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3413229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点知识】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官员选拔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2)明清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朝代制度标准特点演变趋势先秦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军功爵制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核心素养(I)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点: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时空观念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拔与管理.征。难点:选官制度,考

2、核制度,监史料实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察制度的总结.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历史解释【学习目标】一第二单元第5课第3框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习聚焦: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课前回顾】选官考核汉:察举制;秦汉:上计制九品中正制f科举制;磨:品、才;宋:“磨勘”秦:汉魏晋朝北朝,公支的j220年589年221年!考满、考察京察、大计隋至宋明油(前期)1279年1368年1840年监察I秦:御史大为汉:剌回御史台都察院、六科“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

3、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收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10,“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考核内容: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疲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老、病离职。总结:依据之前所学和教材内容,请归纳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是如何考核官员的,件完成以下表格。并总结其发展趋势和特点。-朝代考核标准考核机构发展趋势:秦汉御史1、考核法规趋于完善2、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3、考核日趋严格-隋唐明清中央政府特点: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考核重德尚能;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思考,结合材料(学习拓展P33),谈谈你

4、对中国古代考核问题的看法。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汉代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魏晋南北朝与当时土族制度密切相关隋唐才学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明清八股取土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二).官员考核明朝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朝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it,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考满”

5、和“考察”不同女宗制度卷结: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发展及特点。都察院和六 科(科道)元朝两宋隋唐中央设立抑 史台:地方 设行的*之台、 小政朦访同中央设立神 史台:地方 设立道作为 监察区中夬设鱼8p 交台:地方 划分珞作为 女祭区:台 *合一秦汉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在地方设刺史【知识拓展】监察的特征从产生来看:来源于皇权;从地位来看监察权独立;从方式来看交叉监督以小监大;从之能来看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知识拓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积极作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局限性:专

6、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有限。雎察的主体与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丈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众践督,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而是古代权力女督制度实际作用发樨粮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奇统治者鱼*,人治色彩浓厚;不能从根本上的束鱼衣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材料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支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速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请稽查率奏随事考成以修实

7、政疏积极: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局限: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启示: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官员监察(L)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枚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知识拓展: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

8、三重临察网络。知识拓展: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独裁统治的特色。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清: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的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练习】1. (2021全国甲卷高考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

9、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 (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土绅之间关系紧张B.土人臾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3.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Sr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愿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课堂总结】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