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分类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737591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732.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族乐器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民族乐器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民族乐器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民族乐器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乐器分类(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民族乐器的分类民族乐器的分类 及独奏乐曲及独奏乐曲v我国的民族乐器约有百余种。v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惯,将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类。v在国际音乐学界,按照乐器的声源体、振动体的性质和特征来划分,将乐器分为:体鸣乐器(吹)、膜鸣乐器(打)、气鸣乐器(吹)、弦鸣乐器(弹、拉)。一、吹管乐器v我国吹管乐器大部分属于木管乐器,具有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声音响亮的特点,善于演奏流畅旋律,常充当独奏乐器,或在合奏中演奏主要旋律。按其不同构造,分为三类:v 无簧哨的吹管乐器笛、萧v 带哨的吹管乐器管、唢呐v 簧管乐器笙、芦笙1、笛vA、笛子的发展历史v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

2、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音乐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其吹奏的音调与今天的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小曲小白菜。v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作凤鸣”。说明:黄帝时期(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这是制笛技术的一大进步。v其一:竹比骨震动性好,发音清脆v其二:竹子便于加工v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

3、,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v篪: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漆。篪是祭神或宴享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v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vB、笛子的音色v笛的音色清脆明亮,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常用于独奏。其高音区高亢明亮,易于表现悠长宽广的旋律意境;中音区甜美圆润,易于表现田园风味或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旋律。v富于色彩的滑奏、快速的断奏、历音、波音、顿音、垛音等丰富的技巧,能演奏快速活泼的旋律,表现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C、笛子的种类 v传统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之分。v梆笛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形体短小,长度约40厘米,内径1厘米左右。音色刚健明亮,音域为d2g4

4、。演奏上注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急促的舌打音,富有色彩的花舌音等。v曲笛以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圆润柔和,形体较长,长约60厘米,内径约2厘米,音域为a1d4。演奏上注重气息的控制,讲究运气的连绵不断和声音的悠扬曲折,常用打音、倚音、赠音等。力度变化细致,表现气质柔婉深情。v笛曲欣赏:姑苏行、三五七、五梆子等。2、唢呐v A、发展历史及乐器形制 唢呐,俗称“喇叭”,是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常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后来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为戏曲、歌舞伴奏中。v最

5、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的音译。v唢呐大约于公元三世纪就在中国出现了,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窟中的伎乐壁画中已有了吹奏唢呐形象。v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v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这样描述唢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与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v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v唢呐主要由哨子(双簧片,芦苇或麦杆制成)、杆(用柏木或红木制作,上小下大成圆

6、锥形,共有八个按音孔,前7后1)和铜碗组成。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音域为a1b2,中音唢呐音域为aa2,低音唢呐音域为Ad2。vB、音色 唢呐的音色突出,粗犷高亢,音量极大,能与整个乐队抗衡;强奏时能表现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宏伟的气魄,弱奏时能吹奏出萧一般的轻柔优美的音色,其丰富的吹奏激发还能模拟鸟叫、人声等,是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C、唢呐欣赏:山村来了售获员、百鸟朝凤等。3、管vA、乐器形制 汗代由西域龟兹传入,古称“筚篥”。管由芦苇制作的哨子和木制管身组成,管上有八个音孔,若将两只管并列,同时吹奏就称双管。B、音色 高音管音域为a1d4,音色尖锐高亢;中音管比高音管低一个八度,音色圆润明亮;低音

7、管比中音管低一个八度。管的演奏技巧丰富,特别是滑音极富有感情色彩,能模仿人声、箫声和动物的叫声,是表现力极丰富的独奏乐器。C、欣赏:江河水4、笙簧管乐器v笙,历史悠久,别称“芦笙”,应用低音谱号。v结构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三部分 组成。v使用材料:笙簧古代用竹制,现在用响铜 笙苗多用紫竹制作,每一个竹 管的下端接有木制笙角以 装簧片。v乐器特色: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是世界上现存的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v音色甜美、柔润、明亮,既能吹奏甜美的旋律,也能吹奏四度、五度等的双音以及三和弦、七和弦等;还能模拟军

8、鼓声、马蹄声等。是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在乐队中,起着音色调和作用。v欣赏:凤凰展翅等二、拉弦乐器v我国的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v拉弦乐器的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色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1、二胡A、关于二胡的一个故事:v中国历代禁忌颇多,二胡在清初亦曾遭禁。说的是清嘉庆接位后,尊乾隆为太上皇,一时朝廷形成二皇共政之局面。于是有关这“二皇”的事物、名目皆遭忌讳。戏曲唱腔中“二簧”,似有影射“二皇”之嫌,被看作是对嘉庆的不敬。而二胡上的两根弦老弦、子弦亦称二(儿)弦,又惹了“二皇”。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

9、二胡的过程断了老弦或者子弦,那简直是要遭杀头的大祸。于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二胡被禁止,一直到晚清各种矛盾激化,朝庭无暇顾及时,梨园艺人手中方才响起二胡声。B B、二胡的形制二胡的形制: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由零杆、琴轴、琴筒、琴弦、千斤、琴码、琴弓等主要部位组成。琴杆、琴轴、琴筒均以坚硬的红木或楠木制作。琴筒为二胡的共鸣箱,有六角形、圆形、椭圆形等多种。琴筒一端为音窗,一端蒙以蛇皮或蟒皮,上置琴码,张二弦(过去用丝弦,今多用钢丝弦或金属缠弦)。

10、在琴码与琴轴间系有千斤,以控制有效弦长的音高。马尾琴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vC、二胡的定弦v二胡一般采用五度定弦,民间音乐中惯用两种弦。小工调(D调)gd(或ae)(sol-re弦)正宫调(G调)gd(do-S0l弦)v D、欣赏 二泉映月、光明行、听松等。2、京胡v又名胡琴,是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琴杆和琴筒均为竹制,筒口蒙蛇皮,琴身较短,用马尾弓拉奏。v音色高亢嘹亮,五度定弦,52弦,音域一般为一个半八度。v欣赏:夜深沉、柳青娘 三、弹弦乐器v弹弦乐器又称弹拨乐器,它包括手指或拨子拨弦或用琴扦击弦发音的弦乐器。按不同的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可分为三类:v抱卧弹奏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

11、、月琴、阮、三弦等。v平置弹奏类:古琴、筝v打击乐器类:用琴扦击弦发音的扬琴 弹弦乐器的音色清脆明亮,擅长演奏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表现力丰富,是民族乐队中极有特色、不可缺少的乐器。1、琴vA、发展历史v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v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

12、象征。v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v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B、古琴构造v古琴一般用桐木作扁长形的音

13、箱,共7根弦,按五声音阶定弦,常用“正调”定弦:C、D、F、G、A、c、d,音域达四个八度。琴体外侧的13个琴徽是识别弦上音位的标志。右手拨弦发音,有散音、按音和泛音三种;左手有多种不同的指法,能弹奏流畅的旋律,也能弹奏同度、八度、五度等双音。古琴音色柔和、细腻、清亮。v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v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v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

14、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v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v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同时还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v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v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感受到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

15、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v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v C、古琴的演奏方法及美学欣赏:v古琴的演奏形式有:独奏、琴萧合奏、琴歌等。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琴曲丰富,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v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古琴演奏追求:得心、应手、成乐 v得心有四要:辩题、正义、知味、识体。v应手有三则:发声、用韵、运指。八法:

16、轻重、疾徐、方圆、刚柔、浓淡、明暗、虚实、断续。v成乐有二和:人与琴和、手与弦和。十三象:雄、骤、急、亮、灿、奇、广、切、清、淡、和、恬、慢。vD、欣赏:高山、流水、酒狂、梅花三弄等。2、筝v筝是平置弹奏的弹拨乐器。“筝”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中。春秋战国时,筝已经流传在陕西,古又称为“秦筝”。vA、乐器形制v筝是木质长条形的音箱,琴面张弦,弦下设筝柱,能移动以调节音高。筝是按五声音阶定弦,音域Dd3。低音区音色浑厚、结实;中音区音色明亮优美,是演奏旋律的主要音区;高音区清脆、纤细。演奏技巧丰富,能演奏流畅细腻的旋律,也能演奏双音、和弦及各种华丽的快速音型,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

17、境和抒情委婉的情调,是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也用于重奏、伴奏和合奏等。各地区民间的筝乐各有特色,形成不同流派,以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等地较为著名。B、演奏方法v演奏时,以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变化,以润美音色、装饰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C、音色v低音区音色浑厚、结实;中音区音色明亮优美,是演奏旋律的主要音区;高音区清脆、纤细。演奏技巧丰富,能演奏流畅细腻的旋律,也能演奏双音、和弦及各种华丽的快速音型,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抒情委婉的情

18、调,是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也用于重奏、伴奏和合奏等。v欣赏:流水、渔舟唱晚等3、琵琶vA、琵琶发展史v抱握弹奏的弹拨乐器。“琵琶”二字是中国古代模拟演奏手法的 象声字,古作“枇杷”。宋代后,琵琶成 为曲颈、半梨形音箱的弹拨乐器的专 称,故又称为曲 颈琵琶。曲颈琵琶大约于公元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隋唐时期已经是常用的乐器,历经不断改革,不仅用于歌舞、说唱、戏曲的伴奏,而且也是一件出色的独奏乐器。vB、琵琶曲谱敦煌曲谱的简要介绍v敦煌曲谱是1900年一位姓王的道士在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后被法国的汉学家伯西买下带往法国,现珍藏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v敦煌曲谱记谱所用的是现代人无法看懂

19、的符号(共有二十三个)。敦煌曲谱总共分成二十五段,每段前面都有标题,例如品弄,倾杯乐,又慢曲子等。C、琵琶曲的分类 琵琶上有4根弦,并设六相25品,定弦一般是A、d、e、a,音域Ac3,音色清脆柔和。琵琶的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丰富。传统琵琶曲按结构有大曲(大套)和小曲(小套)之分,按内容有文曲和武曲之分。文曲以表现文静细腻的意境和情趣为主,如夕阳萧鼓、塞上曲等;武曲则以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概见长,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鹅等。v欣赏:十面埋伏、阳春白雪、草原英雄小姐妹等。4、箜篌 补充学习v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为避免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20、v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四、打击乐器四、打击乐器v打击乐器是指通过敲击发音的乐器。它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是民间歌舞、说唱、戏曲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在民间风俗性活动中常用来制造热烈气氛。v打击乐器根据制造材料、乐器形制和音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鼓类、锣类、钹类、板类。鼓类:大鼓、小鼓、排鼓等;锣类:大锣、小锣、汤锣等;钹类:大钹、中钹、小钹等;板类:竹板、梆子、木鱼等。v打击乐器的音响宏大、音色丰富、节奏性强,在烘托情绪、渲染气氛、构成色彩力度和紧张度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作用。编钟编磬 云锣曲锣排鼓钹木鱼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