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635990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2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站安全预评价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有限公司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XXXX有限公司APJ-()-2016年8月19日XXXX有限公司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XXXX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APJ()法定代表人: 审核定稿人: 项目负责人: 评价机构联系电话:报告编号:302016年8月19日前 言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位于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是一家主要从事沥青混凝土生产的企业。该企业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满足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特委托我公司对XXXX有限公司沥青混凝土

2、搅拌站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我公司在接受其委托后,立即成立安全评价项目组。评价项目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通过对项目现场的实地勘察,收集整理了项目的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对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辨识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报告。本报告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为评价概述、建设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价结论,以及报告的主要附件资料,报告做出了该项目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结论。在针对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中,所涉及到的职业健康、环保等方

3、面内容,不在本安全预评价范围内。在本次安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XXXX有限公司的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全力协助,为项目评价组顺利完成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评价项目组 二一六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 评价概述11.1 评价目的11.2 评价对象与范围11.3评价依据21.4 评价原则61.5安全预评价的程序6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72.1建设单位简介72.2项目概况72.3总平面布置82.4主要建构筑物82.5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92.6主要工艺流程92.7主要设备设施102.8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122.9项目所在区概况及位置142.10自然条件15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1

4、73.1 物质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73.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03.3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场所或部位273.4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73.6 施工期有害因素辨识283.7 重大危险源辨识29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304.1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304.2评价方法简介31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评价345.1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345.2主要装置、设施单元安全评价415.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评价54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566.1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566.2本报告提出的补充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57第七章 评价结论63第八章 交流意见64报

5、告附件第一章 评价概述1.1 评价目的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为项目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提供支撑,其目的有以下几方面。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促进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技术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查找、分析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

6、;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工艺过程的具体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3、为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组织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为建设项目的基础工程及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国家安全监察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1.2 评价对象与范围本次安全预评价对象是XXXX有限公司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评价对象具体包括:位于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拟建设的办公和辅助区、沥青混凝土生产区、原料储存区以及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评价的范围包括:项目的选址和总平面布局、设备设施和工艺操作、配套的公辅工程等。本报告是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工艺、

7、设备和原料等方面资料,以及可研报告等为基础资料,以国家相关要求为依据,在进行系统分析、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安全评价。如今后该项目有建设地点、建设方案、原辅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变化,本报告将不再有效,建设单位应重新进行安全评价。本报告内容不包含同期建设和规划的其他项目和后期规划预留方面产生的安全生产影响。1.3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表1.3-1 本项目使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一览表序号法律法规文号、年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

8、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9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8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45号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1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1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1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88号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6国务院关

9、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1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1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1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2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22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3号24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9号25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

10、六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0号26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7号2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七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9号2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0号3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31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国家安监总局等10部委2015年第5号公告32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33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11、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34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35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142号36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37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3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563号39易制爆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公安部公告40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19号令41电力

12、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1999令第8号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令第10号修改42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4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本)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监总局令第140号45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第122号46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2号47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2号48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皖经产业(2007)240号49关于

13、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50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第十届人代常委会(2007)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51安徽省消防条例安徽省人代常委会公告第23号52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2005182号1.3.2相关标准、规范表1.3-2 本项目使用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一览表序号技术标准标号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3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

14、200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13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1614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10172-198815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16导热油GB23971-200917导热油加热炉系统规范SY/T0524-200818有机热载体炉GB/T17410-2008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

15、0140-20052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1消防应急标准GB17945-201022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495.1-20152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24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GB17888.1-200825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17888.2-200826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17888.3-200827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17

16、888.4-20082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29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3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31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3用电安全导则GB13869-2008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5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3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3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

17、9-20084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4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4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4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4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5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4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47安全色GB2893-20084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49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合和安全标识GB723-200350工业管

18、道及设备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5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5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5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54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1.4 评价原则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以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资料为基础,以国家法规及标准规范为依据,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进行安全评价。1.5安全预评价的程序本安全预评价过程分八个阶段,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前期准备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

19、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 安全预评价程序图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简介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叁仟万元,法定代表人XX,位于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是一家主要从事沥青混凝土生产的企业。营业执照批准经营范围:市政工程、沥青、水稳道路工程、土石方工程、公路工程、道排工程、园林绿化施工、维修及养护;沥青、水稳、建筑材料(砂石除外)、润滑油销售;建筑机械及工程机械租赁、维修、销售;工程信息咨询服务;场地租赁服务。2.2项目概况本项目是该公司在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新建设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土地性质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由该企业

20、租赁使用。本项目属于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其他概况如下表所示。表2.2-1 项目概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内容1项目名称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址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5用地面积约20亩6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38人7工作制度单班制,每班8小时,280日/年8生产设备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1条9项目实施周期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10总投资300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11建设规模新建办公和辅助用房345.6平方米,值班室、磅房36平方米,料棚3010平方

21、米。12主要设备沥青混凝土搅拌站1套,具体包括地面配料机组、石料烘干设备、筛选机、热石料储仓、计量系统、沥青砼搅拌设备、沥青储罐4只、燃油储罐1只、导热油锅炉、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等组成;地磅一台13产品和产能年产改性沥青混凝土60万吨14可行性研究报告XX公司国环评乙字第号,2016年8月15出租方土地使用证XX县国土资源局东集用2007第984号 2007年12月28日土地性质:工业用地土地所有人:XX县XX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人:XX有限公司16租赁合同出租方:XX有限公司承租方:XXXX有限公司租赁期限12年2.3总平面布置在总图中,规划了生产区、储存区和办公辅助区等,各功能分区合理

22、、界线明显。厂区对外在北侧设有两个出入口,与外部道路连接;其中靠东侧的为主出入口,西侧的为次出入口。厂区内规划有办公辅助用房,位于厂区的东侧,生产装置位于厂区的中间,砂石料的储存棚设置在厂区的西侧,地磅和值班室、磅房位于厂区的侧,在南侧设有一个室外落地式变配电箱。厂区内除局部绿化外,大面积的修建混凝土地面,便于车辆的通行、转弯、交汇等。详见总平面布置图。2.4主要建构筑物本项目中拟建设的主要建构筑物如下表所示。表2.2-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 称结构形式火险类别耐火等级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层 数备注1办公和辅助用房轻钢结构民用建筑三级345.6345.6单层岩棉夹芯板隔层2值

23、班室、磅房轻钢结构民用建筑三级3636单层岩棉夹芯板隔层3料棚钢结构戊类30103010单层储存砂石物料4变配电箱10室外集成落地式变配电箱2.5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如下列表所示。表2.2-3 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位年消耗量备注1主要原料石料吨50万吨储存在料棚内2矿粉吨4万吨储存在料棚内3石油沥青吨6万吨储存在专用储罐中4主要辅料普通燃料柴油(闪点60)吨1400吨用做燃料,储存在专用储罐中5润滑油、机油吨8吨储存在辅助用房内6产品改性沥青混凝土吨60万吨生产后立即外运,不能储存本项目的运输包括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厂外运输主要依靠社会运输力量协作解

24、决;厂内运输主要是砂石料,采用装载机输送砂石料至输送机;其他如沥青等物料采用管道输送。2.6主要工艺流程本项目生产中,主要工序有配料、烘干加热、筛选、搅拌、成品外运等,具体流程简述如下。1、将各种不同规格的砂石料从料堆送入地面配料装置,根据设定的配方通过地配斗皮带送到输送机上,通过输送机将配比好的混合料送到烘干筒内加热干燥,使其达到140160。2、经过加热的砂石料,从烘干筒进入热石料提升机,输送到激振分筛进行筛选。经筛选的热石料按级配规格,进入热石料分级仓储存,不合格的料,由废料管排出。3、矿粉由气力输送到矿粉储存仓。4、沥青通过专用汽车运到厂内,先卸到卸油池,经初步加热后通过泵输送到沥青储

25、罐内储存待用。5、热石料、矿粉由电子称按照级配要求自动计量,计量后砂石料,矿粉进入搅拌缸,同时沥青由沥青罐通过沥青泵送入沥青计量装置,经自动计量后送入搅拌缸,与砂石料、矿粉一起搅拌均匀,经过设定的搅拌时间,打开搅拌缸门,沥青混凝土卸在运输车上,直接运往施工现场使用。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所示。骨料池合格料粉料提升机烘干筒热骨料提升机振动筛热料仓不合格料称料矿粉石料拌缸沥青储罐沥青沥青混凝土成品外运沥青卸油池2.7主要设备设施本项目的主要设备选用QLB3000型240t/h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成套生产线一条,采取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对上料、计量、烘干、搅拌、出料等进行操作;导热油锅

26、炉选用带PLC可编程自动控制型,设定参数后定时对锅炉运行进行巡查。本项目使用的设备设施列表如下所示。表2-8 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材质备注1、沥青拌合站套1金属组合件QLB3000型240t/h设备全部露天布置1地面配料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5只冷料斗2集料皮带输送机条1金属组合件3上料皮带输送机条1金属组合件4石料烘干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5烘干燃烧器 台1金属组合件6机械旋风除尘器套1金属组合件7大气反吹袋式除尘器套1金属组合件包括管道、 引风机、烟囱8一体式矿粉储存仓套1金属组合件9矿粉提升机只1金属组合件10热石料提升机只1金属组合件11震动式筛选机只1金属组合件12热石料储

27、仓套1金属组合件13石料计量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14矿粉计量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15沥青计量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16沥青输送系统套1其他组合件17沥青砼搅拌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18机架主体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19气动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包括两只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20沥青储存供给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4只50t罐,2只5t卸油池21燃油储存供给系统套1金属组合件柴油罐1只20m322电气、微机控制系统套3金属组合件强电力柜,操作台,监控23电气操作室套2金属组合件包括空调机24下置式成品料储存仓套12金属组合件25导热油加热沥青设备套2金属组合件导热油锅炉及附件,露天布置2、地磅台1金属组合件3、装载机台6金

28、属组合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辨识,本项目中涉及的特种设备如下表所示。表2.2-4 特种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备注1有机热载体锅炉YYQW-930Y.Q1台组合件工作压力0.6Mpa最高工作温度3002.8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2.8.1给排水厂区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供水压力约为0.3Mpa,年用水量约为930吨。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用的供水系统,形成环状管网;建筑内供水采用生产生活合用,消防独立的形式。本项目只有少量的日常办公生活用水。厂区排水实现雨污分流。雨水经厂区雨水管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接管进入撮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29、达标后外排进入附近水体。2.8.2通风除尘本项目的生产设备自配带有除尘系统,为石料、粉料等清除粉尘,为沥青清除有害烟尘。项目中在控制室、办公室等处,采用柜式空调调节室内温湿度。2.8.3供气本项目中在设备区就近安装一台2.3m3/min、一台5m3/min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配备一台0.6m3、一台1m3的空气储罐,供气压力约为0.6Mpa,为项目生产供气。本项目用气量约为300m3/h。2.8.4供配电本项目的生产生活用电为三级负荷,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年用电量约为20万kwh。供电电源引自当地乡镇10kV电源,配备了1台630kVA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站内设有配电室、变压器室、控制室等,采用

30、三相四线制为生产提供380kV电源。同时配备1台80kVA的杆架变压器,为办公生活和消防用电提供电源。供电采用树干和放射相结合配电系统供电,低压配电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在变电所外侧做集中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动力、照明干线一般采用电缆沿地沟或桥架敷设,支线一般穿钢管埋地暗敷。生产用电采用TN-S接地系统。项目中的消防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做为备用电源,配备双电源切换箱;应急照明使用灯具自带的EPS电源做为备用电源。2.8.5防雷及接地本项目的办公辅助用房、料棚、露天设备等均为三类防雷建筑物。按照各建筑的使用材质分设相应的防雷装置,并与接地网可靠连接。设备采取整体与单体接地相结合的方式,与

31、接地网可靠连接,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管理均可靠接地,接地干线沿生产区域四周敷设。四芯电缆的中性线不应作为接地保护线。2.8.6消防设施本项目料棚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露天生产装置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其他为单层民用建筑。办公辅助用房每间均开设有对外出入口;生产装置露天布置,在东、西、北三面均设有大面积的水泥路面。项目厂区的消防系统,由消防水池(似采用西侧和南侧的天然水塘)、消防供水设备、备用发电机、室外消火栓、消防车道、灭火器材等组成。在办公辅助用房和生产装置区均按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在变配电箱和装置控制室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2.9项目所在区概况及位置XX区位优越、交

32、通便捷。XX县居皖中腹地,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XX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地”,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纵深腹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处于对接长三角、畅通苏皖沪的战略支点上,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资本转移中,XX首当其冲,首得其利。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出“一带一路”和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安徽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合肥是与南京、杭州具有同等地位的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副中心之一和国际化都市区。XX交通发达。淮南铁路、合宁(合武)高铁、京福高铁纵

33、贯东西、连接南北,并设有XX火车站、长临河高铁站。正在建设的“华东第二通道”商合杭高铁将直达杭州。合宁、合芜、合徐、合六四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XX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一。长江水运经巢湖直达县城店埠,店埠三级航道工程动工建设,XX通江达海优势凸现。XX镇系国家级文明村镇,省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镇,位于XX县中东部,东望南京,南濒巢湖,西距省会合肥26公里,距县城店埠8公里。镇域面积124平方公里。XX镇交通发达。合芜、合宁国道穿镇而过,且合芜国道有出入口,镇内县道、村级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交通需求。XX镇是XX县中东部商贸重镇。建有建材、粮油、农贸、小商品、畜牧交易等五大专业

34、市场。本项目位于XX县XX镇XX村石长路西侧的一处荒坡上。距石长路约100米,距S331省道约2.4千米,交通运输便捷。本项目所位置区域如下图所示。项目所在位置2.10自然条件2.10.1 气候气象XX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量虽适中,但分配不均,一般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年均降水量960毫升,年平均气温在15,平均无霜期235天。年平均温度:15.5极端最高温度:39.0极端最低温度:16.1年平均降水量:860mm日最大降水量:129.6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全年主导风向:东风E最大风速20.3m/s年平均风速2.8m/s

35、最大积雪深度:300mm最大冻土深度:120mm抗震设防烈度:7度年平均雷暴日:30.7天2.10.2 地质地貌XX县地形地貌呈丘陵岗地、低山残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种。境内丘陵、岗地、平原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48%、38%,东部和北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和丘陵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中部和南部为波状平原和滨湖平原区,以耕地、水域为主。江淮分水岭从西往东横贯中北部,将全县分为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县域地形复杂,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状。境内河渠交错,主要河流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可。大别山余脉逶迤东南,主要有四顶山、白马山,青阳山、龙泉山、浮槎山、棋盘山、凤凰山、岱山等。浮槎山为最高峰,高程

36、为418米。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无不良地质记录。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照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选址位置的实际现状,按照物质的危险有害性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辨识与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3.1 物质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原材料和辅料,其中原料主要为砂石料、矿粉、沥青等,另外还使用柴油、压缩空气、润

37、滑油等。根据国家相关危化品法规规定辨识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1-1 物质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序号辨识类别依据辨识结果备注1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不涉及2剧毒品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不涉及3监控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不涉及4易制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不涉及5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1年版)不涉及6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不涉及3.1.2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沥青常温下的沥青呈半固体或液体状态,颜色由黑褐

38、色至黑色。闪点一般在204.4,引燃温度为485,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侵入人体。健康危害: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接触沥青的主要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褐-褐黑色;职业性痤疮;疣状赘生物及事故引起的热烧伤。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食欲不振等全身养病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毒性:具有刺激性,致癌性。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能燃烧。燃烧分解时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黑色烟雾。燃烧(分解)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呼吸系统防护

39、: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脱离现场。就医。避免阳光照射。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2、柴油柴油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闪点65(0号轻柴油),浅黄色液体,是现代最常用的液体燃料,有刺激性气味,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柴油易燃易爆,燃烧后热值很高,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油料大量汽化,从而使火势迅速扩大,

40、难以扑灭。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沛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3、导热油导热油自然温度一般320,为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

41、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不溶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形同的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导热油可与溶解其中的空气及热载体系统填装是残留的空气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及胶质物粘附输油管,不仅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堵塞管路,同时易造成管路的酸性腐蚀,增加系统运行泄漏的风险。4、润滑油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油等,其闪点均大于60,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但在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属于丙类可燃液体,对其危险性分析如下。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42、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为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为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配物为强氧化剂。5、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本身不燃,但其具有助燃性。高压空气会加速燃烧,遇硫、磷会引起爆炸;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空压机、储气罐、管道等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内的

43、压力会迅速升高,如本体有缺陷、或仪表失录、泄压装置失灵等均可能会引起容器物理爆炸。3.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2.1灼烫灼烫伤害主要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本项目是生产沥青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较高,主要物料均加热到140160,产品温度也要保持在140160,导热油的出口温度在260;有导热油锅炉、导热油管道、搅拌缸、烘干设备等的温度也是较高的。若设备、物料等防护不当、遇外接触、管理缺失、其他意外因素等,导致人体裸露部位接触可发生灼烫危险。若因设备故障、管道等密封不严等导致高温物料泄漏;或设备、管道等外保温层损坏、脱落等,或在检维修时意外接触等,均可发生灼烫

44、事故。3.2.2火灾本项目使用的物料中,如沥青、柴油、导热油等均为可燃物。若在生产过程使用不当,缺少避雷设施,安全防火距离不足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使用规定、管理不当等;或在使用储存设备、管道产生泄漏,或可燃物管道长期渗漏,或导热油中间储罐泄漏等,或在卸料、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当,或违章作业,或动火作业不当等,遇到引火源、引燃物,均可能引起火灾事故。项目中的可燃物储存、使用较为集中,若发生火灾,如救援、灭火不及时,或无法短时间扑灭火灾,则可能引起附近的其他可燃物料的着火,带来火灾的扩大。本项目供电线路大都采用的是电线电缆,数量较多,如敷设不当、化学腐蚀、长期超负荷运行很容易引起电缆火灾。发生

45、电缆火灾的原因有电缆本身故障起火和因外界因素起火。造成电缆本身故障起火的可能有:电缆与热力管道距离过近或电缆长期过负荷,导致温度过高使绝缘材料老化,绝缘性能下降,击穿引燃;设计计算失误,导致电缆截面过小,运行中经常超负荷、过热等原因,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地击穿短路起火。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等密封不良,进水、潮湿或灌注的绝缘剂不符合要求,内部留有气孔等时,使绝缘强度降低,导致绝缘短路击穿,电弧引起电缆爆炸着火。外界因素导致起火可能有:浸油电气设备故障喷油起火,油流入电缆隧道内引起电缆着火;电缆敷设时由于曲率半径过小,致使铺设时电缆绝缘机械损坏或电缆受外界机械损伤(如施工挖断等),造成

46、短路、弧光闪络引燃电缆。项目中的各种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备、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安装不当、外部火源靠近、运行中正常的闭合与分断、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均可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若防护不当,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若高温物料与附近的电气线路接触、或靠近、或附近的可燃物长期受到高温物料的热辐射等,均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电气引发火灾。3.2.3车辆伤害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企业厂区范围内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本项目中厂内物料运输主要是采用铲车、货车等机动车辆进行输送的,在生产时社会运输车辆进出厂内频繁。若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车身缺陷

47、,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等原因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伤害的事故。其原因有以下方面:1、违章驾车:指事故的当事人,由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错误操作行为,不持有关规定行驶,扰乱正常的企业内搬运秩序,最佳事故发生如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原因造成车辆伤害事故。2、疏忽大意:指当事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判断道路情况而造成失误,如情绪急躁、精神分散、心理烦乱、身体不适等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表现出嘹望观察不周,遇到情况采取措施不及时或不当,也有的只凭主观想象判断情况,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

48、验技术、过分自信,引起操作失误导致事故。3、车况不良: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后视镜和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蓄电池车调速失控造成飞车;车辆锁定机构工作不可靠;车辆维护修理不及时,带“病”行驶等4、道路环境:(1)道路条件差。(2)视线不良。(3)因风雪雨雪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驾驶车辆,使驾驶员视线、视距视野味及听觉力受到影响,往往造成判断情况不及时,再加之雨水、积雪、冰冻等自然条件下,会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这些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5、管理因素: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3.2.4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

49、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等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常常存在的危险源有,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设备的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相对接触而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机械的摇摆部位存在着撞击的危险,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本项目涉及的机械设备有提升机、储料仓、烘干机、料泵、电机等,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均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如果防护不全、防护不当、安

50、全装置失效或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工作场所照明度不够或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置不合理等,或劳动保护用品未穿戴、未正确穿戴等,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项目中运转的机械设备,若安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安全防护等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或带故障运行、或违章作业、或防护用品未穿戴或不正确佩戴等,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3.2.5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件或物料会发生因放置不稳而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本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物料及堆放取用过程中,若防护装置失效,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在检维修过程中工具、零件等从高处坠落

51、等,均可能产生物体打击,从而造成人员伤害。3.2.6容器爆炸容器的物理性爆炸指容器压力超过其承受极限而发生的爆炸。作为储存压缩空气的储罐均为简单压力容器,同时项目配备有压缩空气储罐等压力容器,有存在物理爆炸的危险。若因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或安装缺陷;压力容器长期使用,腐蚀受损;未定期检测合格,有引起容器爆炸的危险。若安全阀等泄压装置失效,容器受热,气体压力异常增高、加压设备不符合要求,外界挤压或撞击,或操作管理失误造成工艺参数失控而安全措施失效,增压过快或过高,导致容器超压等,均可能造容器的爆裂。3.2.7其他爆炸项目中的柴油、导热油等在特定的条件下,气化后与空气可形成混合性爆炸物,遇引火源有可

52、引起爆炸的可能。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不溶的高聚物,阻碍油品的流动,还可能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3.2.8锅炉爆炸由于锅炉本体是承压设备,运行时具有一定的压力,如锅炉本体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存在安全隐患,或使用的材质不能满足承压要求,或锅炉的安全附件超期未检,或安全附件失效,或操作失误、未按章操作、管理巡查不到位,或未持证上岗等,均可能会发生锅炉本体爆炸事故。锅炉炉膛爆炸分为炉膛外爆和内爆。外爆要同时满足“三要素”(炉膛内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积存,含氧量大于16%;可燃物与助燃气体混合达到爆炸浓

53、度;炉膛内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炉膛外爆。炉膛外爆是锅炉炉膛、对流竖井、烟道、引风机等内部积存的可燃性混合物突然同时被点燃的结果。若锅炉点火操作不当,或可燃物滞积,或炉膛上部突然掉大渣,或燃料或空气突然中断,或燃烧器灭火,或供油系统阀门泄漏等。3.2.9触电电气伤害包括触电、静电、雷电等伤害事故。企业中变配电设施、电气设备,人员面广量大,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不当或保养不善等将引起电气设备各绝缘性能降低,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使用时,会因临时接用电或安全措施不完备而造成触电事故。若项目中存在设计不良、绝缘损坏、接地失效、屏蔽不全、安全间距不足等缺陷,员工在正常作

54、业或检维修作业期间存在电气伤害风险。机械电气设备绝缘不良,错误接线或误操作等原因可能造成触电伤害事故或其他危害。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干燥天气人体静电,这些静电一旦积聚会产生火花,如果防静电设施不完善,将引起爆炸、电击伤害事故。雷电是一种自然的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雷电有害因素是指大气雷电产生高压静电荷对地球表面及其导体进行放电,从而产生直接的和感应的高压电造成人目或设备建筑物的伤害。造成雷击的原因,从预防方面分析,主要是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不全,保护装置不合格,接地电阻超过规定要求,未定期进行防雷电检查、检测。在设计安装方面,建筑物、供电系统防雷电装置设计或安装不符合规定要求等。3.2

55、.10中毒和窒息本项目在生产中使用的润滑油、柴油、沥青等,都有一定的毒性。沥青及期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致癌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皮肤接触可引起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职业性痤疮。此外,尚有可能引起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食欲不振等全身养病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柴油,皮肤接触可致急性肾脏损害,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沛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项目在检维修作业中,存在有限空间作业。项目使用的柴油罐、沥青罐、搅拌缸等均为有限空间。这些空间中可能会

56、产生低氧环境或有害气体环境。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检维修、清罐、清污等作业及对装置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进入储罐等密闭容器内,如果没有先置换容器内的气体,或者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入密闭空间后容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3.2.11高处坠落在本项目中,如在安装、操作、检维修高处(距地面2米以上)设备等过程中,如工业护栏、平台、钢梯的设计、制造、保养有缺陷,防护措施不当,在不良气候条件下防滑性能下降,扶手滑湿,照明不良等,均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伤害。3.2.12其它伤害高温。在高温季节作业,作业场所的温度会超过人体的正常体温,若没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措施,长时间作业易引起中暑。如果缺少经验,发现和救治不

57、及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本项目压铸等作业中存在高温作业。噪声。本项目中各场所的噪声主要来自装置、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长期在这些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耳聋,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会影响大脑思维、语言传达以及对必要声音的接听,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误操作率上升。振动。本项目有筛选过程,不可避免的会有振动产生。或操作人员长期接触这些振动可引起末梢神经和血管的改变,表现为局部疼痛、易疲劳或感觉异常等,还可能引起身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产生其他异常反应和身体不适。项目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如高温、噪声、振动等,这些均以职业健

58、康等专业评价结论为依据,不在本报告的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3.3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场所或部位通过以上的分析、辨识,现将本项目区域内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汇总列表如下所示。表3.4-1 各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一览表序号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场所或部位1灼烫存在高温的设备、装置和物料等场所2火灾各用电场所,以及存放、使用各种可燃物料的场所。3车辆伤害厂内运输通道。4机械伤害厂内各机械设备5物体打击厂内各运转、转动的机械设备,高处物件。6容器爆炸空气储罐7锅炉爆炸导热油锅炉8其他爆炸柴油、导热油等储存使用场所9触电各使用电气设备的场所,各建构筑物10中毒和窒息使用各种润滑油、柴油等使用的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场所11高处坠落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