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332182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1.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2月13日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一、甲状腺功能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

2、粘液性水肿等);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 1.342.73 nmol/L (0.871.78 ng/mL)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 :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参考范围 78.38157.4 nmol/L (6.0912.23 ug/dL)3、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 :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参考范围 3.86.0 pmol/L (2.53.9 pg/mL)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参考范围 7.8614.41 pmol/L (0.611.12 pg/mL)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 :评估甲状腺的状态,确定亚临床的或潜在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筛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最灵敏的诊断指标,也是产前诊断

4、先天性甲低的最佳指标,并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治疗进行疗效考核并指导用药。增高: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如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下丘脑性甲亢、地方性或单纯性甲状腺肿。降低: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如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临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参考范围 0.345.60 uIU/ml (mIU/L)6、甲状腺球蛋白(Tg)临床意义:有助于监控做过甲状腺切除术后( 使用或未使用放射能) 病人、监控缺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自身抗体的病人体内的原位性和转移性甲状腺组织。增高:Hashimoto 病、Gr

5、aves病、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均可出现循环中Tg 水平升高。参考范围 0.136.8 ug/L (ng/mL)(使用ThgAb 阴性样本产生)7、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g-Ab)临床意义 :ThgAb通常存在于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人体内,有助于诊断某些甲状腺紊乱,如Hashimoto 病、非中毒性甲状腺肿和Graves 病。大约在10% 的健康个体中可以检测到ThgAb。甲状腺球蛋白自身抗体可能对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测定产生干扰作用。增高:桥本甲状腺炎、自家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正常妇女随年

6、龄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妇女约18。参考范围 4 IU/ml8、甲状腺激素摄取率(TU)临床意义:TU可间接地测定某些血清蛋白(主要是TBG)的不饱和结合量,与T4联合使用可间接说明甲状腺的机能状况。通过计算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I),可间接测量出样本中游离T4的相对量,与总甲状腺素测定联合应用于临床诊断。参考范围 TU 32.048.4 % (0.320.48)FTI 5.9313.13 ug/dL (76.32168.98 nmol/L)9、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临床意义:TPO-Ab是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最为灵敏的测试方法,有助于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紊乱和危险分层

7、,帮助鉴别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紊乱与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机能减退。干扰素、白介素-2和锂治疗、唐氏综合症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孕妇及产后甲状腺炎病人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危险评估。增高:桥本甲状腺炎(检出率约为90%),格雷夫斯病(检出率约6080%)等。参考范围 9 U/ml二、激素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床意义:早期妊娠诊断的最佳指标。并能用于绒毛癌、异位妊娠、葡萄胎的诊断,判断先兆流产、不全流产;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抗早孕药物的疗效观察;唐氏综合症早期筛查;增高也见于脑肿瘤、非精原细胞的睾丸肿瘤。参考范围 男性 0.52.67 mIU/ml(IU/L)非孕妇 0.52.9

8、0孕妇 0.2-1孕周 550 1-2 孕周 505002-3 孕周 1005,0003-4 孕周 50010,0004-5孕周 1,00050,0005-6孕周 10,000100,0006-8孕周 15,000200,0008-12孕周10,000100,0002、促卵泡激素(FSH)临床意义:测定FSH水平可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结合LH可准确判断排卵期。增高:卵巢性闭经和垂体下丘脑、垂体性闭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睾丸或卵巢发育不良(如克氏综合症、先天性小睾综合征、Turner综合症及睾丸精原细胞瘤),卵巢早衰,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睾丸精原细胞癌,男性不育症,

9、真性性早熟,慢性肾衰,垂体FSH瘤,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慢性乙醇中毒等。降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如席汉氏综合征)和各种下丘脑垂体疾病,假性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口服避孕药,精神性厌食,前列腺癌,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等。参考范围 男性 1.2719.26 女性 卵泡期 3.858.78 排卵期 4.5422.51 黄体期 1.795.12 绝经期 16.74113.59 mIU/ml 3、促黄体激素(LH)临床意义 :来源同FSH,反映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预测排卵;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功能早衰,Turner氏综合症,真性卵巢发不全,月经失调,男性性功能低下鉴别,青春期儿童性早

10、熟的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垂体腺瘤术后观察。参考范围 男性 1.248.62 女性 卵泡期 2.1210.89 排卵期 19.18103.03 黄体期 1.212.86 绝经期 10.8758.64 mIU/ml4、垂体泌乳素(PRL)临床意义:测定PRL水平是评定下丘脑垂体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进行甲氧氯普胺兴奋PRL试验、氯丙嗪PRL试验、左旋多巴抑制PRL试验、溴隐亭抑制PRL试验等以判断垂体功能情况及泌乳瘤的鉴别诊断等;对月经异常和不孕的病因诊断与鉴别有极大意义。增高:PRL30ng/ml,表示PRL增高;在100ng/ml以下时,性质不定,多种原因均可致(如某些药物如氯丙嗪、抗组织胺

11、药、甲基多巴、利血平等),也可为早期轻症泌乳素瘤;PRL100ng/ml约50%为垂体催乳素分泌瘤,PRL200ng/ml应高度提示垂体催乳素分泌瘤。青春期下丘脑综合征,闭经溢乳综合征,垂体肿瘤,垂体增生;男性乳房发育,肾衰病人,原发性甲减病人,其它如创伤、手术、带状疱疹、吸乳、肾功能衰竭、性交后均可增高。降低:垂体功能低下;席汉氏综合征;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参考范围 男性 2.6413.13 女性 50岁 3.3426.72 50岁 2.7419.64 ng/ml (ug/L)5、孕酮(Prog)临床意义 :孕酮含量与卵巢黄体及妊娠胎盘关系密切,临床用于确定排卵、检测黄体功

12、能及妊娠进程的观察。增高:正常月经周期中黄体期,多胎,葡萄胎,轻度妊高症,糖尿病孕妇,先兆子痫,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症,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降低: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性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胎,异位妊娠等,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参考范围 男性 0.142.06女性 卵泡期 0.311.52 排卵期 3.325.6 黄体期 5.1618.56 绝经期 0.08 孕妇 3周 4.7350.74 3 -6周 19.4145.3 ng/ml6、雌二醇(E2)临床意义 :可作为

13、开展助孕技术诱发排卵时监测卵泡发育、成熟的指标之一,用于指导给药及确定采卵时间。增高:正常妊娠、多胎妊娠、糖尿病孕妇;肝硬化、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中枢性性早熟;肥胖、某些药物(如氯底酚胺、绒毛膜促性激素),吸烟男子,睾丸肿瘤,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降低:下丘脑病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Turner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吸烟妇女、异常妊娠;卵巢囊肿、卵巢过早衰竭、卵巢切除术后;葡萄胎患者;垂体-卵巢性不孕症;月经障碍、垂体卵巢性闭经、绝经期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席汉氏综合征;无脑儿;轻度糖尿病;某些药物(如应用黄体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卵巢功能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避孕药和雄激素)。

14、参考范围 男性2047 pg/mL (73 172 pmol/L)女性 卵泡期 27122 ( 99448 )排卵前 95433 ( 3491590)黄体中期 49291 ( 1801068)绝经后 2040 (73147 )7、未结合雌三醇(uE3)临床意义: 监测胎盘功能、判断胎儿发育情况重要指标。用于宫内胎儿生长迟缓诊断;过期妊娠的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观察;死胎、无脑子儿判断;隐性遗传病;肾上腺异常综合症uE3升高。妊娠异常时,早期-hCG、晚期uE3监测。参考范围 孕妇 2628孕周 4.12932孕周 7.408.503336孕周 9.3013.73738孕周 16.72

15、3.73940孕周 17.725.440孕周 19.330.0 ng/ml8、睾酮Testosterone(T)临床意义 :睾酮与男性性发育而引起的所有男性性征变化紧密有关,睾酮的含量在一天中具有昼夜间节律性变化,一般取血时间以晨69时空腹为宜。增高:常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肾上腺瘤,先天肾上腺增生症或下垂脑- 垂体- 睾丸轴异常,真性男性性早熟;女性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毛症、皮质醇增多症、间质泡膜增殖症、卵瘤等。降低:常见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包括先天性无睾症、睾丸萎缩等;垂体机能减退,泌乳素过高症,肾衰竭,肝硬化或者Kleinfelter 综合征等。参考范围 男性 1.757.

16、81 女性 0.10.75 ng/ml9、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临床意义 :DHEA-S可代谢为“活化”的雄性激素,随年龄增加水平降低,70岁只有高峰时的1020%,是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可用于Cushing 综合征、肾上腺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及肾上腺肿瘤)、多毛症的女性患者、男性化的肾上腺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参考范围 (ug/dL) 年 龄女 性男 性1821岁51321245372130岁18391856903140岁232661064644150岁19231704955160岁8188383136170岁121332424471岁71775253三、肿瘤1、甲

17、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具有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价值。增高:原发性肝癌(诊断阈值:AFP400ng/ml,以两次以上动态测定为好),非精原细胞型睾丸癌,毛细血管扩张型共济失调,遗传性高酪氨酸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它的恶性疾病。参考范围 09 ng/ml2、癌胚抗原(CEA2)临床意义: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恶性胸腹水增高,特别是结直肠癌具有考核疗效的价值,胃癌的诊断以胃液测定为好,炎症,抽烟可致血中CEA轻度增高。参考范围 05 ng/ml3、前列腺特异抗原(第二代PSA)临床意

18、义:PSA存在于正常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和恶性前列腺组织,以及前列腺液和精浆中,具有器官(前列腺)特异性,但没有肿瘤特异性;主要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的检测、预后、手术控制及术后监测,如PSA结合直肠指检(DRE)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连续测定PSA 有利于发现残余肿瘤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癌症复发,治疗后的检控。增高:前列腺癌明显增高,诊断特异性达90%-97%。其它如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症和其它邻近组织中的血清PSA 浓度也可能升高。参考范围 4.0 ng/ml4、游离前列腺抗原(f PSA)临床意义 :游离型PSA与总PSA 一起用来检测前列腺癌。游离型PSA百分比值(游离PSA/总PSA)

19、有助于区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疾病,可用于测定个体病人患癌症可能性的风险评估。PSA 浓度升高的病人中,游离型PSA百分比值越低,则患癌症的可能性越高。参考范围 男性游离型PSA百分比值25%,推荐进行活检。5、糖类抗原CA-125(OV)临床意义: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增高:见于卵巢癌(6097,常用于诊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癌、肝硬化、肝炎、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参考范围 35 U/ml6、糖类抗原CA15-3(BR)临床意义:存在于多种腺癌内,是检测乳腺癌比较重要的抗原。增高

20、:见于乳腺癌(、期1020;期70)、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肺癌、结肠癌、乳头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参考范围 31.3 U/ml7、糖类抗原CA19-9(GI)临床意义:目前报道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增高:见于胰腺癌(8090)、肝癌、胆管癌、胆管壶腹癌、食道癌、结肠癌和胃癌等。此外,急性胰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 性胆管炎、胆结石(随病情好转及黄疸消退,CA19-9降至正常水平)、肝硬化、肝炎等也有增高。参考范围 35 U/ml四、贫血与骨标志物1、贫血标志物铁蛋白(SF)临床意义 :铁蛋白的浓度与机体内的总铁含量成

21、正比,不受日间变化影响,是一种检测早期铁缺乏的灵敏性方法。增高:慢性炎症,急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肾衰竭以及某些类型的肿瘤病中(如白血病、肺癌、乳腺癌)。亦是冠心病危险因素,饮酒后铁蛋白一过性增高。参考范围 男性 23.9336.2 女性 11306.8 ng/ml2、维生素B12(VB12)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降低:肝硬变,镰形红细胞性贫血,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转化期,肝硬变,酒精中毒,妊娠。参考范围 180914 pg/ml3、叶酸 (Fol2/RBC2) 临床意义 :血清叶酸(Fol2)水平反映了最近叶酸的摄入量。红细胞 (RBC2)叶酸反映长期以来的

22、叶酸储存状况。增高: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降低:叶酸缺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转化期,肝硬变,酒精中毒,妊娠。参考范围 Fol25.21 RBC2 237 ng/ml (Fol211.8 RBC2 537 nmol/L)4、骨碱性磷酸酶(Ostase)临床意义 :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的BAP(骨碱性磷酸酶),有助于评估Paget 症、软骨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症和骨骼病毒转移等疾病。参考范围 男性 20.1 绝经前女性 14.3 绝经后女性 22.4 ug/L5、甲状旁腺激素(I-PTH)临床意义:PTH的测定可以获得甲状旁腺的活性和

23、骨代谢的情况,有助于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衰退或恶性高钙血症做出鉴别诊断,是慢性肾功衰患者病情程度和评价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病人进行周期性的钙血清水平、磷和PTH测量以监测肾性骨病的发生。还可用于外科手术中,结合其它的临床数据帮助临床医师对病人做出治疗决定。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衰及尿毒症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异位PTH 分泌(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肝、肾、乳腺、肺癌等引起) 产生的高血钙病人。降低:恶性病或其它原因产生的高血钙症病人中,血循环中PTH 的浓度通常较低,低于或者趋向外表健康个体的参考范围的

24、低端值。参考范围 1588 pg/ml (1.69.3 pmol/L)6、人生长激素(hGH2)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和治疗脑下垂体腺前叶紊乱。增高:肢端肥大症及巨人症。降低:垂体性侏儒症。参考范围 男性 0.0030.971 女性 0.0103.607 ng/ml (ug/L)7、内因子抗体 (IF Ab)临床意义 :对恶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排除进一步如Schillings试验检测的需要。恶性贫血和内因子抗体的存在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联系,如Hashimoto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Graves病、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症、甲状旁腺机能衰退和兰-伊综合症。参考范围 阴性1

25、.20 可疑1.20 4.1 29-32孕周 7.408.50 33-36孕周 9.3013.7 37-38孕周 16.723.739-40孕周 17.725.440孕周 19.330.0表4 心肌特异蛋白项目参考值范围项目名称女性男性Mb (ng/ml)65.8105.7CK-MB Mass(ng/ml)0.66.3aTn- (ng/ml)0.04表5 贫血标志物参考值范围项目名称女性男性Fer (ng/ml)11306.823.9336.2VB12(pg/ml)180914Fol2(ng/ml)5.21 ; RBC2237IF Ab (AU/ml)阴性1.20可疑1.20 LDH1 LDH

26、3 LDH4LDH5。LDH1 (28.4 5.3)%LDH2 (41.0 5.0)%LDH3 (19.0 4.0)%LDH4 (6.6 3.5)%LDH5 (4.6 3.0)%临床意义:通常在AMI后6h,LDH1开始出现升高,总LDH升高略为滞后。由于AMI时LDH1较LDH2释放多,因此LDH1 /LDH2 1.0,LDH1 /LDH2比值的峰时约在发病后24-36h,然后开始下降,发病后4-7d恢复正常。LDH1 LDH2也可出现在心肌炎、肺栓塞、巨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但体外溶血通常不会导致LDH1 LDH2。2、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1)血清肌酸激酶临床意义:CK测定临床上主要用于

27、诊断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3-6h就开始急剧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20-30h达高峰。CK对诊断心肌梗死较AST、LDH的特异性高,但此酶 增高持续时间较短,在2-4d后就恢复正常。病毒性心肌炎时,CK活性也可明显升高。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在急性脑外伤、脑膜炎、恶性肿瘤、肺梗死、甲状腺功能低下时,CK可可增高。(2)肌酸激酶同工酶参考范围CK-MB:小于10U/L(37)CK-MB/CK总活性:小于5%临床意义:血浆中CK-MB主要来自心肌,升高常被认为心肌损害特异性指标,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28、很有价值。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血清CK-MB即开始升高(大于15u/L),12-24h达到峰值,如无并发症3d后恢复正常水平。胸痛发作3小时后用CK-MB诊断AMI阳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80%。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范围:速率法:8-40U/L(反应温度为37)比色法:8-28卡门单位(反应温度为37)临床意义: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h之内显著增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在48h达到高峰,约在3-5d恢复正常。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的轻度增高。AST与CK-MB、LDH

29、等联合测定有助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程判断。(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有两种受不同基因控制的同工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c-AST)和线粒体(m-AST)中。参考范围:m- AST 15U/L(37)临床意义:m-AST一般要在细胞坏死、线粒体破坏后才释放入血,当细胞不再破坏和修复时血清中m-AST值很快降至正常水平。因此,测定m-AST有利于判定细胞坏死严重程度,也有利于推测患者预后。m-AST的动态活性与病程密切相关,一般在心肌梗死发生后12h明显升高(较CK晚),24h达峰值并持续至48h。m-AST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100%)和特异性(为93.5%)均不低于CK-MB(分

30、别 为92.8%和93.5% ),且峰值时间较长,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新酶学指标。心脏手术前的预后判断:术前m-AST值在20U/L以上时,术后死亡率升高;而术前mAST值在20U/L以下时,术后预后良好。心脏蛋白质标志物检测1、血清肌红蛋白参考范围:健康成人Mb 70ug/L 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本地的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血清Mb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 长期休克等。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31、。2、肌钙蛋白I测定参考范围:cTnI 0.8ug/L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本地的正常参考范围及诊断标准。临床意义: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AMI发生后4-8h血清中的cTnI水平即可升高,12-14h达到峰值,6-10d恢复正常。即出现早,和CK-MB相当或稍早;消失慢,持续时间超过LD1,诊断的窗口期特别长,兼有CK-MB和LD1的优点。cTnI的诊断特异性优于CK-MB和 Mb,可用评价不稳定心绞痛,cTnI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cTnI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在AMI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对于胸痛发作4h以内的患者,首先

32、应测定Mb水平;3h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时评价Mb和cTnI。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所用阴性结果都可排除心肌损伤。地高辛(Digoxin)临床意义 :用于充血性心衰病人治疗的强心苷药物,同时也用于某些种类的心率失常治疗。参考范围 成人 1-2 ng/ml(1.3-2.6 nmol/L)中毒水平 2 ng/ml(2.6 nmol/L)儿童 1.1-1.7 ng/ml(1.4-2.2 nmol/L)九、肾功能1、血清尿素氮(BUN)的正常参考值是3.27.1mmol/L。尿素氮增高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先天性多囊肾、肾脏肿瘤等)、肾前性因素(如脱水、失血

33、、休克、重度烧伤、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上消化道出血等)和肾后梗阻等原因(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双输尿管结石等)。2、血清肌酐(Cr)的正常参考值是53106umol/L。血清肌酐增高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损伤(如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在 严重脱水、失血、休克、心力衰竭和剧烈体育活动后也可见增高。3、血清尿酸(UA)的正常参考值是150416umol/L。血清尿酸增高见于急性、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中毒性肾病(如氯仿、四氯化碳、铅等)和痛风等。十、TORCH1.弓形体(TOXO):孕妇感染后可导致流产、

34、死胎、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或增加妊娠全并症。2.风疹病毒(RUB):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合并综合症,造成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病、耳聋及永久性发育畸形。3.巨细胞病毒(CMV):胎儿被感染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受损为明显症状,如脑积水、脑软化、运动神经障碍、听力丧失、慢性肝炎等。4.单纯疱疹病毒(HSV):它可使皮肤或粘膜局部水疱状病变,如胎儿感染表现为皮肤疱疹、失明、耳聋、脑积水、颅内钙化等症状。十一、 肝纤维化四项1、血清透明质酸(HA)主要由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少量小分子亦由肾小球滤过。当肝,肾功能受损时,血清HA升高,且随病变加剧而呈升高趋势。血清HA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

35、映肝纤维化的发展与转归。2、层粘连蛋白(LN)也称为板层素。属结构性糖蛋白,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与肝纤维化形成有重要关系,是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基础。血清LN水平常与型胶原、透明质酸等相平行,在肝纤维化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3、型前胶原(pc)是型前胶原前体,血清PC含量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反映出肝纤维合成情况。4、型胶原(-C),血清-C被认为能很好地反映胶原的合成,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十二、传染病传染病四项检查,是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的指标有5项,俗称“乙肝两对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

36、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一般说来,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中,如果病毒抗原标志物(HBsAg/HBeAg)阳性,说明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抗原、抗体均阴性,无病毒感染;抗原阴性,一项或多项抗体阳性,表示既往感染或康复期,病毒已清除。分析“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分析其中的某一项指标,而应该参考其它几项,有时还应参考HBVDNA,DNA-P、Pre-S1、S2等检查,同时还应结合临床等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评价。丙肝传染病四项中,负责监测丙肝病毒的指标有1项:丙型肝炎抗体(HCV-Ab)。阴性 ( - )提示未感染丙肝病毒;阳性 ( + )提示感染丙肝病毒;梅毒传染病四项中,负责监测梅毒的指标有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艾滋病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所以育龄夫妻做好艾滋病预防非常重要。阴性( - ) 提示未感染艾滋病毒;阳性 ( + ) 提示感染艾滋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