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905100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七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目标: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2.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

2、律,与同学团结合作。4.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二年级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意识不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他们基本能掌握队列队形的有关动作及要求。本学期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三、教材分析:新学期一、二年级体育课内容有队列队形、走、跑、跳、体操及游戏等内容,以游戏为主,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

3、简单的体育知识。四、教学内容:1.教材的重点是以游戏教材,应突出课堂上练的教学方法,难点是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互相帮助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教材。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安排1.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3.参加 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4.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精讲多练。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这几天忙着写论文,写案例,一直也静不下来写教案,这两天听这各位专家的讲座,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备的

4、课,今天排除了这种想法,明天又排除了那种想法,到最后就不知道该怎么上了,但是昨天是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先备一下了。备完之后觉得课的设计自己也不满意,缺少创意,这样上课自己扶得太多了,总是自己牵着学生的思维,还有情感目标怎么更好地在这堂课中进行落实,朗读指导的形式,课文字词教学如何落实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傻了。一、预设目标: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

5、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第一自然段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第二自然段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

6、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第三自然段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2、出示填空题: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是-,草地是-。中午,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1)同桌互相说一说。(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3、齐读本段。第四自然段齐读最后

7、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三、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四、机动:摘抄好句子。叶老师的建议:因为我不熟悉这篇课文,所以我的建议可能不对。我是凭着你的教案猜课文内容的,呵呵老师厉害吧?1、可以把课题教学和整体感知及第一段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提问入手,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读读课文,学习第一段。2、第二段的学习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复的。建议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读读玩玩。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够灵活。建议改为:()花朵()草地(),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

8、堂课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

9、)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曛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3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不敢高声语) 白发三千丈 (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二、 交流资料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10、,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

11、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 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提出

12、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 检查自学情况: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

13、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问: 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

14、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四、 扩展学习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你选择其中几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如: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

15、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教学设计方案 篇4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

16、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

17、”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

18、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

19、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20、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2、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主要板书计划:小艇的样子外:二三十英尺,像独木舟,像新月,行动时像水蛇内:皮垫子,窗帘船夫的技术好在极快时操纵自如在拥挤时总能挤在极险窄地方总能穿与人们的关系商人做生意妇女坐船娱乐小孩游玩老人祷告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朗读课文

2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2、初知课文内容。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点?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板书:威尼斯的小艇二、初读课文1、边读边自学生字、新词。要求: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拼读生字表,找出易错的字。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点?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

22、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2学习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学以致用。3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联系时事,导入课文20xx年,中华腾飞,百年梦圆。8月我们沉浸于北京奥运会精彩比赛的场景;9月神州七号成功发射与回收,

23、又奏响了一曲让国人为之兴奋的凯歌。思考:神州七号是中国人第几次问鼎苍穹?那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把镜头拉回到五年前英雄杨利伟出征场面。(播放杨利伟出征录像)。二 朗读课文,走入录音棚模拟播音员播报新闻 ,要求:吐字清晰,读准字音 ,声音响亮,饱含激情1 学生自由播报新闻;2 小组播报新闻;3 全班播报新闻。三 研读课文,畅游智慧泉1 独立思考三个话题,然后小组讨论:话题一:不写第四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杨利伟的简历和人类航天史所走过的历程不行吗话题三:文章结尾不写杨利伟告别的场面不行吗要求:自由选择话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结构、人物、情节来思考问题。2 同学设计话题,研读,交流。小结:要写好一

24、个场面,做到以下几点:一 抓住场面中环境的烘托,渲染气氛二 刻划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三 语言简洁,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四 牛刀小试,来到创作室想一想 ,运动会入场仪式和热烈的比赛场景;试一试,用饱含感情的笔来描写其中的一个场面。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幅照片进行场面描写,也可以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幕场景进行描写。字数150字左右。五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当我们.教学札记:这节课从教学情味上说是关注了“情境生动”方面的创新。从教学进程上来说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教学思路:进入录音棚,让我们的心情激荡;畅游智慧泉,让我们的发现闪光;来到创作室,让我们的思绪飞扬。可以看出第一板块的教学活

25、动就是朗读,第二板块是品析,第三板块主要是表达。教师设置了一定教学情景,渲染了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优雅的教学情景及浓郁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学过程清新明朗,诗意浓郁,别具一格。教学设计方案 篇7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

26、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

27、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把这

28、句话多读几遍,联系课文内容边读边想,并背诵下来。再读全文,积累句段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杭州市大关苑第二小学沈建炬)B案课前准备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初探课文,认识老人1、猜字激趣。课件出示老字。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揭题读题。2、自学课文。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语。(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预设交流点:(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板书:离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