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67922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扁桃体周围脓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扁桃体周围脓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扁桃体周围脓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扁桃体周围脓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桃体周围脓肿.ppt(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咽部疾病各论 严传 咽炎 咽炎是咽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急、慢性炎症,以咽部红、肿、痛、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常见于秋冬及冬春之交,气侯骤变时易发本病。慢性咽炎多见于成人,病程长,较难治愈。 咽炎病因(1)1.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其次为鼻病毒、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2.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多见,其中以A组乙型链球菌引起感染者为最重。3.环境及食物:高温、粉尘、烟雾、受凉、疲劳、烟酒过渡,有害气体,嗜食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均可引起。 咽炎病因(2)4.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各种鼻部疾病,导致长期鼻阻塞

2、、张口呼吸、鼻涕后流刺激咽部,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可引起。5.职业因素:如教师,播音员,歌唱家等说话及用嗓过多者。6.全身因素:如贫血,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 咽炎病理急性咽炎病理特点为咽粘膜充血,血管扩张及浆液渗出,粘膜下血管及粘液腺周围有粒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侵润,淋巴滤泡肿大并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常有淋巴结肿大。慢性咽炎病理特点为咽粘膜充血增厚,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形成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淋巴滤泡隆起,常见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肥厚,呈条索状。 急性咽炎【临床表现】症状:起病较急、咽干燥、灼热、咽痒,继而明显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

3、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较轻,可有恶寒、发热、咳嗽、便秘、食欲不振、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体征:鼻咽或口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色鲜红,腭弓,悬壅垂水肿,淋巴滤泡增生或有黄白色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疼痛。 慢性咽炎表现症状:全身无明显症状,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干燥、发痒、灼热、隐痛等,稍受刺激如刷牙等易致恶心、干呕。咽后壁常有粘稠的分泌物附着,晨起常见刺激性干咳,甚至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平时常有“吭”、“咯”清嗓动作。 慢性咽炎体征表现为如下三类1.慢性单纯性咽炎 咽粘膜呈弥漫性充血,血管扩张,色暗红,咽后壁常附有少许粘稠分泌物。2.慢性肥厚性咽炎 粘膜增厚,充血,色深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4、充血肿胀,形成颗粒状红色隆起,两侧的咽侧索也充血肥厚。3.干燥性及萎缩性咽炎 咽粘膜和腺体萎缩,咽后壁粘膜干燥,表面苍白发亮,咽腔宽大,其后壁的颈椎锥体轮廓清楚,常有粘稠的分泌物或带臭味的痂皮附着,咽部感觉和反射减弱。常伴有萎缩性鼻炎,萎缩性喉炎。 并发症:本病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气管支气管及肺炎,急性脓毒型咽炎可能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及败血症等。 诊断要点(1)急性咽炎多有外感史,起病急,以咽部疼痛,吞咽加重为主要症状;咽部充血肿胀,咽部淋巴滤泡及咽侧索红肿。(2)慢性咽炎多有咽痛反复发作史,病程一般较长,以局部症状为主,咽部出现异物感、干燥,灼热、发痒、微痛等;咽粘膜充血、肥厚,咽

5、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粘膜干燥萎缩。 【治疗】急性咽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感染较重,伴有高热者,除局部用药外,可选抗生素。在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情况下,局部应用中药含化片、粉剂治疗效果更好。慢性期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同时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消除各种致病因素,积极治疗鼻部、气管、支气管、食道等慢性炎症及全身疾病。 局部治疗1.含漱 复方硼砂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草药如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等煎水后含漱。2. 含服可选用冰硼散、西瓜霜、喉炎丸、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华素片、溶菌酶含片置于口内慢慢溶化。3.雾化吸入可选中药如银花、鱼腥草、双黄连等注射液进行超声雾化 扁桃体炎腭扁桃体的急、慢

6、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扁桃体红肿或其上附有点状,片状腐物,咽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多发于儿童与青年,在春秋季节,天气骤变时容易发病;慢性扁桃体炎一般714岁最常见,男、女发病率相似,3岁以下、老年人少见。 急性扁桃体炎病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是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腺病毒、鼻病毒等。正常人的咽部、扁桃体内存在着这些病原体,平时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故受凉、潮湿、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均可为诱因。急性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接触而传染,潜伏期约24天

7、。 慢性扁桃体炎病因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认为与自身变态反应,免疫抵抗力低下有关。屡发急性扁桃体炎使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与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引流不畅,引起本病的发生与发展。鼻腔及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 症状: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咽喉疼痛,畏塞高热,体温在3940或更高,全身不适、头痛、颈痛四肢酸痛、食欲差、便秘。慢性扁桃体炎发作间歇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咽部不适,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口臭、部份有头痛、低热、乏力。 体征:急性期可见一侧或两侧扁桃体红肿、连及周围,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但不超过扁桃体,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慢性期可见舌腭弓和咽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肥大或干瘪

8、,表面见粘连、粗糙;扁桃体隐窝内有脓栓积留。 扁桃体大小分为三度:度在咽腭弓线以下;度超过咽腭弓;度突向中线,甚至两侧接触。 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喉炎,咽旁脓肿等。全身并发症如肾炎、心肌炎、风湿热、关节炎等,根据免疫学的研究,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与各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型变态反应有关,故在本病的诊治上,应引起重视。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扁桃体表面分泌物涂片,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诊断要点常有受凉、疲劳、外感病史。起病急,咽痛剧烈,痛连耳部,吞咽困难。急性期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扁桃体及腭舌弓、腭咽弓

9、充血、肿胀,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或隐窝口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可连成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慢性期咽部不适感,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等。急性发作间歇期腭咽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表面有细条状瘢痕,与周围粘连,部分患者扁桃体隐窝内可压出脓液。 治疗原则 应用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治疗措施1.抗感染用药首选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2.对症治疗退热止痛可选安痛定、柴胡注射液、APC等。 外治法1.吹药 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七味清咽喷雾剂等。2.含敕药 金银花、荆芥、菊花、甘草、桔梗适量煎水含漱,每日数次。3.物理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可采用微波、射频、激光、小烙

10、铁灼烙等方法治疗。4.手术治疗 在急性期过后考虑扁桃体切除治疗。5.含服 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咽特佳含片、银黄含片等。外治法 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组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好发于青壮年,秋冬季节多见。 病因病理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性链球菌。本病继发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尤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者。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上隐窝的炎症,引流不畅,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发生蜂窝组织炎,继而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症状:初起为咽痛、恶寒、发热,周身酸痛

11、不适,但34天后发热仍持续,或又加重,出现一侧咽痛明显,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耳部。因咽痛而不敢吞咽,致唾液滞留口中,甚至口涎外溢,吞咽困难,饮水易从鼻腔反流,言语含糊,张口困难,口臭流涎。全身症状明显,可见高热、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胃纳差、大便秘结等。 【临床表现】体征: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头部倾向患侧。患侧扁桃体及其周围充血、肿胀。若局部明显突起,甚至张口有困难,提示脓肿已经形成。属前上型者,可见患侧软腭及悬雍垂红肿并向对侧偏斜,腭舌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内下方。属后上型者,腭咽弓肿胀,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悬雍垂及软腭可无水肿。患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诊断要点发病45天后,张口

12、受限,剧烈咽痛,局部隆起明显,穿刺抽出脓液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1)咽旁脓肿:颈侧放射性疼痛剧烈,伴有压痛。患侧咽侧壁连同扁桃体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2)智齿冠周炎:多发生于阻生的下颌骨智齿周围。牙冠上覆盖肿胀组织,红肿可延展至腭舌弓,但一般不累及扁桃体及悬雍垂。(3)扁桃体脓肿:为扁桃体自身的脓肿,可在扁桃体组织内抽出脓液,扁桃体肿大,上隐窝中可见脓液流出,但无张口受限。 治疗原则抗感染,改善症状,预防继发病。脓肿形成之前,抗生素与中药联合运用;脓肿一旦形成,切开排脓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易消化食物。2.全身用药 脓肿形成前的治疗同急

13、性扁桃体炎,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及适量类固醇激素,控制炎症扩散,制止脓肿形成。 治疗措施脓肿形成后的处理:切开排脓 经局麻后,选择穿刺抽出脓液点处,或者选择最隆起和最软处切开。亦可按常规定位切处,以悬雍垂根部作一假想水平线,从腭舌弓游离缘下端作一假想垂直线,两条线交汇点稍外即为适宜切口处。切口长11.5cm,切开粘膜及浅层组织后,插人长弯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钝性分开软组织,直达脓腔,充分排脓。术后每日复查伤口,用血管钳再次撑开切口排脓,直至脓液排出为止。 【预防与护理】1病中适当多饮水,注意休息。2吞咽因难者,宜进流质、半流质饮食。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脓已形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并谨防引

14、起喉阻塞。4对急性扁桃体炎应及早治疗,以免引起本病。因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引起者,病愈后宜行扁桃体摘除术。 咽后脓肿咽后脓肿,为咽后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多因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所引起,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较常见,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慢性型较少见。 病因病理急性多为咽后隙的化脓性淋巴结炎而形成脓肿。咽后壁异物及外伤后感染,或邻近组织炎症扩散进入咽后隙,也可发生咽后脓肿。慢性型多为咽后隙的淋巴结核或颈椎结核引起。 【临床表现】症状: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哭闹,烦躁不安,咽痛拒食,吞咽困难,小儿吸奶时啼哭或引起呛咳。言语含糊,如口中含物,睡眠时有鼾声,呼吸不畅。头常偏向患侧以缓解疼

15、痛。脓肿较大时可有吸气性喘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慢性型者多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无咽痛,脓肿增大后,病人逐渐出现咽部阻塞感。 【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可见咽后壁一侧隆起,粘膜充血,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腭向前推移。结核性咽后脓肿系“冷脓肿”,常位于咽后壁中央,粘膜色泽较淡。检查时,压舌板宜轻用力压舌体,切不可用力压迫脓肿部位,否则可能造成脓肿破裂,引起窒息。如于检查中脓肿突然破裂,应急速将病儿双足提起,头部倒置,以免脓液流入喉腔或下呼吸道。 并发症:窒息与肺部感染 脓肿较大,可压迫喉腔或并发喉水肿,发生呼吸困难;脓肿破裂,脓液涌入下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死亡;脓肿

16、可能侵蚀颈部大血管,出现致命性大出血。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外伤后感染者,白细胞可明显升高。结核性咽后脓肿则淋巴细胞升高明显。X线或CT检查,可发现颈椎前的软组织隆起,若为结核引起,可发现有骨质破坏征象。 诊断要点婴幼儿出现咽痛拒食,吞咽因难,吸奶时啼哭或奶汁返流入鼻腔等典型症状,应首先考虑本病。颈部X线片可见颈椎前隆起的软组织影或液平面。颈椎结核病变时可见骨质破坏征,有助于诊断。CT检查准确性更好。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柔软。使用足量的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局部治疗急性型咽后脓肿取仰卧头低位行切开排脓术,用压舌板或直接喉镜轻压舌根,暴露口咽后壁,以长粗穿刺针

17、穿刺抽脓;随后用尖刀在脓肿下部作一纵形切口,并用长血管钳撑大切口,排尽脓液。术中随时用吸引器吸出脓液。喉咽部脓肿可在直接喉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方法同上。术中应备有氧气、气管切开包、喉镜及气管插管等器械,以便在意外情况时使用。术后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如脓液引流不畅,应再用血管钳撑开切口排脓。若因设备所限不能施行手术,可考虑穿刺抽脓,并注入抗生素,但须反复多次施行。 局部治疗 结核性咽后脓肿除全身抗涝治疗外,可在口内穿刺抽脓,服腔内注入0.25g链霉素。切忌咽部切开排脓。并存颈椎结核者,应由骨科医师在治疗颈椎结核的同时,取颈侧切口排脓。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又称增殖体,或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

18、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内环的组成部分。在67岁时,腺样体一般都比较大,10岁以后腺样体逐渐萎缩,青春期后消失。增殖体肥大是因为炎症的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在寒冷、潮湿、气候多变地区较常见。5岁以上患儿的腺样体肥大,常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 病因病理鼻咽部、鼻腔、鼻窦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长期刺激,使腺样体逐渐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可加重鼻及鼻窦炎症。 【临床表现】症状: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表现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常发生呛咳,易患气管炎,可见耳鸣、耳闷、听力减退;全身症状常出现:

19、厌食,呕吐,消化不良,营养发育差,鸡胸,贫血,消瘦,低热,反应迟饨,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夜惊,磨牙,遗尿等症。 【临床表现】体征:咽部充血,咽后壁可附有脓性分泌物,鼻咽顶及后壁有明显增生肥厚的分叶状淋巴组织团块,鼻咽部指诊,可扪及柔软块状物,不易出血。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X线鼻咽侧位片及CT扫描可显示腺样体的部位及大小,纤维鼻咽镜检查可直接窥视腺样体的形状、体积,对周围结构的关系。 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以低浓度麻黄素溶液滴鼻,减轻鼻塞症

20、状。积极治疗病因性疾病。 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如鼻咽阻塞症状严重,且有听力障碍,一般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施行手术。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症状完全可以消失,故要掌握好治疗时机。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又称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为鼻咽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1025岁的男性青年,一般在25岁以后可能停止生长。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症状:反复发作的鼻出血,量较多,且可流入咽部经口吐出。病程较长者,可因此出现贫血表现;肿瘤堵塞鼻咽及后鼻孔,可出现鼻阻塞,始为单侧性,继而发展成双侧鼻塞;可伴有咽鼓管咽口受压而致耳鸣、听力下降,压迫三叉神经、眼球、视

21、神经而相继出现剧烈头面痛、眼球移位及运动受限、视力障碍或视神经萎缩。侵入翼腭窝或颞窝,可致颊部或颞部隆起。侵入颅内则致颅神经受压症状,或引起颅内并发症。 【临床表现】体征:后鼻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被肿瘤占据,表面粘膜光滑,血管纹明显,色淡红,瘤体圆形或结节状。瘤体突入鼻腔,前鼻镜下可见位于鼻腔后段之肿物;推压软腭,可见软腭向口腔突出,甚至于口咽部可见下突之瘤体。触诊瘤体,质硬如骨,不能移动,但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摄片、CT扫描、核磁共振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侵及范围,具有显著的增强特点;颈动脉造影可显示肿瘤基部的供血动脉及其分支情况。 【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因术

22、中出血甚多,应于术前设法加强止血措施。最好先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供血来源及累及范围,同时行瘤体供血动脉栓塞,然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以加速其康复过程。 鼻咽癌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原发于鼻咽部,以颈淋巴结转移和颅神经损害为常见临床特征的恶性肿瘤。据WHO估计,约85%患者发生在中国,又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省区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约为2.38:1,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之间。 病因病理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的较为常见。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资料均表明,即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的阳性率及平均滴度都明显高于正常人。 【临床表现】耳鼻咽喉症状:包括耳鸣、耳内闷胀、听力

23、下降、涕血、鼻阻、鼻通气受阻、咽喉不适、语音改变、咽痛、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等。颈部表现:80.9%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性肿块,有约60%为第一症状。肿大淋巴结可为单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最早出现者多位于颈深上部乳突尖下,其后可发展至颈部任何淋巴结。 【临床表现】颅神经受累症状:鼻咽癌既可向上经颈内动脉管或破裂孔抵达颅中窝,浸润岩尖及颅底内面诸结构和眼眶,首先侵犯、颅神经,继而累及、,出现上险下垂、眼肌麻痹、头痛等症,瘤体的浸润和压迫可引起、受损,出现咽肌麻痹、喉麻痹、舌肌麻痹等症状。远处转移症状:晚期鼻咽癌可发生远处转移,这种转移最常发生于骨、肺、肝等处。一般先有颈淋巴结转移,由上颈到下颈,再至

24、锁骨上窝,最后进到血流由肺而入大循环。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鼻咽部脱落细胞检查,后鼻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CT或X线检查,颈淋巴结穿刺针吸活检,均有诊断意义。 诊断要点常有涕血,特别是晨起吸鼻涕时第一口痰中带血痕,应警惕鼻咽癌之可能;如伴有头痛、同侧颈部肿块,更应怀疑本病。病理结论是最后确诊的依据。一般在后鼻镜下经口取活检,微小局限的可疑病灶,最好在纤维鼻咽镜或鼻内窥镜直视下活检。取活检时,须避开坏死组织并达到一定深度,方能取到病变组织。 治疗原则一般首选放疗,适当配合化疗及生物疗法,支持治疗。 咽异感症咽异感症为咽部功能性疾病,临床上泛指咽痛以外,咽部感觉异常的一种主观症状,

25、故又称之为“癔球症”、“官能性咽异感症”。此类咽异感症属于心身性疾病,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 病因病理1.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如鼻咽、口咽、喉咽部病变常出现咽部异常感觉。2.神经肌肉性疾病亦可成为发病因素之一。3.颈部疾病如茎突过长、颈动脉炎、颈椎骨质增生、畸形等,因紧邻咽部,造成局部压迫。4.胃肠功能影响如胃肠功能紊乱、胃酸过多、返流性食管炎等,由于酸性消化液的刺激,使粘膜产生炎性反应。5.某些慢性病如贫血、消瘦等,可使咽、喉、食管机能减弱、粘膜感觉减退而产生咽异感症状。 【临床表现】症状:表现随人而异,常感咽部表现为虫爬感、搔痒感、烧灼感、粘痰感、紧迫阻塞感,有的则表现为咽部有如圆球样团块阻

26、塞或有滑动感,但无碍吞咽进食。患者有情绪易于波动或抑郁等情况,其中以恐癌者较多见。 【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常不能发现明确病灶与实质的阳性体征。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必要时进行纤维喉镜、纤维食道镜或胃镜、X线胸部片、颈椎片、颈部及甲状腺B超检查,实验室常规等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发病时间较长,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明显疗效,年龄在30岁及以上。咽部异物感症突出,随情绪改变而有所变化,不妨碍吞咽进食。症状随情绪改变而有所变化。全面的体格检查、X线及胃肠功能检查,排除局部及邻近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后可作出诊断。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心理治疗。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适当应用口含片,以减轻症状,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2.药物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尚无特殊有效药物,可给予B簇维生素,神经精神类药物治疗。3心理治疗多数咽异感症患者均存在精神过度紧张或恐癌心理, 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应做好解释工作,进行必要的心理诱导,取得病人的信赖;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暗示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