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809407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示儿教学设计(共3篇) 第1篇:示儿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学_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_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_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

2、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 第一循环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板书课题)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2、简介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3、了解背景:(出示资料)。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

3、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吗?二、出示学_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3分钟后比比谁读得最准确)1、自学质疑:自由读古诗。2、合作释疑:小组内互读,正音。3、展示评价:指名读诗句,正音,相机评价引导。4、巩固深化:齐读诗句。 第二循环过渡:我们知道,学_

4、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学_古诗呢?(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_古诗的要求。)出示自学自导二:(1)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2)合作学_。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分享你的学_收获,说说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5分钟后我展示)1、自学质疑:生读诗,思考。2、合作释疑: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说诗意。3、展示评价:(1)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 (2)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点拨读

5、诗方法,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3)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

6、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

7、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4)巩固深化:1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2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 第三循环拓展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

8、: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9、,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_。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诵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4、总结:(1)师: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的绝笔诗示儿,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朗读。)(2)课堂小结: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加,真挚感人。 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2、和同学交

10、流课后搜集到的边塞诗。板书设计示儿 陆游不见统一 悲 示儿爱国之情渴望统一 盼 第2篇:示儿 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示儿为陆游的临终遗嘱,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诗人辞世前念念的,唯有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是古代爱国诗的典范之作。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兵未成的遗恨,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示儿是开展爱国主义情感的绝好教材。 小学生阅读古诗,旨在对诗句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诗人情感的真切体会。示儿直抒胸臆,明代胡应麟诗薮评述:“忠愤之气,落落二_字间。

11、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而这二_字间的爱国情感何以如此感人?则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所在,也是教学的重点。 另外,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以示儿为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以此加深学生对陆游诗人的认识与崇敬。二、设计思路 (一)理念 1、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再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2、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用好教材,重

12、视积累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带领学生掌握方法,以点带面,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二)教法: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在表现形式上它注重音律的美。依据小学阅读教学的共识和古诗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我采取了指导朗读,引导领悟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不会覆盖古诗的艺术特点,也有益于孩子们接受理解。(三)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1、情景教学法。2、小组探究法。3、拓展补充法。(四)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话爱国 为下面的学_打开了情感的通道。 2、初读。在初读这

13、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大方向上抓住诗句中的情感,初步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3、品读感悟。在品读这首古诗时,前两句我引导学生先理解词、在理解句。前两句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两句,包蕴着沧桑、透着一股悲凉。这份沧桑、悲凉不是缘于个人的得失,不是源于个人对尘世的不舍,而是缘于对祖国的牵挂、惦念。这时使人最感动的。所以到这里我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相信在朗读中学生会体会出那份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滋味和感情。对于三四句的理解,我把学_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在前面的学法的引领下相信学生会很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小结之后,我又把重点又放到了对学生朗读的引导,启发学生读出心中的那份崇敬和感动,进而指导背诵。在这里,学生对这份生

14、命的热爱会深深地铭刻在心了。(四)、深入探究,感悟情感。(五)、立足现实,激发爱国(六)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2)背诵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 ,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句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感情和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2通过收集的资料来体验诗人临

15、终前的心愿。3通过朗读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上网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诗人所写的其它诗歌,了解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2、教师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话爱国 师:古往今来,爱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许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心中的爱国情。抗金将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铿锵有力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著名歌手张明敏身在异乡,用歌声唱出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篇,歌曲?(生交流),导入古诗示儿。 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死不

16、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绝笔,溘然长逝。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 (二)、初读1、自由朗读,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来读。2、交流,检查。 指名读(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再指名读读一读示儿。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了吗? 3、指导朗读:大家注意到,他在读“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时候在哪停顿了吗? 齐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4、指名读,反馈,齐读(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1师: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17、请同学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师: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老师来提两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诗人陆游在临终之前最遗憾的是(生答)板书: 不见九州同他死后交待儿女一定要告诉他的消息是(生答。)板书:北定中原日师:同学们,当我们把历史的车轮倒退到八百多年前,看看当时诗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中?谁找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师作补充:公元1126年,也就是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三年把北宋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太上皇宋徽宗、一个是当朝皇帝宋钦宗掳去,北宋亡国。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南宋。但是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不

18、思收复中原的领土。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直到陆游八十五岁逝世时,也没有恢复中原的统治。诗人在临终时提笔写下了示儿这首诗。3师范读。听到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说:悲凉、忧伤、期望。)你想读好这首诗吗?师:第一句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诗人本来知道什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 生发散答:财产、烦恼、牵挂 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谁来试一试。 师范读。(读出陆游临终前豁达的生死观。) 师引读:人死之后,一切财产都已成空人死之后,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人死之后,一切牵挂都已一了百了4学_一二句 汇报诗意,探究交流。师:诗人面对死亡从容淡定,但他心中却有件事始终

19、都放心不下,那是什么?师:你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到陆游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师:用诗中的词就是悲。板书:悲 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不见九州同)陆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领了中原地区,他和家人跟着百姓,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陆游85岁就要离开人世,也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他的心怎能不悲伤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悲伤读出来吗?5、学_三四句汇报诗意,探究交流。师: 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无忘)当陆游念念统一中原,他对自己的大儿子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陆游担心大儿子会忘记统一中原的事,他又对自己的小儿子说:

2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陆游千叮嘱万叮咛时,他会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陆游只剩最后一点力气,但还是费尽力气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陆游离他的儿子而去,我们再次吟诵这首绝笔诗时: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四)、深入探究,感悟情感。1、能说说你从示儿这首诗体会到哪些情感?(1)课件出示示儿,生自由谈。A、诗人知道人死了,什么都跟自己没关系了。可是在弥留之际,他不谈其他,唯独为自己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悲哀。师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盼望国家统一,是诗人毕生的心愿,也是唯一的愿望,他至死。B、诗人在遗嘱中没有别的任

21、何要求,只是告诉孩子们,将来有一天,南宋的军队收复了失地,家中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他。指导朗读:是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短短的两句嘱托中,我们听出了诗人的牵挂,更听出了他的深切期盼,诗人期盼什么?(他盼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心愿,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父亲纵使身在九泉也依然热切盼望着国家统一的消息。)(2)出示图画师述:这幅图再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仔细看一看,你想说点什么?(生自由谈,引导注意一个细节:诗人眉头紧皱,奄奄一息,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南宋军队挥师北上的情景。)师结:弥留之际,诗人念念的是被金人霸占的土地;遗嘱之中,诗人谆谆告诫的是让孩子继承遗志、收复中原。这份爱国之情是何

22、等的执著、深沉!谁能带着这份情,来读一读古诗?指名两生 (3)诗人身处乱世,这份爱国之情由来已久,读读下面的资料,相信会给同学更多的启示。课前发给同学们的材料与大屏幕上内容相同,请同学们先轻声朗读其中的第一部分,朗读过程中可以随时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相关资料,生自由读 (五)、立足现实,激发爱国 过渡:陆游的诗歌曾经激励宋代军民为祖国的统一而英勇奋斗。我们小学生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应如何发扬爱国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做些事情呢? (1)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统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教师小结学生发言,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

23、_。(六)课外延伸,丰富积累。岁月的跌宕,这位老人没有忘记受苦受难的人民,没有忘记饱经忧患的祖国。还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也用自己的笔杆,用自己的行动来寄托自己的未抒的胸怀。你还知道这个时期的爱国人士?出示爱国诗句。 历史已去,但爱国情道不尽,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做到诗史结合。最后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大声吟诵这些诗句。 示儿板书设计:示儿南宋 陆游死去无知万事空, 国不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 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 至死不变家祭无忘告乃翁。 收复失地第3篇:示儿教学设计示儿执教时间:.11.8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2.能通过自

24、主学_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播放歌曲满江红。奠定悲壮的基调。一、激情导入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分享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轻声阅读)同学们,刚才你听了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看了这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

25、、简介陆游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站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课件出示陆游像) 这就是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3、揭题,粗读全诗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二、粗知大意1、理解字词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哪些字词你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大家来交流交流。2、刚才同学们都

26、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说给同桌听),小组学_3、汇报交流3、诗的意思理解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吗?三、感悟诗情1 、知生平,悟诗情 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什么呢?(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资料 ,指名读)陆游出生后两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

27、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后,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这更促使他念念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悲。他为何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以及自己搜集的陆游诗歌介绍说一说。a.为

28、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3、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

29、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课件出示诗歌)。(师生齐读)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节奏来读?(指名读)(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5、除了悲伤、悲愤,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信心”)6、让我们连起来读这首诗,读出他的遗憾与悲痛,读出他坚定的信心。(对国家统一、富强的信心)7、是啊,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祖国的统一。(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这就是诗人临终绝笔图,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已奄奄一息,无力再睁开双眼,然而他的嘴唇却微微颤动着,他断断续续地说着,他有满腔的话儿要对儿子说啊,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这首绝笔诗吧。四、拓展其他爱国诗篇1、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哪些千古传诵的爱国名句呢?(学生汇报,诵读,简单说诗意。)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板书: 示儿 陆游 不见统一 悲示儿爱国之情渴望统一忠展示课教学设计钓鱼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共4篇)鞋匠儿子教学设计儿童教学活动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