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54469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中外建筑史是我校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新时代教学需要和适应我校 A + T·CDIO 教改要求的双重背景下,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两年来课程改革探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外建筑史; 教学; 改革一、网络资源利用的探索网络的存在改变了世界上所有事物存在的形式,旧有的模式若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强势如美国论坛报业这样的传媒大亨也只能奏响谢幕的哀歌。10 年前的学生在建筑史的课堂上可能还会艳羡不已的看着教师手中高分辨率的资料图片。如今,几乎教师能找到的,学生都能看到。这应该说是一个好现象,毕

2、竟基础知识扫盲是校选课的任务。那么,如何利用好网络而不是和网络争夺学生注意力资源就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在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存在未必就能发现网络资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如果教师在授课前将学生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基础之上,就可能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会有部分学生仍然如十年前一样一无所知,而那些保持着较高学习积极性的学生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较为深刻的互动探讨。这种区别只需要半小时的预习就能同化。因此,每节课结束前留下充分的时间清楚告知学生下次课程需要预习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不能简单一句预习一下下一章;就算了事,应当精确到例如下一章我们要讲勒·

3、;柯布西耶,请在下节课前认真查找他所有代表作品的资料和总结评价论述,并了解同时期前后,相关国家、建筑师的情况,以便作横向比较;。下次课上,只宁 波 工 程 学 院 学 报需以提问打分等方式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并引以为惯例,就能确保授课的深度不受学生零基础的限制了。(二)知道不一定完整网络提供了迅捷的资讯搜索途径,但也大大降低了资讯的完整性。如规范、公式等较为直接单纯的知识类型,电子搜索无疑是最有效的。而史论这种未有明确针对应用场合的知识类型,需要建立宽泛的泛读知识体系,若教师要求预习的内容,学生只需输入关键词就能轻松获得,与十年前需要翻看大量相关书籍的手段相比,虽然快速,但明显后者获取的知识

4、量更大———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必然能记住教师要求以外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足准备,扩大预习的准备范围,并采用合适的作业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三)泛观优于泛读提供给学生的预习和泛读资料,经过反馈效果的验证,音像类的最为有效。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教师———介绍为主的课程内容不应当再作为课堂讲授的主体,因为传播手段丰富的介绍类纪实片已经可以很好的取代这种浅层次的知识传授,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分析互动和个性化的知识领悟才是课堂不可取代的功能。二、双语教学的探索鉴于当前全球化的经济文化环境,双语教学在各门类课程

5、中都是当前比较推崇的授课模式,而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更应当扎实推广这种模式。虽然国内有着诸多优秀的中文翻译教材和文献,但其知识的来源和资料的汇集更多以外文版本为主,因此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英语为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学习语言,能给他们打开一个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更快的接触学科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向,更好的实现与国际接轨。但双语教学绝对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用英语上课。这样在教学中会形成了一种费时费力的程序,即:先由教师将课程翻译为英文,上课时再将英文翻译为中文解释给学生。最终学生学习的还是中文课本里的那点知识,甚至还不如中文授课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更扎实。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双语教学根本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曲解了提倡者

6、的初衷。在教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建筑史课程的双语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 一) 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查阅与内容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泛读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评论。在内容上不必是建筑史的单一内容,而着重于相关史论知识的多层次立体构建。在讨论过程中,不逼迫学生使用英语,只需要对英文文献有充分的领悟和自己的见解就值得肯定。( 二) 指导学生关注国际上重要的学术会议,鼓励其针对某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三) 给学生指定若干外文杂志作为常规阅读材料,并要求摘记,适时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才不至于把史论课程上成了英文翻译课,学生也能抱着好奇心参与进双语教学的环境。三、考试形式的探索多年来,无

7、论是何种层次的考核,建筑史课程都以答卷形式进行考试。因此,对建筑史课程的考试方法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 建筑设计可以作为考查学生对史论知识的的掌握应用程度。建筑史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设计,毕竟无论是风格理念还是材料手段,最终都要以建筑的语言体现出来。因此,若在建筑史考试中引入设计课题能从一个相对立体而直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学习的深度。例如以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为题让学生的自主设计,能直观而清晰的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领悟和形态符号语言的运用功力。( 二) 电子考卷可以尝试成为考卷的一种形式。传统考卷有诸多限制,例如以往的看图题多数以知名建筑为图,要求学生说出名称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都

8、是死板的教条式的答案。因为平面胶印的考卷若84段 然: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不用易辨识的建筑为题,就无法成题。电子考卷的形式能更充分的展现图片细节,有利于看图分析题的设置。例如引用一张并不知名的建筑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其设计构思及手法是否源自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某一建筑。如此,就能得到学生一人一份的答案,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足够广泛而深刻。( 三) 国内外设计竞赛可以成为考题的主要来源。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一向是展现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竞赛和考试往往是鱼和熊掌的矛盾关系———参加竞赛就没时间背书,背书就没时间画竞赛需要的图纸。常

9、常听到学生如是说: 老师,我要参加 XX 竞赛,作业可不可以晚几天交。既然最终的目的都是检验学习成果,就可以相辅相成———选择相关主题的竞赛题目作为考核的主体,以参赛成绩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参考,不但能一举两得,而且能充分体现成绩的公平。四、多课程立体教学模式探索多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构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它立足于本校建筑学专业教学的现实需要和 CDIO 教育模式的理念。作为做中学;战略下的一种模式,CDIO 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是对以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命。因此,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实践类教学占据了较大份

10、额就直接导致了理论知识传授时间的缩短和课程作业耗时的增加。这样,不但无法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大量的实践作业会导致作品质量的下降和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整合课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 课程内容的整合。每门课程都有偏重,但每门课程都能找到与其他课程的契合点,例如建筑史与专业英语,完全可以采用建筑史中的章节作为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将相关英文资料作为英语课程泛读材料。这样事半功倍,不但不会顾此失彼,还能够相互促进,强化学习效果。( 二) 课程作业的整合。每个作业都是若干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展示,因此可以将不同课程的作业进行整合,少而精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设计水平。

11、例如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事先沟通进行整合———在建筑设计作业中添加对历史传统建筑元素的表现要求,在建筑手绘课程作业中以历史知名建筑或以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为表现对象等。这样一项作业满足多门课程的作业要求,将大大减轻学生的工作量,不至于出现疲于应付,不求做好、只求做完的局面。建筑史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我校建筑学专业尚未有学生完成全部建筑史课程的学习。因此,改革和探索还在继续。以上是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和一些尚未完成的构想,将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参考文献:1王发堂 建筑感性史———建筑史教学内容的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5) ; 47 532刘先觉 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08,( 01) ; 30 313刘华钢 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J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