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85776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企业面对媒体质疑危机时的应对策略 摘 要:在留意力经济时代,企业的各种失误往往被媒体放大从而面临很大的危机。面对媒体的质疑,企业应秉持快速反应、主动沟通和有过则改的原则,组建危机处理小组、稳定形势、查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度过危机,恢复公众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 关键词:企业;危机;策略 当今的社会处于一个留意力经济时代,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承受着各类媒体的关注。媒体的报道既可以增加企业的着名度,但同时也可能使企业面临着被质疑的危机。相对于突发的政治、经济事件引发的危机,媒体质疑危机出现的可能性高、影响面广、产生的危害大。很多企业由于没能很好地处理媒体的质疑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受损、市场萎缩,

2、更有的企业因此一蹶不振,最后倒闭。 1媒体质疑危机给企业带来伤害的典型案例分析 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记者王佑采写的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一文,以一名富士康普通员工的口述实录形式,揭示了长期以来该团体在深圳代工厂所雇佣的20万员工中间,普遍存在的超时加班及公司工资等治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等题目。在前一天,英国星期日邮报刊登了苹果中国代工厂探秘:女工日工作15小时月薪300,文章揭露了某代工厂存在的工人超时加班、工作条件恶劣的题目,而文章实质是以富士康为背景。随后,很多网站把两篇文章一起做了专题,更有网站把富士康称为“血汗工厂”。一时之间,怀疑或质疑富士康的文章不尽于耳。

3、 为了保护企业的声誉,台湾富士康科技团体以新闻报道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将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和编辑两人告上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法庭,并提出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的索赔和财产保全请求。随后,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了两人的房产、汽车和存款。 富士康越过报社直接向记者起诉并通过法院查封记者私有财产的做法激起了公众普遍的反感,*一致倒向弱小的记者一方,并逐步深进到抨击外资公司在中国的特权,呼吁加强对劳工权利的保护。 但是两个多星期后,富士康公司的态度却有了一个360度大转弯,主动将索赔额从3000万元降低到1元钱。接着,富士康公布与两名记者达成和解。这一事件便以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尾而告结束。 在对这次媒体质疑危

4、机的处理中,富士康公司违反了企业处理危机时的众多原则。首先反应缓慢,在媒体报导半个月之后才采取行动。其次,不肯坦承自己的不足,反而以势欺人,想以诉讼来警告媒体。最后,使人们看到是一个前踞后恭的富士康团体,对团体的形象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此次事件对富士康团体的伤害主要是企业形象上的,并未对其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但是有些媒体对于某企业产品质量题目尖锐的表露,会使企业遭受更大的危机,导致市场的大量丧失,甚至导致有的企业倒闭。如南京冠生园、秦池古酒、三株口服液、恒升笔记本等等。而对比国外的著名企业,如Intel公司、可口可乐等,他们也大都经历过类似的危机,但是由于采取了正确的策略,终极使企业转危为安

5、,使品牌长盛不衰。 可见,媒体质疑危机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当危机出现后,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步骤,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使企业平安度过危机。更进一步,巧妙的危机处理还可以转“危”为“机”,使度过危机的企业更强健,更有生命力。 2处理危机的3个原则 首先,企业在处理媒体危机时应秉持以下3个原则: (1)快速行动。由于现代媒体特有的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造成的伤害大的特点,使得媒体质疑危机爆发的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企业在应对危机的时候要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否则错过了处理危机的第一时间,企业在处理危机时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有效地把握危机处理的各个过程。 (2)主动沟通。企业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与媒体、顾客的沟通。企业要将关于此次危机的真实情况,将企业的革新措施告知给媒体和顾客;同时,解答媒体和顾客的疑问,消除媒体和顾客的疑虑,使媒体和顾客重新树立对企业和产品的信心。不要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表露信息,更不要试图掩盖,以免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引发不必要的猜测和谣传。只有通畅的沟通,才能够澄清谣言、展示*、取得谅解、得到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