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23225223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教案王文军0导论1工业化与城市化2商品化与市场化3社会化与国际化4现代化与信息化5中国产业发展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8中国金融发展9中国人力资本形成问题10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12中国制度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0导论0.1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0.2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困境及其新趋势0.3西方发展经济学困境与创立新发展经济学0.4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0.1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0.1.1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和奠基之作 奠基之人:张培刚 奠基之作:农业与工业化0.1.2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形成 (1)十位先驱 (2)贡献:提出了落后国家和

2、地区要发展经济,就是要“消灭小农”,实现工业化;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贫困落后国家经济起飞问题;英国经济学家W.A.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模式;荷兰经济学家J.丁伯根对经济规划的数理研究和经济分析,强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行政府干预和计划化的重要性。(3)特点: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论0.1.3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1)克服了“唯工业化”的倾向,重新认识农业在发展中国家中的重要意义,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初步认识到“唯资本论”的片面性。(3)总结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化的得失,重新认识市场化的作用。(4)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5)强调发展金融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意义。0.2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困境及其新趋势0.2.1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困境 (1)时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 (2)人物:D.西尔斯(英)、P.P.斯特里顿(美)、A.O.赫西蒙(英)、D.拉尔(英)0.2.2早期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之争 (1)关于二元经济发展模式问题;(2)关于工业化和计划化问题;(3)关于贸易条件是否恶化问题;(4)关于进口替代战略问题;(5)关于不平等和“依附理论”;(6)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7)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0.2.3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危机 (1)新古典经济学的崛起,取代了早期发展经济学;(2)西方发展经

4、济学派自身存在着弱点;(3)民族主义高涨,对其提出了改革要求0.2.4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 (1)在理论研究上,由过去以结构研究为主转向以组织和政策研究为主;(2)强调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3)创立了一批以人力资本以及内生技术为基础的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模式;(4)提出了一套国际贸易新理论;(5)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划分理论;(6)提出了农村非农化的理论;(7)将寻租理论引入了研究经济发展问题;(8)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与金融深化理论;(9)人文发展问题的提出;(10)从全球角度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0.3西方发展经济学困境与创立新发展经济学0.3.1西方发展经济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1)转

5、变研究立场,充分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2)扩大研究范围,应包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3)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4)改进研究方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考察0.3.2新发展经济学的内容与特点 (1)从研究对象上,是以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而不是像旧发展经济学那样只是研究非社会主义的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2)从研究立场上,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疾苦的高度关切,因而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3)在指导理论和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4)研究方法上,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运用了多种方法0.4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0.4.1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条件 国际、国内环境及

6、理论基础三个方面0.4.2中国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八化”问题;(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问题;(3)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和人力资本问题;(4)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5)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6)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7)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和文化因素0.4.3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 (1)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相结合的方法;(2)同时研究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3)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且加以贯彻;(4)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 1工业化与城市化1.1工业化与经济发展1.2工业化的发动及其模式1.3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模

7、式1.4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1.1工业化与经济发展1.1.1工业化的概念与实质 (1)三种概念:张培刚: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撒克: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特征着重于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连续上升 (2)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1.1.2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1.3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 (1)工业化可帮助发展中国家谋求

8、经济上的自立与发展;(2)工业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摆脱贸易条件恶化的境况;(3)工业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制约;(4)工业化有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5)工业化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供各种新兴的消费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1.2工业化的发动及其模式1.2.1工业化发动的条件 (1)经济条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及国内外市场等;(2)非经济条件:企业家精神、社会因素、文化条件和政治体制等1.2.2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三阶段 (1)消费品工业优先发展,并在工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2)资本品工业加

9、速发展,消费品速度放缓;(3)以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发展达到平衡为开端,资本品工业逐渐取代消费品工业 原因:理论上的客观必然性和经验上的统计验证两个方面1.2.3工业化的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定义:就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途径 (1)世界工业化不同模式及其特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工业化模式 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 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模式 (2)世界工业化不同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工业化起步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起步时的人均GNP水平;工业化起步时工业部门的相对份额;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人口压力;工业化起步时的外部环境1.3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模式1.3.1计

10、划经济下的工业化道路与模式 (1)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经济水平背景;体制背景;国际环境背景 (2)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产业关系特征:重重工业,轻农业和轻工业 城乡关系特征:重城市轻农村 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特征:重积累、轻消费 (3)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简评:避免了发展初期的“贫困恶性循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作体系;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有助于在短期内建立强大的国防,从而保证了我国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完全独立1.3.2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化道路与模式 (1)新旧工业化道路与模式转换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促使必须实行工业化模式转变 理论上的重大突

11、破为工业化模式的转化解除了思想上的禁锢 (2)新工业化道路与模式的基本特征:产业关系:农轻重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关系: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并举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两兼顾 (3)新工业化模式发展的成效:国民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实行对外开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3.3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1)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背景及原因:这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矛盾长期激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战略转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严格的城乡隔离制度使得农民发展工业只能通过在农村就地发展的方式;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形成,对农村工业化的崛起起了重

12、要的促进作用 (2)农村工业发展与二元工业结构:技术二元结构和制度二元结构 (3)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成效:吸纳和缓解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改善了生活水平;增加了资金投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4)农村工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布局分散化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规模小型化造成生产的低效率;结构趋同化造成城乡工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影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5)农村工业化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适度的规模干预,设立农村工业区,克服农村工业布局的分散化现象;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促进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改

13、革资源利用和管理制度,杜绝资源的浪费现象;强化环境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农村工业的健康发展;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1.4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1.4.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1)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城市化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口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效应 原因:外部经济效益、聚合经济效益及大市场的吸引力 (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城市化发展的超前性:某些发展中国家中出现的城市化速度,远高于其农业生产率和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现象 城市化发展的

14、滞后性:是指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1.4.2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市化的阶段划分 以城市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为分析对象,城市化可分为:缓增,剧增,减落三个阶段 (2)先集中后分散: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谓集中城市化,指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空间上的集聚状态发展的社会过程;分散性城市化,是在集中性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城市的功能向城市郊外或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中心城市人口减少的过程1.4.3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1)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及现状分析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分析 19501957年正常发展时期 19581965年大起大落时期 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 1

15、979年以后的健康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轨迹特征 国家政策、政府权力及社会动乱交互作用,导致城市化发展的非逻辑型和不稳定性;国家包揽一切,导致城市化发动主体的单一性;农村人口持续高速增长,是中国城市化过程呈现一种隐蔽性;城市化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表现出一种变异性;城市化人口构成的双轨性;城市化的市场启动与非市场性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城市化严重滞后(2)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问题 大城市中“城市病”严重 指人口大城市集中引起诸如失业、犯罪、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环境严重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农村城市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3)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 中国城市化应

16、走多层次、非均衡、逐步推进、协调发展的道路(4)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制度创新:城乡分离制度的创新;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的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政策选择: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基础潜力,推动城市化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动服务经济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与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规范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投资倾斜2商品化与市场化2.1商品化与市场化一般理论2.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化与市场化2.3我国现阶段的商品化与市场化2.4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5我国商品化与市场化的趋势及其对策2.1商品化与市场化一般理论2.1.1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涵义及

17、其相互关系 (1)商品化的涵义 “商品化”是指劳动产品的商品化,即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就是把劳动产品当作商品来生产与交换的过程。实质:就是将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2)市场化的涵义 “市场化”是同计划化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指的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引导经济发展的行为 (3)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及其实质 区别:涵义不同;侧重点不同;参照物不同 联系:二者内容相同,指的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代表了经济发展中商品、货币关系化的一种趋势2.1.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1)本质上,市场(商品)经济既不是一种经济制度,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经济形式,是作为自然经

18、济的对立面而出现的;(2)市场(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3)从产品的去路给市场(商品)经济下定义,他们都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 市场(商品)经济出现不同叫法的原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抽象层次不同2.1.3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市场经济的产生:一是社会分工;一是产品产权清晰 (2)市场经济的发展 原始市场经济阶段 古典市场经济阶段 现代市场经济阶段2.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分工经济;(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3)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价值的经济;(4)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自我利益的经济;(5)市场经济是一

19、种自主经济;(6)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7)市场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8)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国际性经济生产资料生产力和分工生产者目的产品的商品化原始市场经济高度分散不发达,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为买而卖极低古典市场经济分散在单个厂商手里较发达,以机器生产力为主为卖而买很高现代市场经济生产资料走向社会化更为发达,以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为基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更高,达到国际化原始市场经济、古典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2.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化与市场化2.2.1社会主义与商品化、市场化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认识;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系统阐述了社会

20、主义与商品化、市场化的相容性;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计划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的论断;党的十四大,正是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任务2.2.2社会主义与商品化、市场化的统一 (1)社会主义制度同商品化、市场化统一的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化、市场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商品化、市场化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有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是长期共存的 (2)社会主义制度同商品化、市场化统一的方式:商品化与市场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

21、性之一;社会主义与商品化、市场化是不可分割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推进商品化、市场化2.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反映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反映的是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在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制为主导;宏观调控方面,调控范围、程度和侧重点不同,效果也不同;收入分配方面,采取的具体形式不同;生产目的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的目的具有二重性 2.2.4 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体系 (1)社会主义

22、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体系的涵义: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体系的类型:分为共有经济规律与特有经济规律 (3)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通过推进商品化、市场化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途径,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最大限度的不断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2.3我国现阶段的商品化与市场化2.3.1我国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必然性 (1)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2)中国商品化、市场化的紧迫性2.3.2我国现阶段的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实质 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竞争

23、功能,发挥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2.3.3我国商品化与市场化的现实特征 (1)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同时存在;(2)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具有非规范性;(3)市场经济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仍具有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2.3.4我国现阶段商品化与市场化的目标 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1)从外部条件看,由于市场经济的国际性,每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经济的一个子系统;(2)从国内条件看,我国已具备了现代市场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2.3.5我国现阶段商品化与市场化的主要途径 (1)要配合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抓好有关农村市场方面的工作

24、;(2)要大力推动国有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进程,把带有计划式经济因素的经济形式转化为现代市场经济形式;(3)在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把低级的原始市场经济和古典市场经济转化为发达的、高级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4)加入WTO,推进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商品化、市场化,使我国市场经济成为国际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2.4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4.1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2.4.2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1)存在基础不同:一个是以产品经济的公有制为基础,一个是以市场经济的公有制为基础;(2)计划调节手段不同:一个是产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一个是市场经济

25、的计划调节;(3)收入分配方式不同:一个是产品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一个是市场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4)体制的微观基础不同:一个是国营企业制度,一个是现代企业制度;(5)体制的运行效果不同:一个难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一个能有效的达到二者的统一2.4.3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建立“主导主体机翼”的格局;(2)在调节机制方面,建立计划与市场化一体化的调节机制;(3)在收入分配体制方面,建立“三位一体”的新格局;(4)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建立“两位一体”的运行模式;(5)在微观体制方面,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2.4.4构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

26、关键 (1)关于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现问题;(2)关于集团经济为主体的实现问题;(3)关于私人经济作为“机翼”的实现问题2.5我国商品化与市场化的趋势及其对策2.5.1我国经济商品化与市场化的趋势 现代公司制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清晰化;企业无上级、无级别以及现代企业家队伍形成;现代企业文化在微观经济管理中起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交易的范围愈来愈广泛;资本、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商品化与市场化;劳动者普遍通过市场谋取职位;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人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层次化;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日益扩

27、大;国家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间接调控经济活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险等保障事业社会化;法律在维持经济活动秩序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国民经济的全方位开放和国际化2.5.2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同商品化与市场化的矛盾 同企业管理体制、同现行劳动就业体制、同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同现行收入分配体制、同现行宏观调控体制、同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矛盾2.5.3促进我国经济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对策 转变观念,树立同商品化、市场化相适应的新观念;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全宏观调控体系;构建适应商品化、市场化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各类市场的培育,尽快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各种交易规则,建立健全法律法

28、规,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减轻企业负担;假如WTO,坚持全方位开放,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3社会化与国际化3.1社会化与国际化概述3.2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与国际化3.3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3.4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3.1社会化与国际化概述3.1.1社会化与国际化及其一般特征 相互依存性;适应性;要素同化性;团队生产性;空间扩张性3.1.2社会化与国际化的阶段 漫游采猎、定居农业、工业化及后工业化时代3.1.3社会化的过程特点 人类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人类适应能力更大;经济联合日益重要;群体化趋向更加明显3.1.4中国的社

29、会化与国际化 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时代直到近代以前,始终以农为本;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具有典型的封闭型特征,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缓慢;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近20年来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经济开始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我国经济社会化开始具有一些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特征3.2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与国际化3.2.1生产的社会化与国际化 (1)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化的过程 (2)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化的特点:有组织性、分工协作性、扩张性、团队生产特征 (3)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化的模式: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混合一体化3.2.2流通的社会化与国际化 (1)流通社会化与国际化的进程:剩余产品交换阶

30、段、产品交换阶段、生产资料交换阶段、劳务等无形产品交换阶段、信息交换阶段 (2)流通社会化与国际化的特点:调剂余缺、开放性、流通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地域上的扩张性 (3)流通社会化与国际化的形式:单边出口或单边进口;包销、经销和代理;寄售与展卖;招标与投资;拍卖;商品交易所;补偿贸易;加工贸易3.2.3中国的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与国际化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其发展很不平衡;(2)生产上垂直联合、水平联合及混合联合基本上处于地域发展水平;(3)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较低;(4)要素市场很不发达;(5)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水平较低,贸易阻力较大3.3资本经营的社会化

31、与国际化3.3.1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进程 实质:是生产过程组织形态社会化与国际化过程,主要包括个体企业、合伙企业和现代公司三个阶段3.3.2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特点 盈利性;市场化;一体化;多样化3.3.3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模式 经济特区模式3.3.4我国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 (1)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掀起了资本经营的社会浪潮;(2)开放政策的事实为资本经营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3)政府职能转换和金融外汇体制的改革为资本经营的社会化与国际化铺平了道路3.4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3.4.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标志 含义:就是指全球经济一体化或经

32、济国际化,实质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 标志:全球大市场、全球公司、生产要素全球化3.4.2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规则3.4.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1)树立经济全球化的新思维 (2)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选择:制度创新战略;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多极发展战略 4 现代化与信息化4.1 现代化概述4.2 经济发展中的现代化模式4.3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4.4 中国工业的现代化4.5 现代化与制度创新4.6 现代化与信息化4.1 现代化概述4.1.1 现代化概念 (1)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观念 (2)现代化涵义: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场转变和变

33、革过程,这种转变过程来自科学技术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其起源于西欧的工业革命,继而延伸到所有其他国家而导致了一场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在内的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4.1.2 现代化理论 (1)现代化特征:现代化 是个革命的、复杂的、全球性的、长期的、分阶段的、同质化的、不可逆转的、进步的过程和系统的工程 (2)现代化标志:经济、社会结构、文化方面 (3)现代化核心:经济现代化4.1.3 现代化实践:美国、欧洲、日本4.2 经济发展中的现代化模式4.2.1经济发展中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4.2.2通向现代化道路的

34、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时所采取的方式、遵循的原则及所选择的途径 包括:西方模式(西欧)和东方模式(日、韩等)4.2.3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1)中国现代化背景 (2)中国现代化内容 劳动资料现代化、工业结构现代化、工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工业劳动者素质现代化、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3)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产品经济型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型发展模式,市场经济型发展模式4.3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4.3.1农业与现代化的关系 (1)农业在工业现代化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4.

35、3.2农业现代化比较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2)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4.3.3我国不同体制下的农业现代化 包括:产品经济型的农业现代化;转轨经济型的农业现代化;市场经济型的农业现代化4.3.4我国农业现代化模式与政策选择 (1)继续深化农村改革;(2)依靠劳动密集型投入,以生物技术现代化为主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3)增加投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4)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5)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机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4 中国工业的现代化4.4.1工业现代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2)工业现代化涵义: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用

36、现代科学方法来组织管理工业,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企业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工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发达工业这一历史过程4.4.2工业现代化的比较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现代化 (2)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现代化4.4.3中国不同体制下的工业现代化 包括:产品经济型的工业现代化;转轨经济型的工业现代化;市场经济时期的工业现代化4.4.4中国工业现代化模式与政策 (1)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弥补资金不足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瓶颈”产业4.5 现代化与制度创新4.5.1制度创新与现代化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就是

37、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润的现有制度的变革,往往是指采用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成果 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获得正确价格”的影响;对结构变动的影响;对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的影响4.5.2 现代化过程中制度创新比较 (1)实行私有化;(2)改革社会福利制度;(3)中央权力下放;(4)削减政府预算支出,缩小赤字;(5)放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6)改革劳工工资制度;(7)改革科技教育制度4.5.3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4.6 现代化与信息化4.6.1经济发展与信息化 (1)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是表现客观事物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形式的表述和陈述,具有共享性、可

38、综合性、时效性、渗透性和结合性的特点;信息化是指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步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2)信息化意义 (3)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的关系4.6.2现代化中的信息化比较 (1)现代化与信息化 (2)技术革命与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发展迅速、变革频繁的一种技术;从现状特性看是渗透性大和先导性强的高技术 (3)不同国家信息化途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4.6.3我国信息化战略 (1)推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针;(2)注重研究和开发;(3)加强信息产业薄弱环节的发展;(4)加大对信息产业的宣传力度;(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5 中国产业发展5.1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5.2 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5

39、.3 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5.4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5.1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5.1.1产业的基本分类 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类物质生产和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它不仅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体现,同时也是又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5.1.2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既包括量的规定性,也包括质的规定性 相关性表现在:一是从中长期来看,经济的总量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同时经济总量增长又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经济总量增长越迅速,产业结构转换率越高5.1.3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其内在机理

40、 库兹涅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所占比重则趋于上升 产生规律性影响的因素:需求结构、要素禀赋与配置、技术进步5.2 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5.2.1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对农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展 农业消极论阶段;农业工具论阶段;农业目的论阶段 (2)农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 是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原料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来源;是工业化和其他建设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工业品的广阔市场;是提供良好环境产品的部门,其质量将会越来越高5.2.2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分析 (1)现代农业的含义与特征:舒尔茨 (2)中国现代

41、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5060年代以农业机械化为主的技术阶段;7080年代中期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的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发展阶段 (3)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村土地制度、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民素质偏低、以及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还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农业发展面临巨大资源和就业压力的制约 (4)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完善家庭经营责任制,加快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2.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

42、理论分析 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模型;托达罗模型 (2)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分析 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 (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开发将剩余劳动力自我吸收 通过分业经营,走城镇化道路 发展乡镇企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5.3 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5.3.1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第二产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落后性、畸形性、依外性 (2)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物质生产部门确立了主导地位;为现代居民消费提供更多份额的生活消费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 5.3.2中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轨迹分析

43、5.3.3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1)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水平低 (2)基础工业的基础不牢靠,加工工业在低水平上快速发展 (3)地区之间工业结构严重趋同 措施:进行工业调整;调整第二产业的行业结构;切实改变地区之间工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政府应该鼓励中小企业发展5.4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5.4.1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1)第三产业的本质特征与范围界定 第三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以服务为特色,主要提供无形产品的部门 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2)第三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44、求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 第三产业有力地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低是衡量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5.4.2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现状 (2)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 经济发展战略出现失误5.4.3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战略目标与措施 (1)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适应性原则 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规划,照顾重点的原则 有同有异,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 质量第一的原则 (2)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

45、务体系和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措施:解放思想,提高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 深化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 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确定并优先发展重点行业 深化改革,努力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第三产业的宏观管理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6.1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6.2 区域经济政策6.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6.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6.5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6.1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6.1.1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 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6.1.2区域经济增长论 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科技进步、资源配置、以及区际贸易因素等6.

46、1.3区域二元经济论 (1)二元经济结构论的特征 (2)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机制 劳动力、资本、对外贸易6.1.4区域经济生长极论 (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2)生长极理论6.2 区域经济政策6.2.1 区域经济政策含义 就是指中央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 特征:区域经济政策的有限性;区域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区域经济政策的阶段性6.2.2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1)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界定 (2)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冲突 (3)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6.2.3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1)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分类 从层次上:分宏观与微观政策手段两类 从性质上:分支持性与限制性政策手段

47、两类 (2)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刺激、直接控制、国家投资的区域分配、分散政府办公机构、政府采购合同、区域开发机构6.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6.3.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涵义 就是对特定区域内经济长远发展全局性的谋划 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与改革统筹规划的原则6.3.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2)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3)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步骤6.3.3不同类型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处于待开发阶段的地区 (2)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 (3)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地区6.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

48、与现状6.4.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1)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阶段(50-70年代)(2)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阶段(80年代以后)6.4.2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地区间经济差距拉大 (2)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区际摩擦和冲突增多 (4)老工业基地面临萎缩,发展后劲不足6.4.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地区倾斜政策的偏差 (2)分级调控体制不健全 (3)地缘因素6.5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6.5.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在保持东部沿海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中西部开发发展上,实行梯度推动战略6.5.2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9、(1)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问题:外资投向不合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相适应;技术引进多头重复;消耗能源多 对策:加快二次创业6.5.3西部经济发展战略 (1)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战略意义 (2)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市场化改革发展战略;基础产业发展战略;西部资源产业优先发展战略;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城市化发展战略;西部人力资本形成战略;西部生态发展战略7 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7.1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7.2 经济发展与外资利用7.3 中国外向型经济体系的构建7.4 中国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整7.1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

50、展7.1.1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分析 (1)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理论 罗-纳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哈罗德的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2)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静态描述 对外贸易能促进生产的扩大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对外贸易能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外贸易能促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 对外贸易能够加速资本积累过程 7.1.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2)中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口规模扩大主要以数量增长带动,出口效益较低 贸易结构水平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 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规模的扩大受到制约 对外贸易体制仍然没

51、有完全理顺,外贸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7.1.3中国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措施 (1)中国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种战略选择:初级产品导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次级出口导向型战略 (2)中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措施 继续深化外贸企业体制改革,加大进口体制改革的力度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进一步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 7.2 经济发展与外资利用7.2.1外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双缺口”模型7.2.2中国的外资引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中国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 (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分析 (3)外资利用的效果分析 有效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

52、,促进了产业升级;增加了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外贸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7.2.3中国引进外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中国引进外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引进外资的宏观管理政策不配套,缺乏统一的规范;在国有企业引进外资进行嫁接的过程中,国家利益损失严重;外商投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以转移利润为目的的非正常性亏损;投资的地区结构不合理;投资环境还没有到位(尤其是软环境)(2)加快引进外资的具体措施7.3 中国外向型经济体系的构建7.3.1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1)外向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经济通过全面参与国际分工

53、,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出口导向的工业化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求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和运行体系要适应经济外向化发展的要求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3)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 共同之处:对外经济发展优于国内经济发展;对外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国内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不同之处:外向型经济的起步不同;经济性质各异;产业结构各有侧重;经济管理体制各有特色 7.3.2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考察与分析 (1)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兴起与特点 (2)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沿海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沿江开放城市的发展促进了

54、长江流域的经济起飞沿边开放城镇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内陆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7.3.3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发挥优势、以线带面、全方位参与”的战略思路7.4 中国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整7.4.1国际经济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国际经济关系是指,现存的国际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 特征: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确立,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彼此斗争的结果;国际经济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7.4.2国际经济新秩序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国际经济新秩序:就是建立在对所有国家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赖、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55、的一种各国主权平等、公平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新秩序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积极加入到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之中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源来发展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7.4.3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特点与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 (1)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基本态势 (2)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五项基本原则 (3)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对策:既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要积极广泛开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8 中国金融发展8.1 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分析8.2 马克思的金融发展理论8.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8.4 中国金融控制与金融市场8.1 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分析8.1.1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

56、 作用:提高了社会储蓄率,增加了资本积累,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递增的资本支持;促进了储蓄向投资转换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增长在集约化道路上的实现;推动了经济金融化、货币化进程,促进了科技进步,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8.1.2金融发展阶段 原始金融发展阶段;低级金融发展阶段;初级金融发展阶段;中级金融发展阶段;高级金融发展阶段;超级金融发展阶段8.1.3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麦金农-肖金融深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新结构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学派的金融发展理论;马克思金融发展理论8.2 马克思的金融发展理论8.2.1商品货

57、币化8.2.2货币资本化8.2.3货币信用化8.2.4资本虚拟化8.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8.3.1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 麦金农-肖批判了金融抑制的危害,包括利率限制、高储备率、信贷管制以及各种对金融中介歧视性负担8.3.2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8.3.3金融创新 (1)金融战略的更新 包括:征服策略;变革策略;合交策略 (2)金融工具的创新 一是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一是计算机的应用 (3)金融机构的创新8.4 中国金融控制与金融市场8.4.1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控制 (1)金融改革的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控制通货膨胀 (2)推行货币政策 (3)大力培植金融市场 (4)利率的改革应采取逐渐市场化

58、的过程8.4.2中国金融工具创新 (1)建立适应金融发展的现代金融体制 (2)积极创造有利于金融工具创新的市场和技术条件 (3)现阶段金融创新的重点:储蓄类金融工具创新 努力发展有助于扩展市场的金融工具 扩大证券发行数量,增加证券种类,推动证券市场发展 积极慎重的选择衍生金融工具8.4.3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化8.4.4中国金融结构问题及长期发展趋势 问题: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在金融资产中比重过低,金融市场和不动产市场不完善;直接融资发育缓慢 趋势:随着经济发展,银行系统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趋于下降,而新型金融机构比重会有所提高;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剧增 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变8.4.5中国金融

59、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1)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现状 (2)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步骤和基本走势 调整金融发展战略;实行有利于“分财与分险”“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利率政策,推进储蓄结构多元化;调整信贷结构政策,提高“三个比例”;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构建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金的运行机制;加速发展保险市场;规范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遏制政策性金融行为商业化;加快建立国债、企业债券和货币供应量、贷款规模相互制衡机制 9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问题9.1 中国人力资本个人投资收益率测算与分析9.2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循环模型9.3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体制转换与对策9.1 中国人力资本个人投资收益率测算与

60、分析9.1.1中国人力资本个人投资收益率的测算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具体到教育方面,就是指一个人在受教育期间所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之和,可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收益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大的职业机动性;取得保健资本;合理消费;子女在文化教育方面收益9.1.2人力资本个人投资收益率的比较研究 (1)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率低总体水平低于世界水平 (2)中国的教育收益水平成正比 (3)与世界低收入水平国家受教育程度与收益率成“U”型的分布相一致9.1.3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分析9.2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循环模型9.2.1我国人力资本形成模式的基本特征 (1)政府主导型的人力资本形成体制 (2)

61、人力资本形成的福利性 (3)人力资本形成呈二元性 (4)人力资本形成的非均衡性 (5)人力资本形成的非资本化 (6)人力资本形成非同步性9.2.1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循环模型9.3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体制转换与对策9.3.1人力资本形成体制选择 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型人力资本形成体制;一类是市场型人力资本形成体制9.3.2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转轨与政策调整9.3.3我国人力资本形成战略选择 在人与物方面,应实现物质资本形成与人力资本形成同步发展战略;在人与人方面,实现人口零自然增长的人力资本形成战略9.3.4人力资本形成部门教育市场结构与改革9.3.5我国人力资本形成模式转换对策 (1)人力资本

62、形成法制化 (2)投资主体多元化 (3)实施两种形式的教育规模扩大再生产 (4)大力开展以人力资本形成为中心的扶贫工作 (5)加大利益调节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0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理论10.2 人口与中国经济发展10.3 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10.4 环境与中国经济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理论10.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0.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需要从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负荷能力相协调

63、 (3)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可持续发展承认环境的价值10.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可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4)需求性原则10.2 人口与中国经济发展10.2.1 关于人口问题的一般理论 (1)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2)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0.2.2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1)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10.2.3 中国目前的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2)人口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3)人口年龄构成问题10.3 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10.3.1资源开发、利用、

64、保护与经济发展 (1)资源的涵义: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与自然条件 (2)不同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3)资源的种类极其利用 可耗尽性资源或储备资源;流动性资源;生物资源10.3.2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土地 (2)矿产资源10.3.3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微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2)宏观配置手段的优化10.4 环境与中国经济发展10.4.1 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及其治理 (1)对环境问题的一般性分析 (2)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10.4.2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对策 (1)环境资源的所谓不可逆性是相对的 (2)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与

65、环境污染的矛盾 自然资源的新发现;使以往废弃物得以再利用;回收效应和净化手段的提高10.4.3 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11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11.1 政府经济职能概述11.2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11.3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11.4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与反贫困政策11.1 政府经济职能概述11.1.1 政府经济职能的涵义 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责和功能,他市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11.1.2 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11.1.3 发展经济学家对政府职能的认识 (1)早期发展

66、经济学家主张政府集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市场机制在解决发展问题上有功能缺陷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过分强调工业化、物质资本积累和收入公平分配,也必然会强调政府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缺乏理性,难以充当市场经济的主体 (2)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主要是对政府、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主张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发展问题 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做出了新判断 肯定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替代性与流动性 对市场功能进行了重新论证11.2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11.2.1 货币政策涵义分析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政府采取措施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11.2.2 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11.3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11.3.1 财政政策的涵义分析 财政政策,就是国家为了调解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和1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