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综述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208747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草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草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草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甘草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草综述甘草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1,应用历史悠久,中医界素有“十方九草”之说,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挛急疼痛、痈疽疮毒,并能够缓解药物毒性,调和诸药,故又有别名为“国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10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其中以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和甘草多糖为主。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A )是一个最重要的甘草甜素类化合物,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调节免疫反应,还有抑制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毒、降脂、保肝、镇咳、祛痰、抗利尿、解痉、镇痛等作用2,可用于

2、人体抗衰老、抗炎、降压、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它以18H的两种差向异构体存在(体和体),两者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3,如甘草酸二铵(甘利欣)为体制剂,具有明显的降酶、抗炎和保肝作用;而强力宁和复方甘草甜素则为体制剂。甘草酸在临床上的应用表明了其确实的疗效。甘草也是我国的常用工业原料,在制药、食品、化工和印染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同时甘草制品还作为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4,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我国对甘草的年需求量就为6万多吨,位列诸药之首。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甘草的市场行情逐年上涨,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甘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不断攀升,在经

3、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出现了采挖甘草的狂潮,同时由于对西北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甘草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小,使我国野生的甘草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就近年来对甘草的资源现状及甘草酸丰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1 甘草资源的现状分析1.1 甘草的分布及资源状况甘草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域的温带荒漠区域和温带草原区域,北纬3750、东经75123的范围内,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全境,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现今我国商品甘草通常按主产区分东甘草、西甘草和新疆甘草3类。新疆甘草,又称原料草。原植物种类多,几乎包括国产甘草全部种类,其中

4、以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为最重要。该地区是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农垦业发展兴起的重要商品甘草基地。该地区产甘草药材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因产地生长条件复杂,品种多而变化大,不少药材外皮呈灰棕色,质脆、筋多,但药材价格便宜。新疆甘草,乌拉尔甘草从新疆北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向东、向南,经河西走廊、鄂尔多斯高原一直延伸到东北科尔沁草原,向南进人青海高原。胀果甘草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东线可达甘肃河西走廊,再往东很少。北疆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度低,湿度大,缺少胀果甘草所需要的干燥度和光热,分布极少。光果甘草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南北坡水源较充足的地方。西甘草,原植物种为乌拉尔甘草。在人烟稀少地区常形成大面积的

5、优势群落。该地区现为我国甘草的分布中心,甘草药材质量好,多数商品皮色红、粉性足、甘草酸含量高。其中尤以内蒙古杭锦旗、鄂托克前旗(历史上“梁外甘草”的主产地),宁夏的灵盐台地(历史上“西正甘草”的主产地)所产最具代表性。东甘草,又称东北甘草。原植物种为乌拉尔甘草,以乾安、通榆所产的甘草品质为佳。历史上该地区曾是甘草的主产区之一,但近几十年来,资源破坏严重,产量急剧下降。近年来在经济利益和资源需求增加的驱动下,我国野生甘草资源遭到无节制的采挖,资源总量和质量逐渐下降。目前全国甘草的主产地也由东向西转移。我国甘草20世纪50年代的资源蕴藏量大约25亿kg,1983年普查蕴藏量减少到15亿kg。20世

6、纪90年代末与50年代相比,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甘草面积减少了70%以上,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减少了50%以上。乌拉尔甘草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和辽宁等省市几乎绝迹。我国各地分布的野生甘草的储量也在急剧下降,新疆生长中等以上的样方根及根茎的鲜重平均为1.61kg/m2,其次是内蒙古西部、宁夏和甘肃,平均0.42kg/m2,内蒙古东部、吉林和黑龙江最少,平均为0.08kg/m2。现有蕴藏量一般不足五、六十年代的一半,有些地区达不到30%。专家预测,甘草资源在东北地区已近枯竭,在华北地区23年内将达到濒危,在西北地区45年内将达到濒危等级5。滥挖甘草等固沙植物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造

7、成大面积草场沙化,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沙化日益严重,使我国沙尘暴频发而且愈演愈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保护生态和资源,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达文件,规定甘草的采挖、运输、经营必须具有专业许可证6,同时国家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亦把甘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7,以限制对甘草的过量应用,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仍不能很好地遏制民间对甘草掠夺性采挖的狂潮。1.2 造成甘草现状的原因分析1.2.1环境破坏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甘草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小,其中开荒造田是使甘草分布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在新疆,仅解放后的30年间,在开荒造田中就减少甘草资源约70

8、万hm2。其次,随着农业开发规模扩大,水利建设发展,沿河筑坝,引水灌田,截流贮水,修渠防渗,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河流下游断水,湖泊干涸,也使原生甘草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地枯死8。1.2.2国内需求量增长,出口量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意识随之增强,医药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主流,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更受消费者青睐9,而中医药临床中甘草的使用量是惊人的,从国内市场看,甘草每年成交量在7 000万kg左右,而且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生产量。由于货源不足,市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4。甘草也是现代制药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还有其他非医药行业如卷烟、食品、化工、畜牧

9、等领域对甘草的开发利用也使甘草的需求居高不下。近年来,甘草的市场行情逐年上涨。2000年,甘草价格为45元(每kg价,下同),2003年为67元,2005年为811元,并保持强劲上升势态。甘草行情上涨,暴露了需求危机。也从侧面反映了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10。甘草用途广泛,但世界上可供出口的国家不多,原为甘草出口地的中东地区由于近年战争纷争不断,干扰了甘草的产出,一些发达的有资源的国家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甘草的需求也以进口为主11。而甘草是我国大宗出口药材,目前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使用的大量甘草都从我国进口。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国内药用量的增长和对外

10、出口数量的逐年大幅度增加,造成甘草采挖量不断迅速上升10。1.2.3 生态保护教育缺乏甘草的主要采挖者多数为农民或者牧民,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保护教育尚未普及,所以农民或者牧民们认为甘草资源是无限的、野生无主的,可以随意采挖。另外,药商为了逐利,对野生甘草资源的挖掘推波助澜,高价争购继续诱发乱采滥挖的狂潮12;另外,在我国的医药教育领域,对甘草等濒危动植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识教育是不够的13。2 药理作用2.1抗病毒作用病毒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严重地甚至能夺取生命。经过药理学研究,GA作为甘草中的主要抗病毒有效化学成分,抗病毒作用显著。GA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及坏死

11、,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纤维增生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且副作用少,是一种治疗乙型肝炎值得重视与推广的药物。80年代,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GA抗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曾引起轰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病毒增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实验证明GA可明显抑制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1.23 mgml-1浓度下即可对HIV增殖抑制率达到50,但抑制HIV感染的有效浓度高,范围狭窄,若要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须持续大量给药 .GA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已收到一定效果,虽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甘草已被称为战胜AIDS病的“仙草”17。GA以其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将在抗病毒的

12、临床应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2抗肿瘤作用 体内外抗肿瘤药理模型的研究中, GA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均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致细胞变异及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细胞毒作用。GA的抗肿瘤药理作用是多样的,Chung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得出的构效关系结论为进一步以GA前体结构开发新药物提供了思路:GA能减灭细胞癌变刺激物(如乙醇、丙酮、醋氨酚、CC14等)活化,酶学测定,通过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1A1)活性减少前致癌物的活化,GA具有化学性防癌的作用,可对抗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及丙烯基甲酸盐等化学物质所致肝细胞癌变性损伤。GA在体内可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

13、成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前者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细胞毒活性,后者可与毒物结合而增强解毒功能,使其迅速从尿中排出而降低致癌性有关。GA有抑制肿瘤细胞生成的作用,很可能是变异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进而限制肿瘤细胞的增长。GA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拮抗肝糖原的蓄积作用,加快毒物和致癌物的排泄14-16。2.3 免疫调节作用GA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增强M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的抑制活性,还可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小鼠免疫系统腹膜内使用GA后白细胞总数(WBC)计量增加了5倍。当使用熊果酸、齐墩果酸等药物对动物治疗时最大白细胞总数只

14、能持续6天,而使用GA对动物治疗时最大白细胞数可持续9天以上。熊果酸、齐墩果酸对动物使用后WBC总数的百分增加量分别为91.484.6%,135.756.4%,而使用GA后WBC总数增加量为114.918%。骨髓细胞和酯酶阳性细胞在用GA后也有增加,GA与抗原作用可增加脾内特异性抗体滴度和空斑形成细胞,显著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以上结果表明GA等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活性有影响。2.4 抗血清作用近年专家们又发现GA中可以治疗血液疾病的物质,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GA可显著性减少妇女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口服GA后,血清中的睾酮浓度减少,其机制是干扰促成睾酮向雄烯二酮转变的17羟基

15、类固醇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活性,且这种增强呈显著的递进式18。在治疗哈斯氏疾病时,GA可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的增加,但其抗血清的作用仍不容小视。此抗血清机理具有以下特点:极性更低,吸收更好;体内分布更合理,肝脏靶向性更强;抗炎作用更强;对肾11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抑制更弱,不良反应更小;毒性更低。因而在临床上GA的抗血清应用越来越广泛。2.5 其他药理作用2.5.1 抗炎、抗菌作用GA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磷酯酶A活性,阻止组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活性因子的反应性以及抑制抗体生成,临床上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16、痈疽疮毒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据研究报导,GA的抗真菌活性作用惊人,具有巨大的前景19。2.5.2 心血管方面作用GA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通过动物模型证实,灌胃给予GA,对实验性小鼠、大鼠血脂增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家鸽血清胆固醇升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离体及在体研究表明:GA可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潜伏期,减少室颤率,增加哇巴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推测GA可能具有影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其对L型钙通道电流(IL)的影响,对探讨GA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作用机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指导19。2.5.3 抗氧化作用GA的抗氧化

17、作用也是其新颖的作用领域之一,且表现出的显著效果逐渐引起科学家的重视20。类胡萝卜素中的GA为超分子复合体,具有罕见的抗氧化还原的特性。EPR的自旋捕获技术证明,络合结构的 GA可增加对斑蝥黄和胡萝卜素的体内清除速率,比过氧化氢清除速率快10min21。参考文献1 赵越.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8-370.2 梁冰,杨爱馥,黄凤兰,等.甘草属(Glycyrrhiza)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15-119.3 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孙志蓉,王文全.我国甘草资源供求分析J.中

18、药研究与信息:2004,6(8): 35-39. 5 徐美菊,徐震威,吴庆丰.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 5(4):23-26.6 王惠清.中药材产销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55.7 郑汉臣.生药资源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11-112,194, 197.8 李晓瑾,杨卫东,文浩.简析新疆甘草资源现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 4(2):26-29.9 宫光前.甘草涨价凸显需求危机J.全国药材商情:2006,(4-5):8-9.10 邬时民.野生甘草的“领地”为何越来越小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8):13.11 蒋齐

19、,潘占兵,张清云,等.宁夏甘草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128-130.12 魏胜利,王文全,王海.我国中西部地区甘草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02-206.13 苏永华,朱德增.中医药教学应加强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教育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44-45.14 Hase K J, Xiong Q B, Basnet P, 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tetrahydroswertianolin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dependent h

20、epatic apoptosis in mice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1999, 57(12): 14311437. 15 Mauro S, Cristina F, Armanini D, et al. Glycyrrhetinic acid induced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in rat liver mitochondria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03: 66(12): 23752379. 16 Tucker G R.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in the a

21、etiology and regression of neuroblastomaJ. Medical Hypotheses: 2002, 59(2): 117128.17 史桂兰,胡志浩.甘草酸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1,13(1):10-12.18 Robert A J, Guinn J S, Harper M L, et al. Liquorice consumption and salivary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sJ. The Lancet: 2001, 358(9293): 16131614. 19 仰礼真,姚望,祁小燕,等.甘

22、草次酸对豚鼠心室肌单个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3):161-163.20 Froemming G R and OBrien N M. U937 Cells as A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of Phytochemicals on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J. Nutrition Research: 1997, 17(7): 10911103. 21 Nwe K H H, Hamid A, Morat P B, et al.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the oxidative 11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testis and liverJ. Steroids: 2000, 65(1): 40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