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精****师 文档编号:23983202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Hi!大家好!我就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号青铜神树。我已经有三千多岁了,目前我的身高是3.96米,但这并不是我的原貌哦,这是我修复后的残高,有专家说,我没有被毁坏之前,应该有5米高!你看我最上面还少一个部分,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一只神鸟,你觉得呢?别看我现在是青铜色,三千多年前,我可是金灿灿的铜色。这么高大的我,可不是一体浇铸成形的,而是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在迄今为止所见中国的全部青铜文物中,我可是体型最大的一件。我的树干

2、由多节套接拼合而成,树干上装饰有三层树枝,每一层又伸出三根枝条,分别位于神树的根部、中段和树尖,枝条像柳树一样柔和下垂,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站立着昂首翘尾的青铜小鸟。您仔细看,还会发现在一侧树干上,悬挂着一条倒垂着的龙,他头部上昂,前足支撑于底座,脖颈上还长着翅膀,身体粗大如绳索。围绕着我的谜团也是数不胜数,一般认为,我这棵神树反映了十日神话,与传说中的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树有密切关系,也许我就是扶桑与若木。传说天地的东西两极各有一株参天神树,东为扶桑,西名若木。它们挥枝垂绿,华光照地,是日月运行斗转星移的纽带。穿越了三千多年,今天又和大家相遇,让我代替古蜀先民来问候大家,相信随着你们

3、考古发掘的推进,一定能揭开三星堆神秘的面纱。(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1号青铜神树来信啦!视频文字稿)材料二一号青铜树的树根立在三叉支架的圆盘基础上,座上纹饰是缭绕的云气;树干粗壮挺拔,分几节由四道圆箍插接;树干上有树枝三层,每层三枝,枝桠上有萼托卵形果,两垂一昂,在昂果上各站一钩嚎大鸟,生动地表现其在展翅之前一瞬间的动态;在垂果的萼托旁有镂孔罗网状的宽大叶片,叶片下缘有三个小孔,可悬挂三叉铜丝圆架,架下有各不相同的小悬饰,有如天空星辰的圆牌、或如海洋扇贝的直棱牌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树干有一巨龙婉蜒而降,龙头昂起在下,似有两根肉须,怒目定睛,张牙咧嘴;龙躯细长,奇特地呈绳索状纠曲;龙足更奇特,如人臂

4、张肱曲肘,龙爪如伸开的人掌,粗短的拇指与细长并拢的四指分开;龙身还有些分支断残不清,至少有一支上长的是牙璋。这株树的性质,笔者曾认为是古蜀神话中的建木。山海经海内经载(九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花)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枝回曲为欘),下有九枸(根盘错为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麦过(上下于天),黄帝所为(造作)。可见其来头不小,法力很大。又淮南子地形训载建木在都广(应作广都,指成都平原),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地下。那么,这棵修复的青铜树还可能兼容了若木的神话传说在内。由上述文献记载可知该青铜建木树是青叶紫茎,玄华黄实

5、,色彩艳丽,十分华美庄重。关于建木的推断,其中有三点今天看来可作进一步的讨论其一,今本海内经说建木百仞无枝,似文向有错乱,因与下文上有九欘,下有九枸不符合;或可说成树干中段有百仞是无枝的,树的上部是有九根弯曲的枝桠的,树的下部有九根盘曲的板根,此两句均可通。前有学者只以百仞无枝来否定它是建木,那是出于误解。其二,或以为此树不是建木,而是扶桑。其实不然。山海经本古蜀地区神话传说的作品,蒙文通先生曾指出海内经四篇所说的天下之中是指今四川西部地区,建木既在这巴蜀腹心之地的广都,也就是天下之中的神木了。而历来诸家均认为扶桑乃东方日出之处的神木,如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等等,故三星堆遗址

6、地处西部古蜀的天下之中,出土的青铜树就不可能是扶桑,而只能是建木。其三,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建木引之有皮,若缨、黄蛇,郭璞注言牵之皮剥如冠缨及黄蛇状也,故袁校本将缨与黄蛇断开。笔者对照三星堆铜树细味此文,以为可作另解。引,此处不作牵引讲,而作在前解,还有伸长义(见经籍纂诂);有皮既作树皮讲,也作表面解,如皮相;缨在此可作绳索或缠绕讲(见文选);蛇与龙相通,因为蛇乃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见洪范五行传注)。依拙见此句似可作新解伸展在树皮表面上的,是身若绳索状缠绕的无角黄龙。则三星堆一号青铜树上的巨龙,也是建木上的应有之物。那为什么要有一条龙呢?因为它是夏禹的化身。建木既是古蜀人心目中天下之中的

7、社树,作为社神的禹龙,理所当然的要出现在建木之上。我们知道第一,从古代文献(如史记夏本纪等)与地下文物都能证明蜀与夏有族缘关系,兴于西羌的大禹,也是蜀敬奉的祖神之一。第二,夏禹的历史伟绩在治水,他就与上古神话传说中会弄水的神龙句龙和应龙挂上钩了;或者说大禹在古人的眼里本是一条会治水的龙。三星堆一号青铜树之所以如此崇高,供奉在庙堂受人膜拜,是因为在蜀人心目中的建木,乃其远祖黄帝所创建,大有灵验,是众神上下于天地的天梯。西蜀天漏,成都平原屡遭水患,他们盼望善于治水的祖神夏禹,化为黄龙从天上缘树而下地,来保佑蜀地子孙后代能永享丰年。这大概是古代蜀人的原始宗教思维所能设想的最佳寄托了。(摘编自林向中国

8、西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树研究从三星堆青铜树说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千多年前,一号青铜神树的颜色可能是金灿灿的铜色,当年它华光照地,是日月运行斗转星移的纽带。B.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一号青铜神树身上的谜团已经被考古学家们逐一破解,比如它的铸造方法等。C作者用如入臂张肱曲肘如伸开的人掌等比喻形容一号青铜神树上的龙,写出其腾跃而上的姿态。D.一号青铜神树上的龙,或许寄托了屡遭水患的古代蜀人,期待禹龙降世,拯救百姓于危难的美好愿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号青铜神树残高3.96来,是我国出土的古代青铜器当中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价值和

9、艺术价值非常高。B.历经三干多年,一号青铜神树又能重见天日,十分难得,这得益于考古学家们做的发掘、修复等诸多工作。C.一号青铜神树残存部分的枝桠上共站着九只钩喙大鸟,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大鸟与古代的十日神话有关。D.大禹是龙的传说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古人为了表示对其先祖的崇拜之情,往往会把先祖异化为神物。3.根据材料二,关于作者对一号青铜神树原型的考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曾经认为一号青铜神树就是建木,但随着对相关古代文献的仔细分析考证,以及新的文物证据出现,他最终在文中否定了自己过去的观点。B.山海经海内经先说建木百仞无枝,紧接着又说上有九欘,下有九枸,自相矛盾,因此作者认为一号青铜神树

10、就是建木的说法不可取。C.历来学者都说扶桑是东方日出之处的神木,而一号青铜神树在西部古蜀的三星堆遗址被发掘,因此作者认为其不太可能是扶桑,而可能是若木。D.作者对引之有皮,若缨黄蛇两句中引有皮缨等词作出自己的解读,进一步强化了缠绕有黄龙的一号青铜神树原型是建木的观点。4.材料二的语言特点与材料一有哪些不同?(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格诺韦法的时间【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一九一四年夏天,两名穿浅色制服、骑着马的沙俄士兵来抓米哈乌。米哈乌眼看着他们从耶什科特菜的方向慢慢向他走来。炎热的空气里飘荡着他们的

11、阵阵笑声。米哈乌站立在自家的门槛上,身穿一袭由于沾满了面粉而发白的宽大长袍,等待着虽说他心知肚明这些大兵所为何来。米哈乌从他们手上接过一张纸条,拿去交给了妻子。妻子格诺韦法一整天哭哭啼啼,为米哈乌打理参战的准备工作。由于哭了一整天,她实在太虚弱,身心是那么地疲惫而沉重,以至于没能跨出自家的门槛,目送丈夫过桥。当马铃薯的花凋谢,而在开花处结出一些小小的绿色果实的时候,格诺韦法肯定自己是怀孕了。她掰着手指头算月份,算出孩子该是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的时候怀上的。不错,正该是那个时候。现在令她伤心绝望的是,她没来得及把怀孕的事告诉米哈乌。或许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是某种征兆,说明米哈乌会回来;他必须回来。格

12、诺韦法亲自管理磨坊,就像米哈乌在的时候所做的那样。她照管工人们干活儿,给送粮食来的农民开收据。她倾听推动磨石的水的喧腾和机器的轰鸣。面粉落满了她的头发和睫毛,以致她晚上往镜子跟前一站,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老太婆。老太婆对着镜子脱衣服,研究自己的肚子。她躺到床上,尽管身边塞了好几个小枕头,脚上还穿着毛线袜子,可她仍然睡不暖和。因为她总是像赤着脚跨进水里一样进入梦乡,久久不能入睡。于是她便有很多时间祷告。她从我们的天父开始,念到圣母马利亚,最后到了睡意蒙眬的时候,她以自己所喜爱的对守护天使的祈祷来作结。她祈求自己的守护天使关照米哈乌,因为战争中的人或许需要不止一位守护天使。后来这祷告逐渐变成了战争的

13、画面简单又乏味,因为格诺韦法除了太古这个地方,不知还有另外的世界;除了礼拜六在市场上的斗殴,她不知还有另一个模样的战争。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就是那种喝的醉醺醺的男人在泥泞、水洼和垃圾中间的徒手搏斗,在这种搏斗中所有的问题都能一下子解决。所以她感到奇怪,战争竟然会持续这么久。有时,她到小镇购物的时候,偶然听见人们的交谈:沙皇比德国人更强大。他们说。或者:到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但是战争既没有在圣诞节结束,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就在节日前的某一天,格诺韦法到耶什科特莱去采办过节的用品。市场上男人三五成群都在谈论战争。许多城市遭到破坏,居民的财产都散乱地堆放在大街上。人们为躲避

14、炮弹的我击纷纷逃亡。妻离子散,兄弟分隔。谁也不知宽览是俄国人更坏还是德国人更坏。德国人放毒气,一挨着毒气眼就会变瞎。青黄不接的时候将是普遍的饥饿。战争是第一灾难,其他的灾难将随之而来。格诺韦法绕过一堆堆马粪,那些马粪融化了中贝尔特商店门前的积雪。门上钉的一块胶合板上写的是本店只卖一流产品肥皂、漂白内衣的群青小麦淀粉和大米淀粉橄榄油、蜡烛、火柴杀虫粉.杀虫粉几个字突然使她感到恶心。她想起了德国人使用的毒气,眼睛一遇上就变瞎。如果拿申贝尔特的杀虫粉去撒蟑螂,蟑螂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为了不致呕吐,她不得不一连做了好几次深呼吸。太太想买点儿什么?一个肚子挺得老高的年轻孕妇用唱歌似的嗓音问道。她朝格诺韦

15、法的腹部瞥了一眼,笑了起来。格诺韦法要了煤油、火柴、肥皂和一把新的棕毛刷子。她用手指去碰了碰尖尖的鬃毛。过节我要大扫除,清洗地板,洗窗帘,清刷炉灶。我们不久也要过节,要净化神庙祈神赐福。太太是从太古来的,对吗?是从磨坊来的吧?我认识太太。现在我们两人已经彼此相识了。太太您的预产期在什么时候?二月。我也是二月。申贝尔特太太开始把一块块灰色的肥皂摆到柜台上。太太考虑过没有,这儿周围都在打仗,我们这些傻女人干吗还要生孩子?一定是上帝上帝,上帝那是个优秀的账房先生,照管着亏欠和盈余项目,必须保持平衡。既然有人丧命,就得有人降生太太这么漂亮,准会生个儿子。格诺韦法拎起了篮子。我想要个女儿,因为丈夫打仗去

16、了,没有父亲的男孩不好养。申贝尔特太太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送格诺韦法到门口。我们压根儿需要的就是女儿。倘若所有的妇女都开始生女儿,世界上就太平了。两个孕妇都笑了起来。文本二贪婪、不尊重自然、自私、缺乏想象力、无休止的竞争和丧失责任感,这些已使世界沦落为一个物体,可以被初成碎片、被耗费、被毁灭。编写故事意味着赋予物体生命,赋予世界微小碎片以存在感,正是这些率片映照着及美经验、生存境况和记忆。温柔让与之有关的一切个性化,让这些事物有发出声音的可能,有生存空间和时间的可能,有被表达的可能。温柔是对另一种存在的深切的情感关怀,关怀它的脆弱、独特,以及无法抵挡痛苦和时间的承爱力,温柔感知我们之间的纽带、

17、我们乏简的相似和一致,它向我们展现这世界的生机、活和相互连接。【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女作家,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本一选自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文本二选自其诺奖获奖演说灵性消失的时代需要温柔的力量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九一四年夏天暗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引出下文米哈乌被征参战后,妻子生活所发生的变化。B.文中用马铃薯的花凋谢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等生活场景来标识时间,有助于表现太古环境的农耕特色。C.(战争)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拉长了故事的时间跨度,拓宽了小说的叙事空间。D.二月和我也是二月写出两个新生命都将

18、在初春时节降生,饱含了作者对旺盛、蓬勃生命力的热情赞美。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照管工人干活给送粮农民开收据倾听水的喧腾和机器的轰鸣,白描式叙事写出了格诺韦法的辛劳与能干。B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与她看到的战争灾难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太古人的封闭与质朴,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C.结尾处关于生女儿的对话描写,与杜甫诗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一样,都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叙述者灵活自如地周游在小说人物之间,给读者以客观、真实、有序的阅读体验。8.文本一中,杀虫粉让格诺韦法几乎呕吐这一细节,有哪些作用?(4分)9.根据文本二,

19、你从文本一中读出了哪些温柔的力量?(6分)二、古代迹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元老,字子廷。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轼谪居海上,数以书往来。轼喜其为学有功,辙亦爱奖之。黄庭坚见而奇之,曰:“此苏氏之秀也。”举进士,调广都簿,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政和间宰相喜开边西南帅臣多啖诱近界诸族使纳土分置郡县以为功致茂州蛮叛,帅司遽下令招降。元老叹曰:“威不足以服,则恩不足以怀。”乃移书成都帅周焘曰:“此蛮跳梁山谷间,伺间窃发。彼之所长,我之所短,惟施、黔两州兵可与为敌。若檄数千人,使倍道往赴,贤于官军十万也。其次以为夔、

20、陕兵大集,先以夔兵诱其前,陕兵从其后,不十日,贼必破。彼降而我受焉,则威怀之道得。今不讨贼,既招而还,必复叛,不免重用兵矣。”焘得书,即召与计事。元老又策:“茂有两道,正道自湿山趋长平,绝岭而上,其路险以高;间道自青崖关趋刁溪,循江而行,其路夷以径。当使正兵阵湿山,而阴出奇兵捣刁溪,与石泉并力合攻,贼腹背受敌,擒之必矣。”焘皆不能用,竟得罪。后帅至,如元老策,蛮势蹙,乃降。除国子博士,历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寻除成都路转运副使,为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元老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梁师成方用事,自言为轼外子,因缘欲见之,且求其文,拒不答。言者遂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

21、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元老叹曰:“昔颜子附骥尾而名显,吾今以家世坐累,荣矣。”未几卒,年四十七。有诗文行于时。(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八,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和间/宰相喜开边西南/帅臣多啖诱近界诸族使纳土/分置郡以为功/致茂州蛮叛/帅司遽下令招降/B.政和间/宰相喜开边西南/帅臣多啖诱近界诸族/使纳土分置郡县以为功/致茂州蛮叛/帅司遽下令招降/C.政和间/宰相喜开边西南/帅臣多啖诱近界诸族/使纳土分置郡县以为功/致茂州蛮叛帅司/遽下令招降/D.政和间/宰相喜开边西南/帅臣多啖诱近界诸族使纳土/分置郡县以为功/致茂州蛮叛

22、帅司/遽下令招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跳梁,既可指跳跃、腾跃,也可形容跋扈、强横,在文中指后者。B.用事,意为执掌政权,当国用世视事等词也有此意。C.元祐,本是宋哲宗的年号,后来也借指反对新政的旧党及其成员。D.颜子,是后世对颜回的尊称,他师从孔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元老幼年丧父,勤勉好学。他曾多次得到苏轼、苏辙等人的称赞、鼓励,被看作苏家的俊秀之才。B、苏元老睿智聪慧,富有谋略。密人叛乱,他两次建议周焘动用武力征服,但周焘都没有听从他的意见。C.苏元老通明典义,经历丰高。既担任

23、过教授、国子博士等学官之职,也曾任职于运输、农事等不同部门。D.苏元老外表和顺,内心刚强。梁师成想以自已是苏轼流落在外的儿子为由见他并求取文章,遭到拒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檄数千人,使倍道往赴,贤于官军十万也。(4分)(2)间道自青崖关趋刁溪,循江而行,其路夷以径。(4分)14.苏元老被罢为提点明道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赴举别所知李山甫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24、。【注】东汉名士称衡曾作鹦鹉赋,因恃才傲物被太守黄祖所杀。传说南朝梁徐陵四岁即聪颖异常,被高僧宝志赞为麒麟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腰剑囊书的具体形象,突出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壮心。B.颔联中一双手三两枝,在朴实无华的数词当中蕴涵着深意。C.颈联中黄祖杀才子祢衡和志公赞幼年徐陵的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D.尾联用鲍叔牙之典,呼应诗题,点明此诗是诗人应举前告别友人之作。16.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

25、思考的关系,荀子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 ,。(2)周邦彦苏幕遮中的 ,。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十分生动。(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用星宿给月亮定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春秋时代,优的职业已经形成,善调笑是其重要特征。优大多为侏儒感有共先天不足之,王国维就提出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大名鼎鼎的优孟身高八尺,在楚王面前扮演孙叔敖而能乱真,不会是身材

26、矮小的侏儒。可见,优人以滑指善谑为业,()像优孟这样身材正常、机智多辩、长于笑谑的人亦可为优。歌舞是优人的必要技能。优孟在楚庄王面前以贪吏廉吏对比作歌,表达对孙叔敖所受待遇的不平,产生了很强的讽喻效果。但是,优人的滑稽表演往程庸俗粗陋,虽有不少观众喜闻乐见,却为持正统观念的士大夫所不耻。优人活动范围居于宫廷之内,与主君关系亲密,在玩弄权谋时得心应手,因此往往作为贤臣的对立面,看作国政崩坏的原因。18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先天不足B.讽喻C.喜闻乐见D.不耻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侏儒形象古怪动作滑稻,先天具有调

27、笑优势B.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侏儒先天具有调笑优势,形象古怪动作滑稽C.侏儒先天具有调笑优势,形象古怪动作滑稽,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D.侏儒形象古怪动作滑稽,先关具有调笑优势,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如今的媒介多种多样,两者似乎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活动,要设法让受众感兴趣并付出行动。协同创意等理念主张让受众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感受乐趣并愿意分享,不失为拉拢受众的理想传播策略。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过度泛滥,让受众逐渐形成了去繁从简的阅读习惯。简言之就是

28、。这也是当下影视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传统文本阅读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图多于文的时代,所谓可视化传播就是,能够用视觉图像表现的内容,。以可视化增强互动力度,是公益广告俘获受众眼睛的必杀技。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会因为对广告创意本身的喜爱而进行自发传播,这种讲故事的创意正是当下我国公益广告所缺少的。对广告创意进行故事化处理,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内心。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受众互动效果?请从上文各段分别概括,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

29、。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高三学生毕业前夕,学校邀请了三位校友回母校作报告,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给学弟学妹们激励与指导。校友们的报告中都谈到了自己大学的校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些校训分别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海交通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山东大学)。报告会后,校刊开辟了学校训明大德担大任专栏,向同学们征稿。这三则校训中,你最喜欢哪一则?请结合专栏主题,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

30、0字。参考答案1D2C3D4. 材料二多用书面语,而材料一多用口语;材料二多用考据(引用),而材料一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材料二用词严谨,学术性强,而材料一用语活泼,互动性好。(共 4 分。每点 2 分,答对 2 点即可)5.首先,介绍一号青铜神树的结构形貌;其次,提出一号青铜神树是古蜀传说中“建 木”的观点,并进行相关考证;最后,点明一号青铜神树在古蜀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共 6 分。每点 2 分)6D7C8(1)“杀虫粉”让她联想到德国人的毒气,表现了战争对人们带来的伤害;(2)“杀虫粉”让她联想到蟑螂的感受,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柔软与善良。(共 4 分。每点 2 分)9(1)回避战场血腥,关注女

31、性题材,突显女性对战争苦难的承受力;(2)选取孕 妇形象,叙写日常生活,突出母性温柔中蕴含的坚强与乐观;(3)以细腻的笔触、轻盈的语言,表达战争与和平的宏大主题。(共 6 分。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 A11. B12. B13(1)如果发檄文调几千人,使他们日夜兼程(或:一天走两天的路)赶来与敌人作战,胜过十万官兵。(共4分。1句1分,语句通顺1分)(2)小路从青崖关向刁溪,沿江而行,那条路又平又直。(共4分。1句1分,语句通顺1分)14. 得罪了梁师成。(共3分)15. A16.应考举子之多与录取名额之少对比鲜明,表达了对能否考中的担忧;用志公偏 赏徐陵之典,表达了对获得

32、赏识的渴望;用鲍叔牙之典暗含友人对“我”的理解 与担忧,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思念。(共 6 分。每点2 分)17.(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3)扪参历井仰胁息徘徊于斗牛之间(共6分。每句1分)18D19D20(1)将“居于”改为“在”;或删去“活动范围”(2)在“看作国政崩坏的原因”前加“被”(答对1处得1分,答对2处得3分)21.受众又与之紧密关联 能看图像尽量不看文字(或:读图像多于读文本) 尽量不(少)用文字说明 (每句 2 分,共 6 分)22.以活动激发受众兴趣 以图像俘获受众眼睛 以故事抓住受众内心(或: 以活动“拉拢”受众参与以图像增强互

33、动力度以故事传达创意信息)(每段意思概括正确得 1 分,三句形成整句得 2 分;意思概括不准确不得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共 5 分)参考译文 苏元老字子廷。幼年丧父努力学习,长于春秋之学,善于写文章。苏轼贬官海边,多次有书信往来。苏轼喜欢他的学问有功力,苏辙也爱护勉励他。黄庭坚见了他很赏识,说:“这是苏氏的俊秀。”中进士,调任广都主簿,历任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 政和年间,宰相喜欢开拓西南边界,帅臣多利诱近界各族人交出土地,分置州县作为功劳,以致茂州蛮叛乱,安抚司马上下令招降。苏元老叹息说:“威力不足以服人,施恩也就不能使人感激。”于是写信给成都帅臣周焘说:“蛮人在山谷中逞强,窥测

34、时机发动祸乱。他们的所长,是我们所短,惟有施、黔两州的兵可以和他们对敌。如果发檄文调几千人,赶来与敌人作战,胜于官兵十万。其次从夔州、陕州调大军会合,先用夔州兵引诱于前,陕州兵接着攻其后,不到十天,敌人必被攻破。他们投降而我们接受,那畏威怀德都有了。现在不征讨贼人,既招降而来,一定又背叛,不免重新用兵。”周焘得信,立即召他来商量。苏元老又建议:“茂州有两条路,正路从湿山到长平,越过山岭而上,那里道路险高;旁路从青崖关向刁溪,沿江而行,这里路平坦又近。应使正面军队在湿山,而暗中派奇兵攻下刁溪,和石泉并力合攻,贼人腹背受敌,一定可以捉到他们。”周焘都不能用,最终获罪。后帅臣到来,照苏元老计策,蛮人势穷力竭,就投降了。 任国子博士,历任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不久任成都路转运副使,任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 苏元老外表和顺内心刚强,不随便和人交往。梁师成当权,自称是苏轼外妇所生,想以此和他相见,而且求他的文章,苏元老拒不答覆。谏官于是论奏苏元老是苏轼堂孙,而且主张元祐党人的邪说,他的学术和议论,仿效苏轼、苏辙,不适宜在朝廷任官。罢官为提点明道宫。苏元老叹息说:“从前颜渊附孔子骥尾而声名显著,我现在因家族受连累,这很荣耀。”不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有诗文流传于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