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判定标准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23233059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脑死亡判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脑死亡判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脑死亡判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死亡判定标准(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德 宏 州 人 民 医 院神 经 外 科 李 春 鸿 2 (1)昏迷原因明确;(2)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3 (1)深昏迷;(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诱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必须全部具备。 4 (1)脑电图呈电静息;(2)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3)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三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 5 脑 死 亡 观 察 时 间 首 次 判 定 后 , 观察 12h复 查 无 变 化 , 方 可 最 后 判 定 为 脑死 亡 。 脑 死 亡 判 定 技 术 规 范 ( 征 求 意 见稿 ) 中 脑 死 亡 定 义 :

2、脑 死 亡 是 包 括 脑干 在 内 的 全 脑 功 能 丧 失 不 可 逆 转 的 状态 , 即 死 亡 。 6 (一)昏迷的原因必须明确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性脑病,如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水、窒息等。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 7 (二)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C)、严重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8 (一)深昏迷1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

3、任何面部肌肉活动。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定昏迷评分为3 分。2 注意事项:(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9 (2)在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脑死亡时枕大孔以下的脊髓仍然存活,仍有脊髓反射及脊髓自动反射。脊髓反射包括各种深反射及病理反射。脊髓自动反射大多与刺激部位相关,刺激颈部可起头部旋转运动;刺激上肢可引起上肢屈曲、伸展、上举、旋前、旋后;刺激腹部引起腹壁肌肉收缩;刺激下肢引起下肢屈曲、伸展;进行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时可出现Lazarus 征(典型表现为双上肢肘屈、两肩内收、双臂上举、双手呈张力失调型姿势、双手交叉、旋前伸展)。 10 (3)脊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自发运动相区别,自发

4、运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而脊髓自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刺激相关部位。 (4)有末梢性三叉神经病变或面神经麻痹时,不应轻率判定脑死亡。(5)脑死亡者不应有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痉挛或其他不自主运动。 (6)脑死亡应与植物状态严格区别。 11 (二)脑干反射消失 1、 瞳孔对光反射:(1)检查方法:用强光照射瞳孔,观察有无缩瞳反应。光线从侧面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缩小(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有无缩小(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上述检查应反复两次。 12 (2)结果判定:双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均无反应即可判定为瞳孔对光反

5、射消失。(3)注意事项:a脑死亡者多数伴有双侧瞳孔散大( 4mm),但少数瞳孔可缩小。因此,不应将瞳孔散大作为脑死亡判定的必要条件。有些药物如阿托品可以影响瞳孔的大小,但不影响对光反射。b眼部外伤可影响对光反射的观察。 13 2、角膜反射:(1)检查方法:抬起一侧上眼睑,露出角膜,用棉花丝触角膜,观察双侧有无眨眼动作。两侧同样操作。(2)结果判定:双侧刺激均无眨眼动作才能判断为角膜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a即使没有明确眨眼,但上下眼睑和眼周肌肉有微弱收缩时,不能判定为角膜反射消失。b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角膜。c眼部外伤出血或球结膜水肿可影响角膜反射的出现。 14 3 头眼反射:(1)检查方法

6、:用手托起头部,撑开双侧眼脸,将头从一侧急速转向另一侧,观察眼球是否向相反方向转动,检查一侧后查相反一侧。 (2)结果判定:当头部向左或向右转动时,眼球均固定不动,没有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即可判定为差别眼反射消失。(3)注意事项:颈椎有外伤时禁做此项检查,以免损伤脊髓。 15 4 前庭眼反射(温度试验):(1)检查方法:将头部抬起30度,用一弯盘贴近外耳道,以备灌水流出用。用注射器抽吸0-4C冰水20ml,注入一侧外耳道,注入时间为20-30秒,同时抬起两侧眼睑,观察有无眼球震颤。完成一侧检查后以同样方法测试另一侧。 (2)结果判定:注水后观察1-3min,若无眼球震颤表示前庭眼反射消失。 16

7、 (3)注意事项:a试验前必须用耳镜检查两侧鼓膜有无损伤,若有破损则不做此项检查;外耳道内有血块或堵塞;处理后再行检查; b即使没有明显的眼球震颤,但有微弱的眼球活动,就不能判定前庭眼反射消失;c头面部外伤造成的眼部出血、水肿可影响眼球活动;d本试验方法与耳鼻喉科使用的温度试验不同,后者用20C的冷水或体温+-7C的冷热水交替刺激,不能用于脑死亡的判定。 17 5 咳嗽反射:(1)检查方法:用长度超过人工气道的吸引管刺激气管粘膜,引起咳嗽反射。(2)结果判定:刺激气管粘膜无咳嗽动作,即可判定为咳嗽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a操作规范,以免损伤气管粘膜;b刺激时即使没有明确的咳嗽,但有胸廓运动

8、时,仍可认为咳嗽反射存在。 18 (三)自主呼吸停止脑死亡者均无自主呼吸,必须依靠呼吸机维持通气,但是判断自主呼吸停止除根据肉眼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外,还必须通过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来判定。 19 1先决条件:自主呼吸诱发试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肛温=36.5C(如体温低下,可升温);(2)收缩压=90mmhg 或平均动脉压=60mmHg(如血压下降,可用药物升压);(3)PaCO2=40mmHg(不足时,可减少每分钟通气量);(4)PaO2=200mmHg(不足时,应吸100%氧1015min)。 20 2 试验方法及步骤:(1)脱离呼吸机8min;(2)将输氧导管通过气管插管插至隆突水平

9、,输入100%O2 6L/min; (3)密切观察腹部及胸部有无呼吸运动;(4)8 分钟内测PaCO2不少于两次。 21 3 结果判定:若PaCO2=60mmHg 或超过基线水平20mmHg,仍无呼吸运动,即可确定无自主呼吸。4 注意事项: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期间如出现紫绀、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其他危险时,应立即终止试验。 22 (一)脑电图(EEG)1、环境条件: (1)使用独立电源,对地电阻4欧姆,必要时用稳压器;(2)必要时在脑电图描记期间暂停使用其他电器医疗仪器。 23 2、 脑电图仪参数设置:(1)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只安放8 个记录电极(额极FP1、FP2;中央C3、C4;枕O1、O2;中灏T3、T4)。按地电极在额中线(Fz)。(2)电极间距离不应2uV 的脑波活动,即脑电静息。 26 (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1 环境条件:同EEG2记录技术:2 刺激技术:3 操作条求:4结果判定: 27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1探头:2 参数设置: 3 检查部位:4 探查血管:5结果判定:6 注意事项: : 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