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32576124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目录n现代教育技术概述n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阶段n教育技术媒体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n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n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n我国引进教育技术的过程n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一、教育技术的定义一、教育技术的定义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阶段阶段阶段时间时间新媒体新媒体新理

2、论新理论萌芽阶段萌芽阶段19世纪末世纪末幻灯片幻灯片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起步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世纪20年代年代无声电影、播音无声电影、播音学校的视觉教育学校的视觉教育初期发展阶段初期发展阶段3040年代年代有声电影、录音有声电影、录音戴尔的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之塔迅速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5060年代年代电视、程序教学机、电视、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系统发展阶段系统发展阶段7080年代年代闭路电视系统、闭路电视系统、CAI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系统系统论、信息论、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制论网络发展阶段网络发展阶段 90年代

3、后年代后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3 3、教育技术媒体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媒体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一)听媒体,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二)用视觉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言语交际情境。(三)用视听媒体,创设逼真的言语交际情境。(四)用交互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五)计算机媒体的使用计算机是一种媒体,或者说计算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使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4、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

4、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二)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规范化的操作能力。(三)演示观察目标,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四)巩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五)把一堂实验课无法完成的实验过程,全部展现出来,给学生以完整的实验知识。(六)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以弥补实验材料和设备的不足。5 5、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只有与实验教学内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之会流于形式,看上去热热闹闹,却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教师要熟练

5、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即便是课堂上出现小故障,也能及时排除,保证实验课的正常进行。(三)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作适合的教学录像片、投影片和电子计算机软件。(四)正确处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关系。总之,要本着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原则,恰当地选择实验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优势。我国引进教育技术的过程:幻灯、电影、无线电等教育媒体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初,它揭开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序幕;1936年,教育界人士讨论确定了“电化教育”的名称,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的诞生1993年,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接轨,将以前的电化教育专业改名为教育技术专业6 6、我国引进教育技术的过程、我国引进教育技术的过程7 7、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一)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二)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三)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四)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