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23209281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要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名地寻访活动,模拟当当小记者。先在小组内练习打算。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把小记者采访的活动延长到课外去。二、教学目的、通过当小记者,提高口语交际实力;、了解家乡古镇磁器口的历史风情,激发酷爱祖国、酷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课堂探讨,做好打算师:从电视里我们看到过记者采访的场面,今日我们也来当当小记者,好吗?生:好!师:我们采访什么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那里人杰地灵,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盘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隔山望,两谷深幽幽。一湾嘉陵水,流过古镇头,古镇照旧古

2、趣浓,群阁飞檐吊脚楼,石板街头屋瓦厅,酒旗茶座名小吃,誉满山城不绝口。它就是我们家乡的千年古镇磁器口。为了搞好这次采访,我们先分小组议一议,作好采访的打算。学生分小组协商今日我们到磁器口采访,应当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领悟古镇的风采。我们打算采访“为什么说磁器口保留着重庆的历史?”我要了解磁器口独特的古风古貌;我们要了解磁器口从古到今一千年来所保留的独特地理环境;我们重点采访磁器口为什么以“渝西明珠,佛商重地“名扬海内外;我们要了解它为什么是沙磁文化的发源地。(师集中大家的看法,交待采访留意事项。)(二)实地采访,当小记者(学生分组进行)1、小记者进入挂着幌子的“乐天茶馆”。记者甲:各位同学,我

3、们小记者一行走进了古镇磁器口出名的“乐天茶馆”进行采访,并为你们进行现场报道。问:请问老伯,您们这家茶馆在磁器口街上特殊出名,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磁器口的由来?答:小挚友,你们来得正好,来,坐下,听听这位评书员说书吧。(听评书:“磁器口的由来”)磁器口最早叫白岩场,因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光赦,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达五年之久,后来世人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所以“白岩场”也改名“龙隐镇”。龙隐镇改名磁器口,源于瓷器。要说瓷器,必说一个开碗厂的江氏家族。这个江氏家族,使沙坪瓷器名声大振。美誉四面八方。江家碗厂的兴起,带动了龙隐镇一带陶瓷业的发展。瓦罐厂作坊遍地开花,形成历

4、史上出名“沙坪窑”。从而,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镇上磁器业鼎盛时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大码头,旺盛了古镇的经济。后来,就将龙隐镇改为了“瓷器口”;再后来,因“瓷”字通“磁”,便叫做“磁器口”。问:大叔,磁器口大码头立了一块石碑,听说是记述了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传奇的故事,你能不能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答:好,我就再给你们讲进“华子良逃跑”的故事。(听故事:华子良逃跑事务)华子良原名叫韩子栋,1947年8月28日,在磁器口街上发生了一件振动国民党军统总部,引起了特务机关惊恐担忧的“白公馆监狱关押了十四年的老囚犯韩子栋逃跑”事务。当年他就是在看管监押下到过磁器口街上担菜

5、买东西,趁看管班长打麻将正在兴头上,静静地从江边乘着小船脱险了。解放后,人们就在这码头边的沙坝上立了这块碑,供中外游客参观瞻仰。(锣鼓响起)小记者丙:咦,这里还有川剧座唱,同学们快来听一听。(听川剧座唱)“刀砍岩石火光溅,我对群山把誓宣,身心交给宏大的党,热忱如火意志坚,恒久跟着红旗走,革命原委不转弯”。问:叔叔,我们刚才看了一下磁器口的自然环境,您能给我们介绍它的特点吗?答:是呀,这点说对了。(听介绍:磁器口的自然环境)磁器口位于沙坪坝东部中心地,歌乐山下嘉陵江畔,系水陆交通交界处。境内小山脉和小溪相间,充分具有山城山水特色。古代的磁器口人杰地灵,交通四通八达,商贸繁盛,人文荟萃。现在的磁器

6、口宁静清幽而未染,树木成林,竹丛成荫,远远望去一片郁郁葱葱。步入磁器口街道,悠闲舒适,不闻汽笛声,无尘埃飞扬,是一块幽静的街区。问:磁器口既有水路,又有陆路,那交通怎样?答:交通可便利了。(听介绍磁器口的水陆交通)磁器口地区交通四通八达,不仅古代陆路有大道,水路“舟楫称便”,而今更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相通。在地区内地犬牙交织,对外交往也特殊便利。东至长沙、厦门、西北可到成都,将来还可至武汉、上海。磁器口水陆码头,上至合川、南充,下到朝天门码头,沿长江西到宜宾、乐山等,东达武汉、南京、上海。听了评书、传闻和川戏、介绍等,了解了磁器口的地域溪河,知道了古道民路、水路、公路。小记者走在磁器口街上,

7、数着脚下的青石板路。小记者: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捏面人的(众人围拢观看一老一小捏面人)。问:老爷爷,请问您住在这条街上吗?住了多久?答:我住了七十多年了,我家祖祖辈辈在这磁器口的青石板路上靠捏面人过日子。问: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磁器口?答:那我就说磁器口富有特色的建筑吊角楼吧。(众人坐在青石板上,手里拿着面人,听介绍:吊角楼)在磁器口地区,山崖吊角楼许多,有坡就坎,依曲而折,房屋空间布局自由,利用率高。从外看是袒露的竹竿或木棒支撑的小木箱,危若累卵,使人毛骨悚然,而居民却能在里面怡然自乐。向外俯视,近处是一片房顶上面挂着五彩缤纷的衣服;远处是烟雾蒙蒙的江面,传来低沉的汽笛声。这样的美景在其他

8、城市的高层建筑上是领悟不到的。这种随意的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形成建筑风格的千变万化。居民们没有愚公移山的气魄,却有依附自然的聪慧,体现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亲和与随意。吊角楼却是在住宅基础不足的状况下建立的。它的外形却存在一种灵气。问:老爷爷,这是你的徒弟吧,他了解磁器口吗?答:小挚友,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那我也来凑凑热闹,讲讲磁器口的码头吧。(听介绍:磁器口的码头)磁器口码头沿划拖嘴到九石缸一带,是个自然的回水沱,便于停岸,常停船百只以上。所运货物有粮食、煤炭、蔬菜、水果、生猪及盐、山货、竹木手工产品、陶瓷制品等。老码头是磁器口的高傲,也是磁器口的精华。磁器口不仅有码头,而且街巷庭院也很有特

9、色。(听介绍:磁器口的街巷庭院)磁器口正街由西向东,街宽五米左右。其左右两边多为一楼一底的铺面房,楼上住人,楼下营业。大街左右两街房之间有巷道隔开,小巷直通街房之后的四合院大门,大巷两边成一边有围墙,四合院在墙内,大门对着巷道洞开。磁器口后街街面狭窄,仅三米左右,且多平房,建筑风貌比大街更为古旧。磁器口居民多为穿逗式屋架,这里的人们在建立民居时,擅长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造成屋顶凹凸的协作,加上一船屋檐不高,绿树婆娑,润泽可悦,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民居屋面灵活,造成明秀轻松的外观。隔江望去,板墙黑瓦在丛林溪流映照下,层层叠叠,素雅清淡,韵味无穷。正是:老龄重到大码头如梦回旧地,少壮畅游

10、小街巷头顶新天,嘉陵码头重走老街石板路,磁器口岸初登临水吊角楼。小记者小结:我们知道了磁器口的建筑不仅具有特色,而且保留完整。国家为了爱惜古镇的风貌,规定镇内不准停车,不准造两层以上的楼房,并对古镇的建筑及溪河加以修缮,以永保古镇的风貌。小记者们品尝磁器口的名特小吃。(1)品尝磁器口三绝之一“毛血旺”: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嗅,这是什么气味,好香哟,真让我垂涎三尺。(从挂着幌子的食店里传出叫卖声、叫卖声,众人到一家挂着“毛血旺”招牌的小店)小记者:叔叔,这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店员:这是我们磁器口出名的“三绝”之一“毛血旺”。众人道:毛血旺?店员:对呀,你们吃过没有,想不想尝尝?“里边请,来

11、了一群小贵客,翠花,倒茶,摆筷子,舀毛血旺。”食客甲:今日最终吃到了正宗的毛血旺了,以前吃过的几家毛血旺,硬是没有磁器口的地道。食客乙:是呀,传闻民间有句言子: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有到过磁器口。(众人吃,赞扬)伙伴:小挚友,味道怎样?小记者:味道好鲜好美哟,给我的感觉是:嫩而又爽口,杂碎油而不闷,白豌豆粑和化渣,汤香麻辣烫。小记者:叔叔,这毛血旺是怎么做的,我回去做给爸爸妈妈吃?店员:好,听我说(指着门前一土灶)头天晚上把筒子骨放入锅中,滴上几滴白醋,然后倒一桶清甜的嘉陵江水,拍几块老姜,放入适量的白豌豆,将汤熬至乳白色,半夜还要起床,把早已洗干净的猪心、舌、肺、大肠切成块、片下锅,加入

12、制好的糍粑海椒、花椒及五味调料,盖上锅,用小火煨,早上起来后,到宰房接一些簇新的猪血回来,用酒醋洗去掉生血味,然后用翻滚的骨头汤将血旺激熟,这叫“挂印封喉”。翠花:毛血旺这东西怪,越煨,越入味,越鲜嫩,一锅毛血旺杂碎汤锅就这样做成了。毛血旺不仅鲜美可口,而且常吃还能壮体养人。(2)品尝三绝之二“椒盐花生”。店员:(快板)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高店子的黄糕蒸得泡,椒盐花生要数我们磁器口。快来买哟,彭记椒盐花生。(众人围拢)小记者:哦,是椒盐花生,到处都有卖的,我们上劳动课,老师还教给我们做法呢。店员:小挚友,别看这些是一般的椒盐花生,我们在选料、做工上很讲究,不信,你们尝尝,先尝后买。

13、小记者:香,香,真是香。店员:小挚友,你们真不会吃,来,我教你们。(示范)我们磁口人呢,真会吃椒盐花生,抓一把椒盐花生在手,一搓,壳就散了,嘴巴朝手心掌一吹,红红的皮衣像仙女散花一般地飞扬,留在手掌心的是一捧白白胖胖的花生米,吃在嘴里。众人:颗颗脆,粒粒香。店员:而且盐味恰好,再怎么吃也不渴。小记者:还别说呢,磁器口的毛血旺双麻又辣,椒盐花生又香又脆。(3)品尝磁器口三绝之三“软烩千张皮”店员:小挚友,别老夸毛血旺、椒盐花生了。我们店里的软烩千张皮也是磁器口的三绝之一,尝尝吧!众人:走,进去尝尝这软烩千张皮。店员:一说起软烩千张皮呀,磁器口的人都满嘴生香,当年我们软烩千张皮在这磁器口街上出尽了

14、风头。小记者:叔叔,这味道为什么这么好吃呀?师傅:给你们介绍一下这软烩千张皮的做法:将千张切成两分宽,寸长,韭菜叶一样的细丝,加上纯碱将千张丝烧开,捞在瓦罐内用清水浸泡去碱直到发白,用化猪油炒,加肉汤烧开,再加酱油、味精,加入肉丝下锅烩炒后,下韭黄炒转,再下5钱化油,起锅放入盘中,撒上花椒面,就可以吃了。食客:我们经常来吃,这家菜馆做的软烩千张皮最地道,此菜入盘,一青二白;动筷,柔韧不碎;进嘴细腻爽口,所以他们生意好,好些外地人和客商也慕名而来。小记者:咦,那里有一座寺庙,确定就是宝轮寺吧!众人:走,我们去看一看。小记者:宝轮山寺对江开,欲读游踪泊岸回。只恐被他弥勒笑,三年何事又重来。和尚:阿

15、弥陀佛,欢迎各位小施主光临宝轮寺(介绍宝轮寺)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文被其四叔朱棣纂位,从地道逃出皇宫削发为僧,亡命天际,流落巴蜀时,在梦中被一位红发银须的仙翁指引,要他道白岩巨石修身养习。建文帝醒来,发觉自己面朝西北做了个白日梦,对梦中之地,他记忆犹新,派一名叫雪庵的和尚打听西北处是否有叫白岩的地方。雪庵受命暗访,得知重庆有一镇叫白岩,镇依的山叫白岩山,崖上有一镇山的白岩巨石,与建文帝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而且白岩巨石上有一寺叫“宝轮”。建文帝得知大喜,渡江往西北行,来到“宝轮寺”,“挂单”隐匿达四、五年之久。因真龙天子曾隐于此,后来世人将宝轮寺改为“龙隐寺”,从今,龙隐寺香火旺盛,信徒云集,

16、成为远近富有盛名的大丛林。小记者吟诗,“游宝轮寺”山不在高同登觉路,有仙则灵道济众生。(三)回到课堂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我心中的磁器口是城市的记忆,这种记忆加深了我们对城市的相识。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古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宽容、生活简朴。一个家庭的婚丧嫁娶上百人凑热闹。亲戚们想方设法的找理由团聚,图的就是祥和温馨。我们须要蓝天白云,阳光空气绿叶,而古镇的人走过巷子就是河流,打开窗户就是原野,街头巷尾充溢的就是簇新空气。孩子们玩的是蟋蟀,而不是心跳,人与自然的交融。今日繁华的都市中,汽车令人心跳,商店遍布诱惑,住宅高耸眩目,广告夸大其词,路上尽是匆忙行人。城市让人乏累,心悸。所以人们才会怀旧,想反璞

17、归真,想放松,走出水泥森林,逃离城市的喧嚣。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加拿大亚瑟、埃得克森参观了磁器口后,感概的说:“这里的东西是自然而来的,不是设计师所为,但从设计者的眼光来看,每一家都是做得最好的、最实在的。”在新的世纪,磁器口将以传统的优势,环境幽雅的条件,山水迷人的景观,发展旅游业,将高科技与文化教化相结合,成为市区乃至国家级的景观,发展旅游业,将高科技与文化教化相结合,成为市区乃至国家级的旅游购物休闲消遣、文化活动、民俗民风、宗教活动中心。而将来的磁器口正是一个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独特特的地方风味的饮食文化为补充,以佛教文化为铺垫的品位较高的东方文化旅游胜地。我们信任磁器口这古老的街区,将在市区政府的重视下,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贡献中,在新的世纪有更大的发展,再创更新的辉煌。巴渝风,沙磁雨,陪都情,红岩魂这就是我心中的磁器口。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们的模拟小记者表现得特殊精彩,采访获得了成功。用各种形式把磁器口风土人情、风味小吃都呈现了出来,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酷爱家乡。我信任只要我们同学们留意视察四周的事物,就能发觉身边许多簇新的事。愿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记者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