制、独裁。意味着专制、独裁。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第1 1课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戴冠冕的夏禹戴冠冕的夏禹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舜崩。三年丧

3、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史记 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0年,禹即天子位,为什么就年,禹即天子位,为什么就说明我国出现第一个王朝(即国家的出现)?说明我国出现第一个王朝(即国家的出现)?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左传左传血缘关系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地域关系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

4、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史记 大禹陵大禹陵(位于浙江省会稽山)(位于浙江省会稽山)夏夏启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史实?至此,中国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史实?至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禅让制禅让制 王位

5、世袭制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公天下 家天下家天下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一)1.1.王位世袭制的含义是王位世袭制的含义是?2.2.它与禅让制的本质区别是它与禅让制的本质区别是?3.3.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6、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以为礼。是谓小康。是谓小康。礼记礼记 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出现的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佑成王图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佑成王图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1、分封制、分封制 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同时设三监,分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

7、同时设三监,分封鲁齐燕诸国。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武庚封鲁齐燕诸国。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武庚与三监反,周公平叛后大规模分封。与三监反,周公平叛后大规模分封。所谓诸侯,夏商时期谈不到分封,其中所谓诸侯,夏商时期谈不到分封,其中大多数是原本就存在的部落,或称方国,处大多数是原本就存在的部落,或称方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到了西周,才开始真正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到了西周,才开始真正的分封。的分封。材料一: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神农、黄帝、尧、舜、禹材料一: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代;二是姜太公等功臣谋士;三是自己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的后代;二是姜太公等功臣谋士;三是自己的弟弟及其

8、他的亲戚。材料二:材料二:(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材料四: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材料四: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9、。派兵来勤王。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交纳贡赋派兵随从周王作战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政治上,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政治上,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政治上,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政治上,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侯国的国君在中央机构任职。侯国的国君在中央机构任职。侯国的国君在中央机构任职。侯国的国君在中央机构任职。礼记礼记礼记礼记 王制王制王制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大

10、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次国三次国三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经济上,诸侯要向周王贡纳各种方物,包括经济上,诸侯要向周王贡纳各种方物,包括经济上,诸侯要向周王贡纳各种方物,包括经济上,诸侯要向周王贡纳各种方物,包括粮食、土特产品。粮食、土特产品。粮食、土特产品。粮食、土特产品。军事上,诸侯有义务率领本地的军队,参与军事上,诸侯有义务率领本地的军队,参与军事上,诸侯有义务率领本地的军队,参与军事上,诸侯有义务率领本地的军队,参与周王的征伐战争。周王的征伐战争。周王

11、的征伐战争。周王的征伐战争。史料中的分封制史料中的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非王臣”。“分邦建国分邦建国”、“分土封侯分土封侯”、“分诸分诸侯,建藩卫侯,建藩卫”、“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子荀子儒效儒效:“周公周公兼制天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v周初周初18001800国,大国百里,次国七十里,国

12、,大国百里,次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小国五十里。v閒(间、闲)田:国与国之间未封受閒(间、闲)田:国与国之间未封受的土地。的土地。如何认识分封制?如何认识分封制?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钱穆钱穆国史大纲国史大纲v 周人的分封制却有着自身重要的特征。在几十年短周人的分封制却有着自身重要的特征。在几十年短暂的时间里,一下子就人为地迅速地分出那样多的国暂的时间里,一下子就人为地迅速地分出那样多的国家,犹如撒开一张巨大的血缘关系网,姬姓

13、人群迅速家,犹如撒开一张巨大的血缘关系网,姬姓人群迅速遍布华夏。它不是像滴在纸上的水那样缓慢地由近及遍布华夏。它不是像滴在纸上的水那样缓慢地由近及远地向外洇,而是如同抛手榴弹,抛到哪里,哪里就远地向外洇,而是如同抛手榴弹,抛到哪里,哪里就炸开一朵花。这是多么大的历史气魄!炸开一朵花。这是多么大的历史气魄!我们看到,我们看到,周人在建立新的家国社会时,不是抛弃旧有的血缘关周人在建立新的家国社会时,不是抛弃旧有的血缘关系,而是利用它,在利用中改变它。系,而是利用它,在利用中改变它。周代的许多制周代的许多制度都源于传统,但是将传统的东西运用得出新见奇,度都源于传统,但是将传统的东西运用得出新见奇,这

14、本身就是创造,这创造同样可以从旧的东西中造就这本身就是创造,这创造同样可以从旧的东西中造就出全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同样也可以使社会发生剧烈出全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同样也可以使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的变革。v 分封制的特征及价值分封制的特征及价值v 1.1.分封制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的历史本质分封制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的历史本质v 2.2.分封之制延续了原始的民主分封之制延续了原始的民主v 3.3.分封制造就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分封制造就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v -李山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先秦文化史讲义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庶人庶人贵族、统治阶级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被

15、统治阶级(楚庄王)(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伐陆浑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王孙满曰: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乃归。楚王问鼎楚王问鼎王室衰弱,诸侯势强,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弱,诸侯势强,分封制遭到破坏。2 2、宗法制、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目的

16、: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的矛盾。主要内容:区分大小宗,实行嫡长子主要内容:区分大小宗,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长。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国家统治,亦即国家组织与宗政治等级和国家统治,亦即国家组织与宗法组织相结合,君统和宗统相结合。法组织相结合,君统和宗统相结合。左传左传 桓公二年桓公二年:“古天子建国,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

17、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解释: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卿立下级解释: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立下级大夫,士以其子弟之卿或大夫,大夫立下级大夫,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级之别。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大儿子大儿子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二

18、夫人所生,二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

19、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定会挑我的。定会

20、挑我的。定会挑我的。嫡嫡长子长子嫡嫡长子长子嫡长子嫡长子余子余子嫡嫡长子长子余子余子嫡嫡长子长子余子余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分封封制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4 4、礼乐制度、礼乐制度 调整统治阶级内容关系。用礼制来区分贵调整统治阶级内容关系。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礼记礼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以示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代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周代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程序。请期、亲迎等六道

21、程序。夏、商、西周制度的沿革夏、商、西周制度的沿革 论语论语为政为政:“殷因于夏礼,殷因于夏礼,周周因于殷礼因于殷礼”。王国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之兴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傅斯年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夷夏东西说:“夷与商属于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早期国家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点 夏商西周三个王朝

22、,都是各由一个部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各由一个部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个部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女以姓、彩。三个部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女以姓、子姓和姬姓三族的成员。子姓和姬姓三族的成员。1 1、政治组织和亲族组织合一、政治组织和亲族组织合一 2 2、王位世袭、王位世袭 3 3、神权色彩、神权色彩 4 4、贵族政治、世卿世禄、贵族政治、世卿世禄v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礼”和和“刑刑”两个方两个方面。面。v 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

23、贱,明确等级,维护统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治秩序。v 以惩处为中心由刑罚制度形成。但礼和刑未融以惩处为中心由刑罚制度形成。但礼和刑未融合为一个体系,各自为用。合为一个体系,各自为用。v 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v 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v 即所谓即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v 接照史籍的记载,夏有接照史籍的记载,夏有“禹刑禹刑”,商有,商有“汤刑汤刑”。v 西周的礼制和刑罚资料均较多西周的礼制和刑罚资料均较多.v 礼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礼;礼有吉礼、凶礼、宾礼、

24、军礼、嘉礼五礼;v 刑有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五刑。刑有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五刑。v 五刑的具体条目,有五刑的具体条目,有30003000种之多。种之多。v 分封制看起来井然有序,但国王对诸侯、诸侯分封制看起来井然有序,但国王对诸侯、诸侯对士大夫的控制能力较弱。对士大夫的控制能力较弱。v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 “高山为谷,深谷为陵高山为谷,深谷为陵”v -左传左传 v 春秋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春秋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变化冲击着政治法,争霸中原。社会的变化冲击着政治法律制律制度度“礼崩乐坏礼崩乐坏”,

25、旧有的制度体系开始衰落。旧有的制度体系开始衰落。v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v 据鲁据鲁春秋春秋记载,从公元前记载,从公元前722722年到前年到前7979年,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33次,而朝周王者仅次,而朝周王者仅3 3次。次。v 在诸侯国,有实力的大夫控制了政权,如齐国在诸侯国,有实力的大夫控制了政权,如齐国的田氏,晋国的韩赵魏氏等的田氏,晋国的韩赵魏氏等.(0909年北京卷)图年北京卷)图6 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城纪念柱。礼记礼记载:载:“武王克殷反商,未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

26、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关的制度是 A.A.禅让制禅让制 B.B.井田制井田制 C.C.分封制分封制 D.D.郡县制郡县制(0909年江苏卷)年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其中所说的“九九鼎鼎”之所以被广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v(2012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知识,知识,能够判断能够判断v晋国是姬姓封国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vA、B、C、D、vCv解析:晋燕为王族,宋与秦为先代贵族的后代。解析:晋燕为王族,宋与秦为先代贵族的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