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写作技巧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371840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写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写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写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写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写作技巧(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我比较推荐按老师说的去把一篇文言文抄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字字对译.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便是能让你了解很多你以前不会或者是误解了的词汇,也能借此掌握更多的词汇量,遇见一篇陌生的文言文也能大概读懂其意思。其次,也能让你在考试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是否牢固,再依照注释去对照,也能起到一个自我检测的作用。 m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通假字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文言文,不明了古字通假,只照字面意思理解,往往会解释不通或者解错句意。m一、在读音中辨析。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m二、在结构中把握。通假字是古汉语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就是说可以利用字形特点掌握通假字。(例如本

2、学期学过的坐同“座”,座位;亡同“无”,没有等) m这里是一些常见的通假字: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3、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4、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8、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智慧。 9、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玩乐 。1 0、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m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

3、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例如“是”在古代有指示代词,这里的意思,而如果按照今义意翻译就错了) 介绍一些古今异义的词1 .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2 .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3 .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缘故(名词)。4 .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5 .其实 今义:实际上;古义:它的果实。6 .陇断 今义:把持独占; 古义:山川阻隔。7 .左右 今义

4、:大致范围;控制; 古义:侍卫人员;身边跟随的人。8 .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9 .恨 今义:令人憎恨;古义:遗憾。 m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中又是一个义项。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占着十分大的比重,所以学好一词多义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像“之、以、而”等,如果没有掌握它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意思,翻译就会出现错误。所以,掌握词语不同的意思也对学习文言文十分有帮助。 常用:之:1 . 到.去 2 .第三人称代词 3 .指示代词,这 4 .助词而:1 . 第二人称代词,你 2 .表承接;表转折;表因果 3 .表修饰 4 . 连词;

5、如果,却 5 .语气词 6 .如,像以:1 . 用 2 .认为 3 .原因 4 .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5 .连词,用法相 当于而 ;.其:1 .第三人称代词 2 .指示代词,那,那些 3 .连词,相当于“如果” 4 .句中语气词,表反问、揣测、期望、命令 5 .形容词词头顾:1 .回头看 2 .顾念、考虑 3 .看望拜访 4 .副词,反而、却 5 .副词,不 过、只是 6 .副词,岂、难道 m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

6、、意动用法等)。虚词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 m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作为标志)、省略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m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m也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m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m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m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