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552227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各论-足六经穴(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足部。v应掌握的解剖标志:眼球,眶骨,眶下孔,鼻翼,口角,咬肌,颧骨,下颌切迹,额角发际,胸锁乳突肌,喉结,锁骨,肋骨,乳头,肚脐,耻骨联合,髂前上棘,髌底,胫骨前嵴, 长与趾长伸肌腱,足二、三跖骨结合部,足二、三趾间的纹头,趾甲角。v本经计45穴,重点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犊鼻、上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等。 足阳明胃经 承 泣 目 正 视 眶 下 缘 与 眼 球 之 间 四 白 瞳 孔 直 下 眶 下 孔 中头 面 地 仓 平 口 角 颊 车 : 咬 肌 隆 起 最 高 处 下

2、 关 : 颧 弓 与 下 颌 切 迹 之 间 凹 陷 中 ( 合 口 ) 头 维 : 额 角 发 际 直 上 0.5寸 。 (正 中 线 旁 4.5寸 ) 梁 门 脐 上 4寸 ( 平 中 脘 ) 腹 天 枢 距 任 2寸 平 脐 ( 平 神 阙 ) 归 来 脐 下 4寸 ( 平 中 极 ) 腹部穴距任2寸 v梁门 脐上4寸(平中脘)v天枢 平脐 (平神阙)v归来 脐下4寸(平中极) 足阳明胃经 大 腿 伏 兔 髂 前 上 棘 髌 底 外 侧 端 连 线 上 6寸 梁 丘 髌 底 上 2寸 足 三 里 3寸下 小 腿 上 巨 虚 犊 鼻 下 6寸 胫 骨 前 缘 外 1横 指肢 下 巨 虚 9

3、寸 丰 隆 8寸 -2横 指 犊 鼻 :髌 骨 与 髌 韧 带 外 侧 凹 陷 中 。 解 溪 : 足 背 横 纹 上 , 拇 、 趾 长 伸 肌 腱 之 间 。 足 内 庭 : 第 2、 3趾 间 , 趾 蹼 缘 后 赤 白 肉 际 ( 缝 纹 端 ) 厉 兑 : 第 2趾 外 侧 趾 甲 角 旁 0.1寸 。 v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v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头维、梁门、天枢、归来 局部病症为主v梁门、天枢胃肠消化系统病症v归来前阴、妇科、泌尿系统病症 伏兔犊鼻 局部病症足三里 强壮要穴梁丘 胃肠病 急性胃痛上、下巨虚 大、小肠病症丰隆

4、 痰证解溪 头面五官 癫狂内庭 胃肠、神志、热病 齿痛、热病 v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侧头、耳后、颈项、侧胸、侧腹部、下肢外侧、足部。v应掌握的解剖标志:目外眦,眶骨,屏间切迹,下颔骨髁状突,颧弓,鬓发,耳尖,耳根后缘,乳突,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峰,腋中线,肋骨,乳头,第11、12肋游离端,肚脐,髂前上棘,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股骨外上髁,腓骨小头,腓骨,外踝,趾长伸肌腱,小趾伸肌腱,本节,趾蹼缘。 v本经计44穴,重点穴: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等。 足 少 阳 经 穴 概 览 瞳 子 髎 : 目 外 眦 旁 , 眶 骨 外 缘 凹 陷

5、中 。 听 会 : 屏 间 切 迹 前 , 下 颌 骨 髁 状 突 后 缘 ( 张 口 ) 头 面 阳 白 : 瞳 孔 直 上 , 眉 上 1寸 。 头 临 泣 : 阳 白 穴 直 上 , 入 发 际 0.5寸 。 风 池 : 胸 锁 乳 突 肌 与 斜 方 肌 上 端 之 间 凹 陷 中 , 平 风 府 穴 。 肩 井 : 大 椎 肩 峰 端 连 线 之 中 点 。躯 干 日 月 : 乳 头 直 下 , 第 7肋 间 隙 。 带 脉 : 第 11肋 端 ( 章 门 ) 直 下 平 脐 处 。 足少阳胆经 臀 环 跳 : 股 骨 大 转 子 高 点 骶 管 裂 孔 连 线 的 外 1/3与 内

6、 2/3交 界 处 。 股 风 市 : 大 腿 外 侧 正 中 , 腘 横 纹 上 7寸 。 (直 立 垂 手 , 中 指 尖 下 是 穴 。 )下 阳 陵 泉 : 腓 骨 小 头 前 下 方 凹 陷 中 。 小 光 明 外 踝 5寸 腓 骨肢 腿 悬 钟 上 3寸 前 缘 丘 墟 : 外 踝 前 下 方 , 趾 长 伸 肌 腱 外 侧 凹 陷 中 。 足 临 泣 : 第 4、 5跖 骨 结 合 部 前 方 , 小 趾 伸 肌 腱 外 侧 足 凹 陷 中 。 足 窍 阴 : 第 4趾 外 侧 趾 甲 角 旁 0.1寸 。 足少阳经穴主治概要v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

7、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v头项部穴局部病症v躯干胁肋部穴局部病症、邻近脏腑病症v肘膝以下穴主治头、目、耳、咽喉病以及神志病。 风池 头痛、眩晕内外风所致均宜 祛风风市 预防中风、遍身瘙痒 环跳 臀部病痛 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阳陵泉 胆病、筋病等 v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背腰部、下肢外侧后缘、足外侧。取穴时必须掌握以下解剖标志:目内眦,眶骨,眉头,发际,枕外隆凸,斜方肌,胸椎棘突,腰椎棘突,髂后上棘,骶正中嵴,骶后孔,尾骨,臀横纹,股二头肌肌腱,腘横纹,腓肠肌,跟腱,外踝,骰骨,第跖骨粗隆,第跖趾关节,赤白肉际,趾甲角。 v本经计67穴,重点穴;睛明、拈竹、通天、天柱至阴等34穴。 足太阳膀

8、胱经穴 睛 明 : 目 内 眦 稍 上 方 ( 旁 开 0.1寸 ) 。头 项 攒 竹 : 眉 头 内 侧 端 ( 眶 上 切 迹 ) 。 天 柱 : 后 发 际 正 中 旁 开 1.3寸 , 斜 方 肌 外 缘 。 足太阳膀胱经 风 门 : 第 2胸 椎 棘 突 下 肺 俞 : 3 膏 肓 : 第 4胸 椎 棘 突 下 心 俞 : 5 膈 俞 : 7 ( 平 至 阳 )旁 肝 俞 : 9 旁开 胆 俞 : 10 开1.5 脾 俞 : 11 3寸 胃 俞 : 12 寸 肾 俞 : 第 2腰 椎 棘 突 下 志 室 : 第 2腰 椎 棘 突 下 (平 命 门 ) 大 肠 俞 : 4 ( 平 腰

9、阳 关 ) 膀 胱 俞 : 平 第 2骶 后 孔 次髎: 第 2骶 后 孔 中 。 秩 边 : 平 第 四 骶 后 孔 足太阳膀胱经 委 阳 腘 外 侧 端 , 股 二 头 肌 腱 内 侧 。 委 中 横 纹 中 点 承 山 : 腓 肠 肌 两 肌 腹 间 凹 陷 之 顶 端 。 下 飞 扬 : 昆 仑 直 上 7寸 。 肢 昆 仑 : 外 踝 尖 与 跟 腱 之 间 。 申 脉 : 外 踝 尖 下 方 凹 陷 中 。 束 骨 : 第 5跖 趾 关 节 后 , 赤 白 肉 际 。 至 阴 : 足 小 趾 外 侧 趾 甲 角 旁 0.1寸 。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

10、,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组织器官病证。 头项部穴局部病症腰背部穴局部病症、邻近脏腑病症背俞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 肘膝以下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 证以及神志病。委中 腰痛”腰背委中求“ 吐泻承山痔疮经别入肛门昆仑难产、癫痫申脉失眠、癫狂、痫症至阴胎位不正、难产 足三阳经穴刺灸方法v 眼部穴闭目,将眼球向对侧固定,沿眶下缘直刺0.5-1寸,一般不捻转提插,出针按压针孔v颈部穴直刺0.30.5寸,避开颈总动脉,风池向鼻尖方向,,不可深刺v肩井不可深刺,0.5-0.8寸v背部穴(第一腰椎以上)斜刺(多向脊柱或向下)0.50.8寸v胸

11、胁部穴斜刺或平刺0.50.8寸 v(沿肋骨向外斜刺) 针刺示意图 风池 眼区穴 足三阳经穴刺灸法v腰部穴(第14腰椎)直刺0.51寸v 骶部穴-直刺0.81.2寸v 次髎向外刺,不宜太深v 臀部穴-直刺 12.5寸v 环跳直刺3寸 (注意不要损伤坐骨神经) 足三阳经穴刺灸法下肢穴-直刺0.82寸 膝部穴(犊鼻) -向后内斜刺股部穴-直刺12寸足背穴直刺0.8寸左右井穴点刺或加灸(至阴) v本经腧穴分布在足内侧、下肢内侧中间、前缘,及腹胸部的第三侧线,侧胸部上,v应掌握的解剖标志:趾甲角、足内侧赤白肉际、第一跖趾关节、第一跖骨基底部、内踝尖、胫骨内侧面后缘、胫骨内侧髁、股四头肌内侧头、耻骨联合上

12、缘、胸骨角、乳头、锁骨中点、肋间隙、腋中线等。v本经计21穴,重点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足太阴脾经 隐 白 : 拇 趾 内 侧 趾 甲 角 旁 0.1寸 。 足 太 白 : 第 1跖 趾 关 节 后 下 缘 , 赤 白 肉 际 。 公 孙 : 第 1跖 骨 基 底 前 下 。下 三 阴 交 : 内 踝 尖 上 3寸 , 胫 骨 内 侧 面 后 缘 。肢 小 腿 地 机 : 阴 陵 泉 下 3寸 ( 内 踝 尖 阴 陵 泉 连 线 上 ) 阴 陵 泉 : 胫 骨 内 侧 髁 后 下 凹 陷 中 。 大 腿 血 海 : 髌 底 内 侧 端 上 2寸 。 腹

13、 大 横 : 脐 旁 4寸 。胸 大 包 : 腋 中 线 上 , 第 6肋 间 隙 中 。 主要治疗脾胃病,前阴病,妇科病,舌、咽等器官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的病变隐白 高热昏迷、月经过多、癫狂太白公孙 脾胃病 胃痛三阴交 前阴病 滞产、失眠地机 妇科病 痛经阴陵泉 水肿血海 隐疹、湿疹 大横 局部病 肠胃病 大包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v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腹部、胸部v应掌握解剖标志:趾甲角、第一、二跖骨、胫骨前肌腱、胫骨内侧髁、股骨内上髁、缝匠肌、耻骨联合、第11肋游离端、第六肋间隙等。v本经计14穴,重点穴:大敦、行间、太 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足厥阴肝经 大

14、敦 : 足 大 趾 外 侧 趾 甲 角 旁 0.1寸 。 行 间 : 1、 2趾 蹼 缘 后 方 赤 白 肉 际 。下 肢 ( 趾 间 缝 纹 端 ) 太 冲 : 1、 2跖 骨 间 隙 后 方 凹 陷 中 。 曲 泉 : 屈 膝 , 膝 关 节 横 纹 内 侧 端 上 方 凹 陷 中 , 股 骨 内 上 髁 后 缘 。 躯 干 章 门 : 第 11肋 端 下 际 。 期 门 : 乳 头 直 下 , 第 6肋 间 隙 。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病、前阴病、妇科病、眼病、口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 大敦 肝胆病 疝气、昏迷行间 妇科病 头面病 面瘫 胁痛太 冲 前阴病 中风蠡沟 下肢疾

15、患 阴中痛、阳痿曲泉 章门 脾病、痞块 期门 胃肠病 肝病、乳痈 v足少阴肾经腧穴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部第一侧线上,在定取本经腧穴时,应掌握以下解剖标志:足底、舟骨粗隆、跟腱、内踝尖、胫骨、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耻骨联合上缘、脐中、肋间隙、锁骨等。 v本经计27穴,重点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筑宾、阴谷、俞府。 足少阴肾经 涌 泉 : 足 底 ( 去 足 趾 ) 前 1/3凹 陷 中 。 然 谷 : 舟 骨 粗 隆 下 缘 , 赤 白 肉 际 。下 太 溪 : 内 踝 尖 与 跟 腱 之 间 。 大 钟 : 内 踝 后 下 ( 太 溪 下 0.5寸 稍 后 ) ,肢 跟

16、腱 内 缘 。 照 海 : 内 踝 下 缘 凹 陷 中 。 复 溜 : 太 溪 直 上 2寸 , 跟 腱 前 方 。胸 俞 府 : 锁 骨 下 缘 , 正 中 线 旁 开 2寸 。 胸腹部侧线任脉 肾经 胃经 脾经 任 脉 旁 开 胸 部 腹 部第 一 侧 线 : 肾 经 : 2寸 0.5寸第 二 侧 线 : 胃 经 : 4寸 2寸第 三 侧 线 : 脾 经 : 6寸 4寸 2寸4寸6寸 4寸 2寸 0.5寸 本经腧穴多用于治疗肾病,肺病,咽喉病, 前阴病,妇科病,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病变。涌泉 昏迷、小儿惊风然谷 肾病 消渴太溪 肺病 耳鸣、腰痛、齿痛大钟 前阴病 咽喉病 痴呆、腰痛照海 妇科病 癫狂、眼睑瞤动复溜 盗汗、热病汗不出筑宾阴谷 俞府 胸肺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