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词典(十)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73858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村词典(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村词典(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村词典(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乡村词典(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词典(十)(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村词典(十) 乡村的笔 下载论文网记忆中,乡村有笔的人很少,除了上学的孩子,一是大队的干部和小学老师,一是队里的记工员,还有一种人就是风水先生和赤脚医生。偶尔队里来一个干部,看人家别在上衣袋里的自来水笔,那笔卡上的白铁亮得让一个乡村的孩子好生羡慕。如果有一支好笔,有一张白纸,用笔能在白纸上写字,那可是那个年代的一件奢侈的事。为了节约纸和笔,村小的老师让孩子们在地上画生字、算算术题,手指、小木棍、废电池里拆下的炭棒就是他们的笔,而脚下的大地则是孩子们永远用不完的作业本。画在地上的字,不管老师看没看过,我都是不敢用脚踩的。要从那里走过去,就必须用手把那些字摸掉,或者从字边上绕过去,就像从庄稼地边

2、上绕过去一样。如果是有风的天气,那地上的字很快就会被风吹没有了,好像风提着篮子把那些字都收走了一样。没有字的大地,我们才可以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乡下人对字就是这么敬畏,对写在地上的字是这样,对写在纸上的字更是这样,我在字纸中这样写道:母亲弯下腰/把风吹到脚边的一页纸片/捡了起来她想看看这纸上/有没有写字然后踮起脚/把纸片别到墙缝里/别到一个孩子踩着板凳/才够得着的高处不知那纸上写着什么/或许是孩子写错的一页作业那时,墙缝里还别着/母亲梳头时/梳下的一团乱发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对她的孩子说,字纸/是不能随便踩在脚下的/就像老人的头发/不能踩在脚下一样那一刻,全中国的字/都躲在书里/默不作声那时,我父

3、亲有一支花杆杆红橡皮帽帽的铅笔,他用这支铅笔在一个很大的本子上写下曲曲弯弯的数字,那时,父亲是生产队的记工员。当有一天我忍不住拿起那支铅笔,在脏兮兮的土墙上划了个大大的“1”字时,正巧被从地里回来的爷爷看见了,爷爷显然有些生气,爷爷说怎么能把笔砚随便交给一个孩子?其实不是谁把铅笔交给了孩子,而是好奇的孩子自己偷偷从父亲的抽屉里拿的。爷爷大字不识一个,他把笔叫成了笔砚,这种叫法,现在看来还挺古典的。当爷爷从我手里夺走铅笔时,一向任性的我竟然没有哭闹,只是怔怔地看着爷爷。或许爷爷的做法是对的,一个人是不应该随便握笔的,一支笔在爷爷的眼里是多么神圣。现在想来,要是我从此不再握笔,我的生活肯定是另一番

4、模样,心中的喜怒哀乐肯定是另一种滋味。然而,后来我还是拿起了笔,而且一拿起就再也没有放下。想起来,父亲执意让我上学,让我丢掉耕地的牛鞭,而握住“笔砚”,这是在我一生当中父亲为我所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情。说父亲执意,一是为了攒够我的学费,父亲毅然让我的两个妹妹辍学,因而使她们至今没有离开那个连做梦都想离开的故乡。我不知道妹妹是否记恨父亲,是否由此在心里迁怒于我,但我一直觉得我永远都对不起她们;二是父亲与大哥的矛盾。因为大哥为了让我挣工分,坚决反对我在学校里“白吃闲饭”,而且有一次或许是大哥气极了,“一不小心”就踢断了我的一条小腿,细心的人至今还能看出我的“拐迹”。我就是这样一拐一拐地走出了家门,一

5、直远走他乡了。想起父亲那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要让我念书。至今让我感到悲壮。记得当我考上县一中要去报到的那一天,天蓝得耀眼,秋日的阳光比夏天还毒,大地宁静而疲惫,透过窑洞的窗户,几朵白云,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应该说这是我这半生所经历过的秋天中最秋天的一天。母亲在窑里为我忙这忙那地收拾东西,所谓收拾,也就是把补好的布鞋装好,把借了8块钱新缝的那条被子叠好,然后用一根冰场绳捆住,套在我瘦弱的肩上。当我跨出老家的门槛时,我预感到从此我将走上背井离乡的道路。当然,这条道路后来被故乡的人们看成是一条最出息的道路,或许这是由于在他们的心里出人头地的“出”与出门在外的“出”是同一个“出”

6、字的原因吧。我对知识的向往,始于一支花花绿绿的铅笔。一支笔,对一个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乡村的书以前我在乡下见过的书基本上是这样几类:一是孩子们揉得皱皱巴巴的课本,二是风水先生沾满了油腻垢甲的“迷信书”和赤脚医生的比砖头还厚的医药书,三是随处可见的各种版本的“毛选”四卷。课本太简单,学校里都已念得烦了,回到家里就根本再不想看它了。于是,我就在帮母亲推磨时,边走边抱着本“毛选”看,有时磨子空了,居然不知道,还在走;在山坡上放驴时,也拿着本“毛选”看,有时驴跑到庄稼地里偷吃粮食了,我也不知道。因此常被远远地看见了的大人隔着山沟吆喝着骂上一通才如梦初醒。其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还根本读不懂“毛选”,我

7、感兴趣的是“毛选”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不少的注释,这些注释大多是讲打仗的事的,我为此而感兴趣,也因此,我被大人看成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甚至还有一次被评为公社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奖励了一个红色的塑料皮笔记本和一支钢笔。那笔记本好长时间都舍不得用,直到后来觉得有很重要的东西可以写上去时,一动笔才发现那纸是洇的,笔一落上去,只一个点就可以洇成指头蛋一样大的一坨,为此我很懊丧,心里一遍遍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当这个“积极”呢。现在一想,那天我在公社上台领奖时,迎着台下乡亲们和同学们下大雨般的掌声,脸涨得通红,如果那红再红一点,肯定和那本笔记本奖品的红封面就是一个颜色了。当然那笔记本的红封面和

8、“毛选”的红封面也是一样的。反正,红是没错的,红了就红了,只是到后来我也有过上台领奖的机会,居然不再脸红了,是不是当年已红得透支了?言归正传,还是说书,那时,我还见到过一种书,那就是连环画,基本上都是根据八本样板戏画的,杨子荣、李玉和、郭建光等人特有的英雄动作,让我多少次在学校里模仿过。我向同学借了来,小心地揣在怀里,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人家逼着要这才恋恋不舍地还给人家,心想自已要是有一本该多好啊,就可以和同学换着看了,然而我没有,当然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还有一次,我见到了一种当时让我心里感觉很怪的书,书的封面都没有了,书角都已卷了,纸已发黄,那是我的二叔在当放羊员时偷偷地看的一本书。我从他的枕

9、头下发现这本书时,心跳得很厉害,怕二叔知道了不高兴,因为二叔说过这是孩子们不能看的书,但我看了,可好多字还不认识,只看里面的插图,都是舞枪弄棒的古代人,动作夸张,面目狰狞,好些日子过去了那些图画还在我脑子里晃悠。其实,我现在才知道那不过是一本插图的水浒传,二叔之所以不让我看是因为怕我给他弄得更破烂了,不好给人家还而已。当然,二叔根本不会知道他这个侄儿将来会走上文学的道路,根本不知道对一个孩子怎样进行文学启蒙,要不,他怎么会说那是一本孩子不能看的书呢? 在那个缺少书的年代,我对书充满了一种渴望。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去县城在书店里看书的情形,对此我在一篇一本书的分量的短文中有过这样的记述:那是上世纪

10、70年代的事了,一个穷孩子正在乡下的一所小学里读书,除了课本,他并不知道世上的书原来是多种多样的,更不知道什么叫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第一次去了趟县城,看见偌大一个商店是专门卖书的,除了大本大本的领袖写的书外,还有那么多漂亮极了的小人书。他当时的感觉真是漂亮极了,于是他就趴在柜台外伸长了脖子看那些书的封面,当然他腼腆得不敢向那位穿得干干净净守着书的年轻女人要过来仔细看看。当时那卖书的商店冷清极了,偶有三三两两的人进来,也只是转游一下就走了。他从柜台这头看到柜台那头,又从那头看到这头。后来,他看到一本叫做看不见的战线的小人书,封面上是个好看的男人,神情专注而冷峻,那个姿势极大地吸引了一个少年的心。看

11、着看着,他伸手捏住了上衣口袋里那惟一的一个五分硬币,然后就壮了胆子问那守书的女人,那本书多少钱?那女人用好像舍不得卖的表情,斜视着那个穿着破烂的乡下少年,说七分钱,你有吗?于是,他的心就猛地一下子凉了,同时,他好像听见他口袋里的那枚硬币忽然发出了凄惨的哀鸣。对一本书的渴望,和被守书的女人的冷漠,极大地伤害了一个少年还十分稚嫩的心后来,那个乡下的穷孩子走进了城里,也算是一个城里人了,他有一份不算太高,但也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薪,从那时起,他也就可以用大款们走进豪华酒吧的气派,堂堂正正地走进新华书店,把自己喜欢的书抱进简陋的家门,但他至今再也没有看到过那本看不见的战线的小人书。现在想来,那本小人书未必

12、有多少好看处,即使当年他买了它,或许也就买了,不值得几十年后还为它这么牵肠挂肚,但没有买成,也就有了关于书的这篇短文。当然,上面说的那个他,就是我,但乡下所有的孩子并不都是我,当年如我者,至今有不少人还在乡下,他们的孩子至今如我当年者,也不是没有。即使是一本小人书,对他们来说往往是精神上的一种奢侈!这几年,总听到一些消息,说某某单位或某某人为贫困地区的希望工程捐书多少多少册,真是好好地感动过一阵子,心里不只一次地说:善事,善事!乡村的学校有一张老照片,黑白的,是我小学的集体毕业照。先说背景。蓝天是有的,但是小小的照片装不下;白云也是有的,但飘着飘着就飘到照片外边去了。被校长从城里骑着自行车请来

13、的照相师傅,在被老师们用一顿罐罐茶招待之后,就把我们排在一起,往左往右地一阵指挥后,喊着注意,别眨眼睛,就“咔嚓”一声,用他挂在胸前的相机把我们照进了一张巴掌大的相纸上了。那时我们都还不知道照相时大家一起喊茄子时表情最好。至于照片小是因为我们钱少,照相师傅说如果钱多就可以放大到毛主席像那么大。天啦,我们可不敢放那么大的相片。只是拿到照片的那天,我却忽然想,如果多给师傅两块钱,他是不是就会把蓝天白云一并照在照片上呢?我们站在一间教室前面。教室是新盖的,门窗和屋檐用绿油漆刷过,窗子上还装了玻璃。这是当时我们全村最漂亮的建筑。和我们站在一起的还有一排白杨树,从树叶的密度上看,这时候是在夏天。但在照片

14、之外,还有我们的几孔教室。说“孔”,是因为那是几孔窑洞,用土坯箍的那种。窑洞里的桌椅板凳,全是老师带领我们做的土台子,上面刷了黑漆。当年,我们就是坐在这样的教室里,坐在这样的桌椅板凳上学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学会了汉语拼音“a、o、e”,学会了“1+1=2”,学会了像小鸟一样扑腾着翅膀往外面飞。照片上的男孩子中,有一个孩子的帽子前面的帽舌头耷拉下来了,几乎把眼睛都遮住了,那是谁呢?名字想不起来了,我把那个经常用袖子擦鼻涕的孩子的名字忘了;或者他就是那个因为我喊了他父亲的名字而和我打过架的“国军”?不敢肯定。几个光着头的男孩子,都剃着茶壶盖样的发型,那个“茶壶盖”被剃偏了的孩子我可认识,他就是那个

15、老把一个字念成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的人,比如,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毛”字问他这个字怎么念,他就说“毛主席万岁”,老师又指着“主”字问他怎么念,他还念“毛主席万岁”,老师便在他的笨脑袋上敲了一教鞭那些男孩子中有一个是我,我就不指给你看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而女孩子们,都一律是两根细细的麻花辫,垂在两只瘦削的肩膀上,当然肩膀上还打了补丁。其中的一个,我上课时偷偷地揪过她的辫子,其实,我只是轻轻一揪,她却猛地转过头来,用两只黑绒绒的眼睛瞪了我一下,然后就哭了,哭着告诉了老师,我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一通狠训,尤其让我大丢面子的是,作为班长,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念了一份检查。她的名字叫什么来着?还是不说了吧,

16、都老大不小的了,怎么还说过去玩泥巴的事儿。男生们站在后排,就是站在老师身后,一个个像老师小小的“护法神”;女生们蹲在老师前面,像几朵开在乡村的花;而老师,一共3个,他们是校长陈老师、我的堂叔牛老师、我的表叔曹老师,都坐在凳子上,表情庄重。坐在最中间的当然是陈老师,只有他看起来皮肤白净,衣服上没有补丁,上衣左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钢笔。陈老师是老师中惟一的一位公派老师,不久就调到公社的中学里去了,再后来又调到他家乡的学校里去了,我小学毕业后就再没见过他。曹老师是个严厉的老师,我肚子里最初的那点墨水大多是他给的,过了几年他也转为公办老师了。而我的堂叔牛老师,却不久后去世了,我在我念过书的学堂和我的堂叔中

17、这样写道:想起我念过书的学堂/堂叔就站在一棵杏树下/把一片老掉牙的犁铧/敲出钢铁沙哑的声响/那时 全村人听了/就知道娃们在念书哩堂叔走上土筑的讲台/领着我们高声朗读/大豆玉米高粱/然后 以地道的土话/讲粒粒皆辛苦/讲苦水的苦下苦的苦/先苦后甜的苦/在我眼里 堂叔就是那棵/最苦的杏树我们作业的时候/就是蹲住院里画字 /蹲在堂叔的目光里/像一只只小小的麻雀/在秋天的麦地里啄食有时我们伸出小手/抹去那个讨厌的日字时/就像抹去童年的一个错误/可我们画下的大片庄稼/还是长不出芽来我小学毕业的那年/堂叔病了那张瘦脸/病成了冬天的一个干萝卜/在我和我的堂兄弟们/把他拉往县城的时候/我看见他躺在架子车上/手从

18、车边上垂下来/像是要在颠簸的山路上/再写几个生字/可就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他始终没能够着不久 我看见我的堂弟/抱着去世的堂叔/哭得像下一场大雨/然后在泪水打湿的黄土上/画堂叔教他的生字后来 堂弟上了大学/他学的是中医/他说谁把泪流在心里/就会得那种病/可堂叔为什么要咽下眼泪/那时我们还小/谁都不会知道/只记得那年头/堂叔常常和堂婶吵架/有时竟吵得疾风暴雨如今 村里的娃们/有念了一肚子书的/叫什么博士 硕士/可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人老几辈子/就数我堂叔念书最多多年后,我在一首小诗中记下了曾去看望这所学校的情形:像一颗松动的牙齿/在豁口处朝里张望/破了的玻璃还用报纸糊着/如果那是一张省报/说不定上面会

19、有我的名字/如果我的名字能为孩子们挡一缕风寒/我肯定就有资格被写进校史里了/然而蒲杏小学早把我忘了/就像蒲杏村把好多人忘了一样/我也只是偶尔在履历表上/写下这个名字/最早的一张表上我只写蒲杏小学/后来就加上城关公社蒲杏大队/再后来还加上定西地区会宁县/现在要加上甘肃省了/如果在前面再加上中国/蒲杏小学就显得更加小了/比九牛一毛还小/如果在蒲杏小学后面再写下我的名字/念出蒲杏小学时就要换一口气了/记得操场边上有我栽的白杨树/只是现在只剩一根白杨椽了/作为一根旗杆立在一年级教室门前/像一根大铅笔/在黄土里按住一个孩子们忘了的生字/这是秋日的一个星期天/我真想翻墙进去/看看我办过的黑板报还在不在又是多年后,也在这所学校上过学的弟弟当了村干部,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干了一件很大的政绩,就是把村学的教室全部重新盖了一遍,全都是一砖到顶的砖瓦房,而且他还争取分来了两个大学生到学校里当老师,村里人可高兴了。真想再去看看啊!(责编:耿国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