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3258471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驰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教学难点:感悟诗境,指导朗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歌曲?送别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二、谈话导入课题。刚刚听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画,猜一猜这是哪一首诗的内容出示:?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

2、送别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生:(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解题,指导书写生字。师:诗题中有一个特殊的字,是哪一个字呢之是什么意思呢生:(去,到)自己再轻声读读课题,看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送的内容。生:送别的地方是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师: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三处!黄鹤楼了解吗(课件播放黄鹤楼片断,学生欣赏。)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师:滕王阁,岳阳楼是另外两个。生:它在武汉。师:而且位于长江边上。生:崔颢还为黄鹤楼题过一首诗呢!师:嗯!李白还夸过这首诗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指导书写)那我们先来看看“鹤这个字。这是一

3、个形声字,它是左右结构。黄鹤楼就留下了仙人乘鹤升天的传说。驰名诗人崔颢曾经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在这充斥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楼,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分别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题吧,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好,让我们翻开课本100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歌,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节奏来。生: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字正腔圆的读读这首诗听的同学有个任务,他把5个生字读准了吗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不但字音准确,而且还颇有韵味。我们把这种韵味再来感受一下。(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4、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真是富有韵味啊!让我们来自由的练读这首诗吧,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读出自己的味道来,读出自己的感觉来。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四、品诗句、悟诗情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读这两句诗,想一想哪一句诗用词更准确比照练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告别黄鹤楼,烟花三月去扬州。这两句诗有什么地方不同“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辞何谓西辞西辞准确指出送别的位置(简笔画:长江、黄鹤楼、扬州)老朋友告别了西边的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下(相当于诗题中的之为什么用“下比方说咱们去北京说不说下北京用

5、“下可以看得出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从“西和“下看得出来作者用词特别准确。)李白是什么时候送孟浩然去扬州的生: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师:李白说是“烟花三月,三月份正是春天,我们来想象一下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用一个词、一句诗或者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美景。生:三月的长江两岸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生:三月的长江,江水是碧绿碧绿的。师:此时的长江两岸,那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使我们感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春色满园关不住。(播放课件)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6、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师:刚刚同学们说到春天来了,提到的都和鲜花有关,那就说“鲜花三月好了,为什么说“烟花三月呢先议一议。生:因为花多,像浮动的烟雾。师:对!注释中提到的。生:李白当时在长江边送孟浩然,江边水气大,映衬着蓝天的水气像“烟一样。师:这就叫发现!这就叫智慧!师:就在这烟花三月的美好季节,两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别了。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别诗诞生了,让我们放声读读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孟浩然去的是什么地方生:孟浩然去的是扬州。师:你了解唐代扬州吗那时的扬州是我国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是当时的大

7、上海,是一座东方名城。扬州的繁华热闹吸引了许多诗人,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诗文,老师收集了两句描写当时扬州城的。(课件出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生读诗句。师:孟浩然在烟花三月乘船去游赏一个繁花似锦。热闹不凡的扬州,此时李白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情感生:我认为李白此时非常羡慕孟浩然。(板书:羡慕)生:李白此时肯定在想:要是我能去美丽的扬州那该多好啊!师:这就叫向往。(板书:向往)师:是啊,李白此时充斥羡慕,所以他在诗中写到:(生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师:李白此时满怀向往,所以他在诗中写到:(生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品读“孤帆

8、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生:孟浩然。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生:故人。师: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生:黄昏的时候,他们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

9、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师:从这两行诗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师:李白伫立江边,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是看到了一叶孤帆,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他还会看到什么生:还会看到很多船。 师: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只有孟浩然“孤帆呢生: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生:因为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怀朋友的船。生:那时他自己心里的孤帆。生: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师:是啊,长江上一定会有千帆竞渡,长江

10、两岸一定是繁花似锦,但是,此时此刻,诗人看不见,他能看到的,只有生:孤帆远影师:只有那一叶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生:孤帆远影师:只有他心头的那一叶装满了离愁别绪的生:孤帆远影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师: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师:从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师:那你来读读这句诗。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师:这是不舍的目

11、光。请你读。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师:这是神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高兴。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怀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生:(朗诵全诗。)师:如果让我们把这个分别记下来,我想大略至少要用到好几十个图板。可是诗人李白用了多少笔墨呢数一数用了多少个字生:28个字。师:让我们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领悟,全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清楚看到了诗人的这颗心,感受到了这份情。自古离别多伤悲,“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的却是这浓浓的离愁,李白吟诵到,女生读生:(女)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意,带领这深深的情意,李白生:(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在?赠汪伦中说:(师生齐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我们要说,这流向天际的长江水也不及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深意长。请再带领深情齐读这首诗。五、师拓展其它送别诗。六、请学生观赏古诗新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