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23271883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以高台县合黎学区五坝小学为例 赵 利(高台县合黎学区五坝小学.甘肃张掖.734300)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并且将继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得好与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师和实习学生的非正式访谈,以及分析同班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教案,并且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不同年级导入方法的设计和选择,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和课型的不同设计和选择导入方法,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和选择导入方法,以及教学导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从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

2、案例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导入设计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并且将继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息息相关,每一堂课的质量,每一堂课的教学水平,都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态度,且都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直接体现。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桥梁,它是经营整个课堂的第一道

3、关卡。我在实习过程中听了好多课也亲自讲了几节课,根据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对听课记录的分析、总结发现,设计导语,不同年级应设计和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和课型的不同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和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并且在设计教学导入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等方面认真着手,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小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不同年级应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不同年级(低、中、高)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心理因素以及生理特点是有差别的,因此,它们的教学导入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某些方法在某个年级是有所侧重的,不能随心所欲或想当然的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那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学

4、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侧重点、有目标的选择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导语是必要的。 (一)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侧重于创设情境导入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新课内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不同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可以采用讲述故事、谈话设疑、出示图样、谜语导入以及动画模拟等方法。1.讲述故事,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导入新课是深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起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听实

5、习学校的公开课笔算除法(用整十数除的方法)一课时,老师上新课前先用儿童语言生动地讲起一个小故事:森林里住着一群小白兔,它们分别是兔妈妈、兔妹妹和兔弟弟,他们每天过着有规律的生活。清晨,铃声响了,它们一个个从梦中醒来,来到大树下,听兔妈妈讲课。兔妈妈出题了,看谁能吧20360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小兔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同学们,你们能有小白兔那样聪明吗,看看谁会改写啊?板书算式:6030=2;602=30。问:用竖式计算6030=2;602=30怎样确定商2和30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帮助小兔子们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个导入设计,老师在最后为同学们设置了一个疑问,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

6、,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当中。2.谈话设疑,创设情境即在授新课前首先提出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导入新课。在听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老师问学生:“你们一年过几次生日?”学生回答:“我一年过一次生日”。老师接着又问:“我认识一位老爷爷,他不是一年过一次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学习后大家就知道原因,由此板书课题,导出新课。3.出示图样,创设情境有些课,教师可以先出示图样,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边指导学生看图,边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如,在实习过程中听了倍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贴出“桃子

7、”的图样,启发、指导学生做适当的移动,使图样之间形式形成明显的倍数关系。通过师生共同动手摆拼,使学生逐步认识“倍”的概念。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摸得着,看得见的感觉。4.谜语导入,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就是教师用让学生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如在听公开课小时、分、秒一课时,老师先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兄弟二人同步走,摆一摆来走一走,一年到头走不停,没有走出玻璃铺。”学生很快的就猜出是钟。老师:“好,看来同学们都对钟很熟悉。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时、分、秒。”5.动画模拟,创设情境运用动画导入,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静

8、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书本知识直观化2。如在听公开课“0”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用课件展开图画,并有配备;在春暖花开的春天里,鸟妈妈的四个孩子长大了,它们第一次要展开翅膀飞翔。鸟巢里原来有四只鸟,老大飞走了(动态),教师提问学生:“还剩下几只?老二老三也飞走了,还剩下几只?过了一会儿,小弟也飞走了,这时鸟巢里还有小鸟吗?”同学们回答:“没有了。”又问道:“该用什么方法表示没有的小鸟只数呢?引导学生认识:”用0表示没有的数量。”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易懂,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侧重联系生活实际、操作、直接等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即把教学内容的内涵进行拓展,尽可能

9、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在新课程导入时有意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的现实意义3。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结合学生实践,教师提出:“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车轮做成其他形状(如方的、椭圆的等)可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必然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在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中,可以从学生都有过亲身体验的“买东西”开始,先问学生到商店买什么?再让学

10、生讨论应该付多少钱是怎么确定的?从而引出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2.操作导入,形象直观就是教师凭借学生掌握的和新课有联系的知识,让学生运用具体动手操作导入新课。例如,在讲三角形面积一课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每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能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这时学生特别兴奋,然后分组讨论并得到:能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接着问:“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再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你能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通过观察和

11、讨论,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不仅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为后面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直观导入,揭示主题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程序的导入方法。直观导入的优点是开门见山,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和设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4。例如实习过程中所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如铅笔盒、字典、粉笔盒、砖块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是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到底有哪些性质呢?

1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4.纠错导入即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练习,再分析,使大家明白错误出现在何处以及错误的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扫清了障碍。5.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必须遵循阶段性原则。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找准知识的增长点,复习旧知识,充分运用类比方法和迁移规律,不但使学生学会新知识,而且使学生会学新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5。例如,在讲授小数的性质一课前,先与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的

13、网络,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和选择导入方法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素质的导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例如,擅长语言表达的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编谜语、谈话导入等方法,用巧妙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传授知识所需要的艺术氛围中,而擅长演示的老师,在导入设计时可以通过实物、图表、幻灯、投影和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过渡到学习新课的技巧。例如我们一起实习的一位同学在设计按比例分配一课的导入是这样的,首先导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

14、接着再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按3:1的比例把这张纸折成两部分(边说边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每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占长方形纸的四分之三或四分之一)“以上两种分法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第一种是平均分,分成的两部分大小相同;第二种分成的两部分不相同)然后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的,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三、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课型的不同设计和选择导入方法由于授课内容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设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导入,三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任一部分孤立而谈6。由此,要求

15、我们的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综合课等),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方法,做到巧妙、新颖。不要千篇一律。例如,我自己在试讲时,讲分数的性质一课时,我采用了“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在讲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老人分饼”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人有三个儿子,一天,老人拿出三个同样大小的饼,当着三个儿子的面说,每人只能吃到一个饼的四分之三或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贪吃的老三争着吃十二分之九,老二吃八分之六,老大只好吃四分之三的那一块。讲完,我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三个儿子谁吃到的饼子最大?也就是这三个分数那个最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

16、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导入的设计,是在深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和客观分析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而且设计的导入语在构成上,必须涵盖以下几个功能:集中注意、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进入课题。由此,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综合课等),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方法,做到巧妙、新颖,不要千篇一律。固定单一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乏味。新课的导入常常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导入更加灵活多样,这也要求教师除了精湛的演讲艺术外,还必须有

17、丰富的资料和广博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导入方法,进行导入的创新,从而使开讲更加引人入胜。因此,在兼顾本课程讲解上的时间分配与速度的基础上,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导入的设计应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而传统的数学将学生限制在狭隘的教室里,反复从事着机械的模仿性训练,隔绝了数学于生活的联系,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习的创新热情7。因此,作为开放的数学,就应着力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即把教学内容的内涵进行拓展,尽可能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资料,在新课导入时有意识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就有

18、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的现实意义。 2.导入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考虑到一节课的时间安排,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具体,简捷的说明本课题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力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不要使得学生对导入语给予过多的注意。因为“导”必定是辅助,“入”才是根本。如果导入语的内容脱离了教学内容,不仅会浪费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导入语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 3.导入语要具有艺术示范性导入作为一门艺术,导入语的类型不同,所应用的语言艺术也不同,而应用何种语言艺术是以准确和科学为前提的,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同时,必须保证课堂语言的正规性及教师

19、语言的示范性,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8。如联系旧知识导入时,语言应准确简洁,概括合理:而用趣闻轶事导入时,应注意应用形象生动,情理交融的语言,且不可过多的作情绪的渲染。当然,导语设计是值得不断深入发掘、研究的艺术,本文还难以穷尽导语设计的具体方式,实践告诉我们,导语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是以一种方式为重,其他方式相辅相成的综合性艺术。但不管导语的种类是如何的多种多样,实际的操作手法又是如何的千姿百态,它的作用只有一个,既要根据自己讲解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主动运用自己的各种

20、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潜力,提高技能。参考文献:1朱艳芳新课导入创新点滴谈J创新教育2001(09):21232周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导入”J广西教育学报,2008,(02):86873汪洋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1041064张丽丽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技巧J学科教学探索2003,(09):325王敬勋新课导入艺术初探J小学数学参考 1999,(10):186余吕明数学课导入艺术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2,(02):52557庞华试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J中学数学教学1997,(05) :23258刘欣关于课堂导入设计的探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06):435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