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975618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资源描述:

《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工程师实例教程(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四CAM技术制造工程师数控铣程知识链接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任务二 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任务四:叶轮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知识链接一、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首先在后置处理中必须配置好机床,这是正确输出代码的关键;其次读懂图纸,用曲线曲面和实体表达工件;然后根据工件形状,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生成刀具轨迹;最后产生G代码传输给数控机床。二、制造工程师仿真加工参数设置 1切入切出切入切出方式对接刀部分的表面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制定刀具的进退方式,避免刀具碰撞以求得到好的接刀口质量,此乃数控加工之必须。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1) xy向:即z方向上垂直切入,当它沿xy向

2、接近时分三种情形。不设定:即不设定水平接近方式。圆弧:圆弧接近就是指一般在轮廓加工和等高线加工等功能中,沿形状的相切方向并以圆弧的方式接近被切削工件。直线:水平接近方式为直线状。 (2)螺旋:在z方向上按螺旋状切入。 D1:输入第一层领域加工时螺旋切入的开始高度。 D2:用于第二层以后领域的螺旋接近切入深度。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3)接近点和返回点:接近方式为xy向时进行设定。具体含义如下。设定接近点:限定下刀时接近点的xy坐标,选中此复选框后直接从屏幕上拾取。 2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用于定义加工过程中的相关进给运动及主体运动,是所有加工方式的通用参数。主轴转速:设定切削时机床主轴的转

3、动速度,单位为rpm(转分)。 慢速下刀速度:设定慢速下刀轨迹段的进给速度值,即从慢速下刀高度到切入工件前刀具行进的速度。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切入切出连接速度:此乃各轨迹段间的过渡连接速度。 切削速度:指正常切削轨迹段的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 退刀速度:设定退刀轨迹段的进给速度,即刀具离开工件回到安全高度时刀具行进的速度,单位为mm/min。 3下刀方式下刀方式是指刀具切入毛坯或在两个切削层之间,刀具从上一轨迹层切入下一轨迹层的走刀方式。“下刀方式”选项卡如图4-8所示。 (1)各相应下刀点的位置安全高度:是指刀具快速移动而不与机床、毛坯发生干涉的高度。上-页 下-页 返回

4、 知识链接相对:以切入切出或切削开始切削结束位置的刀位点为参考点。绝对:以当前加工坐标系的xoy平面为参考平面。拾取:单击该按钮后可以从工作区选择安全高度的绝对位置高度点。慢速下刀距离:在切入或切削开始前的一段刀位轨迹的位置长度,此过程以慢速下刀速度垂直向下进给。 退刀距离:在切出或切削结束后的一段刀位轨迹的位置长度,此过程以退刀速度垂直向上进给。 (2)下刀的切入方式如图4 -11所示提供了三种通用的切入方式,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的铣削加工方案。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垂直:刀具沿垂直方向切入,即从上一层沿z轴方向直接切入下一层。 Z字形:刀具在两个切削层间按Z字形方式切入,直到下一层的高

5、度上,才开始进行切削。倾斜线:刀具按与切削方向相反的倾斜线方向切入,直到下层位置上开始切削。距离:切入轨迹段的高度,有“相对”与“绝对”两种模式相对:指以切削开始位置的刀位点为参考点。 绝对:指以当前加工坐标系的x Oy平面为参考平面。拾取:单击该按钮后可以从工作区选择距离的绝对位置高度点。 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幅度:Z字形切入时走刀的宽度。倾斜角度:Z字形或倾斜线走刀方向与x Oy平面的夹角。 4刀具参数在每种加工功能参数选项中,都有刀具参数的设定。“刀具参数”选项卡如图4 -12所示。 增加刀具:用户可以在刀具库中增加新定义的刀具。 编辑刀具:选中某把刀具后,用户可以对其参数进行

6、编辑。 刀具类型、刀具名称、刀具号、刀具半径R、圆角半径r/a、切削刃长L,在刀具库中会有相应参量的对照显示。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刀具号:刀具在加工中心里的位置编号,便于加工过程中换刀。刀具补偿号:刀具半径补偿值对应的编号。刀具半径R:刀刃部分最大截面圆的半径。 5加工边界 (1)Z设定:设定毛坯的有效的Z范围最大:指定Z范围最大的Z值,可采用输入数值和拾取工作区点两种方式。 最小:指定Z范围最小的Z值,可采用输入数值和拾取工作区点两种方式。参照毛坯:系统通过毛坯的高度范围自动定义Z范围最大的Z值和指定Z范围最小的Z值。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2)相对于边界的刀具位置边界内

7、侧:刀具位于边界的内侧。边界上:刀具位于边界上。边界外侧:刀具位于边界的外侧。三、数控铣刀具路径生成及仿真 1平面区域粗加工平面区域粗加工是根据给定的轮廓和岛屿,生成分层的加工轨迹。该方法属于两轴半加工方式,主要用于加工型腔,选择路径如图4 -16所示。 (1)加工方向:有两种设定,顺铣或逆铣。 (2) xy切入:在同一层面(xy方向)定义加工轨迹的参数。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逆铣切削模式:xy向切入模式有三种方式。环切:生成环切加工轨迹。平行:只生成单方向的加工轨迹,快速进刀后进行一次切入方向的加工。平行往复:即使到达加工边界也不进行快速走刀,而是继续往复地加工。行距:定义在xy平面

8、方向内每次的切入量,含义如图4-20所示。 残留高度:即球刀铣削过程中的残余量。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进行角度:选择切削模式为“平行”或“平行”时,应进行切削轨迹行进角度的一种设定。 (3)z切入:定义沿z方向的切入量,其设定有以下两种选择。 层高:输入沿z方向每次切入量的高度。倘若层高为0,那么在加工范围内z值最小的位置处产生一个加工轨迹。 残留高度:此处为球刀铣削结果的残余量设定。 (4)拐角半径。 添加拐角半径:选中此复选框则在拐角处自动增加圆角。 加工余量:输入相对加工区域的残余量,数值可正可负。 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5)轮廓加工。定义轨迹生成后是否进行一次轮廓形

9、状的加工。 (6)加工精度:限定加工精度和加工余量。 (7)加工坐标系:刀具轨迹所在的局部坐标系,单击“加工坐标系”按钮,用户可以从工作区中进行拾取。 (8)起始点:刀具的初始位置和沿某一轨迹走刀结束后的停留位置。 2等高线粗加工 等高线粗加工可以大量去除毛坯材料,生成分层等高式的粗加工轨迹。 (1)加工方向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加工方向共有两种设定,即顺铣和逆铣。具体含义如图4 -18所示。 (2)z切入 层高:z向每相邻加工层的切削深度。 残留高度:系统可以根据其大小来计算z向层高,并且在对话框内提示 最大层间距:是指z向最大的切削深度。 最小层间距:输入z向最小的切削深度。 (3

10、) xy切入在这里xy向切入量有两种设定,如图4-30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行距:相邻切削行间的切削间隔,即每行刀位之间的xy向距离。残留高度:即球刀铣削过程中的残余量(尖端高度)。前进角度:选择切削模式为“平行(单向)”或“平行(往复)”时,应进行切削轨迹行进角度的一种设定。 (4)行间连接方式:行间连接方式有以下三种类型。如图4-32所示。直线:行间连接的刀具路径为直线状。 圆弧:行间连接的刀具路径为半圆状。s形:行间连接的刀具路径为s形状。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5)加工顺序:加工顺序的选择有两种,z优先和xy优先。如图4-33所示。z优先:由高到低进行加工。xy

11、优先:先加工同一平面。 (6)拐角半径拐角半径的设定和含义见“区域式粗加工”的相关内容。 (7)镶片刀的使用使用镶片刀具能生成最优化的精加工轨迹。 (8)选项 删除面积系数:用户可以基于输入的删除面积值,定义是否生成微小轨迹。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删除长度系数:基于输入的删除长度值,设定是否生成微小轨迹。 (9)参数加工精度:输入模型的加工精度,系统计算模型的轨迹误差应小于此值。加工精度值越大,轨迹误差也越大,加工表面越粗糙。加工余量:其相关内容见“区域式粗加工”。 (1)稀疏化加工 稀疏化:选中此复选框才有本栏内其他参数的输入。间隔层数:由下向上设定被间隔的层数。上-页 下-页 返

12、回 知识链接步长:对于粗加工后阶梯形状的残余量,给定xy方向上的切削量。残留高度:即球刀铣削过程中的残余量。 (2)区域切削类型在加工边界上重复刀具路径的切削类型有下面三种选择,如图4-39所示。 抬刀切削混合:当加工对象范围中没有开放形状时,在加工边界上以切削移动进行加工。 抬刀:刀具移动到加工边界上时,快速向上移动到安全高度,再快速移动到下一个未切削的部分。 仅切削:在加工边界上用切削速度进行加工。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3)执行平坦部识别 再计算从平坦部分开始的等间距:设定是否根据平坦部区域所在高度重新度量z向层高而产生轨迹;选择不再计算时,在z向层高的路径间插入平坦部分的轨迹

13、如图4 -40所示。 平坦部面积系数:根据给定的平坦部面积系数(刀具截面积系数),设定是否在平坦部生成轨迹。同高度容许误差系数满足如下条件。下面介绍使用等高线粗加工的技巧。 (1)粗加工最好用端面立铣刀。 (2)粗加工最好用往复切削方式。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3扫描线粗加工扫描线粗加工的加工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如图4 - 44所示。 (1)精加工:产生的路径是沿着模型表面进给的精加工轨迹。 (2)顶点路径:其刀具路径是遇到第一个顶点则快速抬刀至安全高度的加工轨迹。 (3)顶点继续路径:在己完成的加工轨迹中,生成含有最高顶点的加工轨迹。 4参数线精加工 选择“加工”-“精加工”-“参数线

14、精加工”命令,系统会弹出如图4-49所示的对话框。上-页 下-页 返回 知识链接 5扫描线精加工选择“加工”-“精加工”-“扫描线精加工”命令,系统会弹出如图4 - 51所示的对话框,扫描线精加工相关参数如下。 上-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一、凸轮的实体造型 1绘制草图 (1)选择菜单“文件”一“新建”命令或者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图标 (2)按F5键,在xOy平面内绘图。 (3)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公式曲线图形跟随鼠标,定位曲线中心到原点如图4-54所示。 (4)选择直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非正交”,如图4-55所示。 (5)选择曲线生成栏中

15、的整圆工具,然后在原点处单击,按回车键,弹出输入半径文本框,设置半径为30,然后按回车键。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6)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正交”、“长度方式”并设置“长度”为12,按回车键,如图4-57所示。 (7)选择原点,并在其右侧单击,长度为12的直线显示在工作环境中,如图4-58所示。 (8)选择几何变换栏中的平移工具,设置平移参数如图4-59所示。 (9)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正交”、“点方式”,如图4- 60所示。 (10)选择被移动的直线的一个端点,4 - 61所示。上-页 下

16、-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11)通过上步操作,在水平直线的另一个端点,画垂直线。 (12)选择曲线裁剪工具,参数设置如图4- 63所示。 (13)选择显示全部工具,绘制的图形如图4 - 65所示。 (14)选择曲线过渡工具,参数设置如图4 - 66所示 (15)选择特征树中的“平面XY”选项,选择绘制草图工具,进入草图绘制状态,选择图绘制的图形,把图形投影到草图上 (16)选择检查草图环是否闭合工具,检查草图是否闭如果不闭合,则继续修改 (17) 退出草图绘制。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2实体造型 (1)拉伸增料。选择拉伸增料工具,在弹出的“拉伸”对

17、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4-71所示。 (2)过渡。选择特征生成栏中的过渡到工具,设置参数如图4- 72所示。 二、凸轮仿真加工加工思路:平面区域粗加工-轮廓线精加工。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设定加工刀具 打开特征树栏中的“加工管理”选项卡,双击“刀具库”选项,弹出如图4- 73所示的“刀具库管理”对话框。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增加铣刀。 设定增加的铣刀的参数。 单击“预览铣刀参数”按钮,观看增加的铣刀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 - 75。 (2)后置设置 选择“加工”-“后置处理”-“后置设置”命令,弹出“后置设置”对话框。 增加机床设置。选择当前机床类

18、型,如图4- 76所示。 后置处理设置。打开“后置处理设置”选项卡,根据当前的机床,设置各参数,如图4 - 77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3平面区域粗加工选择“加工”-“粗加工”-“平面区域粗加工”命令,弹出“平面区域粗加工”对话框。 (1)在“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参考表4-1设置各选项参数。 (2)状态栏提示“拾取轮廓”(轮廓线为凸轮底部的外轮廓线向外等距5所得到的曲线),“拾取岛屿”命令型外轮廓线,状态栏提示“确定链搜索方向”,选择任意箭头方向。 (3)当状态栏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时,用鼠标拾取造型的外轮廓如图4- 80所示。 (4)状态栏提示“确定链搜

19、索方向”,选择箭头如图4- 81所示,右击。 (5)右击,在工作环境中即生成加工轨迹,如图4- 82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4轮廓线精加工 (1)首先把粗加工的刀具轨迹隐藏掉。 (2)其他参数同粗加工的设置一样 5刀具轨迹仿真 (1)首先把隐藏掉的各种加工轨迹设为可见。 (2)选择“加工”一“轨迹仿真”命令。 (3)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拾取生成的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右击,轨迹仿真过程如图4- 84所示。 6生成G代码 (1)选择“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命令,弹出“选择后置文件”对话框。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一: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

20、2)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选择以上生成的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右击,弹出记事本文件,内容为生成的G代码,如图4-86所示。 7生成加工工艺清单至此,凸轮的造型、生成加工轨迹、加工轨迹仿真检查、生成G代码裎序,生成加工工艺单的工作已经全部做完,可以把加工工艺单和G代码程序通过工厂的局域网送到车间去了。 上-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设定加工毛坯选择菜单“加工”一“定义毛坯”命令,弹出“定义毛坯”对话框。选中“参照模型”单选按钮,其他参数随即产生,如图4- 8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毛坯的定义。 2后置设置 (1)选择菜单“加工”-“后置处理”-“后置设

21、置”命令,弹出“机床后置”对话框 (2)选择“机床信息”选项卡,选择当前机床类型,系统默认FANUC。 (3)后置处理设置。选择“后置设置”选项卡,根据当前的机床设置各参数。下-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 3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工艺设计 (1)等高线粗加工 在“加工参数”选项中按表4-3设置各选项。 加工边界设置为参照毛坯方式。状态栏提示“选择加工对象”,右击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拾取加工边界”命令,并选择任意箭头方向。 (2)三维偏置精加工 把粗加工的刀具轨迹线隐藏掉。 选择菜单“加工”-“精加工”-“三维偏置精加工”命令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加工边界设置为

22、默认方式,单击“确定”按钮。状态栏提示“选择加工对象”,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拾取加工边界”命令,并选择任意箭头方向。 单击选择特征树下的三维偏置精加工刀具轨迹 选择工具,系统将立即进行加工仿真,并弹出“仿真加工”对话框。 (3)观察仿真加工走刀路线,检验判断刀路是否正确、合理,如图4- 94所示。 (4)选择菜单“应用”一“轨迹编辑”命令,弹出“轨迹编辑”表,按提示拾取相应的加工轨迹或相应轨迹点,修改相应参数,进行局部轨迹修改。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 (5)仿真检验无误后,可保存粗精加工轨迹。二、笔式清根加工 (1)把前期粗、精加工的刀具轨迹隐藏掉。 (2)选

23、择菜单“加工”-“补加工”-“笔式清根加工”命令,弹出“笔式清根加工”对话框。 (3)修改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选项,按表4-5所示设置各项参数。 (4)选择“刀具参数”选项,在刀具库中选择铣刀为D6球刀。 三、轨迹仿真 (1)单击“线面可见”按钮,显示所有已经生成的加工轨迹,然后依次拾取粗加工轨迹,右击确认。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 (2)单击选择特征树下的刀具轨迹,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实体仿真”命令进入CAXA轨迹仿真界面。 (3)选择工具,系统将立即进行加工仿真,并弹出“仿真加工”对话框。 (4)综合运用等高线粗加工、三维偏置精加工、笔式清根加工工艺方

24、法完成飞机模型的项目制作,仿真效果如图4- 96所示。四、生成G代码 (1)选择菜单“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命令 (2)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选择以上生成的粗加工轨迹,右键,弹出记事本文件,内容为生成的等高线粗加工G代码程序。 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二:飞机模型的仿真加工 (3)用同样的方法生成三维偏置精加工、笔式清根补加工的G代码,如图4- 97所示。五、生成工艺清单选择菜单“加工”-“工艺清单”命令,弹出“工艺清单”选项卡。至此,飞机模型的加工轨迹的生成与仿真检查、生成G代码程序及加工工艺清单的工作已经全部做完,可以把加工工艺清单和G代码程序通过工厂的局域网送到车间

25、去了。 上-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一、凹模型腔的造型 (1)按F7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xoz平面。 (2)选择曲线工具中的矩形工具,在界面左侧的立即菜单中选择“中心长宽”方式,输入长度42.5,宽度37,光标拾取到坐标原点,绘制一个42.537的矩形,如图4 -101所示。 (3)选择几何变换工具栏中的平移工具,在立即菜单中输人DX=21.25,DZ= - 18.5,然后拾取矩形的四条边,右击确认。 (4)选择曲线工具栏中的等距线工具,在立即菜单中输入距离3,拾取矩形的最上面一条生成距离为3的等距线,如图4 -103所示。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5)相同的等

26、距方法,生成图4-104所示的尺寸标注的各个等距线。 (6)选择曲面编辑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拾取需要裁剪的线段 (7)绘图。 作过P1、P2点且与直线/1相切的圆弧。 作过P4点且与直线/2相切,半径R为6的圆R6。 作过直线端点P3和圆R6切点的直线。 (8)绘圆。 作与圆R6相切过点P5,半径为6的圆C1。 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作与圆弧C4相切,过直线/3与圆弧C4 的交点,半径为6的圆C2。 作与圆C1和C2相切,半径为50的圆弧C3。 (9)选择曲面编辑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和删除工具,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在圆弧C4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隐藏”命令,将

27、其隐藏掉,如图4 -108所示。 (10)按F5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xOy平面,然后再按F8键显示其轴侧图,如图4 -109所示。 (11)选择曲面编辑工具栏中的平面旋转伞工具,在立即菜单中选择“拷贝”方式,输入角度41.6,拾取坐标原点为旋转中心点,然后框选所有线段,右击确认,如图4 - 110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12) 删掉不需要的部分。 (14)选择删除工具,删掉不需要的线段。 (15)选择曲线组合工具,拾取第二条截面线,并选择方向,将其组合为一样条曲线,如图4 -113所示。 (16)按F5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xOy平面,然后再按F8键显示其轴侧图,

28、如图4 - 114所示。 (17)选择圆弧工具,选择“圆心半径”方式,以z轴方向的直线两端点为圆心,拾取截面线的两端点为半径,绘制如图4 -114所示的两个圆。 (18)删除两条直线。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19)选择曲面编辑工具栏中的平面旋转伞工具,在立即菜单中选择“拷贝”命令,输入角度11.2 (20)选择阵列工具,选择“圆形”阵列方式,份数为5,拾取三条截面线,右击确认,拾取原点(0,0,0)为阵列中心,右击确认,立刻得到图4 - 117所示的效果。二、生成网格面三、生成直纹面 (1)选择曲面工具栏中的直纹面工具,选择“点+曲线”方式。 (2)按空格键在弹出

29、的“点工具”菜单中选择“圆心”命令,拾取底部圆,得到先圆心点,再拾取圆,直纹面立即生成。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3)选择菜单“设置”一“拾取过滤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选中图形元素的类型中的“空间曲面”复选框。四、曲面实体混合造型 (1)单击特征树中的“平面xOy”,选定平面xOy为绘图的基准面,如图4-123所示。 (2)选择绘制草图工具进入草图状态,在选定的基准面x Oy面上绘制草图。 (3)选择曲线工具栏中的矩形工具,再选择“中心长宽”方式,输入长度120,宽度120,拾取坐标原点(0,0,0)为中心,得到一个120120的正方形上-页 下-页 返

30、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4)选择特征生成工具栏中的拉伸工具,在弹出的“拉伸”对话框中,输入深度为50,选中“反向拉伸”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立方实体 (6)选择特征生成工具栏中的曲面裁剪除料工具,拾取可乐瓶底的两个曲面,选中对话框中“除料方向选择”复选框 (7)单击“确定”按钮,曲面除料完成。选择菜单“编辑”一“隐藏”命令,拾取两个曲面将其隐藏掉。 五、可乐瓶底的仿真加工 选择菜单“加工”-“刀具库管理”命令,弹出“刀具库管理”对话框图4 -129所示。 增加铣刀,这里可以任意增加刀具和删除刀具。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设定增加铣刀的参数。 (2)

31、后置设置 选择菜单“加工”-“后置处理”-“后置设置”命令,弹出“后置设置”对话框。 增加机床设置。 后置处理设置。 (3)设定加工毛坯 2等高线粗加工刀具轨迹 (1)设置工艺参数。 (2)加工边界的设置如图4-134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3)设置切削用量。输入相应的主轴转速,F为进给速度,起止高度60,安全高度50,单击“确定”按钮。 (4)选择“进退刀方式”和“下刀方式”选项卡,设定进退刀方式和下刀切入方式均为“垂直”。 (5)选择“铣刀参数”选项卡,选择铣刀为R5球刀,设定球刀的参数,如图4 -135所示。 (6)选择“清根参数”选项卡,设置清根参数

32、。 (7)根据左下方的提示拾取轮廓,然后拾取曲面。 (8)拾取粗刀具轨迹,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隐藏”命令,将粗加工轨迹隐藏掉,以便观察下面的精加工轨迹。 3精加工-参数线加工刀具轨迹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1)选择菜单“加工”-“精加工”-“参数线加工”命令,弹出“参数线加工参数表”对话框,按照表中内容设置参数线加工参数,如图4 -137所示。 (2)根据状态栏提示拾取曲面,当把鼠标移到型腔内部时,曲面自动被加亮显示,拾取同一高度的两张曲面后,右击确认 4轨迹仿真、检验与修改 (1)选择线面可见口工具,显示所有已经生成的加工轨迹,然后拾取粗加工轨迹,右击

33、确认。 (2)选择“应用”-“轨迹仿真”命令。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3)右击,弹出“选择仿真文件”对话框,在此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存储可乐瓶加工仿真的结果。 (4)仿真检验无误后,选择菜单“文件”-“保存”命令,保存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 5生成G代码 (1)选择“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命令,弹出“选择后置文件”对话框,填写加工代码文件名“可乐瓶底粗加工”,单击“保存”按钮。 (2)拾取生成的粗加工的刀具轨迹右击确认,立即弹出粗加工代码文件保存即可,如图4 - 140所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3)用同样方法

34、生成精加工G代码。 6生成工序单 (1)选择菜单“应用”一“后置处理”一“生成工序单”命令 (2)左下角提示拾取加工轨迹,单击选取或用窗口选取或按W键,选中全部刀具轨迹,右击确认六、CAXA制造工程师新增功能介绍 1新增功能 (1)加工功能 平面区域粗加工:适合2/2.5轴粗加工,与区域式粗加工类似,所不同的是该功能支持轮廓和岛屿的分别清根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各自的余量、补偿及上下刀信息。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等高线粗加工2:适合高速加工,生成轨迹时可以参考上一道工序生成轨迹留下的残留毛坯,支持二次开粗和抬刀自动优化。 平面轮廓精加工:适合2/2.5轴精加工,支持具

35、有一定拨模斜度的轮廓轨迹生成,可以为每屋的轨迹定义不同的余量。 等高线精加工2:支持高速加工和抬刀自动优化。 轮廓导动精加工:生成轨迹方式简单,支持残留高度模式。生成轨迹速度快。 笔式清根加工2:支持高速加工及抬刀优化。 区域式补加工2:支持高速加工及抬刀优化。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2)数学表达式的计算功能 2功能增强 (1)加工功能中的改善区域式粗加工:增加了行间连接方式,圆弧和S形。增加进刀自动干涉检查。等高线粗加工:支持加工边界控制。导动线粗加工:增加了边界控制。等高线精加工:增加了设定导向线功能。 扫描线精加工:增加了干涉面的检查功能和轨迹端部延长。上-

36、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浅平面精加工:增加干涉面的检查功能、螺旋线的切入方式和加工方向的选择,可添加拐角。限制线精加工:增加了加工宽度的设定和抬刀优化。导动线精加工:增加了进刀干涉检查,支持圆弧接近、直线接近、接近点和延长量、自动检查干涉。轮廓线精加工:增加了z向切入中的螺旋加工及角度指定功能和进刀自动干涉检查。等高线补加工:支持加工边界控制。 (2)树管理器的改善增加了属性树页面。支持Tab键的切换。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3功能改进 (1)毛坯改进了建立毛坯的一些设定。改进了毛坯的显示方式,简洁清楚。 (2)加工曲线式铣槽:附加延迟修改后不

37、提示轨迹重置。扫描式铣槽:修正了更改延迟后轨迹没有记录的问题。 插铣式粗加工:修正了加工边界不起作用的问题。轮廓线精加工:修正了部分加工参数没有记录的问题。限制线精加工:xy切入中的“步长”改为了“行距”。 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扫描线精加工:修正了该功能偶尔产生过切及生成的轨迹有断线的情况。 (3)后置处理修正了文件长度项不起作用的问题在帮助文档中,给出了后置所用到的宏指令及其说明。修正了后置有时生成NC文件过大的问题。修正了后置两个相连方向相反的圆弧生成G代码有错的问题。 修正了有时候圆弧生成误差较大的问题。修正了有时候不能输出整圆代码的问题。支持在速度代码后面

38、增加字符的输出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三:可乐瓶底的造型和加工 在半径编程方式下,增加了整圆的检查,将整圆分割后再处理,并增强了后置输出代码的安全性。 (4)系统 修正了在草图下对线倒角与实体倒角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文件安全性。 修正了轮廓拾取的问题。即在第一次拾取失败,以后就拾取不上的问题。 提高了模型显示的稳定性。 提高了公式曲线的计算效率。上-页 返回 任务四:叶轮的造型设计与加工叶轮造型分为四步。 (1)第一步:通过拉伸增料完成直径100,高度为10的底盘。 (2)第二步:在zOy平面建立中心支柱,圆锥支柱,上端直径为20,下端直径为40,高度60,如图4 -14

39、4所示。 (3)第三步:完成第一个叶片,尺寸厚度为5,注意在zOy平面建立草图平面拉伸增料时选择双向增料。 (4)第四步:在zOy平面上(非草图状态)建立中心线,选择环型阵列,选取建立好的中心线和第一个叶片特征,单击“确定”按钮。 下-页 返回 任务四:叶轮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2叶轮实体的仿真加工 叶轮加工实例加工共分为4步。 (1)第一步 生成等高线粗加工刀路轨迹 (2)第二步生成“等高线粗加工2”的加工刀具轨迹在该步骤中,加工参数选项中注意选取使用残留毛坯项。以下是生成的“等高线粗加工2”刀路轨迹,如图4 - 151所示。 (3)第三步生成“等高线精加工2”的加工刀路轨迹 选择菜单“加工”-

40、“精加工”-“等高线精加工2”命令,弹出“等高线精加工2”对话框,参考图4 -152内容设置各加工参数。上-页 下-页 返回 任务四:叶轮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行距”设为6;下刀方式中安全高度设为80;加工边界中选择使用有效的z范围;精铣刀具选择D6铣刀;刀角半径r1,刀具半径R3如下图4-153所示。 (4)第四步生成“笔式清根加工2”加工刀路轨迹 把前期粗、精加工的刀具轨迹隐藏掉。 选择菜单“加工”一“补加工”一“笔式清根加工2”,弹出“笔式清根加工2”对话框。仿真过程如下。 (1)选择菜单“加工”一“轨迹仿真”命令。 (2)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拾取生成的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上-页 返

41、回 图4-11下刀方式 返回 图4-12“刀具参数”选项卡 返回 图4-16选择加工方式 返回 图4-20行距定义 返回 图4-18顺铣和逆铣 返回 图4-30行距和残留高度 返回 图4-32行间连接方式 返回 图4-33加工顺序 返回 图4-39切削类型 返回 图4-40自动识别模型的平坦区域 返回 图4-44加工方法 返回 图4-49参数线加工选项 返回 图4-51扫描线精加工 返回 图4-54定位曲线到原点 返回 图4-55将公式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 返回 图4-57直线参数设置 返回 图4-58长度为12的直线 返回 图4-59移参数设置、 返回 图4-60设置直线 返回 图4-61在图

42、的下方右击 返回 图4-63“曲线裁剪”工具参数设置 返回 图4-65显示全部 返回 图 4-66 返回 图4-71拉伸增料 返回 图4-72过渡 返回 图4-73“刀具库管理”对话框 返回 图4-75设定增加的铣刀的参数 返回 图4-76增加机床设置 返回 图4-77后置处理设置 返回 表4-1平面区域粗加工参数表 返回 图4-80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 返回 图4-81确定链搜索方向 返回 图4-82生成加工轨迹 返回 图4-84拾取刀具轨迹仿真过程 返回 图4-86内容为生成的G代码的文本文件 返回 图4-89“定义毛坯”对话框 返回 表4-3等高线粗加工参数表 返回 图4-94三维偏置精加

43、工仿真状态结果 返回 表4-5笔式清根加工 返回 图4-96综合加工仿真效果 返回 图4-97生成的部分G代码文件 返回 图4-103等距线 返回 图4-104生成等矩线 返回 图4-109显示轴侧图 返回 图4-110平面旋转 返回 图4-113组合曲线 返回 图4-114显示轴侧图 返回 图4-117拾取原点 返回 图4-123选择基准面 返回 图 4-129“刀具库管理”对话框 返回 图4-134加工边界选项 返回 图4-135等高线加工刀具选项 返回 图4-137“参数线加工参数表”对话框 返回 图4-140粗加工代码文件 返回 图4-151“等高线粗加工2”刀路轨迹 返回 图4-152“等高线精加工2”对话框 返回 图4-153预览刀具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