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217035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9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老子其书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教尊其为道德真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81章。道德经博大精深,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百科全书。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德经的“道”“道”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终极根源;二是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三是指社会人生的基本准则。“道”的基本特征:内涵的抽象性、特性的自然性、存在的永恒性、功用的广泛性。道德经的“德”道德经中的“德”是指“道”的功用或显现,是事物得于“道”而形成的内在特质,是人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是指人的

2、合乎道德思想行为。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天地之德、自然之德;“下德”:人间之德、社会之德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 自然 道法自然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是指:“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二是指:“道”是因顺其固有态势运行的。引申开来,前者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后者揭示了事物运行的规律性。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 自然“道法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我们要尊重事物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尊重事物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是人类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道法自然到无为而

3、治自然哲学落实到管理实践上就是“无为”,“无为”是老子自然哲学推出的基本的管理方法,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指:顺自然而为。顺自然而为也就是让万物各顺其性命而自为;二指:不私为,不为己而为,此种含义下,“无为”的“无”含有“无我”之意,即不含自我私意的作为;三指:不妄为,事物的自然性决定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界,管理要在事物的自然性范围内,而不能不顾事物的本质妄为,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老子道家思想的特点他的清静无为清静无为的学说,素朴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

4、、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老子道家思想的特点老子道家思想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社会主张老子的处事原则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辩证法。本体论1、道是天地本原。在老子一书中,“道”字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道是真实的存在;道是万物本原;道是规律法则(万物运行的规律,社会运行的规律);道是人生准则和规范。老子“道”的内涵比较丰富,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专门对“道”进行论述时,我们可以发现,他说的道即是天地万物的本原。2、道是恒常之道。老子对道的内涵做了规

5、定: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的哲学思想素朴的辩证法思想1、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矛盾普遍存在。3、矛盾的相互依存。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老子集中提出了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4、矛盾的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事物还稳定的时候,它的稳定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显著变化的迹象时,容易打主意;事物还脆弱时,容易消融;事物还微细时,容易打散。这些看

6、法,已初步接触到了质量互变规律,在当时可谓是极为深刻了。老子的社会主张老子的社会主张老子对于政治统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主要包括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思想、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平等思想和以无事取天下的反战思想。治世思想无为无不为。老子主张法自然,弃仁义。出于对有意的、人为的社会伦理法则的反对,老子批评了儒家、墨家“尚贤”主张和法家的法治和耕战政策,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老子的“无为”主张本质上是有为,是依道而有为,“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最终“无不治”。老子的社会主张民本思想损有余以补不足。老子设想的完美的人类社会的形式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

7、其居,乐其俗”,平等和睦相处。“我有三宝,选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此“三宝”中,“不敢为天下先”是态度,而“慈”与“俭”则是手段。但无论是态度还是手段,指向的都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全社会普遍平等。老子认为“圣人”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必须把百姓放在前面,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这既是“慈”,又是“不敢为天下先”;既是态度,又是手段。而老子的“慈”则是“圣人”的境界,与“不敢为天下先”联系在一起,因而其“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所蕴含的是“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也就是“天道”的要求。老子反对战争,老子认为战争是不符合“道”的,是“胜而不美

8、”,主张“不以兵强天下”。老子的处事原则老子的处事原则老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处世方面的主张。见素抱朴守弱贵柔少私寡欲,恬淡俭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虚怀若谷 老子的处事原则见素抱朴素即素净单纯、不杂于物,见素就是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貌是素净单纯自自然然的,从而视缤纷的颜色、鲜美的味道、悦耳的声音、珍奇的货物如过眼烟云。朴,未成器也,比喻人和物的原始性、天然性,抱朴就是保持人类实而不华、厚而不薄的原始真品性。合而言之,素朴就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老子认为,一个人若能素净而单纯,淳厚而朴实,则“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的处事原则竞争之道(居卑不争、竞争之道(居卑不争、以柔克刚)以柔克刚

9、)守弱贵柔以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们往往将刚胜柔、强胜弱为事物发展的一般法则,老子的见解正相反,认为刚强反倒是事物迅速走向死亡的根源,柔弱方为事物无穷生命力的象征。老子进而把守柔处弱看成包括人类在内的诸事物生存发展的普遍规律,反对恃强斗争,主张以柔弱见刚强。立足于守柔处弱的处世信念,老子还进一步引申出居上而谦下,贵以贱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反对居上不尊以贵傲贱。老子的处事原则养生之道(少私寡欲、养生之道(少私寡欲、清静淡泊)清静淡泊)少私寡欲,清静淡泊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对百姓爱惜其财物,对自己则要节情少虑,控制欲望,克除贪婪之心,摆脱名利观

10、念的系缚,以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井然有序。老子的处事原则生存之道(适可而止、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之不知足,不外两个结果,一是不化为行动的个人烦恼,一是化为行动的人际纷争。因此要知道满足,适可而止,保持心理平衡,而这种心理的宁静平衡,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永远的满足。老子的处事原则立世之道(虚怀若谷、立世之道(虚怀若谷、有容乃大)有容乃大)虚怀若谷老子“取虚”,在于他看到“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识到唯虚方能容纳万物,唯虚方始万物自由运行于其中。照老子的逻辑思路,此为自然之理,人事之理亦不例外。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够不计利害得失,容人之过,不责于人,

11、宽宏大量。老子的处事原则老子思想告诉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要以理性之心对待社会,要以敬重之心对待自然,要以关爱之心对待生命。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将会调理得更好,我们的生命将会呵护得更好,我们的精神将会修养得更好。老子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几点借鉴无为而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老子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以“道”的规律作指导,通过“德”的感化,使人民实现自身“德”的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即实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企业要注意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素质,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员工能自发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维护组织的

12、宗旨和荣誉,实现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以“无为”的管理创造更加活跃的局面,实现企业的文化管理。老子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几点借鉴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关爱人、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以人为本”就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要素,从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以人为本”就是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展现才智、发挥能力的广阔空间,使员工德力、智力、体力、能力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企业制度建设管理的和谐化、人性化、开放化。“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员工需求,有互惠双赢的利益,达到动态

13、平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选拔制度;公正的激励机制;公正的人才培养制度。老子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几点借鉴“三宝”、“七善”提升领导修养。把握“三宝”原则。老子的“三宝”是领导者品质的三大基本核心要素。“慈”,领导者要平等地关爱对待下属;“俭”,领导者要节俭;“不敢为天下先”,领导者要以企业为公,不以一己私利居前,不以个人荣辱为重。提升“七善”品格。老子认为,领导的艺术和品行,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不争而争。在领导者自身修养建设方面,老子也依据水的特性提出了“七善”品格。“居善地”,低调做人;“心善渊”,开放包容;“与善人”,团结仁爱;“言善信”,恪守信用;“正善治”,精于管理;“事善能”,善于用人;“动善时”,把握时机。“七善”对于企业管理的启示“居善地”,低调做人;“心善渊”,开放包容;“与善人”,团结仁爱;“言善信”,恪守信用;“正善治”,精于管理;“事善能”,善于用人;“动善时”,把握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