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222950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讲第二讲 新媒体的定义、特征及规律新媒体的定义、特征及规律 1、媒体及其相关概念、媒体及其相关概念2、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的定义 3、新媒体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新媒体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主讲:李洋主讲:李洋一、媒体及其相关概念一、媒体及其相关概念一个基本的问题:媒体有哪些涵义?试区分以下三个英文单词的不同:MediaMediumJournalismEg: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怎么翻译?媒体(媒介)一词至少有四种基本涵义:1、作为技术的媒介、作为技术的媒介:指某种技术形式及信息的传递载体 (技术,永远是新的;或者说,无所谓新旧)2、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指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组织和机

2、构 按照施拉姆的界定,“媒体”一词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信息发布借助的具体载体,例如报纸,电视;第二层指发布信息的媒体机构,例如报社和电视台。思考:互联网是第四媒体吗?“第四媒体”的说法关于互联网是“第四媒体”的说法,据传最早来自于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Committee on information)。这个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并非一个学术机构,而是联合国新闻政策的协调中心,负责审议联合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和提出建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报告中确实有“第四媒体”一词,但其基本意思是说:联合国在发布新闻时,除了原有的印刷媒介(Print medium)、广播(radio)、电视(telev

3、ision)这三种媒介外,还应该通过第四种媒介因特网(internet)来进行。3、作为内容的媒介、作为内容的媒介:指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新闻、娱乐、体育资讯等),可被看作一种替代性修辞。下列关于媒介的比喻,您赞同哪一个?穿衣镜?穿衣镜?哈哈镜?哈哈镜?放大镜?放大镜?媒体并不是被动地媒体并不是被动地反映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把现实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把现实“再塑造再塑造”之之后积极地提供给受众。后积极地提供给受众。换句话说,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其实不是换句话说,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其实不是世世界本身界本身,而是被媒体,而是被媒体选择、解释、转述选择、解释、

4、转述后的后的世界。世界。放大镜后的世界真实吗?但是实际上,我们脑子中的外部世界的印象,绝但是实际上,我们脑子中的外部世界的印象,绝大多数是媒体给你大多数是媒体给你塑造塑造的。的。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对于外部世界是非常了解。4、作为人类感知方式的媒介、作为人类感知方式的媒介媒介即讯息。任何工具、符号、交往形式都可以成为媒介。任何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感知世界的全新方式。不同媒介的内容呈现方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感觉平衡论(对媒介中性说的否定)媒介即讯息,就是指媒介即感知方式。麦克卢汉论媒介麦克卢汉论媒介技术语言拼音文字/印刷术电话、留声机、广

5、播、电影、电视媒介形态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感觉感官平衡人眼延伸(感官失衡)中枢神经延伸(感官重新平衡)思维联想(非线性)逻辑分析和理性(钟表)非线性时代部落化去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社会特征原始社群个人主义和民族国家地球村与媒介相关的几组概念(一)信息Information一词由英国作家乔叟于1386年最早使用,涵义是“赋予形式”。1927年西方国家开始将信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进行讨论,香农将其视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物质、能量并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问题:信息和新闻是一回事吗?(二)符号符号就是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传递信息或

6、意义,必须通过使用符号实现(反之是否成立?)符号的意义是建构的,并且符号无法完全表达意义所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通过语言表示,但非语言符号不能表达所有语言符号的涵义(三)媒介形态(mediamorphosis)媒介形态即人类的传播方式。人类媒介形态演讲示意如下(注意和媒介技术的区别):语言文字印刷术电子媒介1、语言是人类第一种媒介形态,也是最基本的媒介形态,它与人的思维难以分离,因此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本身萨皮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想象。词语和语言不是事物的包装纸,仅仅供人们说话和写作之用。正是在词语和语言中,事物才第

7、一次成形并存在下来。海德格尔所谓现实,就是在特定语境下,通过对语言的使用获得的体验。2、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态,它的出现,使得符号可以和意义分开,用媒介的概念认识文字十分恰当(纸草、泥版、竹木片以及羊皮等都曾用来作为文字的载体,但由于适用范围狭窄,很少让人想到“媒介”)3、印刷术的发明,使“媒介”由观念变为物质化的传播形态(书籍与报刊),使信息和知识进入社会流通,大大推动了文明进程。4、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的问世,使人类交往克服了时空界限媒介形态并非中性的传输载体,其各种进化形态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本身都是一种社会环境。1996年美国哈泼斯杂志发表了一篇对话她要她的电视!他要

8、他的书!,这是纽约大学传播艺术教授波斯曼和费城艺术学院女教授帕格里亚关于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对话。前者出生在电视普及电视普及之前,后者出生在电视普及电视普及之后。这篇对话生动地表现了对两种不同媒体钟情的人之间的思想交锋:波:“我不看电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教授我们推理。电视以其随机的不连续的图象与线性传统作对,打破了逻辑和思维的习惯。(eg:肥皂剧文化)帕:大多数理论和其他文化批评家不是去批评电视,而是对于电视的庞大力量干脆嗤之以鼻-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拒绝。电视是一种文化,凭什么或凭谁的标准可以判定,最新的麦当娜作为一种符号,其意义比一种符号要渺小呢?波: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读书给了我一种分析

9、的、延迟的反应,这对于追求科学或是工程学很有好处。但是从中我确实损失了对大脑感觉部分、感觉中枢的开发。帕: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些生在二战之后的人如何能够在读书的同时,还能看电视。但是我们能。我写书的时候,我戴着耳机,摇滚乐或是普契尼或勃拉姆斯在耳边狂响。关闭了声音的肥皂剧在电视屏幕上闪烁。同时我可以还在电话上与别人聊天。新生代具有多层面、多轨道应对世界的能力。波:语言的全部意义在于提供知识上和情感上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但是我的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懂得,例如矛盾的道理。我的年轻的学生看到电视上播音员说有5000智利人死于地震,然后他说:“我们在联合航空公司的广告之后马上回来。”我希望我的学生说:“嘿,

10、等一下,他怎么能让我们如此迅速地转变情绪?”帕:我的回答是:佛微笑了。他看到了转世的车轮并没有接受了世界的灾难。它就应该是这样。我们无法延伸我们对5000死难的人们的同情。通过将这些刺激的图像编辑在一起,电视创造了真实的生活写照。我们不得不像农民那样审视死亡-常有的事,没什么大不了。自然可以让地球裂开千万次,而后,依旧阳光灿烂,小鸟儿歌唱。这就像是从坠机事件忽然转到痔疮广告。在电视里,和自然中一样,每件事情同样重要。二、新媒体的综合定义 新媒体这一词语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年前。年,美国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由此,“

11、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且这个趋势在不久以后扩展到了全世界。目前,世界上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远未统一:目前各国学者普遍认可的可以称为“新媒体”的东西,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等本门课所认为(建构)的新媒体定义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产生,能够让受众深入参与的媒体组织或商业组织。三、新媒体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了解)(一)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规律:技术特征:首先,信号传输的高速度和高清晰度。由于数字信息可以做压缩处理,因此能够在一定的发射

12、容量或波段内传输更多的信息。例如,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视频广播()等的出现,让我们体会到无线电广播从未有过的稳定和清晰程度,信号传送失误率大大降低。其次,具有高共享度众多的软件都必须把文件共享和传输的功能考虑在内。当前更有一些软件已经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传递或者共享服务模式。例如从年开始的技术,所谓就是 (对等网络)。这种技术在目前受到的大力推广成就了如和等一大批著名软件。再次、数字艺术多媒体化数字多媒体艺术观众以立体的感受,比起传统的平面艺术的表达方式来看更加生动。目前的数字多媒体艺术主要是三维成像但3D技术是发展潮流。2010年,由大导演蒂姆 伯顿指导的3D科幻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即将上映2

13、、新媒体的技术发展规律(1)摩尔定律(Gordon Moores law):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或者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番。这条定律解决了电脑硬件的问题。随着价格的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承受这个上网的最基本的成本(无论是购买还是租借)。(2)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这条定律解决网速的问题。未来的Internet2.0可以让一部电影以几秒钟的时间下载完毕。网速的提高,可以极大地丰富各种需要受众参与的网络形式,比如P2P下载,比如视频

14、网站。(二)新媒体的商业特征与规律1、新媒体产业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通过发行股票等虚拟经济的工具,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到实体经济中最有效益的部门中去,进行资源配置。2、虚拟经济的经济规律(1)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这个效应和商业有关,看上去和新媒体的去中心化趋势矛盾,但人类社会天生需要规律和系统。人们越是有广泛深入的参与,就越对强有力的信息渠道产生需要和依赖。所以,马太效应是必然的。新媒体经济必然是巨头经济。(2)梅特卡夫原则(Robert Metcalfes

15、 principle):网络价值等于节点平方。这个法则本来是电话网络的法则,描述的是电话网络的价值。一台电话的价值只是一,两台电话就立刻变成四,三台电话就是九。在新媒体领域里,每一个发出声音的地方都可以看成一个节点:话语节点。整个新媒体的价值的比喻,就是这些节点的平方。(eg:BBS)(3)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在传统经济中,边际效用递减是常见规律,但是在虚拟经济中,这一规律却发生了重要变化边际效用出现了递增。一条有效信息,在消费过后,依然存在,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同时消费同一有效信息,消费的人越多,信息就越值钱。同时,复制一条信息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新媒体产业的第二个特点是竞合未来的媒体市场

16、,不但是竞争,还是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是媒介市场的基本特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组合的多样性eg:手机短信报纸电视互联网;宽带网络电脑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电子报刊。3、新媒体行业的第三个特点是与传统产业对接,拉长经济产业链。其基本指导思想是社会分工。如果没有把产业链条拉长,没有构建基本的网络产业链条,最后的投资回收不了,最终只能是衰退。目前新媒体的产业主要分布在六个领域:一是电信增值业,主要是、和业;二是传媒业,主要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三是出版业,网络媒体及手机彩信和短信;四是娱乐业,网络和手机的游戏、动漫、音乐、影像产品;五是展示业,网络媒体、

17、数字媒体、多媒体等和遥感控制技术的整合应用;六是咨询业,如数据库管理、信息分类整理和加工、超媒体传播平台的应用等。(三)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规律:1、六度分离定律:六度分离定律(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1967年提出的: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这个本来属于社会学中的假设(或者说数学界的猜想),在网络上,被当成SNS类网站的基石。极端的例子是在假设每人都拥有30个朋友(且互不重复)的人的传播,经过六度传播后,可以覆盖到7.29亿。借助可写的网络社会,六度理论让麦克卢汉的地球村事实上成立了。2、病毒扩散原则(Virus diffusion principle):一项服务或一个事件的扩散每天将以几何级数拓展。比较典型的例子是Gmail邮箱邀请制。只有借已经是Gmail的用户的邀请,你才有可能注册成为Gmail用户(这个已经不再被Google使用)。这个听上去在限制用户的规则,事实上,却巧妙地借助了病毒扩散原则,以几何级数的方式迅速推广了Gmai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