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560538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4.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1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 二 章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的 数 学 模 型2-1 控 制 系 统 微 分 方 程 的 建 立2-2 非 线 性 微 分 方 程 的 线 性 化2-3 传 递 函 数2-4 动 态 结 构 图2-5 系 统 的 脉 冲 响 应 函 数2-6 典 型 反 馈 系 统 传 递 函 数主 要 内 容 基 本 要 求1.了 解 建 立 系 统 动 态 微 分 方 程 的 一 般 方 法 。2.熟 悉 拉 氏 变 换 的 基 本 法 则 及 典 型 函 数 的 拉 氏 变 换 形 式 。3.掌 握 用 拉 氏 变 换 求 解 微 分 方 程 的 方 法 。4.掌 握 传 递 函 数 的 概

2、念 及 性 质 。5.掌 握 典 型 环 节 的 传 递 函 数 形 式 。 6.掌 握 由 系 统 微 分 方 程 组 建 立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方法 。7.掌 握 用 动 态 结 构 图 等 效 变 换 求 传 递 函 数 和 用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 的 方 法 。8.掌 握 系 统 的 开 环 传 递 函 数 、 闭 环 传 递 函 数 ,对 参 考 输 入 和 对 干 扰 的 系 统 闭 环 传 递 函 数 及 误差 传 递 函 数 的 概 念 。 分 析 和 设 计 任 何 一 个 控 制 系 统 , 首 要 任务 是 建 立 系 统 的 数 学 模 型 。 系

3、统 的 数 学 模 型 是 描 述 系 统 输 入 、 输 出变 量 以 及 内 部 各 变 量 之 间 关 系 的 数 学 表达 式 。 建 立 数 学 模 型 的 方 法 分 为 解 析 法 和 实验 法 u解 析 法 : 依 据 系 统 及 元 件 各 变 量 之 间 所 遵循 的 物 理 、 化 学 定 律 列 写 出 变 量 间 的 数 学 表达 式 , 并 经 实 验 验 证 。u实 验 法 : 对 系 统 或 元 件 输 入 一 定 形 式 的 信号 ( 阶 跃 信 号 、 单 位 脉 冲 信 号 、 正 弦 信 号等 ) , 根 据 系 统 或 元 件 的 输 出 响 应 ,

4、经 过 数据 处 理 而 辨 识 出 系 统 的 数 学 模 型 。 总 结 : 解 析 方 法 适 用 于 简 单 、 典 型 、 常见 的 系 统 , 而 实 验 方 法 适 用 于 复 杂 、 非 常见 的 系 统 。 实 际 上 常 常 是 把 这 两 种 方 法 结合 起 来 建 立 数 学 模 型 更 为 有 效 。 2-1 控 制 系 统 微 分 方 程 的 建 立 基 本 步 骤 :1. 分 析 各 元 件 的 工 作 原 理 , 明 确 输 入 、 输 出 量2. 建 立 输 入 、 输 出 量 的 动 态 联 系3. 消 去 中 间 变 量4. 标 准 化 微 分 方 程

5、列 写 微 分 方 程 的 一 般 方 法 例 2-1 列 写 如 图 所 示 RC网 络 的 微 分 方 程 。R Cur uci 解 : 由 基 尔 霍 夫 定 律 得 :式 中 : i为 流 经 电 阻 R和 电 容 C的 电 流 ,消 去 中 间 变 量 i,可 得 :TRC 令 ( 时 间 常 数 ) , 则 微 分 方 程 为 :1( ) ( ) ( )dr Cu t Ri t i t t 1( ) ( )dc Cu t i t t (2 1 1) (2 1 3) d ( ) ( ) ( )dc c ru tT u t u tt (2 1 2) d ( ) ( ) ( )dc c

6、ru tRC u t u tt 例 2-2 设 有 一 弹 簧 -质量 -阻 尼 动 力 系 统 如 图所 示 , 当 外 力 F(t)作 用于 系 统 时 , 系 统 将 产生 运 动 , 试 写 出 外 力F(t)与 质 量 块 的 位 移y(t)之 间 的 动 态 方 程 。其 中 弹 簧 刚 度 为 K,阻 尼 器 的 阻 尼 系 数 为 f,质 量 块 的 质 量 为 m。 0iF 解 : 分 析 质 量 块 m受 力 , 有外 力 F弹 簧 恢 复 力 Ky( t)阻 尼 力惯 性 力由 于 m受 力 平 衡 , 所 以d ( ) / df y t t2 2d / dm y t式

7、中 : Fi是 作 用 于 质 量 块 上的 主 动 力 , 约 束 力 以 及 惯 性力 。将 各 力 代 入 上 等 式 , 则 得 2 2d ( ) d ( ) ( ) ( )d dy t y tm f Ky t F tt t (2 1 4) 式 中 : y质 量 块 m的 位 移 ( m) ; f阻 尼 系 数 ( Ns/m); K 弹 簧 刚 度 ( N/m)。将 式 (2-4)的 微 分 方 程 标 准 化 2 2d ( ) d ( ) 1( ) ( )d dm y t f y t y t F tK t K t K 22 2d ( ) d ( )2 ( ) ( )d dy t y

8、tT T y t kF tt t (2 1 5) T 称 为 时 间 常 数 , 为 阻 尼 比 。 显 然 , 上 式 描 述 了m K f 系 统 的 动 态 关 系 , 它 是 一 个 二 阶 线 性 定 常微 分 方 程 。 令 , 即 /T m K 2 /T f K / 2f mK , 则 式 可 写 成(2 4)1/k K 2 2 非 线 性 微 分 方 程 的 线 性 化 在 实 际 工 程 中 , 构 成 系 统 的 元 件 都 具 有 不 同 程 度 的非 线 性 , 如 下 图 所 示 。 于 是 , 建 立 的 动 态 方 程 就 是 非 线 性 微 分 方 程 , 对

9、其求 解 有 诸 多 困 难 , 因 此 , 对 非 线 性 问 题 做 线 性 化 处理 确 有 必 要 。对 弱 非 线 性 关 系 的 线 性 化如 上 图 ( a) , 当 输 入 信 号 很 小 时 , 忽 略 非 线 性 影响 , 近 似 为 放 大 特 性 。 对 图 ( b) 和 图 ( c) , 当 死区 或 间 隙 很 小 时 ( 相 对 于 输 入 信 号 ) 同 样 忽 略 其 影响 , 也 近 似 为 放 大 特 性 , 如 图 中 虚 线 所 示 。平 衡 位 置 附 近 的 小 偏 差 线 性 化输 入 和 输 出 关 系 具 有 如 下 图 所 示 的 非 线

10、性 特 性 。 在 平 衡 点 A( x0, y0) 处 , 当 系 统 受 到 干 扰 , y只 在 A附 近 变 化 , 则 可 对 A处 的 输 出 、 输 入 关 系函 数 按 泰 勒 级 数 展 开 , 由 数 学 关 系 可 知 , 当 很 小 时 , 可 用 A处 的 切 线 方 程 代 替 曲 线 方 程 ( 非线 性 ) , 即 小 偏 差 线 性 化 。 x 0 0 0 0( , ) ( , )| |x y x yvf fz x yx y 经 过 上 述 线 性 化 后 , 就 把 非 线 性 关 系 变 成 了 线 性关 系 , 从 而 使 问 题 大 大 简 化 。 但

11、 对 于 如 图 ( d) 所 示 的强 非 线 性 , 只 能 采 用 第 七 章 的 非 线 性 理 论 来 分 析 。 对 于线 性 系 统 , 可 采 用 叠 加 原 理 来 分 析 系 统 。 可 得 , 简 记 为 。若 非 线 性 函 数 有 两 个 自 变 量 , 如 , 则 在平 衡 点 处 可 展 成 ( 忽 略 高 次 项 ) 0d |d xfy x k xx y kx( , )z f x y u叠 加 原 理叠 加 原 理 含 有 两 重 意 义 , 即 可 叠 加 性 和 均 匀 性 ( 或齐 次 性 ) 。例 2-3: 设 线 性 微 分 方 程 式 为2 2d (

12、 ) d ( ) ( ) ( )d dc t c t c t r tt t 若 时 , 方 程 有 解 , 而 时 ,方 程 有 解 , 分 别 代 入 上 式 且 将 两 式 相 加 , 则 显然 , 当 时 , 必 存 在 解 为 , 这 就 是 可 叠 加 性 。1( ) ( )r t r t 1( )c t 2( ) ( )r t r t2( )c t 1 2( ) ( ) ( )r t r t r t 1 2( ) ( ) ( )c t c t c t 上 述 结 果 表 明 , 两 个 外 作 用 同 时 加 于 系 统 产 生的 响 应 等 于 各 个 外 作 用 单 独 作 用

13、 于 系 统 产 生 的 响应 之 和 , 而 且 外 作 用 增 加 若 干 倍 , 系 统 响 应 也 增加 若 干 倍 , 这 就 是 叠 加 原 理 。若 时 , 为 实 数 , 则 方 程 解为 , 这 就 是 齐 次 性 。1( ) ( )r t ar t 1( ) ( )c t ac t a 2 3 传 递 函 数 u传 递 函 数 的 定 义 : 线 性 定 常 系 统 在 零 初 始 条 件 下 , 输 出的 拉 氏 变 换 与 输 入 的 拉 氏 变 换 之 比 。 这 里 , “ 初 始 条 件 为 零 ” 有 两 方 面 含 义 :0u一 指 输 入 作 用 是 t 0

14、后 才 加 于 系 统 的 , 因 此 输 入量 及 其 各 阶 导 数 , 在 t= 时 的 值 为 零 。0u二 指 输 入 信 号 作 用 于 系 统 之 前 系 统 是 静 止 的 ,即 t= 时 , 系 统 的 输 出 量 及 各 阶 导 数 为 零 。许 多 情 况 下 传 递 函 数 是 能 完 全 反 映 系 统 的 动态 性 能 的 。 一 、 传 递 函 数 的 概 念G(s)Ur(s) Uc(s)s(U )s(U)s(G rc 一 、 传 递 函 数 的 概 念 RCsCsR CssU sU ro 1 1/1/1)( )( )(sG)(sUr )(sUo 例 2-4 求

15、RC 网络 的 传 递 函 数 tcattcat tcat tc nnnnn 01111 dddddd trbt trbt tr mmmmm 0111 d )(ddd 设 任 一 系 统 或 元 件 的 微 分 方 程 如 下 :在 零 初 始 条 件 下 对 上 式 进 行 拉 氏 变 换 )()( 0111 sCasasas nnn )()( 0111 sRbsbsbs mmm 则 有 0111 0111)()( )( asasas bsbsbssGsR sC nnn mmm 二 、 关 于 传 递 函 数 的 几 点 说 明 传 递 函 数 仅 适 用 于 线 性 定 常 系 统 , 否

16、 则 无 法 用拉 氏 变 换 导 出 ; 传 递 函 数 完 全 取 决 于 系 统 内 部 的 结 构 、 参 数 ,而 与 输 入 、 输 出 无 关 ; 传 递 函 数 只 表 明 一 个 特 定 的 输 入 、 输 出 关 系 ,对 于 多 输 入 、 多 输 出 系 统 来 说 没 有 统 一 的 传 递函 数 ( 可 定 义 传 递 函 数 矩 阵 , 见 第 九 章 ) ;n传 递 函 数 是 关 于 复 变 量 s的 有 理 真 分 式 , 它 的 分子 , 分 母 的 阶 次 满 足 : 。 n m n传 递 函 数 的 拉 氏 反 变 换 为 该 系 统 的 脉 冲 响

17、应 函 数 。当 时 , 所 以 ( ) ( )r t t ( ) 1R s 1 1 1( ) ( ) ( ) ( ) ( )c t L C s L G s R s L G s n 一 定 的 传 递 函 数 有 一 定 的 零 、 极 点 分 布 图 与 之对 应 。 这 将 在 第 四 章 根 轨 迹 中 详 述 。n传 递 函 数 是 在 零 初 始 条 件 下 建 立 的 , 因 此 , 它 只 是系 统 的 零 状 态 模 型 ,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但 它 有 现 实意 义 , 而 且 容 易 实 现 。( ) ( ) ( )G s C s R s 因 为 三 、 典

18、型 元 器 件 的 传 递 函 数1. 电 位 器 Em ax21 U K s sUm axEK 2. 电 位 器 电 桥 s1 sU s2 pK11 2 UE 11 pK 21 pK 3.齿 轮 21 2 1 1,1L m L mL m Ni NN N ii 传 动 比 4. 电 枢 控 制 的 直 流 电 动 机 J: 电 机 转 动 惯 量f: 粘 性 系 数( ) ( ) ( ) ( ) a a a a bU s R L s I s U s )()()( ssKsKsU bbb )( )()()( sLR sKsUsI aa baa (1)(tUa aR aL ,fi)(tUb)(ti

19、a 4. 电 枢 控 制 的 直 流 电 动 机 驱 动 力 矩 )()( sIKsT amm )()()( sTsTsT dLm :负 载 力 矩)( sT L )( sT d :干 扰 力 矩 )()()( 2 sbssJssTL (2)(3) (4) 设 0)( sTd )()( )()( mbaa ma KKbJssLRs KsU ssG 四 、 典 型 环 节 一 个 传 递 函 数 可 以 分 解 为 若 干 个 基 本 因子 的 乘 积 , 每 个 基 本 因 子 就 称 为 典 型 环节 。 常 见 的 形 式 有 : 比 例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 )G s K

20、积 分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1( )G s s 微 分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 )G s s 惯 性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1( ) 1G s Ts 一 阶 微 分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 ) 1G s s 式 中 : , T 为 时 间 常 数 。 二 阶 振 荡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2 2 1( ) 2 1G s T s Ts 式 中 : T 为 时 间 常 数 , 为 阻 尼 系 数 。 二 阶 微 分 环 节 , 传 递 函 数 为 2 2( ) 2 1G s s s 式 中 : 为 时 间 常 数 , 为 阻 尼 系 数 。

21、此 外 , 还 经 常 遇 到 一 种 延 迟 环 节 , 设 延 迟 时 间为 , 该 环 节 的 传 递 函 数 为 ( ) e sG s 2 4 动 态 结 构 图q动 态 结 构 图 是 一 种 数 学 模 型 , 采用 它 将 更 便 于 求 传 递 函 数 , 同 时能 形 象 直 观 地 表 明 输 入 信 号 在 系统 或 元 件 中 的 传 递 过 程 。 一 、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概 念q系 统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由 若 干 基 本 符 号 构 成 。构 成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基 本 符 号 有 四 种 , 即 信号 线 、 传 递 方 框 、 综 合 点

22、 和 引 出 点 。 信 号 线 表 示 信 号 输 入 、 输 出 的 通 道 。 箭 头 代表 信 号 传 递 的 方 向 。 2. 方 框 G(s)方 框 的 两 侧 为 输 入 信 号 线 和 输 出 信 号 线 ,方 框 内 写 入 该 输 入 、 输 出 之 间 的 传 递 函 数G(s)。 3.综 合 点综 合 点 亦 称 加 减 点 , 表 示 几 个 信 号 相 加 、 减 , 叉 圈 符号 的 输 出 量 即 为 诸 信 号 的 代 数 和 , 负 信 号 需 在 信 号 线的 箭 头 附 近 标 以 负 号 。 sU sR sRsU 4. 引 出 点表 示 同 一 信 号

23、 传 输 到 几 个 地 方 。 sU sU 二 、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基 本 连 接 形 式1. 串 联 连 接G1(s) G2(s)X(s) Y(s)方 框 与 方 框 通 过 信 号 线 相 连 , 前 一 个 方 框 的 输出 作 为 后 一 个 方 框 的 输 入 , 这 种 形 式 的 连 接 称为 串 联 连 接 。 2. 并 联 连 接G1(s)G2(s)X(s) Y(s)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方 框 , 具 有 同 一 个 输 入 信 号 , 并以 各 方 框 输 出 信 号 的 代 数 和 作 为 输 出 信 号 , 这 种 形式 的 连 接 称 为 并 联

24、 连 接 。 3. 反 馈 连 接一 个 方 框 的 输 出 信 号 输 入 到 另 一 个 方 框 后 , 得到 的 输 出 再 返 回 到 这 个 方 框 的 输 入 端 , 构 成 输入 信 号 的 一 部 分 。 这 种 连 接 形 式 称 为 反 馈 连 接 。G(s)R(s) C(s)H(s) 三 、 系 统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建 立建 立 系 统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步 骤 : 建 立 控 制 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微 分 方 程 , 列 写 微 分 方 程时 , 注 意 相 邻 元 件 间 的 负 载 效 应 影 响 。 对 各 微 分 方 程 在 零 初 始

25、条 件 下 进 行 拉 氏 变 换 , 并 作出 各 元 件 的 方 框 图 。 按 照 系 统 中 各 变 量 的 传 递 顺 序 , 依 次 将 各 元 件 的 方框 图 连 接 起 来 , 通 常 输 入 变 量 在 左 端 , 输 出 变 量 在 右端 , 便 得 到 系 统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以 机 电 随 动 系 统 为 例 , 如 下 图 所 示 。三 、 系 统 动 态 结 构 图 的 建 立E n各 信 号 之 间 关 系可 用 下 列 方 程 表示 : (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

26、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s r )(sc )(se(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 ) ( )m m aM s C I s2 ( ) (

27、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sr )(sc )(se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s r )(sc )(se sK )(sUs(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

28、(se sK )(sUs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 aK)(sUs )(sUa)(sr )(sc )(se sK )(sUs aK )(sUa(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 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 ) ( ) (

29、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sr )(sc )(se sK )(sUs aK )(sUa 1a aL s R( )b sE ( )a sI(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30、( ) ( )b b mE s K s s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sIa mC )(sMm mC )(sMm)(sr )(sc )(se sK )(sUs aK )(sUa 1a aLs R( )b sE ( )a sI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31、)b b mE s K s s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动 态 结 构 图)(s r )(sc )(se sK )(sUs aK )(sUa 1a aLs R( )b sE ( )a sI )(smsfJs 2 1mC )(sMm)(sMm )(smsfJs 2 1 f ( ) ( )m m aM s C I 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

32、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sm sKb )(sEb)(s r )(sc )(se sK )(sUs aK )(sUa 1a aLs R( )b sE ( )a sI )(smsfJs 2 1mC )(sMmbsK 系 统 各 元 部 件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 ) ( ) ( ) a a a a abU s R I s L sI sE s ( ) ( ) ( )e r cs s s ( ) ( )s s eU s K s( ) ( )a a sU s K U s ( ) ( )m m aM s C I

33、s2 ( ) ( )m m mJs s M fs s 1( ) ( )c ms si ( ) ( )b b mE s K s s)(sm i1 )(sc i1 )(sc)(sr )(sc )(se sK )(sUs aK )(sUa 1a aLs R( )b sE ( )a sI )(smsfJs 2 1mC )(sMmbsK 四 、 结 构 图 的 等 效 变 换q思 路 : 在 保 证 信 号 传 递 关 系 不 变 的 条 件 下 , 设 法 将 原结 构 逐 步 地 进 行 归 并 和 简 化 , 最 终 变 换 为 输 入量 对 输 出 量 的 一 个 方 框 。 1. 串 联 结

34、构 的 等 效 变 换 ( ) 串 联 结 构 图G1(s) G2(s)R(s) C(s)U(s)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推 导 )()()( 1 sRsGsU G1(s) G2(s)R(s) C(s)U(s) )()()( 2 sUsGsC 1. 串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 )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推 导 )()()( )( )()()()( 21 21 sGsGsR sC sRsGsGsC G1(s) G2(s)R(s) C(s)U(s) 1. 串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 ) 串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图G1(s) G2(s)R(s) C(s)U(s

35、) G1(s) G2(s)R(s) C(s)两 个 串 联 的 方 框 可 以合 并 为 一 个 方 框 , 合并 后 方 框 的 传 递 函 数等 于 两 个 方 框 传 递 函数 的 乘 积 。1. 串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 ) 2. 并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并 联 结 构 图 C1(s)G1(s)G2(s)R(s) C(s)C 2(s) 2. 并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等效变换证明推导 C1(s)G1(s)G2(s)R(s) C(s)C2(s)()()( )( )()()()( 21 21 sGsGsR sC sRsGsGsC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36、推 导 (1)G1(s)G 2(s)R(s) C(s)C1(s)C2(s)()()( 11 sRsGsC )()()( 22 sRsGsC 2. 并 联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图G1(s)G2(s)R(s) C(s)C1(s)C2(s) G 1(s) G2(s)R(s) C(s)两 个 并 联 的 方 框 可以 合 并 为 一 个 方 框 ,合 并 后 方 框 的 传 递函 数 等 于 两 个 方 框传 递 函 数 的 代 数 和 。 3. 反 馈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反 馈 结 构 图 G(s)R(s) C(s)H(s)B(s) E(s) C(s) = ? 3.反 馈 结 构

37、的 等 效 变 换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推 导 )()()(1 )()( )(),( )()()( )()()( )()()( sRsHsG sGsC sBsE sBsRsE sHsCsB sEsGsC 得消 去 中 间 变 量G(s)R(s) C(s)H(s)B(s) E(s) 3.反 馈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反 馈 结 构 的 等 效 变 换 图G(s)R(s) C(s)H(s)B(s) E(s) R(s) C(s) )()(1 )( sGsH sG 4. 综 合 点 的 移 动 ( 后 移 ) 综 合 点 后 移G(s)R(s) C(s)Q(s) Q(s)?G(s)R(s)

38、C(s) G(s)R(s) C(s)Q(s) )()()()( sGsQsRsC 综 合 点 后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前 ) G(s) R(s) C(s)Q(s)?综 合 点 后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后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移 动 前 )()()()()( sGsQsGsRsC G(s)R(s) C(s)Q(s) Q(s)G(s) R(s) C(s)?移 动 后综 合 点 后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前 后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G(s) R(s) C(s)Q(s)?

39、)(? sG综 合 点 后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后 ))()()()( sGsQsGsR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G(s)R(s) C(s)Q(s) G(s) R(s) C(s)Q(s)G(s)综 合 点 后 移 等 效 关 系 图 G(s)R(s) C(s)Q(s) Q(s)? G(s)R(s) C(s)综 合 点 前 移 G(s) R(s) C(s)Q(s) )()()()( sQsGsRsC 综 合 点 前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前 ) G(s)R(s) C(s)Q(s)?综 合 点 前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后

40、)( )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G s 移 动 前 )()()()( sQsGsRsC G(s)R(s) C(s)Q(s) G(s)R(s) C(s)Q(s)?移 动 后综 合 点 前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前 后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4. 综 合 点 的 移 动 ( 前 移 ) 综 合 点 前 移 证 明 推 导 ( 移 动 后 ) )(1? sG)()()( sQsGsR G(s)R(s) C(s)Q(s)?( ) ( ) ( ) ( ) ( ) ?C s R s G s Q s G s

41、4. 综 合 点 的 移 动 ( 前 移 ) 综 合 点 前 移 等 效 关 系 图G(s)R(s) C(s)Q(s) G(s)R(s) C(s)Q(s)1/G(s) 综 合 点 之 间 的 移 动R(s) C(s)Y(s)X(s) R(s) C(s)Y(s) X(s) 4.综 合 点 之 间 的 移 动 结 论 :结 论 : 多 个 相 邻 的 综 合 点 可 以 随 意 交 换 位 置 。R(s) C(s)Y(s)X(s) R(s) C(s)Y(s) X(s) 5. 引 出 点 的 移 动 引 出 点 后 移G(s)R(s) C(s)R(s) ?G(s)R(s) C(s) R(s)问 题

42、: 要 保 持 原 来 的 信 号 传 递 关 系 不 变 , ? 等 于 什 么 ? 引 出 点 后 移 等 效 变 换 图G(s)R(s) C(s)R(s) G(s)R(s) C(s)1/G(s) R(s) 引 出 点 前 移问 题 : 要 保 持 原 来 的 信 号 传 递 关 系 不 变 , “ ? ” 等 于 什 么 ?G(s)R(s) C(s)C(s) G(s)R(s) C(s)? C(s) 引 出 点 前 移 等 效 变 换 图G(s)R(s) C(s)C(s) G(s)R(s) C(s)G(s) C(s) 引 出 点 之 间 的 移 动A B R(s) B A R(s) 引 出

43、 点 之 间 的 移 动相 邻 引 出 点 交 换 位 置 , 不 改 变 信 号 的 性 质 。A B R(s) B A R(s) 举 例 说 明q例 2-5: 利 用 结 构 图 变 换 法 , 求 位 置 随动 系 统 的 传 递 函 数 Q c(s)/Q r(s) 。 例 题 分 析q由 动 态 结 构 图 可 以 看 出 该 系 统 有 两 个 输 入 r, ML( 干 扰 ) 。 我 们 知 道 : 传 递 函 数 只 表 示 一 个 特 定 的 输 出 、 输 入关 系 , 因 此 , 在 求 c对 r的 关 系 时 , 根 据 线 性 叠 加原 理 , 可 取 力 矩 ML 0

44、, 即 认 为 ML不 存 在 。要 点 :结 构 变 换 的 规 律 是 : 由 内 向 外 逐 步 进 行 。 例 题 化 简 步 骤 ( 1) 合 并 串 联 环 节 : saKK )( 2 fsJsR Ca m i1sKbr - - c 例 题 化 简 步 骤 ( 2) 内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iKK sa )( mbaa m CKfRJsRs C -r c saKK )( 2 fsJsR Ca m i1sKbr - - c 例 题 化 简 步 骤 ( 3) 合 并 串 联 环 节 : iCKRfRJss KKC mbaa sam r c iKK sa )( mbaa m

45、 CKfRJsRs C -r c 例 题 化 简 步 骤( 4)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 iR CKKsRKCfJs iRCKK a masa bm amas )(2r c iCKRfRJss KKC mbaa sam r c 例 题 化 简 步 骤 ( 5)( ) / ( )c rs s n 求 传 递 函 数 2( )( ) ( ) ( )c s a m am b s a mr a as K K C R is C K K K Cs Js f sR R i 举 例 说 明q例 2-6: 系 统 动 态 结 构 图 如 下 图 所 示 , 试 求系 统 传 递 函 数 C(s)/R

46、(s)。 例 2-6 ( 例 题 分 析 ) 本 题 特 点 : 具 有 引 出 点 、 综 合 交 叉 点的 多 回 路 结 构 。 例 2-6 ( 解 题 思 路 )q解 题 思 路 : 消 除 交 叉 连 接 , 由 内 向 外逐 步 化 简 。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1) 将 综 合 点 2后 移 , 然 后 与 综 合 点 3交 换 。)( 1 sG )(2 sG )(3 sG )(4 sG)(1 sH )(3 sH)(2 sH)(sR )(sC 1 2 3 A B C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2)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47、 之 步 骤 3)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4) 内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5) 内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结 果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6) 串 联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7) 串 联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结 果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8) 内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之 步 骤 9) 反 馈 环 节 等 效 变 换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一

48、之 步 骤 10) 等 效 变 换 化 简 结 果1 2 3 4 2 3 2 3 4 3 1 2 3 4 11 GGGGGGH GGH GGGGH R C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二 ) 将 综 合 点 前 移 , 然 后 与 综 合 点 交 换 。)( 1 sG )(2 sG )(3 sG )(4 sG)(1 sH )(3 sH)(2 sH)(sR )(sC 1 2 3 A B C 例 2-6 ( 解 题 方 法 三 ) 引 出 点 A后 移)( 1 sG )(2 sG )(3 sG )(4 sG)(1 sH )(3 sH)(2 sH)(sR )(sC 1 2 3 A B C 例 2

49、-6 ( 解 题 方 法 四 ) 引 出 点 B前 移)( 1 sG )(2 sG )(3 sG )(4 sG)(1 sH )(3 sH)(2 sH)(sR )(sC 1 2 3 A B C 结 构 图 化 简 步 骤 小 结q确 定 输 入 量 与 输 出 量 。 如 果 作 用 在 系 统 上 的 输 入 量 有多 个 , 则 必 须 分 别 对 每 个 输 入 量 逐 个 进 行 结 构 图 化 简 ,求 得 各 自 的 传 递 函 数 。q若 结 构 图 中 有 交 叉 联 系 , 应 运 用 移 动 规 则 , 首 先 将 交叉 消 除 , 化 为 无 交 叉 的 多 回 路 结 构

50、 。q对 多 回 路 结 构 , 可 由 里 向 外 进 行 变 换 , 直 至 变 换 为 一个 等 效 的 方 框 , 即 得 到 所 求 的 传 递 函 数 。 结 构 图 化 简 注 意 事 项 :q有 效 输 入 信 号 所 对 应 的 综 合 点 尽 量 不 要移 动 。q 尽 量 避 免 综 合 点 和 引 出 点 之 间 的 移 动 。 五 、 用 梅 森 ( S.J.Mason)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 梅 森 公 式 的 一 般 式 为 1( ) n k kk PG s 梅 森 公 式 参 数 解 释 :待 求 的 总 传 递 函 数 ;:)(sG 1 i i j i

51、j kL LL LL L 称 为 特 征 式 , 且:kP k从 输 入 端 到 输 出 端 第 条 前 向 通 道 的 总 传 递 函 数 ;: k k 在 中 , 将 与 第 条 前 向 通 道 相 接 触 的 回 路 所 在 项除 去 后 所 余 下 的 部 分 , 称 余 子 式 ; ;递 函 数 ” 之 和所 有 各 回 路 的 “ 回 路 传 :iL 积 之 和 ;其 “ 回 路 传 递 函 数 ” 乘两 两 互 不 接 触 的 回 路 ,:jiLL ” 乘 积 之 和 ;路 , 其 “ 回 路 传 递 函 数所 有 三 个 互 不 接 触 的 回:kji LLL 前 向 通 道

52、数 。:n 注 意 事 项 : 回 路 传 递 函 数 : 是 指 回 路 中 的 前 向 通 道 和反 馈 通 道 的 传 递 函 数 的 乘 积 , 并 且 包 含 代表 反 馈 极 性 的 正 、 负 号 。回 路 : 在 结 构 图 中 信 号 在 其 中 可 以 闭 合 流 动且 经 过 的 任 一 元 件 不 多 于 一 次 的 闭 合 回 路 ,称 为 独 立 回 路 , 简 称 回 路 。互 不 接 触 回 路 : 在 各 回 路 中 , 没 有 同 一 信 号流 过 , 这 种 回 路 叫 作 互 不 接 触 回 路 。 举 例 说 明 ( 梅 森 公 式 ) 例 2-7:

53、试 求 如 图 所 示 系 统 的 传 递 函 数 C(s)/R(s)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找 出 前 向 通 道 数 n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前 向 通 路 数 : n 1 6543211 GGGGGGP 求 解 步 骤 之 二 确 定 系 统 中 的 独 立 回 路 数 1.寻 找 独 立 回 路 之 一G1 H 1H2 H3 G6H4 G5G4G3G2R(s) C(s)- - - -回 路 1:L1 = G1G2G3G4G5G6H1 1 1.寻 找 独 立 回 路 之 二G1 H 1H2 H3 G6H4 G5G4G3G2R(s) C(s)- - - -回 路 2:L2 = - G

54、2G3H2 2 1 1.寻 找 独 立 回 路 之 三G1 H 1H2 H3 G6H4 G5G4G3G2R(s) C(s)- - - - 回 路 3:L3 = - G4G5H312 3 1.寻 找 独 立 回 路 之 四G 1 H1H2 H3 G6H4 G5G4G3G2R(s) C(s)- - - - 回 路 4:L4 = - G3G4H4 12 34 利 用 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 411.1 i kjijii LLLLLL 求 41 4321i i LLLLL 4433542321654321 HGGHGGHGGHGGGGGG )( 35423232 HGGHGGLLLL ji

55、 325432 HHGGGG不 存 在 kji LLL 利 用 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411 i i j i j ki L L L L L L 325432443 35423216543211 HHGGGGHGG HGGHGGHGGGGGG 利 用 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kkP ,.2 求 6543211 GGGGGGP ? 1 求 余 子 式 1将 第 一 条 前 向 通 道 从 图 上 除 掉 后 的 图 , 再 用 特征 式 的 求 法 , 计 算 1 求 余 式 1将 第 一 条 前 向 通 道 从 图 上 除 掉 后 的 图图 中 不 再 有 回 路 , 故

56、1=1 利 用 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 数RC求 总 传 递 函 数.3 11PRC 3254324433542321654321 6543211 HHGGGGHGGHGGHGGHGGGGGG GGGGGG 例 2-8: 用 梅 森 公 式 求 传 递 函数 试 求 如 图 所 示 系 统 的 传 递 函 数 。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 确 定 独 立 回 路 3211 GGGL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 确 定 独 立 回 路 1212 HGGL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 确 定 独 立 回 路 2323 HGGL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 确 定 独 立 回 路 414

57、GGL 求 解 步 骤 之 一 : 确 定 独 立 回 路 245 HGL 求 解 步 骤 之 二 : 确 定 前 向 通 道 3211 GGGP 11 求 解 步 骤 之 二 : 确 定 前 向 通 道 412 GGP 2n 前 向 通 道 数 : 12 求 解 步 骤 之 三 : 求 总 传 递 函 数 2441232121321 413211 HGGGHGGHGGGGG GGGGGRC 例 2-9: 对 例 2-8做 简 单 的 修 改 独 立 回 路 1 3211 GGGL 独 立 回 路 2 1212 HGGL 独 立 回 路 3 2323 HGGL 独 立 回 路 4 44 GL

58、2. 两 两 互 不 接 触 的 回 路)( 121442 HGGGLL 两 两 互 不 相 关 的 回 路)( 232443 HGGGLL . 前 向 通 道 1 3211 GGGP 11 3. 前 向 通 道 2 42 GP 2n 前 向 通 道 数 : 12 121 HGG 232 HGG 4.求 系 统 总 传 递 函 数3211 GGGL 1212 HGGL 2323 HGGL 44 GL )( 121442 HGGGLL )( 232443 HGGGLL 3211 GGGP 11 42 GP 12 121 HGG 232 HGG 43424321 22111 LLLLLLLL PP

59、RC 脉 冲 响 应 函 数 即 脉 冲 过 渡 函 数 , 就 是 系 统 对 单 位脉 冲 函 数 输 入 的 响 应 , 用 k(t)表 示 。( )t2 5系 统 的 脉 冲 响 应 函 数由 此 可 知 系 统 ( 或 元 件 ) 的 传 递 函 数 的 拉 氏 逆 变 换就 等 于 它 的 脉 冲 响 应 。 设 系 统 的 传 递 函 数 为 , 而 所 以 有 ( )s ( ) 1, ( ) ( )L t L k t K s ( ) ( ) /1 ( )s K s K s 1 1( ) ( ) ( )k t L K s L s 概念和定义 对 于 任 意 输 入 信 号 r(t

60、), 系 统 输 出 为 c(t), 则( ) ( ) ( ) ( ) ( )C s s R s K s R s 用 拉 氏 变 换 的 卷 积 定 理 可 得 :0( ) ( ) ( )dtc t r k t 由 此 可 知 , 对 于 线 性 系 统 , 只 要 知 道 它 的 脉 冲 过渡 函 数 k(t), 就 可 以 计 算 出 系 统 对 任 意 输 入 信 号r(t)的 时 间 响 应 c(t)。 (2 5 1) 注 : 传 递 函 数 简 称 传 函 ( 下 同 ) 下 面 用 线 性 系 统 的 叠 加 原 理 说 明 式 (2-5-1)的 物 理 含 义 设 任 意 输 入

61、 信 号 r(t), 如 上 图 所 示 , 分 成 一 系 列 宽 度为 的 相 邻 矩 形 脉 冲 。 则 一 矩 形 脉 冲 可 表 为t ( ) ( )r n t t t n t (2 5 2) 式 中 : 是 发 生 在 时 刻 的 理 想 脉冲 。 则 式 表 示 的 矩 形 脉 冲 引 起 的 系 统 输出 为 , 由 物 理 系 统 的 因 果关 系 , 可 知 当 时 , 有 。 由叠 加 原 理 得 :( )t n t t n t (2 5 2) ( ) ( )r n t t k t n t t n t ( ) 0k t n t 0( ) ( ) ( )tn tc t r

62、n t k t n t t 当 时 , 记 , 上 式 可 写 为0t d ,t n t 0( ) ( ) ( )dtc t r k t 当 系 统 输 入 为 单 位 阶 跃 信 号 时 , 则 单 位 阶 跃 响应 记 作 h(t), 由 式 (2-5-1)得 0 0( ) 1( ) ( )d ( )dt th t k t k 所 以 知 道 系 统 的 脉 冲 响 应 , 就 可 以 唯 一 确 定 其 单 位阶 跃 响 应 , 反 之 亦 然 , 即d ( )( ) dh tk t t 2 6 典 型 反 馈 系 统 传 递 函 数输 入 : 控 制 输 入 干 扰 输 入输 出 :

63、由 控 制 作 用 产 生 的 输 出由 干 扰 作 用 产 生 的 输 出 一 、 系 统 开 环 传 递 函 数)()()()( 21 sHsGsGsG 不 含 极 性闭 环 系 统 的 开 环 传 递 函 数 为 :它 是 当 主 反 馈 回 路 断 开时 反 馈 信 号 B(s)与 输 入信 号 之 间 的 传 递 函 数 。 二 、 系 统 在 r(t)作 用 下 的 闭 环 传 递 函 数 令 n(t) 0 为递 函 数作 用 下 , 系 统 的 闭 环 传在 )()( str HGGGGsR sCs 21 211)( )()( )(1)()()( 21 21 sRHGGGGsRs

64、sC 三 、 系 统 在 n(t)作 用 下 的 闭 环 传 递 函 数 令 r(t) 0 函 数 为作 用 下 的 系 统 闭 环 传 递干 扰 )(tn HGGGsN sCs n 2121)( )()( )(1)()()( 212 sNHGGGsNssC n 四 、 系 统 总 输 出线 性 系 统 满 足 叠 加 原 理 。系 统 总 输 出 的 拉 氏 变 换 式 为 )()()()()( sRssNssC n )()()(1 )()()()()( 21 221 sHsGsG sNsGsRsGsG 五 、 闭 环 系 统 的 误 差 传 递 函 数 按 上 图 规 定 误 差 为 e(

65、t) = r(t) - b(t)E(s)=R(s)-B(s) 1. r(t)作 用 下 的 系 统 误 差 传 递 函 数 ( )er s此 时 令 n(t)=0, 则 结 构 图 如 下 所 示 1 2( ) 1( ) ( ) 1 ( ) ( ) ( )er E ss R s G s G s H s 此 时 令 n(t)=0, 则 结 构 图 如 下 所 示 2. n(t)作 用 下 的 系 统 误 差 传 递 函 数 ( )en s 21 2( ) ( )( )( ) ( ) 1 ( ) ( ) ( )en G s H sE ss N s G s G s H s 3. 系 统 总 误 差

66、21 2 1 2( ) ( ) ( ) ( ) ( ) ( ) ( )1 ( ) ( )1 ( ) ( ) ( ) 1 ( ) ( ) ( )er enE s s R s s N s G s H sR s N sG s G s H s G s G s H s 六 、 闭 环 系 统 的 特 征 方 程 式q无 论 是 系 统 传 递 函 数 还 是 误 差 传 递 函 数 , 它 们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特 点 , 拥 有 相 同 的 分 母 , 这 就是 闭 环 系 统 的 本 质 特 征 , 我 们 将 闭 环 传 递 函 数的 分 母 多 项 式 称 为 闭 环 系 统 的 特 征 方 程 式 。q它 与 输 入 无 关 , 仅 与 系 统 本 身 的 结 构 和 参 数 有关 。 本 章 引 入 了 传 递 函 数 这 一 基 本 概 念 , 概 念 的 引 入过 程 、 所 介 绍 的 主 要 内 容 以 及 这 些 内 容 间 的 关 系可 以 用 示 意 图 表 示 如 下 : (零 初 条 件 )物 理 、 化 学 定 律线 性 化 方 法 考 虑 负 载 效 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