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211351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1脑卒中的概念脑卒中的概念n n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梗死脑梗死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 脑栓塞脑栓塞脑栓塞脑栓塞 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脑出血脑出血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

2、出血 2识别脑卒中常见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TIATIA)的症状:)的症状:)的症状:)的症状:1 1 1 1、突然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2 2 2 2、突然视物双或伴有头晕。、突然视物双或伴有头晕。、突然视物双或伴有头晕。、突然视物双或伴有头晕。3 3 3 3、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木木木木)或伴有肢体无力。或伴有肢体无力。或伴有肢体无力。

3、或伴有肢体无力。4 4 4 4、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5 5 5 5、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汗等。汗等。汗等。6 6 6 6、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这些症状可能持续一会然后会消失这些症状可能持续一会然后会消失这些症状可

4、能持续一会然后会消失这些症状可能持续一会然后会消失 。3n n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4545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率在逐渐上升n n我国卒中现状我国卒中现状每年新发病例每年新发病例250250万万,每年死每年死于卒中于卒中150150万,万,2/32/3留下残疾留下残疾n n用于脑卒中的直接用于脑卒中的直接n n费用每年约费用每年约200200亿元亿元n n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n n脑血管病诊治现状有待提高脑血管病诊治现状有待提高脑卒中的现状脑卒中的现状4脑卒中之缺血性脑血管病n n缺血性脑血管

5、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75%-80%75%-80%n n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n n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n n脑栓塞脑栓塞5重在预防n n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指发病前预防。培养良好健康指发病前预防。培养良好健康指发病前预防。培养良好健康指发病前预防。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通产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通产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通产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通过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过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过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过改善不健康生活方

6、式,及早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n n二级预防二级预防 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发生的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发生的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发生的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发生的原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原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原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原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或降低卒中再发危险。素,预防或降低卒中再发危险。素,预防或降低卒中再发危险。素,预防或降低卒中再发危险。6二级预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级预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级预防应该从急性期就开始实施二级预防应该从急

7、性期就开始实施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指南20147二级预防的目的已患脑卒中的病人已患脑卒中的病人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 8如何进行二级预防 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n n抗血小板或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或抗栓治疗n n控制血压控制血压n n调整血脂调整血脂n n控制血糖控制血糖n n戒烟戒烟n n限酒限酒9抗血小板治疗n n1.1.对非心源性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对非心源性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TIATIA患者,患者,建议使用口服建议使用口服抗血小板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预防脑卒中复发及

8、其他心血管事件(级推级推荐荐 A A级证据级证据)。n n2.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50(50325mg/d)325mg/d)或或氯吡格雷氯吡格雷(75mg/d)(75mg/d)单药治疗均可作为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首选的抗血小板的抗血小板药物(药物(级推荐级推荐 A A级证据级证据)。阿司匹林单药)。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最佳剂量为抗血小板治疗最佳剂量为75mg75mg150mg/d150mg/d。阿司匹林阿司匹林(25 mg)(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2(200 mg)2次次/d/d或西洛他唑或西洛他唑(100 mg)2(100 mg)2次次/d/d,均可作

9、为阿,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级推级推荐,荐,B B级证据级证据)。10抗血小板治疗n n 3 3.发病在发病在24 h24 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ABCD2(ABCD2评分评分44分分)的急性非心源性的急性非心源性TIATIA或轻或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NIHSS评分评分33分分),应,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21 d(级推荐,级推荐,A A级证据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血,但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若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糖风险。若既

10、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优先考虑氯吡格雷(75(75 mg/d)mg/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为缺血性脑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级推荐,级推荐,A A级证据级证据)。11抗血小板治疗n n4.发病30 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级推荐,B级证据)。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级推荐,A级证据)。n n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

11、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级推荐,B级证据)。口服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比较尚无肯定结论(级推荐,B级证据)。12抗血小板治疗n n6.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13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更安全有效最佳剂量最佳剂量最佳疗程最佳疗程最佳剂型最佳剂型75-150mg/d75-150mg/d长期服用长期服用精确肠溶剂型精确肠溶剂型14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1 1)对于)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包括阵(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卒中发性)的缺血性卒中/T

12、IA/TIA患者,推荐使用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华法林口服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复发。定口服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复发。定期查期查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维持,维持INRINR在在2.02.03.03.0之间(之间(级推荐级推荐 A A级证据)级证据)。(2 2)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以使)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单药单药治疗(治疗(级推荐级推荐 A A级证据)级证据)。也可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也可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疗(级推荐级推荐 B B级证据级证据)15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n n3.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新型口服抗凝剂包

13、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级推荐,A级证据),选择何种药物应考虑个体化因素。16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n n4.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风险,选择抗凝时机。建议出现神经功能症状14天内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复发,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当延长抗凝时机(级级推荐推荐 B B级证据级证据)。)。17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年龄年龄性别性别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遗传遗传种族种族地域地域可干预的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1 1、高血压、高血压

14、 2 2、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3 3、糖尿病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和糖代谢异常 一般危险因素:一般危险因素:1 1、房颤或其他心脏病、房颤或其他心脏病2 2、呼吸睡眠暂停综、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合征3 3、吸烟、吸烟4 4、嗜酒、嗜酒5 5、高盐高脂饮食、高盐高脂饮食6 6、运动过少运动过少7 7、肥胖、肥胖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高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高尿酸血症等尿酸血症等18高血压19血压与中风n n 收缩压每增加收缩压每增加10mmHg10mmHg,卒中发病,卒中发病危险增加危险增加49%49%;n n 舒张压每增加舒张压每增加5mmHg5mmHg,卒中发病,卒中

15、发病危险增加危险增加46%46%。20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定期定期监测血压,积极降压监测血压,积极降压 血压日记血压日记 1 1、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TIA患者,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大于等于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或舒张压大于等于等于90mmHg90mmHg,应启动,应启动降压降压治疗(治疗(级推荐,级推荐,A A级证据级证据)。对于血压小于对于血压小于140/90mmHg140/90mmHg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确(级推荐,级推

16、荐,B B级证据级证据)。2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血性脑卒中或TIA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级推荐,级推荐,A A级证据级证据)。推荐应用推荐应用长作用制剂长作用制剂,每日服用一次,这样可以减少,每日服用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血压的波动、降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危险,并提高用药,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的依从性。因此,卒中患者需降压,且平稳降压因此,卒中患者需降压,且平稳降压 21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

17、控制-高血压高血压n n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狭窄率70%70%99%)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TIA患者,推荐收缩患者,推荐收缩压降至压降至140 mmHg140 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90 mmHg以下以下(级推荐,级推荐,B B级证据级证据)。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或致的脑卒中或TIATIA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级推荐,级推荐,DD级证级证据。据。4.4.降压药

18、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3 3方面方面因素因素(级推荐,级推荐,B B级证据)。级证据)。22血压越低越好吗?1.1.双侧颈内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者动脉重度狭窄者血压太低加重卒中风血压太低加重卒中风险,有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险,有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血压不能血压不能降太低降太低。2.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降压标准,可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降压标准,可优先给予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长效先给予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长效CCBCC

19、B。23脂代谢异常24调整血脂的重要性n n总胆固醇总胆固醇(TCTC)水平每增加)水平每增加1 1 mmol/Lmmol/L(38.5 mg/dl38.5 mg/dl),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增加2525。n n研究表明降低研究表明降低LDL-CLDL-C水平,卒中风险降低。水平,卒中风险降低。LDL-CLDL-C每降低每降低10%10%,卒中的危险性降低,卒中的危险性降低15.6%15.6%。随着。随着LDLLDL水平的降低,心脑血管事水平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件的风险减少风险减少。25调整血脂的方法n n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

20、变和和使用使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n n文献报道只有文献报道只有他汀类他汀类 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使二级卒中预防的危使二级卒中预防的危 险险下降下降2626。26脂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201420142014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n n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应启动他汀类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级推荐,A级证据)n n有证据表明将LDL-C降低大于等于50%或LDL-C 小于等于1.8mmol/L,二级预防更为有效(级推荐,B级证据)n n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的卒中

21、患者(70%-99%),推荐LDL-C在1.8mmol/L以下(级推荐,B级证据)。27脂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201420142014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n n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总体上是安全的。有脑出血病史的非心源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级推荐,B级证据)n n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如果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或出现指标异常相应的临床表现,应及时减药或停药观察(参考:肝酶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肌酶超过5倍正常值上限,应停药观察)老年人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剂量不宜过大(级推荐,B级证据)28中国专家

22、共识:卒中二级预防危险分层及LDL目标值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组.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0)临床描述临床描述临床描述临床描述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启动他汀启动他汀启动他汀启动他汀的的的的LDL-CLDL-CLDL-CLDL-C他汀治他汀治他汀治他汀治疗方案疗方案疗方案疗方案LDL-CLDL-CLDL-CLDL-C目标值目标值目标值目标值缺血性卒中或缺血性卒中或TIATIA,属于以下任,属于以下任一种情况:一种情况:n有动脉有动脉-动脉栓塞证据动脉栓塞证据n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据据立即启动立即启动强化强化缺血性卒中缺

23、血性卒中/TIA/TIA,伴以下任一危,伴以下任一危险因素:险因素:n糖尿病糖尿病n冠心病冠心病n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n未戒断吸烟未戒断吸烟n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2.1mmol/L2.1mmol/L(80mg/dl)(80mg/dl)其它缺血性卒中或其它缺血性卒中或TIATIA(除外心源性卒中)(除外心源性卒中)2.6mmol/L2.6mmol/L(100mg/dl)(100mg/dl)标准标准1.8mmol/L50%50%极极高高危危(I)(I)极极高高危危(II)(II)高危高危2.6mmol/L2.6mmol/L(100mg/dl100mg/dl)或或降低

24、幅度降低幅度30-40%30-40%29 糖代谢异常30糖尿病脑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n n糖尿病糖尿病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者高高2 24 4倍倍;n n糖尿病对卒中的预后也有显著的不良影响,糖尿病对卒中的预后也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可使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可使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31如何控制血糖n n饮食控制饮食控制n n适当运动适当运动n n降糖药物降糖药物n n血糖监测血糖监测n n科学教育科学教育32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201420142014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n n缺血

25、性脑卒中或TIA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高,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视(级推荐,B级证据)n n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HbA1c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患者在急性期后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量实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级推级推荐,荐,B B级证据级证据)33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201420142014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指南推荐意见中国

26、指南推荐意见n n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脑卒中或TIA事件,推荐HbA1cHbA1c治疗目标为小于治疗目标为小于7%(7%(级推荐,级推荐,B B级证据级证据)n降糖方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降糖方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制订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物的安全性,制订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要警惕低血糖事件带来的危害要警惕低血糖事件带来的危害(级推荐,级推荐,B B级证据级证据)n n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管理(级推荐,B级证据)34 吸烟35吸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n n研究分析发

27、现,研究分析发现,吸烟吸烟可使可使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相的相对危险增加对危险增加9090,使,使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的危险增加近增加近2 2倍倍。吸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n n不吸烟女性不吸烟女性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和卒中的发生有肯定和卒中的发生有肯定的联系。吸烟者的配偶由于被动吸烟,其的联系。吸烟者的配偶由于被动吸烟,其卒中风险卒中风险较不吸烟者的配偶较不吸烟者的配偶增加近增加近1 1倍倍36建议 (1 1)坚决劝告吸烟的卒中患者戒烟,避免被动)坚决劝告吸烟的卒中患者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吸烟。(2 2)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干预包括:)采用综合性

28、控烟措施,对吸烟者干预包括:劝诫、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劝诫、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37呼吸睡眠暂停38呼吸睡眠暂停n n呼吸睡眠暂停既是卒中的呼吸睡眠暂停既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也是,也是卒中的结果,同时与远期转归不佳有关,卒中的结果,同时与远期转归不佳有关,增加了远期卒中死亡率。增加了远期卒中死亡率。39呼吸睡眠暂停 (1 1)鼓励有条件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或)鼓励有条件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或TIATIA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在一般人群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改善预后在一般人群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改善预后(2 2)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改善合并睡眠)使用持

29、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改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可考虑对这些呼吸暂停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可考虑对这些患者进行患者进行CPAPCPAP治疗治疗4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 n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n n荟萃分析显示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荟萃分析显示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25%25%能使能使卒中发生下降卒中发生下降11-16%11-16%n n对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或对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或TIATIA患者且同型半患者且同型半胱氨酸轻度到中度增高患者,每日给予胱氨酸轻度到中度增高患者,每日给予VitB6VitB6、VitB12VitB12(甲钴胺)和叶酸口服可以(甲钴胺)和叶酸口服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1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n n健康均衡的膳食n n控制盐摄入量n n体重BMI保持在18.5-24.9kg/m2维持适当的体力活动n n限酒n n戒烟 积极生活方式的管理可以降低卒中复发42让我们一起携手,为降低脑卒中让我们一起携手,为降低脑卒中的复发而努力!的复发而努力!43Thank you !44知识回顾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