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痈.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70926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肺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肺痈.ppt(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概 说 】 概 念 肺 痈 是 指 肺 叶 生 疮 , 形 成 痈 疡 , 以 发 热 , 咳 嗽 ,胸 痛 , 咯 吐 腥 臭 脓 血 浊 痰 为 特 征 的 病 症 。 属 内 痈 之 一 。 这 里 明 确 指 出 : “ 痈 ” 发 生 的 部 位 在 肺 , 那 么 它的 这 些 症 状 也 是 围 绕 “ 肺 ” 和 “ 痈 ” 的 病 变 而 表 现 出来 的 。 但 是 , 咯 吐 腥 臭 脓 血 浊 痰 为 肺 痈 所 特 有 症 状 。 首 先 谈 一 下 中 医 对 “ 痈 ” 的 认 识 。 凡 肿 疡 表 现 为 红 肿 高 起 , 灼 热 疼 痛 , 周 围

2、界 限 清楚 , 在 未 成 脓 之 前 无 疮 头 而 易 消 散 。 已 成 脓 易 破 溃 ,溃 后 脓 液 稠 粘 , 疮 口 易 收 敛 者 。 都 称 为 “ 痈 ” 。 “ 痈 ” 又 有 “ 外 痈 ” 和 “ 内 痈 ” 之 分 。 外 痈 多 发 于 躯 干 、 四 肢 等 体 表 部 位 , 如 颈 痈 、 腋 痈 、 乳 痈 等 。 内 痈 多 发 于 脏 腑 , 如 肺 痈 、 肠 痈 、 肝 痈 等 。 今 天 我 们 讨 论 的 肺 痈 属 于 内 痈 。 释 名 痈 , “ 痈 也 , 气 壅 否 结 裹 而 溃 也 ” 说 文 : 痈 , “ 肿 也 “ 。

3、尤 在 泾 金 匮 要 略 心典 肺 痿 肺 痈 咳 嗽 上 气 病 脉 证 治 : “ 痈 者 壅 也 , 如 土 之 壅 而 不 通 , 为 热 聚 而 肺 溃 也 。 ” 肺 叶 生 疮 : 医 门 法 律 肺 痿 肺 痈 门 : “ 卫 中 之 风 , 得 荣 中 之 热 , 留 恋 固 结 于 肺 叶 之 间 ,乃 致 血 为 凝 滞 , 以 渐 结 为 痈 脓 。 ” 二 、 沿 革 (一 )汉 张 仲 景 首 创 “ 肺 痈 ” 病 名 , 用 桔 梗 汤治 疗 。 张 仲 景 所 著 金 匮 要 略 肺 痿 肺 痈 咳 嗽 上 气 病脉 证 并 治 篇 对 本 病 论 述 甚

4、为 精 要 , 认 为 病 因 是 :“ 风 中 于 卫 , 呼 气 不 入 , 热 过 于 营 , 吸 而 不 出 , 风伤 皮 毛 , 热 伤 血 脉 热 之 所 过 , 血 为 之 凝 滞 , 蓄结 痈 脓 ” , 提 示 病 起 于 风 热 伤 肺 , 成 痈 化 脓 , 发 病机 理 在 于 热 壅 血 瘀 。 临 床 表 现 , “ 咳 而 胸 满 , 振 寒 ,脉 数 , 咽 干 不 渴 , 时 出 浊 唾 腥 臭 , 久 久 吐 脓 如 米粥 ” 。 未 成 脓 时 治 以 泻 肺 去 壅 , 用 葶 苈 大 枣 泻 肺 汤 ;已 成 脓 者 , 治 以 排 脓 解 毒 , 用

5、 桔 梗 汤 。 并 提 出 :“ 始 萌 可 救 , 脓 成 则 死 ” 的 预 后 判 断 , 强 调 早 期 诊治 的 重 要 性 。 (二 )汉 代 以 后 , 对 肺 痈 的 认 识 续 有 发 展 。 隋 诸 病 源 候 论 肺 痈 候 说 : “ 肺 痈 者 寒 乘 虚 伤 肺 , 寒 搏 于 血 , 蕴 结 成 痈 , 热 又加 之 , 积 热 不 散 , 血 败 为 脓 ” , 认 为 风 寒 伤 肺 化 热 亦 可 成 痈 , 并 强 调 正 虚 是 本 病 的 重 要 内 因 。 唐 备 急 千 金 要 方 创 用 苇 茎 汤 以 清 热 排 脓 、 活 血 消 痈 ,

6、成 为 后 世 治 疗 本 病 之 要 方 。 外 台 秘 要 列 肺 痈 方 凡 九 首 , 寓 有 清 热 解 毒 、 活 血 消 痈 、 泻 肺 排 脓 、 益 气 托 毒 、 补 肺养 阴 诸 法 , 其 中 如 桔 梗 白 散 峻 逐 排 脓 , 用 之 得 当 确 有 效 验 。 (三 )迄 至 明 清 , 对 本 病 的 认 识 更 趋 深 入 、 全 面 。 明 医 学 纲 目 卷 十 九 有 “ 肺 痈 者 , 由 食 啖 辛 热 炙 煿 伤 肺 所 致 。 ”的 记 载 , 认 为 饮 食 不 节 为 病 因 之 一 。 李 梃 医 学 入 门 卷 五 载 验 痰 之 法

7、, 如 “ 咳 唾 脓 血 腥 臭 , 置 之 水中 则 沉 ” 为 肺 痈 , 对 诊 断 本 病 颇 有 帮 助 。 病 机 演 变 分 阶 段 论 治 见 于 外 科 正 宗 肺 痈 论 , 初 起 “ 宜 解 散 风邪 ” , 继 则 “ 降 火 抑 阴 ” , 而 后 “ 平 肺 排 脓 ” , 终 用 “ 补 肺 健 脾 , ” 对后 世 分 期 论 治 影 响 甚 大 。 在 预 后 顺 逆 的 判 断 方 面 , 论 述 亦 精 , 认 为 凡“ 呼 吸 调 匀 者 顺 ” 、 “ 形 色 鲜 明 , 语 声 清 朗 者 吉 ” 、 “ 饮 食 知 味 者 顺 ” ,而 “ 已

8、 成 咯 吐 脓 痰 , 气 味 腥 臭 , 黄 痰 如 胶 粘 固 , 唇 反 终 亡 。 咯 吐 再 兼 白血 (白 血 ( 最 早 见 于 素 问 至 真 要 大 论 : 王 冰 谓 : “ 咳 出 浅 红 色 血 ,似 肉 似 肺 ” ) , 气 急 多 烦 , 指 甲 紫 而 带 弯 , 终 归 冥 路 , 手 掌 反 如 枯 树 ,面 艳 颧 红 , 咽 痛 , 音 如 鸭 声 , 鼻 掀 终 死 。 ” 景 岳 全 书 载 如 金 解 毒 散 , 倡 用 “ 降 火 解 毒 ” 之 剂 , 于 热 甚 成 痈 时 用 之 甚 为 合 拍 。 本 草 经 疏 卷 二 肺 实 有 治

9、 疗 六 忌 、 八 宜 , 曰 :“ 忌 敛 涩 、 补 气 、 升 、 燥 、 热 、 咸 ” , “ 宜 清 热 、 消 痰 、 降 火 、 解 毒 、散 结 、 甘 寒 、 苦 寒 、 辛 寒 ” , 临 床 上 应 用 可 资 为 法 。 清 代 医 家 , 亦 多 有 见 地 。 医 门 法 律 肺 痿 肺 痈 门 认 为 肺 痈 由 “ 五 脏 蕴 崇 之 火 ,与 胃 中 停 蓄 之 热 , 上 乘 于 肺 ” , 认 识 到 他 脏 及 肺 的 发 病 机 理 。 治 疗 上 主 张 以 “ 清 肺 热 , 救 肺气 ” 为 要 著 。 张 氏 医 通 肺 痈 强 调 “ 肺

10、 痈 危 证 , 乘 初 起 时 , 极 力 攻 之 , 庶 可 救 疗 。 ” 柳 选 四 家 医 案 环 溪 草 堂 医 案 论 治 本 病 : “ 初 用 疏 瘀 散 邪 泻 热 继 用 通 络 托 脓 再用 排 脓 泻 热 解 毒 终 用 清 养 补 肺 , ” 切 合 临 床 实 际 。 (一 )解 放 以 后 , 中 医 药 治 疗 肺 痈 取 得 了 新 经 验 , 多 数 主 张 按 病 和 演 变 分 期 论 治 , 在 有 效古 方 的 基 础 上 , 加 强 清 热 解 毒 消 痈 之 力 , 研 求 专 方 专 药 , 使 疗 效 有 所 提 高 。 三 , 讨 论 范

11、 围 本 节 主 要 是 讨 论 因 热 毒 之 邪 蕴 肺 , 而 致 血败 肉 腐 形 成 痈 疡 的 病 变 。 据 其 病 理 演 变 及 临 床 表 现 , 与 西 医 学 所 称肺 脓 肿 基 本 相 同 , 他 如 化 脓 性 肺 炎 、 肺 坏疽 及 支 气 管 扩 张 、 支 气 管 囊 肿 、 肺 结 核 空洞 等 伴 化 脓 性 感 染 而 表 现 肺 痈 症 状 者 , 亦可 参 考 本 节 内 容 辨 证 论 治 。 【 病 因 病 机 】 病 因 (一 )感 受 风 热 风 热 病 邪 , 自 口 鼻 或 皮 毛 侵 犯 于 肺 , 或风 寒 袭 肺 , 蕴 结 不

12、 解 , 郁 而 化 热 , 肺 受邪 热 薰 灼 所 致 , 如 类 证 治 裁 肺 痿 肺痈 : “ 肺 痈 者 , 咽 干 吐 脓 , 因 风 热 克肺 , 蕴 毒 成 痈 ” 。 张 氏 医 通 肺 痈 :“ 肺 痈 者 , 由 感 受 风 寒 , 未 经 发 越 , 停留 胸 中 , 蕴 发 为 热 。西 医 学 所 称 吸 入 性 肺 脓 肿 多 属 此 类 因 素 。 (二 )痰 热 素 盛 因 饮 食 不 节 或 宿 痰 而 致 痰 热 蕴 结 , 蒸 灼 于 肺 , 形 成 痈 疡 。 1.饮 食 不 节 平 素 嗜 酒 太 过 或 恣 食 辛 辣 煎 炸 炙 煿 厚 味 ,

13、 酿 湿蒸 痰 化 热 , 薰 灼 于 肺 。 医 学 纲 目 卷 十 九 即 指 出 :“ 肺 痈者 , 由 食 啖 辛 热 炙 煿 ,或 酣 饮 热 酒 , 燥 热 伤 肺 所 致 , 治 之 宜早 。 ” 2.原 有 宿 痰 肺 脏 宿 有 痰 热 , 或 他 脏 痰 浊 瘀 热 蕴 结 日 久 , 上干 于 肺 , 如 张 氏 医 通 肺 痈 说 : “ 或 夹 湿 热 痰 涎 垢 腻 ,蒸 淫 肺 窍 , 皆 能 致 此 ” 。 医 门 法 律 肺 痿 肺 痈 门 明 确 指出 : “ 肺 痈 由 五 脏 蕴 崇 之 火 , 与 胃 中 停 蓄 之 热 , 上 乘 于 肺 ,肺 受

14、火 热 薰 灼 , 即 血 为 之 凝 , 血 凝 即 痰 为 之 裹 , 遂 成 小 痈 。 ” 西 医 学 所 称 继 发 性 、 血 源 性 肺 脓 肿 多 属 此 类 因 素 。 风 热 外 因 郁 而 化 热 邪 热 壅 肺 风 寒 嗜 酒 过 度 , 过 食 辛 辣 厚 味 内 因 肺 经 痰 热 素 盛 肺 有 宿 痰 ( 咳 喘 ) ( 三 ) 内 外 因 的 相 互 关 系 内 外 合 邪 , 如 宿 有 痰 热 蕴 肺 , 复 加 外 邪 侵 袭 , 内外 合 邪 , 则 更 易 引 发 本 病 , 正 如 医 宗 金 鉴 外 科 心法 要 诀 肺 痈 所 说 : “ 此

15、症 系 肺 脏 蕴 热 , 复 伤 风 邪 ,郁 而 成 痈 。 ” 正 虚 邪 乘 : 如 疲 劳 过 度 , 肺 卫 薄 弱 , 卫 外 不 固 ,则 外 邪 乘 虚 内 侵 ; 或 内 伏 之 痰 热 郁 蒸 致 病 , 成 痈 化 脓 。如 寿 世 保 元 肺 痈 说 : “ 盖 因 调 理 失 宜 , 劳 伤 血气 , 风 寒 得 以 乘 之 , 寒 生 热 , 风 亦 生 热 , 壅 积 不 散 ,遂 成 肺 痈 ” 。 辨 证 录 肺 痈 门 又 说 : “ 盖 肺 之 所以 生 痈 者 , 因 肺 火 不 散 也 , 然 肺 火 来 因 肺 气 虚 也 , 肺虚 而 火 留 于

16、 肺 , 火 盛 而 后 结 为 痈 。 ” 西 医 学 认 为 , 约 有 23 29.3 的 肺 脓 肿 患 者 无明 显 的 诱 因 , 可 能 在 受 寒 、 极 度 疲 劳 等 因 素 影 响 下 ,由 于 全 身 免 疫 状 态 与 呼 吸 道 防 御 机 能 低 落 , 在 深 睡 时吸 入 口 中 的 污 染 分 泌 物 所 致 。 二 、 病 机 ( 一 ) 病 位 在 肺 , 病 理 性 质 主 要 属 实 、 属 热 ( 痰 热 、 瘀 血郁 结 , 血 败 肉 腐 , 或 痈 化 为 脓 ) 本 病 病 位 在 肺 , 总 属 邪 热 郁 肺 , 蒸 液 成 痰 , 邪

17、 阻 肺 络 , 血 滞 为瘀 , 而 致 痰 热 与 瘀 血 郁 结 , 蕴 酿 成 痈 , 血 败 肉 腐 化 脓 , 肺 损 络伤 , 脓 疡 溃 破 外 泄 。 其 病 理 主 要 表 现 为 邪 盛 的 湿 热 证 候 , 脓 疡溃 后 , 方 见 阴 伤 气 耗 之 象 。 成 痈 化 脓 的 病 理 基 础 , 主 要 在 于 血 瘀 。 血 瘀 则 生 热 , 血 败肉 腐 而 成 脓 。 正 如 灵 枢 痈 疽 篇 所 说 : “ 荣 卫 稽 留 于 经 脉之 中 , 则 血 泣 而 不 行 , 不 行 则 卫 气 从 之 而 不 通 , 壅 遏 而 不 得 行 ,故 热 。

18、 大 热 不 止 , 热 盛 则 肉 腐 , 肉 腐 则 为 脓 ” 。 医 门 法律 肺 痿 肺 痈 门 亦 谓 : “ 肺 痈 属 在 有 形 之 血 ” , 柳 选 四 家医 案 环 溪 草 堂 医 案 明 确 指 出 “ 瘀 热 ” 的 病 理 概 念 : “ 肺 痈之 病 , 皆 因 邪 瘀 阻 于 肺 络 , 久 蕴 生 热 , 蒸 化 成 脓 。 ” ( 二 ) 病 理 演 变 过 程 有 初 期 、 成 痈 期 、 溃 脓 期 及 恢 复 期 等不 同 阶 段 1、 初 期 ( 表 证 期 ) 风 热 ( 寒 ) 之 邪 侵 袭 卫 表 , 内 郁 于 肺 , 或 内 外 合

19、邪 , 肺 卫同 病 , 蓄 热 内 蒸 , 热 伤 肺 气 , 肺 失 清 肃 , 出 现 恶 寒 、 发 热 、咳 嗽 等 肺 卫 不 和 之 侯 。 与 西 医 学 所 指 炎 症 期 , 病 灶 部 位 发 生炎 性 侵 润 、 充 血 肿 胀 的 病 理 变 化 相 一 致 。 肺 失 清 肃 发 热 恶 寒 , 咳 嗽 胸 痛 ( 初 期 )邪 热 壅 肺 炼 液 成 痰 肺 受 热 灼 痰 热 血 瘀 壅 肺 ( 成 痈 期 ) 热 壅 血 瘀即 金 匮 要 略 所 说 : “ 风 伤 皮 毛 , 热 伤 血 脉 , 风 舍 于肺 , 热 之 所 过 , 血 为 之 凝 滞 ,

20、蓄 结 痈 脓 ” 。 2、 成 痈 期 邪 热 壅 肺 , 蒸 液 成 痰 , 气 分 热 毒 侵 淫 及 血 , 热 伤 血 脉 , 血 为 之 凝 滞 , 热 壅 血 瘀 , 蕴 酿 成 脓 ,表 现 高 热 、 振 寒 、 咳 嗽 、 气 急 、 胸 痛 等 痰 瘀 热 毒 蕴 肺 的 证 候 , 进 入 肺 , 肺 组 织 坏 死 , 形 成 脓 肿阶 段 。 肺 经 痰 热 素 盛 蒸 薰 于 肺 痰 热 血 瘀 壅 肺 ( 成 痈 期 ) 日 久 热 毒 及 血复 感 外 邪 ( 风 热 ) 3、 溃 脓 期 痰 热 与 瘀 血 壅 阻 肺 络 , 肉 腐 血 败 化脓 , 继

21、则 肺 损 络 伤 , 脓 疡 内 溃 外 泄 , 排出 大 量 腥 臭 脓 痰 或 脓 血 痰 。 此 期 坏 死 组织 液 化 , 脓 腔 破 溃 , 脓 液 通 过 气 道 排 出 。 4、 恢 复 期 脓 疡 溃 后 , 邪 毒 渐 尽 , 病 情 趋 于 好转 , 但 因 肺 体 损 伤 , 故 可 见 邪 去 正 虚 ,阴 伤 气 耗 的 病 理 过 程 , 随 着 正 气 的 逐 渐 恢 复 , 病 灶 趋 向 愈合 。 此 期 坏 死 组 织 逐 渐 排 净 , 脓 腔 消 失 ,健 全 肺 组 织 膨 胀 填 补 缺 损 。 ( 三 ) 溃 后 迁 延 , 可 见 邪 恋 正

22、 虚 之 候 脓 毒 不 净 , 阴 伤 气 耗 溃 后 如 脓 毒 不 净 , 邪 恋 正 虚 , 阴 伤 气 耗 , 每 致 迁 延 反 复 , 日 久 不 愈 , 病 势 时 轻 时 重 , 而转 为 慢 性 。 此 时 脓 疡 部 位 仍 然 有 炎 症 存 在 , 脓 腔 周 围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腔 壁 增 厚 , 难 于 愈 合 。 张 氏 医 通 肺 痈 曾 说 : “ 肺 痈 溃 后 , 脓 疾 渐 稀 , 气 息 渐 减 , 忽 然 臭 痰 复 甚 , 此 余 邪 未尽 , 内 气 复 发 , 但 虽 屡 发 , 而 势 渐 轻 , 可 许 收 功 , 若 屡 发

23、 而 痰 秽 转 甚 , 脉 形 转 疾 者 , 终成 不 起 也 。 ” 肺 痈 病 因 病 机 示 意 图 外 感 风 热 ( 寒 ) 痰 热 ( 湿 ) 素 盛 内 外 合 邪 肺 卫 不 和 痰壅 热 血 败 肉 腐 瘀 阴 伤 气 耗 恢 复 正 虚 邪 恋 慢 性初 期 成 痈 溃 脓 ( 四 ) 预 后 1、 本 病 预 后 与 热 毒 的 轻 重 、 病 人 体 质 、 诊 治 是 否 及 时 有 效 等因 素 有 关 。 凡 能 早 期 确 诊 , 及 时 治 疗 , 在 初 期 即 可 阻 断 病 情 发 展 不 致成 痈 ; 或 在 成 痈 期 得 到 部 分 消 散 ,

24、 则 病 情 较 轻 , 疗 程 较 短 。 老人 、 儿 童 、 体 弱 和 饮 酒 成 癖 者 患 之 , 因 正 气 虚 弱 或 肺 有 郁 热 ,须 防 其 病 情 迁 延 不 愈 或 发 生 变 证 。 多 数 患 者 经 初 期 、 成 痈 期 而 进 入 溃 脓 期 , 此 期 为 病 情 顺 逆 的 转 折 点 , 其 关 键 在 于 能 否 通畅 排 出 。 凡 脓 得 畅 泄 , 症 状 减 轻 者 顺 , 脓 臭 异 常 , 经 久 不 净 ,症 状 加 重 者 逆 ; 若 络 损 血 溢 、 脓 溃 入 胸 等 又 可 发 生 它 变 。 ( 1) 顺 证 溃 后 声

25、音 清 朗 , 脓 血 稀 释 而 渐 少 , 臭 味 转 淡 , 饮 食 知 味 , 胸 胁少 痛 , 身 体 不 热 , 坐 卧 如 常 , 脉 象 缓 滑 。 如 外 科 正 宗 肺 痈论 说 : “ 初 起 脉 浮 虚 细 , 身 体 不 热 , 咳 嗽 有 痰 , 呼 吸 调 匀 者顺 ; 已 成 脉 浮 微 数 , 咳 吐 脓 痰 , 形 色 鲜 明 , 语 声 清 朗 者 吉 ; 溃后 咯 吐 脓 痰 , 间 吐 鲜 血 , 时 发 时 止 , 饮 食 知 味 者 顺 。 ” ( 2) 逆 证 溃 后 音 嘎 无 力 , 脓 血 如 败 卤 , 恶 臭 异 常 , 气 喘 , 鼻

26、煽 , 胸 痛 , 坐 卧 不 安 , 饮 食 少 进 , 身 热 不 退 , 颧 红 ,爪 甲 青 紫 带 弯 , 脉 短 涩 或 弦 急 为 肺 叶 腐 败 之 恶 候 ,指 示 转 归 慢 性 肺 痈 , 或 肺 坏 疽 。 如 张 氏 医 通 肺痈 即 曾 指 出 : “ 若 喘 鸣 不 休 , 唇 反 咳 吐 脓 血 , 色如 败 卤 , 恶 臭 异 常 , 正 气 大 败 , 而 不 知 痛 , 坐 不 得卧 , 饮 食 难 进 , 爪 甲 紫 而 带 弯 , 手 掌 如 枯 树 皮 , 面艳 颧 红 , 声 哑 鼻 煽 者 不 治 ” 、 “ 肺 痈 初 起 , 脉 不 宜数 大

27、 , 溃 后 最 忌 短 涩 , 脉 缓 滑 面 白 者 生 , 脉 弦 急 面赤 者 死 。 ” ( 3) 险 证 1、 溃 后 大 量 咯 血 , 可 出 现 血 块 阻 塞 气 道 , 或 气 随 血脱 , 汗 出 肢 冷 , 脉 微 细 数 的 危 象 。 2、 脓 溃 后 流 入 胸 腔 , 形 成 “ 脓 胸 ” 恶 候 , 高 热 持 续 ,咳 嗽 困 难 , 气 促 胸 痛 , 面 色 晄 白 , 脉 细 而 数 者 , 预后 较 差 。 【 诊 查 要 点 】 一 、 诊 断 依 据 : ( 一 ) 临 床 表 现 : 发 病 多 急 , 突 然 寒 战 高 热 , 咳 嗽

28、胸 痛 , 咯吐 粘 浊 痰 , 经 旬 日 左 右 , 咯 吐 大 量 腥 臭 脓 痰 , 或 脓 血 相 兼 , 身热 遂 降 , 症 情 好 转 , 经 数 周 逐 渐 恢 复 。 如 脓 毒 不 净 , 持 续 咳嗽 , 咯 吐 脓 血 臭 痰 , 低 烧 , 消 瘦 , 则 为 转 成 慢 性 。 ( 二 ) 验 痰 法 : 肺 痈 病 人 痰 吐 在 水 中 , 沉 者 是 痈 脓 , 浮 者 是痰 。 ( 三 ) 验 口 味 : 肺 痈 病 人 吃 生 黄 豆 或 生 豆 汁 不 觉 其 腥 。 ( 四 ) 体 征 : 可 见 舌 下 生 细 粒 ; 迁 延 之 慢 性 患 者

29、, 还 可 见甲 紫 而 带 弯 , 指 端 形 如 鼓 槌 。 脓 痰 接 近 胸 壁 部 位 者 , 叩 诊 可浊 音 , 听 诊 呼 吸 音 减 弱 , 或 闻 及 湿 罗 音 。 二 、 类 证 鉴 别 ( 一 ) 肺 痈 与 咳 嗽 内 伤 咳 嗽 中 的 痰 热 犯 肺 型 , 有 咳 嗽 吐 黄 色 稠 痰 或带 血 痰 , 也 有 胸 痛 、 身 热 等 症 , 但 痰 量 不 多 , 气 味 也不 同 , 而 且 有 长 期 咳 嗽 病 史 。 若 经 治 疗 , 上 述 症 状 加重 , 吐 黄 绿 色 稠 痰 等 , 可 按 肺 痈 来 进 行 辨 证 施 治 。 ( 二

30、 ) 肺 痈 与 风 温风 温 起 病 多 急 , 以 发 热 、 咳 嗽 , 烦 渴 或 伴 有 气 急 胸 痛为 特 征 , 与 肺 痈 初 期 颇 难 鉴 别 , 但 经 正 确 及 时 治 疗 ,一 般 邪 在 气 分 即 解 , 多 在 一 周 内 下 降 , 病 情 向 愈 。 如病 经 一 周 , 身 热 不 退 或 更 甚 , 或 退 而 复 升 , 咯 吐 浊 痰 ,喉 中 腥 味 明 显 , 应 进 一 步 考 虑 有 肺 痈 之 可 能 。 ( 三 ) 肺 痈 与 肺 痿 肺 痿 、 肺 痈 同 属 肺 病 , 临 床 表 现 亦 有 相 似 之 处 ,故 在 金 匮 要

31、 略 中 同 列 一 篇 加 以 讨 论 , 但 二 者 一 虚一 实 显 然 不 同 , 兹 比 较 区 别 如 下 : 肺 痈 与 肺 痿 鉴 别 简 表病 名 肺 痈 肺 痿成 因 热 壅 血 瘀 , 肺 叶 生 疮 。 虚 热 内 灼 或 肺 气 虚 冷 , 肺叶 萎 弱 不 用 。病 程 病 程 短 , 发 病 急 。 病 程 长 , 发 病 缓 。症 状 形 体 多 实 , 咯 吐 脓 血 ,腥 臭 。 形 体 多 虚 , 咯 唾 涎 沫 , 或见 脓 血 而 不 腥 臭 。脉 象 数 实 数 虚病 理属 性 实 热 虚 热 ( 寒 ) 另 一 方 面 , 若 肺 痈 久 延 不

32、愈 , 痰 热 蕴 结 , 薰 灼阴 津 , 肺 枯 叶 焦 , 亦 可 由 实 转 虚 , 由 浅 入 深 , 为 肺痿 , 外 科 正 宗 肺 痈 论 即 言 : “ 久 嗽 劳 伤 , 咳吐 痰 血 , 寒 热 往 来 , 形 体 消 削 , 咯 吐 瘀 脓 , 声 哑 ,咽 痛 , 其 候 转 为 肺 痿 。 ( 四 ) 肺 痈 与 肺 痨 :肺 痨 是 一 种 具 有 传 染 性 的 慢 性 疾 病 , 主 要 以 咳 嗽 咯血 、 潮 热 盗 汗 及 身 体 日 渐 消 瘦 为 主 证 。 ( 五 ) 肺 痈 与 肺 癌 :肺 癌 虽 有 咳 嗽 、 咯 血 , 但 脓 痰 极 少

33、 , 纳 差 , 形 体 消瘦 , 且 发 病 年 龄 往 往 在 中 年 以 上 , 通 过 拍 片 可 以 确诊 。 相 关 检 查 ( 一 ) 血 常 规 : 白 细 胞 计 数 及 中 性 粒 细 胞 均 显 著 增 加 。( 二 ) 痰 : 涂 片 、 培 养 。( 三 ) 血 源 性 肺 脓 肿 , 血 培 养 可 发 现 致 病 菌 。( 四 ) 胸 部 X片 : 可 见 肺 野 大 片 浓 密 阴 影 , 其 中 有 脓 腔 及 液 平 面 。 【 辨 证 论 治 】 一 、 一 般 症 状 本 病 发 病 多 急 , 突 然 出 现 恶 寒 或 寒 战 、 高 热 、 午后

34、热 甚 , 咳 嗽 胸 痛 , 咯 吐 粘 浊 痰 , 经 旬 日 左 右 , 咳 痰增 多 , 咯 痰 如 脓 , 有 腥 臭 味 , 或 脓 血 相 兼 , 甚 则 咯 血量 多 , 随 着 脓 血 的 大 量 排 出 , 身 热 下 降 , 症 状 减 轻 ,病 情 有 所 好 转 , 经 数 周 逐 渐 恢 复 。 如 脓 毒 不 净 , 持 续咳 嗽 , 咯 吐 脓 血 臭 痰 , 低 烧 , 出 汗 , 形 体 消 瘦 者 , 则为 转 入 慢 性 病 程 。 二 、 辨 证 要 点 ( 一 ) 掌 握 病 性 实 热 证 候 ( 临 床 特 征 ) 由 于 本 病 为 热 毒 痰

35、 瘀 蕴 肺 , 成 痈 酿 脓 , 属 于 邪 盛 的 实热 证 候 , 故 发 病 急 , 病 程 短 。 临 床 以 咳 嗽 、 胸 痛 、 发热 、 咯 吐 腥 臭 浊 痰 , 甚 至 脓 血 相 兼 为 主 要 特 征 。 ( 二 ) 辨 别 病 期 :1初 期 邪 在 肺 卫 , 表 现 畏 寒 高 热 ( 39 40. ) , 伴 有 咳 嗽 胸 痛 咯 吐 粘 痰 , 气 急 纳 差 , 若及 时 治 疗 可 以 消 散 。 2.成 痈 期 邪 毒 由 气 侵 淫 及 血 , 痰 热 血 瘀 壅 肺 , 表 现 咯 痰 增 多 如 脓 , 有 腥 臭 味 , 或 脓 血 相兼

36、。 3.溃 脓 期 血 败 肉 腐 , 损 伤 肺 络 , 表 现 排 出 大 量 腥 臭 脓 痰 。4.恢 复 期 随 着 脓 血 浊 痰 大 量 排 出 , 身 热 下 降 , 症 状 减 轻 , 病 情 好 转 , 持 续 数 周 逐 渐 恢 复 。这 时 邪 去 正 虚 , 气 阴 两 伤 。 若 脓 毒 不 净 , 持 续 咳 嗽 , 甚 或 胸 胁 隐 痛 , 低 烧 汗 出 , 形 体 消 瘦 ,可 转 入 邪 恋 正 虚 的 慢 性 病 程 。 ( 三 ) 验 痰 法 咳 唾 腥 臭 脓 血 浊 痰 , 置 水 中 则 沉 。 医 学 入 门 卷 五 云 : “ 咳 唾 脓 血

37、 腥 臭 , 置 之 水 中 即 沉 “ , 医 灯 续焰 卷 十 四 肺 痈 脉 证 谓 : “ 凡 人 觉 胸 中 隐 隐 痛 , 咳嗽 有 臭 痰 , 吐 在 水 中 , 沉 者 是 痈 脓 , 浮 者 是 痰 ” 。 本 病 的 特 征 为 咯 吐 腥 臭 脓 血 浊 痰 , 所 以 在 临 床 上 要 特 别注 意 对 痰 的 观 察 , 从 色 黄 绿 色 或 脓 血 状 ; 质 如米 粥 ; 味 腥 臭 ; 量 较 多 , 甚 者 300 500ml/日 。 这 种 痰 如 果 放 置 一 段 时 间 后 , 可 分 为 三 层 , 面 层 为泡 沫 , 中 层 为 清 痰 液

38、体 , 下 层 为 坏 死 的 肺 组 织 。 此 外 , 试 验 口 味 可 有 啖 生 豆 汁 不 腥 。 寿 世 保 元 肺 痈 曾 说 : “ 用 黄 豆 一 粒 , 予 病 人 口 嚼 , 不 觉 豆 之 气 味 , 是肺 痈 也 。 ” 张 氏 医 通 肺 痈 又 说 : “ 肺 痈 初 起 , 疑似 未 真 , 生 大 豆 绞 浆 饮 之 , 不 觉 腥 味 , 便 为 真 候 。 ” ( 四 ) 辩 特 异 性 病 征 舌 下 生 细 粒 : 外 科 全 生 集 肺 痈 肺 疽 曾 载 : “ 舌 下 生 一 粒 如 细 豆 者 且 此 一 粒 , 患 未成 脓 , 定 然 色

39、 淡 , 患 愈 亦 消 , 患 笃 其 色 紫 黑 。 ” 爪 甲 紫 而 带 弯 : 溃 后 迁 延 之 慢 性 病 变 , 可 见 “ 指 甲 紫 而 带 弯 ” , 指 端 形 如 鼓 槌 ( 发 绀 、 杵 状指 ) 。 验 指 螺 : 近 有 验 指 螺 部 分 膨 胀 , 称 为 蛾 腹 指 , 与 杵 状 指 不 同 。 其 程 度 随 病 情 而 消 长 , 可 供 诊断 及 预 后 之 参 考 ( 中 医 杂 志 1958.2) 。 三 、 治 疗 原 则 1.治 以 祛 邪 为 原 则 , 采 用 清 热 解 毒 , 化 瘀 排 脓 为 主 之 法 。 清 热 解 毒 热

40、 毒 为 本 病 之 因 , 整 个 病 程 都 在 重 视 清 热 解 毒 。 化 瘀 消 痈 血 瘀 为 成 痈 的 病 理 基 础 , 化 瘀 有 助 于 痈 疡 的 消 散 , 成 痈 期 尤 当 留 意 。 排 脓 脓 已 酿 成 则 为 热 毒 盘 踞 之 根 , 脓 净 则 毒 去 , 在 溃 脓 期 须 遵 “ 有 脓 必 排 ” 的 原 则 , 着 意排 脓 以 去 邪 毒 , 红 炉 点 血 肺 痿 肺 痈 说 : “ 法 当 君 以 排 脓 凉 血 。 ” 2.审 病 程 , 分 阶 段 施 治 初 期 : 风 热 侵 犯 肺 卫 清 肺 散 邪 。 成 痈 期 : 热

41、壅 血 瘀 清 热 解 毒 , 化 瘀消 痈 。 溃 脓 期 : 血 败 肉 腐 排 脓 祛 毒 。恢 复 期 : 阴 伤 气 耗 养 阴 益 气 。 邪 恋 正 虚 扶 正 祛 邪 。 四 .分 型 论 治 ( 一 ) 初 期 1 主 证 : 卫 分 症 状 : 恶 寒 发 热 , 脉 浮 数 而 滑 , 苔 薄 黄 风 热 伤 卫 表 , 邪 正 相 搏 。 肺 部 症 状 : 咳 嗽 痰 少 而 粘 , 胸 痛 ,咳 时 尤 甚 , 呼 吸 不 利 热 毒 薰 灼 , 肺 失 清 肃 所 致 。 2、 病 机 : 风 热 袭 表 , 内 犯 于 肺 , 肺 失 宣肃 。 3、 治 则 :

42、 疏 散 风 热 , 清 肺 化 痰 。 4、 方 剂 : 银 翘 散 加 减 。 5、 常 用 药 : 银 翘 散 温 病 条 辨 : 银 花 , 连 翘 , 薄 荷 清 热 解 毒竹 叶 , 芦 根 清 热 止 渴 ;荆 芥 , 豆 豉 疏 风 解 表 ; 桔 梗 , 甘 草 , 牛 蒡 子 宣 肺 祛 痰 止 咳 。 6、 加 减 :若 表 证 重 者 , 可 酌 加 桑 叶 , 菊 花 。 表 证 渐 解 , 内 热 转 甚 , 咳 嗽 痰 稠 黄 可 加 桑 皮 , 黄 芩 , 瓜 蒌 皮 、 冬 瓜 子 等 。咳 甚 痰 多 者 加 大 贝 母 、 前 胡 等 。 ( 二 ) 成

43、痈 期 1、 主 症 :热 毒 蕴 结 症 状 : 身 热 转 甚 , 时 有 壮 热 寒 战 热 毒 内 盛 , 正 邪 交 争 所 致 。 汗 出 邪 热 迫 津 外 泄 。 烦 躁 热 毒 内 灼 , 上 扰 于 心 所 致 。 肺 部 症 状 : 咳 嗽 气 急 热 毒 壅 肺 , 肺 气 上 逆 。 吐 腥 臭 脓 痰 热 毒 内 结 , 肉 腐 血 败 所 致 。 胸 满 作 痛 , 转 侧 不 利 肺 络 受 伤 , 气 血 壅 滞 。 口 燥 、 咽 干 、 舌 苔 黄 腻 , 脉 滑 数 或 洪 数 皆 为 热 毒 蕴 结 , 津 液 耗 伤 之 征 。 2、 病 机 : 热

44、 毒 壅 肺 , 血 瘀 成 痈 。 3、 治 则 : 清 热 解 毒 , 化 瘀 消 痈 。 本 期 脓 尚 未 成 , 是 治 疗 上 的 关 键 时 刻 。 若 治 疗 及 时 , 见 效 较 速 , 但 是 必 须 重 点 使 用 清 热 解 毒之 品 , 使 热 清 痈 散 。 另 外 , 还 须 注 意 保 持 大 便 通 畅 , 因 肺 与 大 肠 相 表 里 , 大 便 通 畅 有 助 于 肺 气 的 宣 通 和 肃 降 , 正如 医 门 法 律 肺 痿 肺 痈 门 所 说 : “ 清 热 必 须 涤 其 壅 塞 , 分 杀 其 热 于 大 肠 。 令 浊 秽 脓 血 日渐 下

45、 移 为 妙 。 ” 4、 例 方 : 千 金 苇 茎 汤 合 如 金 解 毒 散 加 减 千 金 苇 茎 汤 : 清 热 泄 浊 、 通 瘀 排 脓 , 用 于 痈 脓 已 成 及 已溃 , 腥 臭 浊 痰 , 胸 中 烦 满 , 身 热 者 。苇 茎 、 冬 瓜 仁 、 苡 仁 清 肺 泄 浊 排 脓 ;桃 仁 通 瘀 散 结 。 如 金 解 毒 散 景 岳 全 书 : 降 火 解 毒 , 用 于 热 毒 壅肺 , 发 热 甚 , 烦 躁 , 口 渴 , 脉 洪 大 者 。 组 成 为 桔 梗甘 草 汤 合 黄 连 解 毒 汤 。黄 芩 、 黄 连 、 黄 柏 、 山 栀 泻 火 解 毒

46、;桔 梗 、 甘 草 宣 肺 排 脓 。 两 方 比 较 , 前 者 偏 于 泄 浊 通 瘀 , 后 者 长 于 清 肺 泻 火 ,多 配 合 使 用 , 并 可 加 入 银 花 、 鱼 腥 草 、 红 藤 、 蒲 公英 、 紫 花 地 丁 等 解 毒 消 痈 , 且 用 量 宜 重 , 15 30克 。古 用 苇 茎 , 今 用 芦 根 。 5、 常 用 药 : 苡 仁 , 冬 瓜 仁 , 桃 仁 , 桔 梗 化 浊 行 瘀 散 结 甘 草 , 芦 根 清 肺 解 毒 消 痈 黄 芩 , 黄 连 , 山 栀 清 火 泻 热 银 花 , 鱼 腥 草 , 蒲 公 英 , 紫 花 地 丁 清 热

47、解 毒 6、 加 减 ( 1) 肺 热 壅 盛 , 壮 热 , 心 烦 口 渴 , 汗 多 , 尿 赤 , 脉洪 数 有 力 , 苔 黄 腻 配 石 膏 、 知 母 以 清 热 ; ( 2) 肺 伤 络 痹 , 胸 痛 配 乳 香 、 没 药 、 赤 芍 、 广郁 金 以 化 痰 通 瘀 和 络 ; ( 3) 痰 热 蕴 肺 , 咯 痰 黄 稠 配 桑 白 皮 、 瓜 蒌 、 射干 、 海 蛤 壳 以 清 化 痰 热 ; ( 4) 痰 浊 阻 肺 , 咳 而 喘 满 , 咯 痰 浓 浊 量 多 , 不 得 平卧 配 葶 苈 子 、 大 黄 以 泻 肺 通 腑 泄 浊 ; ( 5) 热 毒 瘀

48、结 , 咯 脓 浊 痰 , 腥 臭 味 严 重 合 用 犀黄 丸 ( 空 腹 服 3 5克 , 日 2次 ) 解 毒 化 瘀 。 犀 黄丸 外 科 证 治 全 生 集 : 犀 黄 、 麝 香 、 没 药 、 乳 香 。 ( 三 ) 溃 脓 期 1、 主 症 :热 毒 炽 盛 : 身 热 面 赤 , 烦 渴 喜 饮 热 毒 内 蒸 , 肺 胃 阴 伤 。 舌 质 红 绛 , 苔 黄 腻 , 脉 滑 数 。 肺 部 症 状 : 胸 中 烦 满 而 痛 , 甚 则 喘 不 得 卧 肺 中 蓄 脓 , 肺 络壅 滞 , 肺 气 不 利 。 咳 吐 大 量 的 脓 血 浊 痰 , 腥 味 异 常 , 有

49、 时 咯 血 热 壅 血 瘀 ,郁 结 成 痈 , 痈 肿 内 溃 随 咳 而 出 。这 一 期 为 病 情 顺 逆 的 转 折 点 , 临 床 上 要 十 分 注 意 观 察 病 情 的 变化 。 ( 1) 若 溃 后 , 以 上 症 状 逐 渐 减 轻 , 疾 病 转 向 恢 复 期 , 则 预 后良 好 。 ( 2) 若 溃 后 , 咯 吐 脓 血 浊 痰 不 已 , 异 常 腥 臭 , 精 神 日 差 , 不思 食 , 发 热 , 或 痰 液 一 度 清 稀 而 复 转 臭 浊 , 病 情 时 轻 时 重 , 可迁 延 成 慢 性 病 程 。 ( 3) 若 溃 后 , 气 喘 加 剧

50、, 爪 甲 青 紫 , 音 哑 , 脓 血 恶 臭 , 即 肺叶 腐 败 , 病 情 危 重 。 必 要 时 中 西 结 合 积 极 抢 救 。 ( 4) 若 溃 后 , 大 量 咯 血 , 可 出 现 阻 塞 气 道 发 生 窒 息 或 虚 脱 的 危 象 , 要 特 别 引 起 注 意 。 2、 病 机 : 血 败 肉 腐 , 痈 脓 溃 破 。 3、 治 法 : 排 脓 解 毒 。 脓 已 成 , 故 应 以 排 脓 为 要 务 , 本 期 治 疗 成 败 的 关 键 , 在 于 脓 液能 否 畅 利 排 出 。 由 于 热 毒 尚 盛 , 仍 当 同 时 清 热 解 毒 。 继 续 使

51、 用 大 剂 量 的 清 热 解 毒 药 及 排 脓 的 药 物 , 务 必 做 到 “ 有 脓必 排 ” , 使 得 腐 败 之 气 血 痈 脓 能 顺 利 排 出 体 外 , 在 溃 脓 期 的 早期 不 可 过 早 应 用 补 敛 的 药 物 , 如 熟 地 、 百 合 等 , 以 免 “ 助 邪 资寇 ” 邪 壅 不 去 。 4、 例 方 : 加 味 桔 梗 汤 加 减 加 味 桔 梗 汤 医 学 心 悟 : 本 方 清 肺 化 痰 、 排 脓 去 壅 , 用 于 咳嗽 气 急 , 胸 部 闷 痛 , 吐 痰 浓 浊 腥 臭 。桔 梗 为 仲 景 疗 肺 痈 桔 梗 汤 的 主 药 ,

52、 排 脓 力 强 , 原 方 桔 梗 量为 甘 草 之 半 , 实 践 证 明 用 量 宜 大 , 约 10 15克 ;苡 仁 、 贝 母 、 橘 红 、 葶 苈 子 清 肺 化 痰 、 排 脓 泻 壅银 花 , 甘 草 清 热 解 毒 ;白 芨 凉 血 止 血 , 补 肺 敛 肺 。 本 方 用 于 溃 脓 之 初 , 需 去 白 芨 之 敛 补 , 并 可 加 入 黄 芩 、 鱼腥 草 、 金 荞 麦 根 、 败 酱 草 、 芦 根 等 以 清 肺 解 毒 排 脓 。 5、 常 用 药 苡 仁 、 冬 瓜 仁 、 桔 梗 、 败 酱 草 排 脓 。 桃 仁 、 芦 根 、 鱼 腥 草 、

53、金 荞 麦 根 、 黄 芩 、 银 花 等 清 热 解 毒 . 鱼 腥 草 、 金 荞 麦 为 治 疗 本 病 有 效 药 物 , 一 般 用 30克 。 鱼 腥 草含 挥 发 油 , 不 宜 久 煎 , 可 用 鲜 草 60 90克 捣 汁 冲 服 。 金 荞 麦 根 性 微 辛 、 凉 , 有 清 热 解 毒 , 排 脓 的 功 能 。 近 年 来根 据 江 苏 、 浙 江 、 北 京 、 福 建 等 地 区 有 关 医 院 临 床 观 察 , 单 用金 荞 麦 制 剂 治 疗 肺 脓 肿 689例 , 治 愈 率 72.7 。 其 中 对 急 性 、亚 急 性 肺 脓 肿 疗 效 尤 佳

54、 。 可 使 患 者 排 痰 通 畅 , 中 毒 症 状 缓 解 ,脓 腔 闭 合 。 他 们 的 经 验 发 现 有 的 用 多 种 抗 菌 素 治 疗 无 效 的 病 人 ,使 用 本 品 仍 有 效 。 经 有 关 方 面 研 究 证 明 它 的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为“ 双 聚 原 矢 车 菊 甙 元 ” , 是 一 种 没 有 明 显 直 接 抗 菌 作 用 的 新 抗感 染 药 。 它 具 有 抗 炎 、 解 毒 、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和 增 强 细 胞 吞 噬功 能 的 作 用 , 认 为 它 是 通 过 解 热 通 畅 引 流 以 及 改 善 血 循 环 , 切断

55、 继 发 性 病 理 反 应 的 综 合 作 用 而 发 挥 疗 效 的 。 6、 加 减 : 若 咯 血 多 者 , 可 加 丹 皮 , 白 茅 根 、 山 栀 、 生 地 、藕 节 等 到 以 凉 血 止 血 , 另 服 白 芨 粉 或 三 七 粉 等 以 止 血 ; 若 津 伤 口 燥 甚 者 加 沙 参 、 麦 冬 、 花 粉 以 养 阴 生 津 ; 若 气 虚 汗 出 , 加 黄 芪 , 一 方 面 补 益 肺 气 , 另 一 方面 又 能 助 排 脓 之 力 , 这 就 是 益 气 排 脓 。 胸 部 满 胀 , 喘 不 得 卧 , 大 便 秘 结 , 脉 滑 数 有 力 桔 梗

56、白 散 峻 驱 其 脓 ( 每 次 服 0.6克 , 药 后 可 吐脓 而 出 。 因 药 性 猛 烈 , 体 弱 者 禁 用 ) 。 桔 梗 白 散 外台 秘 要 : 桔 梗 、 贝 母 、 巴 豆 。 ( 四 ) 恢 复 期 1、 主 症 : 身 热 渐 退 , 咳 嗽 减 轻 , 咯 吐 脓血 渐 少 , 臭 味 不 甚 , 痰 液 转 为 清 稀 。 兼 证 : 精 神 渐 振 , 食 欲 渐 增 , 或 见 胸 胁 隐痛 , 不 耐 久 卧 , 气 短 , 自 汗 , 盗 汗 , 低 热 ,午 后 潮 热 , 心 烦 , 口 燥 咽 干 , 面 色 无 华 ,形 体 消 瘦 , 精

57、神 萎 靡 ; 或 见 咳 嗽 , 咯 吐 夹血 痰 , 日 久 不 净 , 或 痰 液 一 度 轻 稀 而 复 转臭 浊 , 病 情 时 轻 时 重 , 迁 延 不 愈 。 舌 脉 : 舌 质 红 或 淡 红 , 脉 细 或 细 数 无 力 。 2、 病 机 : 阴 伤 气 耗 , 正 虚 邪 恋 3、 治 法 : 益 气 养 阴 清 热 。 4、 例 方 : 沙 参 清 肺 汤 、 桔 梗 杏 仁 煎 沙 参 清 肺 汤 ( 验 方 ) : 益 气 养 阴 ,清 肺 化 痰 , 用 于 阴 伤 气 耗 为 主 , 本 方 由 沙 参 、 太 子 参 、 黄 芪 、合 欢 皮 、 白 芨 、

58、 甘 草 、 桔 梗 、 苡 仁 、 冬 瓜 子 组 成 。 桔 梗 杏 仁 煎 是 景 岳 全 书 方 : 由 桔 梗 、杏 仁 、 甘 草 、 贝 母 、 百 合 、 麦 冬 、 阿 胶 、 银 花 、 紅 藤 、 连 翘 、 夏 枯 草 、 枳 壳 组 成 , 具 有 宣 肺止 咳 , 滋 阴 润 肺 益 气 , 清 热 解 毒 之 功 , 用 于 肺 气 阴 两 虚 , 邪 热 未 尽 者 。 5、 常 用 药 : 沙 参 、 麦 冬 、 百 合 滋 阴 润 肺 。太 子 参 、 黄 芪 益 气 生 肌 。苡 仁 、 冬 瓜 子 、 象 贝 母 清 肺 化 痰 。白 芨 、 阿 胶 养

59、 阴 止 血 。桔 梗 、 甘 草 解 毒 排 脓 。 桔 梗 杏 仁 煎 景 岳 全 书 : 主 要 养 肺 阴 , 清 脓 毒 , 用于 正 虚 邪 恋 为 主 。桔 梗 、 甘 草 解 毒 排 脓 ;杏 仁 、 贝 母 清 肺 化 痰 ;银 花 、 连 翘 、 红 藤 、 夏 枯 草 清 热 解 毒 排 脓 ;枳 壳 理 气 ;百 合 、 麦 冬 、 滋 阴 润 肺 ;阿 胶 养 阴 止 血 。 6、 加 减 : ( 1) .低 热 加 白 薇 、 地 骨 皮 ( 2) .纳 呆 , 便 溏 加 白 术 、 山 药 、茯 苓 ; ( 3) 邪 恋 正 虚 , 咯 痰 腥 臭 浓 浊 加

60、鱼腥 草 、 野 金 荞 麦 根 五 、 其 它 治 法 治 疗 本 病 的 单 验 方 甚 多 , 兹 介 绍 数 则 , 可 在 成 痈 、 溃 脓 期 选 用 之 。 芥 菜 卤 每 服 半 茶 杯 , 一 日 2 3次 , 燉 热 服 , 亦 可 用 沸 冲 服 , 脓尽 为 度 。 薏 苡 根 适 量 , 捣 汁 , 燉 热 服 , 日 3次 , 或 加 红 枣 煨 服 , 能 下 臭痰 浊 脓 。 构 树 根 皮 ( 桑 科 植 物 构 树 ) 洗 净 , 切 碎 , 用 量 500克 。 加 水2000克 , 煎 至 1000克 , 一 日 3次 分 服 , 连 服 12周 。

61、愈 后 忌 食品 百 日 。 荷 叶 适 量 , 煎 浓 汁 , 稍 加 白 蜜 服 之 。 鲤 鱼 汤 活 鲤 鱼 一 尾 , 去 肠 , 入 贝 母 末 9克 , 扎 好 另 用 童 便 半 碗 ,将 鱼 浸 入 , 隔 水 燉 熟 , 和 汁 服 之 , 日 一 次 。 荞 麦 根 茎 洗 净 晒 干 , 去 根 须 , 切 碎 , 以 瓦 罐 盛 干 药 250克 , 加清 水 或 黄 酒 1250毫 升 罐 口 用 主 簚 密 封 , 隔 水 文 火 蒸 煮 三 小 时 , 最 后 得 约 1000毫 升( 25 ) , 加 防 腐 剂 备 用 。 成 人 每 服 30 40毫 升

62、, 一 日 3次 ,儿 童 酌 减 。 一 般 病 人 用 水 剂 , 如 发 热 , 臭 痰 排 不 出 或 排 不 尽 , 经 久 不 愈 , 采 用 酒 剂 , 亦 可 用 60克 煎 服 , 日 一 剂 , 但 效 果 较 差 。或 以 金 荞 麦 粉 乙 醇 提 取 物 制 成 浸 膏 片 , 每 片 含 生 药 1.5克 , 成 人每 次 5片 , 日 3次 。 肺 痈 证 治 简 表初 期 成 痈 期 溃 脓 期 恢 复 期主 证 发 热 恶 寒 ,咳 嗽 , 咯 白色 粘 痰 , 痰量 多 , 胸 痛 ,咯 则 痛 甚 。 身 热 转 甚 , 时 时 振 寒 , 继则 壮 热

63、, 汗 出 烦 燥 , 咳 嗽气 急 , 胸 满 作 痛 , 转 侧 不利 , 咯 吐 浊 痰 , 呈 黄 绿 色 。 咳 吐 大 量 脓 痰 , 或 如米 粥 , 或 痰 血 相 兼 ,腥 味 异 常 。 身 热 渐 退 , 咳 嗽 减 轻 , 咯 吐 脓 痰 渐少 , 臭 味 亦 淡 , 痰 液 转 为 清 稀 , 或见 咳 嗽 , 咯 吐 脓 血 痰 日 久 不 净 , 或痰 液 一 度 清 稀 而 且 复 转 臭 浊 。兼 证 呼 吸 不 利 ,口 干 鼻 燥 。 自 觉 喉 间 有 腥 味 , 口 干 咽燥 。 有 时 咯 血 , 胸 中 烦 满而 痛 , 甚 则 气 喘 不 能卧

64、, 身 热 面 赤 , 烦 渴喜 饮 。 精 神 渐 振 , 食 欲 好 转 。 或 有 胸 胁 隐痛 , 难 以 平 卧 , 气 短 , 自 汗 盗 汗 ,低 烧 , 午 后 潮 热 , 心 烦 , 口 燥 咽 干 ,面 色 无 华 , 形 体 消 瘦 , 精 神 委 靡 ,病 情 时 轻 时 重 , 迁 延 不 愈 。 舌 诊 舌 苔 薄 黄 舌 苔 黄 腻 舌 苔 黄 腻 , 舌 质 红 。 舌 质 红 或 淡 红 , 苔 薄 。脉 象 浮 数 而 滑 滑 数 脉 滑 数 或 数 实 。 细 或 细 数 无 力机 要 风 热 外 袭 ,卫 表 不 和 ,邪 热 壅 肺 ,肺 失 清 肃

65、。 热 毒 蕴 肺 , 蒸 液 成 痰 , 热壅 血 瘀 , 蕴 酿 成 痈 。 热 壅 血 瘀 , 血 败 肉 腐 ,痈 肿 溃 破 , 脓 液 外 泄 。 邪 毒 渐 去 , 肺 体 损 伤 , 阴 伤 气 耗 ,或 为 邪 恋 正 虚 。治 法 疏 风 散 热 ,清 肺 化 痰 。 清 肺 解 毒 , 化 瘀 消 痈 。 排 脓 解 毒 , 清 养 补 肺主 方 银 翘 散 千 金 苇 茎 汤 、 如 金 解 毒 散 。 加 味 桔 梗 汤 沙 参 清 肺 汤 、 桔 梗 杏 仁 煎 。 【 预 防 护 理 】 预 防 : 凡 属 肺 虚 或 原 有 其 它 慢 性 疾 患 , 肺 卫

66、不 固 ,易 感 外 邪 者 , 当 注 意 寒 温 适 度 , 起 居 有 时 ,以 防 受 邪 致 病 ; 并 禁 烟 酒 及 辛 辣 炙 煿 食 物 ,以 免 燥 热 伤 肺 。 一 旦 发 病 , 则 当 及 早 治 疗 ,力 求 在 未 成 脓 前 得 到 消 散 , 或 减 轻 病 情 。 护 理 : 肺 痈 病 人 , 病 情 一 般 较 重 , 故 应 卧 床 休息 。 室 内 空 气 宜 新 鲜 , 温 度 适 宜 , 注 意保 暖 , 以 防 复 感 。 尚 需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 加 强 观 察 :1.每 天 观 察 记 录 体 温 、 脉 象 、 呼 吸 、 血 压 变 化 、 高 热 重 病 患 者 每四 小 时 测 体 温 一 次 。2.注 意 痰 的 色 、 质 、 量 、 味 , 对 了 解 判 断 病 情 极 为 重 要 。痰 色 质 量 味初 期 白 或 黄 粘 少 无 特 味成 脓 期 黄 绿 稠 增 多 有 腥 味溃 脓 期 脓 或 脓 血 稠 厚 如 米 粥 骤 增 , 大量 腥 臭 异 常恢 复 期 转 黄 或 黄白 清 稀 渐 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