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3254082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39页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发展史展史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各个时代的有各自的特色。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 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 一、商周的囿-萌芽期沙丘苑台 殷殷纣王在位王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相当于公元前11世世纪,纣王大王大兴土木,修建土木,修建规模模庞大的离大的离宫别馆,鹿台和沙丘苑台是其中主要的两,鹿台和沙丘苑台是其中主要的两处。鹿台在今河南。鹿台在今河南汤阴,沙丘苑台在今河

2、北邢台。阴,沙丘苑台在今河北邢台。姑苏台(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姑苏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级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饱览方圆二百里范围内湖光山色和田园风光,其景冠绝江南,闻名于天下。高台四周还栽上四季之花,八节之果,横亘五里,还建了灵馆、挖天池、开河、造龙舟、围猎物,供吴王逍遥享乐。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 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建章宫”“未央宫”等。生成期-殷周秦汉特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

3、私家园林已见诸文献记载,但为数甚少而且大多数是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两者之间尚未出现明显的类型上的区别3、园林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囿、台、沼囿 养动物的园子:鹿囿。园囿。局限,被限制:囿于成见。借指事物萃聚之处:“游于六艺之囿”台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春秋战国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沼沼,小池也。说文池子:池沼。苑苑,所以养禽兽囿也。说文 养牛马林木曰苑。三苍 有垣曰苑。字林 值林为苑。左思吴都赋。刘注:“有木曰苑。”泛指园林,花园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

4、指帝王的花园阿房宫长乐宫三、魏晋南北朝园林三、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折期1、思想开放,皇家园能够像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2、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规划设计更趋于精密细致,私家园林进一步发展3、佛教传入-寺观园林大量出现 代表作:1、皇家园林:华林园(邺城、建康、洛阳、)、铜雀台2、私家园林:金谷园-从单纯写实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3、寺观园林:泉州开元寺、杭州灵隐寺四、全盛期隋唐 特点:特点:1、皇家园林的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皇家气派”已已经完成形成完成形成2、私家园林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

5、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致处理。理。已开始已开始诗、画互渗的自、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追求。3、山水画、山水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白居易、王白居易、王维、杜甫、杜甫4、寺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果,同时也也反反过来促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一步世俗化。5、造园用石的美学价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得到充分肯定,“置石置石”已已相当普遍,相当普遍,“假山假山”一一词开始用作开始用作为园林筑山的称园林筑山的称谓隋西苑隋西苑隋

6、西苑隋西苑唐 大明宫 含元殿 辋川别业 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701-761)在辋川山谷(兰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在宋之问 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庐山草堂杜甫草堂杜甫草堂 代表作:皇家园林:大明宫、华清宫、翠微宫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城市公共园林:西湖寺观园林:伏龙观五、宋元明清五、宋元明清-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一:两宋特点:1、在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园林造园活动最突出。士流园林全面地“文人化”,文人园林大为兴盛。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这种倾向冲淡了园林的皇家气派。包容性,也文人造园亦影响寺观园林。3、叠石、置

7、石均显示其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摹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五、宋元明清五、宋元明清-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一:两宋代表作:寿山艮岳、沧浪亭、西湖,金明池、沈园大内御苑代表作:艮岳、后苑、延福宫艮岳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它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赏景点的位置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双重作用。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它构园得体,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芦,亭

8、,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的庭园景色。宋画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街市临安城紧邻西湖风景区,是一座风景城市苏轼与“苏堤”、湖中三塔著名的“西湖十景”南宋时就已形成苏轼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像行宫御苑代表作:金明池、琼林苑 位于宋都开封顺天门外北街。建池原意:开凿水池训练水军之地。政和年间,兴建殿宇、进行绿化种植即成为一座一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金明池 沈园景区座落于沈园景区座落于鲁迅中路迅中路318号,原号,原为南宋著名园林,南宋著名园林,园主系宋代越中大园主系宋代越中大户沈氏,园林因此被称沈氏,园林因此被称为“沈氏

9、园沈氏园”。据有关史料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当时园内池台极盛,占地在园内池台极盛,占地在80亩以上。以上。沈园沈园错落有致,色落有致,色调庄重典雅,景点互庄重典雅,景点互为映映衬,很有宋代,很有宋代风味。味。因因陆游一生游一生爱梅,故沈园古迹区内栽植有大量的腊梅梅,故沈园古迹区内栽植有大量的腊梅树,从河南等地移植成型腊梅、古从河南等地移植成型腊梅、古桩梅花等名梅花等名贵树木近木近4O0棵,棵,植于溪植于溪边、篱下、屋前、山上。隆冬下、屋前、山上。隆冬时节,腊梅,腊梅竞相吐相吐艳,满园春色浮园春色浮动。沈园五、宋元明清五、宋元明清-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二:元明清特点:1、规模趋于宏大;突出皇家气派,

10、住上更多的宫廷色彩2、清初乾隆后开始衰落3、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一带。当时苏州由于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官僚地主均在此建造私园宅园,一时形成一个造园的高潮。现存的许多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园等,最初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代表作:皇家:畅春园、春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明园、避暑山庄、清漪苑(、清漪苑(颐和园)和园)私人: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寄畅园、网网师园园五、宋元明清五、宋元明清-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二:元明清代表人物:计成(园治)、样式雷、张南垣、郎世宁(P89)代表作:皇家:畅春园、春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明园、避暑山庄

11、、清漪苑(、清漪苑(颐和园)和园)私人: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寄畅园、网网师园园拙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留园与苏州拙政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和园、承德承德避暑避暑山庄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清代宫苑园林一般建筑数量多、尺度大、装饰豪华、庄严,园中布局多园中有园,即使有山有水,仍注重园林建筑的控制和主体作用。不少园林造景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园林的特色,称为建筑山水宫苑。清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各地园林胜景于一园,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把全园划分成为若干景区,每一风景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金山亭模仿镇江金山寺,烟雨楼模仿嘉兴烟雨楼,文园狮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等。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总结一、园林规模,由大而小二、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发展成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三、园林的创作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过渡到写实与写意结合,最终转化为写意四、从“自然化”到”诗化”“人工化”五、文人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最为推崇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