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530302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3.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地奈德用药比较 PPT课件.pptx(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临床用药比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刘春丽 前 言 布 地 奈 德 ( Budesonide) 与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 Beclomethasone)均 为 糖 皮 质 激 素 的 一 种 类 型 , 也 是 目 前 唯 一 可 以 雾 化 吸 入 的 两 类 激素 .GINA2014指 出 : ICS为哮喘抗炎治疗的基石药物。理 想 的 ICS能 够 在 哮 喘 等 慢 性 气 道 炎 症 疾 病 的 防 治 中 起 到 至 关 重 要的 作 用 , 现 针 对 其 特 点 对 布 地 奈 德 与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2、进 行 具 体 比 较 。 GINA updated 2014. 临床药理学特性比较 01临床研究比较 02总 结 03Contents/目录 临床药理学特性比较 01Contents/目录 安全性/耐受性/最小化未来风险疗效/当前控制局部抗炎作用 全身不良反应l 受体亲和性l生物利用度l 分布容积l 半衰期 药理学特性 l全身反应小: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系统清除率高/半衰期短组织分布容积小理 想 的 ICS应 该 达 到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的 最 佳 平 衡l效力强: 受体结合率高 吸收快l延长肺部反应时间: 亲脂性 酯化作用 H.Derendorf,et al, Eur Respir J

3、.2006;281042-1050.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科学的分子结构:安全、有效的抗炎基础局部的作用强度:局部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全身的影响程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组织分布小稳定性和安全性:各临床研究结果合理的药物颗粒: 保证有效雾粒输出 布地奈德 1. Pedersen S et al.Allergy 1997;52:1-34;2. Teng XW et al.Int J Pharm 2003;259:129-141. 化学结构比较 二丙酸倍氯米松16 和17位加入亲脂基团 1- 16位与17位的双羟基转化为缩醛、缩酮结构后,则其抗炎作用加强,局部作用加强,脂溶性加强。-22R构型

4、的活性约为其差向异构体22S构型的2倍。21位加入羟基基团- 独特的酯化作用和亲水性 O HO C = OCH2OCOC2H5OCOC2H5CH3HO HO C = OCH2OHOOH C HC3H7 16 和17位加入亲脂基团2-17位丙酸,21位也是丙酸,一 定 要 脱 21位 丙酸 , 如 果 脱 17位 , 就 不 能 起 到 局 部 作 用 。- 9位 加 CL, 加 入 卤 素 可 能 导 致 药 物 在 全 身 分布 如 脂 肪 组 织 中 增 加 甚 至 透 过 血 脑 屏 障 。 BUDBDP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科学的分子结构:安全、有效的抗炎基础局部的作用强度:局部抗

5、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全身的影响程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组织分布小稳定性和安全性:各临床研究结果合理的药物颗粒: 保证有效雾粒输出 常见ICS药理学特性的对比 1. Edsbcker 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98(6):523-36.2. Miller-Larsson et al, Clin Ther. 2003; 25 Suppl C:C28-41.3. H.Derendorf,et al, Eur Respir J.2006;281042-1050. 水溶性1(ug/ml) 脂溶性 2(log P) 溶解时间1 相对受体亲和力3二丙酸倍氯米

6、松 0.13 4.40 5hr 53布地奈德 16 3.24 6min 935 丙酸氟替卡松 0.14 4.20 8hr 1800 分 子 量电 荷水 溶 性亲 脂 性 分 解 溶 解 颗 粒 大 小 湿 度 先与气道表面液体接触 活性分子通过肺上皮细胞吸收,这个过程主要取决于生化特性(溶解率与亲脂性) 对非溶解颗粒的清除 纤毛组织清除及巨噬细胞吞噬Ruge CA. Lancet Respir Med 2013;1:402-413. 吸入药物肺部吸收-清除过程第一个平衡:ICS的水溶性和亲脂性的平衡:影响肺部吸收-清除的重要因素BUDBDP Dalby C.Respir Res 2009;10

7、:104注 : 亲 水 性 不 足 影 响 ICS的 溶 解 , 增 加 呼 吸 道 的 清 除 。 由 于 氟 替 卡 松 脂 溶 性 更 高 , 更 可 能 通 过 咳 痰 被 搬 运 清 除 , 经 过 气 道排 出 的 氟 替 卡 松 是 布 地 奈 德 的 5倍 。 65432 10 0 1 2 3 4 5 6 Expectorated amount,drug(% ELDD) Time since adminstration(hours) BudesonideFluticasoneCOPD患者痰液中布地奈德的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BUDBDP 布地奈德酯化作用 延长了抗炎作用时间 增

8、加了呼吸道的选择性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CoA,coenzyme A.Tunek A et al.Drug Metob Dispos 1997;25:1311-1317;Miller-Larsson A et al.Drug Metab Dispos 1998;26:623-630. -C-(CH2)nCH3O=布地奈德肺内酯化作用 布地奈德的酯化作用具有高度肺部选择性总药量 原型药物 酯化药物3.1 0.7(23%) 0.9(30%)4.7 2.1(45%) 18 12(68%) 2(12%)1.6 1.1(70%) 1.6(33%) 390 27(7%) 3

9、15(81%)26 4(16%) 18(72%)1.1 0.7(70%)1.1肌肉注射 1 nmol/rat(250g) 气管内滴注 1 nmol/rat(250g)气管血浆 总药量 原型药物 酯化药物 Miller-Larsson et al, 1999a 酯化作用延长布地奈德实际肺部停留时间 (体内试验)O: Ex vivo bronchial brush : Central lung: Peripheral lung+ : Intercostal muscle Van den Brink KI, et al. Evidence of the in vivo esterification

10、of budesonide in human airways.Br J Clin Pharmacol. 2008;66(1):27-35.一项开放标签、单次剂量、随机研究,纳入22例成人患者,给予布地奈德1000g(200g 5次)和丙酸氟替卡松1000g(250g 4次)吸入治疗,主要终点指标:药物在肺组织中和血浆中的浓度。 布地奈德的亲脂性一旦进入细胞内会发生变化,增加了滞留时间1细胞内脂肪酸的酯化作用使布地奈德在气道组织内转变为不活跃的形式(高度酯化),之后缓慢再生成有活性的布地奈德分子1 这种效应在氟替卡松或二丙酸倍氯米松中未被发现2 1.Miller-Larsson A et al.

11、Drug Metab Dispos 1998;26:623-630.2.Figure adapted from edsbacker S et al.Ann Allergy Asthmo Immunol 2002;88:609-616. 布地奈德动态亲脂性BUDBDP 10-12 0 分 钟 2 小 时 6 小 时吸 入 后 时 间10组织内平均放射活性 (pmol/g/nmol) 2 5 .1 %7 .1 %5 .0 %I 布 地 奈 德丙 酸 氟 替 卡 松倍 氯 米 松Miller-Larrsson,et al.Drug Metab Dispos.1998;26:623-630. 布 地

12、奈 德 vs. 丙 酸 氟 替 卡 松 和倍 氯 米 松 : P=0.002 动物实验显示布地奈德在气道中的滞留时间较丙酸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更长BUDBDP 一项动物实验,对大鼠模型进行气管内滴注或吸入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倍氯米松。吸入剂量分别为丙酸氟替卡松:0.360.07nmol/kg或3.70.3nmol/kg;布地奈德:0.460.02nmol/kg或0.850.12nmol/kg;倍氯米松2.20.1nmol/kg。主要终点指标:糖皮质激素在组织和血浆中的内放射活性。 布地奈德支气管血管收缩作用较氟替卡松、倍氯米松更明显 Mendes ES, et al. Comparative

13、 bronchial vasoconstrictive efficacy of inhaled glucocorticosteroids.Eur Respir J. 2003;21(6):989-93. * P0.05 氟替卡松 倍氯米松 布地奈德BUDBDP 研究共纳入10例轻度哮喘稳定患者和10例无哮喘史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研究第1-3天,受试者在3天内随机给予倍氯米松1680g,氟替卡松880g或布地奈德1000g吸入治疗,观察气管收缩情况、FEV1、血压、心率。研究第4-6天,受试者随机给予三种激素中的一种,倍氯米松剂量:420,840,1680和3360g,氟替卡松剂量:2

14、20, 440, 880 and 1,760g,布地奈德剂量: 200, 400, 800 and 1,600g,观察血压、心率、气管收缩情况FEV 1。 ICS起效时间比较布地奈德 3小时丙酸氟替卡松 12小时二丙酸倍氯米松 3天内莫米他松 7小时 1.Reichmuth D Drugs Today 2001; 37:3002.Engel T,et al. Allergy.1991;46:547-553 556065 7075 0 1 2 3 4 5 6 7 8 9布地奈德 1600 g安慰剂时 间 (小 时 )*吸入治疗4,5,6,7,8,9h后布地奈德vs安慰剂P0.05FEV1 % 预

15、计值单剂布地奈德引起FEV1%的快速改善2BUDBDP 一项随机、双盲研究,纳入30例哮喘稳定期患者,随机吸入布地奈德1600g或安慰剂,测定吸入前和吸入9h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包括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 * * * * * *不同ICS起效时间表1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科学的分子结构:安全、有效的抗炎基础局部的作用强度:局部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全身的影响程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组织分布小稳定性和安全性:各临床研究结果合理的药物颗粒: 保证有效雾粒输出 药代动力学特性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治疗结局口服生物利用度 ,% 蛋白结合率, % 清除率, l/h

16、 分布容积, L 半衰期,h布地奈德 11 88 84 183 2.8氟替卡松 18hT1/2=2.8hRalph Brattsand,et al. Clin Ther.2003;25Suppl C:C28-C41. 一项药物动力学模型,模拟布地奈德每日一次给药后,观察稳态下布地奈德在肺和循环中的脂化反应。 ICS吸入后在血浆和组织中的累积25020015010050 0药物剂量(g) 250200150100500AavAav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给 药 后 时 间 ( 小 时 ) 给 药 后

17、时 间 ( hours)组 织血 浆 组 织血 浆 布 地 奈 德 氟 替 卡 松药物剂量(g) Klln A et al. Drug disposition analysis: a comparison between budesonide and fluticasone. J Pharmacokinet Pharmacodyn.2003;30:239-56. BUDBDP 一项交叉研究,纳入21例受试者(其中13例健康受试者、8例轻度哮喘患者)给予静脉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静脉给药剂量: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均为200g 10min静脉输注;雾化给药剂量: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均为100g

18、 bid。主要终点指标:半衰期、药物血浆和组织浓度、分布参数。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科学的分子结构:安全、有效的抗炎基础局部的作用强度:局部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全身的影响程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组织分布小稳定性和安全性:各临床研究结果合理的药物颗粒: 保证有效雾粒输出 布地奈德对血浆皮质醇抑制程度明显低于氟替卡松 Lipworth BJ. Arch Intern Med 1999;159(9): 941-55 曲 安 奈 德布 地 奈 德倍 氯 米 松 氟 替 卡 松 氟 替 卡 松泼 尼 松 龙布 地 奈 德曲 安 奈 德24小时或隔夜尿液激素水平:氟替卡松的浓度回归曲线斜率显著高于倍

19、氯米松 (P0.05) 、曲安奈德(P0.05)及布地奈德(P0.001) 清晨8点血激素水平:氟替卡松的回归曲线斜率与口服泼尼松龙相近,显著高于曲安奈德(P0.05)及布地奈德(P0.05) 本研究通过电脑数据库检索(1966年至1998年)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报告数据关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生长、骨骼、皮肤、眼睛及全身的系统性影响。左图:纳入21个研究的Meta分析,评估双倍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24h或隔夜尿皮质醇水平的作用。右图:纳入13项研究的Meta分析,评估糖皮质激素对清晨8时血浆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作用。 长期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身高的影响 可达到正常成年平均身高1,3 非进展性

20、,不累积3 影响主要集中在治疗初始期(第一年),后期生长快速赶上2,4 1.Silverstein MD,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7;99(4):466-74.2.Agertoft L,et al.N Engl J Med. 2000 Oct 12;343(15):1064-9.3.Kelly HW, et al. N Engl J Med. 2012;367(10):904-12. 4.Turpeinen M,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8;93(8):654-9. 1.2cm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CAMP研究,纳入104

21、1例在5-13岁的轻中度哮喘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布地奈德组(200g bid 吸入),奈多罗米组 (8mg bid 吸入)和安慰剂组,疗程为4-6年。观察药物对儿童身高的影响3。 27 怀 孕 早 期 使 用 布 地 奈 德1995-1998年 总 新 生 儿100000100001000 10120 30 35 40 4 5 50 55 60男 孩100 65发 生 率 出 生 身 长 (cm)25 发 生 率10000010000100010010 女 孩301 出 生 身 长 (cm)35 40 45 502520 6555 60 数 据 来 自 瑞 典 医 学 出 生 登 记 中 心 :

22、 1995-1998年 的 293,948名 新 生 儿 ,其 中 2,968名 母 亲 在 妊 娠 早 期 服 用 布 地 奈 德50.8cm 50.2cm Ensio Norjavaara,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736-42. 怀孕早期使用布地奈德,不影响新生儿身长 28 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引起NTM发生率低于倍氯米松校正后的比值比* *校正因素有合并症、酗酒史、NTM诊断前口服激素和其它免疫制剂使用、婚姻状况和居住状况 Andrejak C et al. Thorax 2013;68:256-262. 布地奈德引起非结

23、核分支杆菌(NTM)发生率较倍氯米松和氟替卡松更低 一项来自丹麦医疗保健系统的数据调查,共纳入在1997年至2008年间的确诊为非结核分支杆菌(NTM)332例成人患者,评估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应用对NTM患病风险的影响。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科学的分子结构:安全、有效的抗炎基础适当的起效时间:非经典途径、脂溶性/水溶性局部的作用强度:局部抗炎强、气道滞留时间长全身的影响程度:体循环滞留时间、代谢药物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的结果合理的药物颗粒:保证有效雾粒输出 药物颗粒电镜扫描图 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Vaghi A, Berg E, et al. In v

24、itro comparison of nebulised budesonide (Pulmicort Respules) and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Clenil per Aerosol).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2):151-3. 布 地 奈 德 雾 化 液 二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雾 化 液 不同糖皮质激素雾化液有效雾粒输出比例对比(不同雾化装置中) Vaghi A, Berg E, et al. In vitro comparison of nebulised budesonide (Pulmicort Res

25、pules) and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Clenil per Aerosol).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2):151-3. 平 均 高 出 2-3倍 一项体外研究,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ml)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4mg/ml)在三种不同的喷射雾装置中的有效雾粒输出情况。Cirrus装置(输出较小的雾粒2-3m);Pair LC Plus装置(输出中等大小的雾粒4-5m);Omron(输出大颗粒雾粒6-8m),两种混悬液雾化吸入量均为2ml,维持5min。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液在不同装置中的雾粒输出

26、情况。Omron Omron 小 结布地奈德 氟替卡松 倍氯米松糖皮质激素效应 中等 高 中等/低脂溶性 低 高 中等/高分布容积 低 高 很低经口吸收药物的首过清除 高 较高 低 半衰期 短 长 非常短全身效应 低 高 中等1.Wales D et al.Chest 1999;115:1278-1284.2.Derendorf H,et al.Eur Respir J 2006;28:1042-14503.Edsbcker 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98(6):523-364.pedersen S.Am J Respir Crit Care

27、Med 2001;164:521-555 临床研究比较 02Contents/目录 研 究 一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400g 吸入布地奈德 每天晚上一次400g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 每天早晚各一次 观察哮喘症状控制状况、肺功能检测结果、2激动剂使用情况等吸入布地奈德Turbuhaler组(n=55)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pMDI组(n=54)研究方法109例16岁轻到中度哮喘患者(2周导入期后随机分组) 连用8周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基

28、线资料特征 布地奈德组 二丙酸倍氯米松组年龄(岁) 35.412.6 31.23.2性别比(男:女) 21:34 25:29哮喘持续时间(周) 128.99.61 144.411.1PEFR 310.785.6 311.897.4FEV1 2.10.5 2.00.8早晨哮喘发作(次/周) 4.52.2 4.32.4 早晨PEFR 287.782.6 299.2111.6晚上PEFR 293.686.6 309.0107.8夜间哮喘发作(次/周) 6.74.1 6.75.52-激动剂使用(次/周) 21.412.9 21.816.2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

29、05, 24(3): 190-195. 研究结果FEV 1平均值 * *:两组相比,P0.05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FEV1改善情况较二丙酸倍氯米松更明显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研究结果 * *两组相比,P0.05PEF平均值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PEF改善较二丙酸倍氯米松更明显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吸入布地奈德改善哮喘症状较二丙酸倍氯米松显著哮 喘 症 状 评 价 指标 治 疗 组 Run-in期 治 疗 后 4周 治 疗 后 8w

30、P值晚 上 觉 醒 次 数 BDP组 6.67 3.72 2.52 0.0001BUD组 6.76 2.55 1.34 0.0001早 晨 发 作 次 数 * BDP组 4.47 2.12 1.71 0.0001BUD组 4.26 2.45 0.81 0.0001白 天 发 作 次 数 BDP组 10.28 4.04 2.73 0.0001BUD组 11.00 4.85 2.54 0.0001早 晨 PEF BDP组 287.7 332.9 352.5 0.0001 BUD组 299.2 360.3 396.8 0.0001夜 间 PEF* BDP组 293.6 330.7 354.1 0.0

31、001BUD组 309.0 352.4 403.6 0.00012激 动 剂 的 使 用 BDP组 21.37 12.57 8.0 0.0001BUD组 21.83 11.65 4.59 0.0001*:两组之间的改变值(治疗后8周与导入期的值)相比,P0.05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结论 对于16岁轻到中度哮喘患者的治疗,与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相比,吸入布地奈德改善肺功能和症状更显著 Ohaju-Obodo JO, et al. WAJM, 2005, 24(3): 190-195. BUDBDP 研 究 二 Miy

32、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 6: 27-35. Miy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 6: 27-35. 100g 吸入布地奈德 Bid 100g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一天四次 观察肺功能检测结果、哮喘控制症状评分表等吸入布地奈德200ugTurbuhaler组(n=104)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pMDI组(n=106)研究方法350例中度哮喘成人(2周导入期后随机分组) 吸入布地奈德800ugTurbuhaler组(n=112) 400g 吸入布地奈德 Bid 持 续 6周 研究结果高 剂 量 布 地 奈 德 组 较

33、 二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组 明 显 改 善 PEF日 变 异 率*800ug布 地 奈 德 200ug布 地 奈 德丙 酸 倍 氯 米 松 Miy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 6: 27-35. *800ug布地奈德vs丙酸倍氯米松:P0.001 BUD组 患 者 远 期 哮 喘 发 作 率 明 显 低 于 BDP研究结果 Miy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 6: 27-35. 200ug布地奈德vs丙酸倍氯米松:P=0.037800g布地奈德vs丙酸倍氯米松:P0.001 在 中 度 哮 喘 成 年 患 者

34、 中 , 与 吸 入 二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相 比 , 吸 入 布地 奈 德 可 更 有 效 地 改 善 患 者 症 状 ; 高 剂 量 布 地 奈 德 较 二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组 改 善 患 者 肺 功 能 效 果 更 好结论 Miyamoto T, et al. Respirology, 2001, 6: 27-35. BUDBDP 总结 03Contents/目录 适中的亲脂、亲水性,容易肺吸收,快速起效 独特的酯化作用,气道选择性高, 抗炎作用持久 分布容积小、半衰期短,安全性获得临床认可 疗效和安全性达到平衡状态布地奈德目前较为理想的ICS H.Derendorf,et al, Eur Respir J.2006;281042-1050.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