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463044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70.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带状疱疹感染后的神经系统病变 v带状疱疹感染后病毒可以一种非活动的形式潜伏在颅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根中.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病毒再次活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大约有15%的带状疱疹患者可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感染后神经痛,由于神经根受累而出现的感觉或运动障碍,脑膜脑炎,脊髓炎,及脑血管病变 带状疱疹后的颅神经病变v此病变最常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的数周内,(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好发于胸背部,之后可继发三叉神经眼支受累常伴发有疱疹性角膜炎,如果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常常是导致失明的原因。(2)面神经:累及面神经可出现病变侧的面瘫,常伴有外耳道和鼓膜的带状疱疹及听觉过敏。被称为Ramsa

2、y Hunt综合症。此综合征的预后不及特发性的Bell麻痹。(3)其他:少数情况下,患者可由于累计动眼神经而出现眼肌麻痹。后组颅神经很少受累。 v治疗: 由于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目前的治疗方案都属于经验用药。我们推荐口服阿昔洛韦800mg,每日五次。若出现了三叉神经眼支受累的症状,疗程至少要达到7天。 治疗后神经痛(PHN)v特点:(1)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免疫缺陷的患者。v(2)疼痛时间一般为几个月,少数病人持续数年。v(3) 疼痛表现为持续性烧灼样, 刀割样疼痛。可伴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疼痛的范围要比皮肤带状疱疹区大。 v预防:曾对于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试用阿昔洛韦

3、800mg 每日五次,710天。但未发现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预防发作。v治疗:(1)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2575mg/d,每日三次,或每晚顿服。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少量吩噻嗪类药物v(2)抗癫痫药:卡马西平6001200mg/d,或苯妥英纳0.1g tid。可减轻疼痛。v(3)肾上腺皮质激素:缓释氢化可的松片1030mg,每日二次。 或疼痛区局部浸润用药对部分病人有效。v(4)其他:口服或肌肉注射VitB1和VitB12. 带状疱疹后病毒性脑炎v特点: (1) 带状疱疹后脑炎多发于中年和老年.v (2) 发病前有带状疱疹感染的病史.大约有6% 的病例可伴发脑病v (3) 脑部

4、症状通常在皮疹后35周,疱疹已经消退皮肤留有色素斑时出现。与疱疹同时出现者少见。v(4)主要表现为头痛,烦躁,呕吐,发热,谵妄,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昏迷甚至死亡。v(5)查体可有脑膜刺激征,肢体无力,偏瘫等。v(6)患者一般症状比较轻,可以完全治愈,但老年人或伴发三叉神经眼支受累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带状疱疹感染后脊髓炎v脊髓炎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好发于免疫抑制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病毒往往弥漫性的感染脊髓,而不会局限在疱疹破溃的部位。v脊髓组织的病理切片可见脊髓脱髓鞘,出血性坏死,坏死性血管炎,以及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神经节中可看到核内包涵体。 临床特点:v(1)此病可见于免疫过度活跃

5、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对于免疫活跃的患者往往为亚急性起病,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起病往往比较隐袭,缓慢进展。v(2)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肢体无力和感觉障碍。大约1/2的病人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v(3)起病往往是单侧的,或是双侧但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和后索症状以疱疹侧为重,而脊丘束症状以疱疹对侧为重。大约不到1/3的患者可出现横贯性脊髓损伤的表现。v (4)没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MRI可看到弥散或局限髓内异常信号,部分病人可出现增强。 带状疱疹后脑炎或脊髓炎的诊断v(1)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或中度增高,糖及氯化物定量正常。v(2)早期诊断方法,早期可用PCR

6、方法对带状疱疹的DNA进行检测, 但适应用此方法,有一个诊断时间窗,超过了这个时间,病毒的DNA将在脑脊液中消失。v(3)抗病毒抗体:并非在每一个病人的脑脊液中都能找到抗病毒抗体,但若只在血液中找到抗带状疱疹病毒的抗体对于诊断没有意义,因为在大多数的成年人中,血清中的抗体都为阳性。 带状疱疹后脑炎及脊髓炎的治疗v(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是目前的首选药物,50%可通过血脑屏障,对于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有抑制其DNA合成的作用, v(2)激素治疗:目前尚有争议,观点有二激素可破坏或减少淋巴细胞,抑制干扰素和抗体的形成,可能增加病毒复制,导致感染扩散。激素有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消除脑水肿。同时还能稳定溶酶体,防止有害物质的释放。v目前研究表明,激素可明显减轻脑和脊髓的肿胀,临床症状的出现多在病毒血症期之后,而干扰素的产生多发生与病毒血症期,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应用激素不会增加病毒的复制, 现在主张短期,大量应用,逐渐减量,1014天停用。 v(3)其他:干扰素-,6000万单位,连续肌肉注射30天, 转移因子:皮下注射每次一支,每周12次,v这些方法,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临床上也很少应用。v(4)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