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hh****1 文档编号:23181410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内容以历史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在全面精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基础上,接受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驾驭教学内容,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实力。【教材分析】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解并描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意义。本课第一目“革命前夜的火星”,讲解并描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革命爆发的必定性;其次目“帝国大厦的坍塌”,包括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务等内容;第三目“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讲解并描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状况及政治经济措施,说明其社会主义的性质,阐述俄国十

2、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此外,教材还通过“学问链接”“学习思索”“史学争鸣”等栏目回放,帮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过渡。教学中,应留意运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定性和历史意义。【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理解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定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培育学生阅读材料获得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2、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巩固政权等十月革命的过程,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归纳历史的实力。3、相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育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历史

3、影片片段,补充典型历史图片、历史史料,讲解并描述典型历史事务经过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信息,驾驭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2、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学问链接,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大事,培育学生关切社会关注生活。(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相识,树立坚决的信仰和信念。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定选择,培育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使学生相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起先的标记,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

4、代。3、通过学习苏联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首创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和相识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和艰难性。4、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务的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培育爱国情操。【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定性、探究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升华社会主义思想教化。【学情分析】作为一个曾经与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俄国,信任每个学生都不会生疏,而对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课本的学习,也有所了解。那么他们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就会比较简洁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问,还是要通过直观形象生动

5、的讲解,通过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理解领悟并记忆。【导入新课】显示图片:1991年苏联红旗在莫斯科着陆。显示材料: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顶上空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缓缓下降,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师: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着陆,曾经的超级大国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也宣告结束。在那天,苏联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更,那么当时的苏联人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看这段材料。显示材料:课件显示苏联国旗下降的过程图片并看材料:我顾不上关掉电视,就匆忙下楼。院子里死一般的宁静对这毫无表示的夜的缄默,我不习惯,也感到惊异。我觉得总该有点

6、什么,嚷嚷声也好,唏嘘声也好,咒骂声也好,哪怕是窃窃私语声也好。是的,总该有点什么吧。可是,却终归什么也没有。 解体的岁月师:我们一起看图片,这是列宁在人群中发表演说,其他人都围着他,听得很细致。列宁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被美国展示杂志列为近百年来具有劝服力的演说家,一生发表过许许多多极富逻辑力气和鼓动色调的演讲。那么他在演讲些什么内容?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几幅图片,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一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学生视察图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图片显示:四幅列宁在演说和活动的图片答案提示:列宁到处演说,鼓舞人民为推翻沙皇专制而努力,可以从他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为投身革命的激情澎湃。显示材料:列

7、宁在讲台上出现了,全场欢声雷动,他预报着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师:苏联是什么时候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又阅历了哪些艰难曲折,今日我们就把目光投向90多年前的俄国,一起来感受那段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历史。【学习新课】第三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板书) 忆当年:无望的年头(板书)无望的年头感受民心显示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绘于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在学生细致视察图片的时候,提示学生留意他们的活动和神情,感受当时农夫的生活特殊艰辛)。师: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反映出当时农夫的生

8、活是贫困与困苦的。显示图片:1861年“解放”后农夫的生活,一张是农夫在搭建茅草屋,另一张是几个农夫围坐在一桌边。师:这是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照旧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但获得自由的农夫照旧一贫如洗。“一战”使得它各种冲突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这也是俄国革命发生的客观缘由之一。显示材料: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卒团吧,他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性等待,等待捡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材料二

9、: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战士了他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斗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毛元佑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师:请同学们思索,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给学生约1分钟的时间思索,然后请学生回答)。答案提示:这两则材料都是关于一战期间俄国的状况,可以反映出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由及俄国爆发革命的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参战。斗争给俄国人民带来的是物价飞涨,生活苦痛不堪。政府官僚只知道中饱私囊,却不能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仓促上阵的俄军士兵人数虽多,但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有的士兵只拿着一把绑

10、在木棒上的刺刀。俄军在战场上连连失败。一个士兵在集会上愤慨地说:“我们在前线上挨饿,我们都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明显,这时的俄国工人、农夫和士兵,除了起来革命以外,已经别无选择。师:一战期间,加剧了社会冲突,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俄国的人民连最基本的生活须要都得不到满足,我们一起来看当时俄国城市的一角。显示图片:1917年俄国城市一角:人们排着长队等着领取食物。师:一战加剧了人们的贫困,激化社会冲突。那么当时人民最须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和平、面包、土地。)那么怎么来获得这些东西呢?(引导学生说出须要革命、须要起义)。显示材料:一个震天动地的消息像旋风一样刮进了这个小城

11、:“沙皇被推翻了!” 城里的人都不敢信任。 一列火车在暴风雪中爬进了车站,两个穿军外套、背步枪的高校生和一队戴红袖标的革命士兵从车上跳下来。他们逮捕了站上的宪兵、年老的上校和警备队长。(将“沙皇被推翻了”重点划出)师:从划出的关键句中可以得出这指的是什么事务?(学生能从关键词中说出“二月革命”)。一战激化冲突,激发人民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革命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二月革命。到了1917年3月,沙皇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所以说二月革命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和沙皇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它的性质,须要特殊留意一下。显示图片:沙皇尼古拉二世及二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街头场景师:二月革命后的形势

12、。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显示材料:临时政府从一起先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须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临时政府驾驭权力后拒绝大多数人须要的面包与土地。广袤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接着进行帝国主义斗争。那么谁能给人民所须要的?(学生回答出“苏维埃”)。显示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实力变更:二月革命后,2万多名党员的静默无闻的小党;4月底,10万名党员;七八月间,24万党员;8月底9月初,驾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的领导权;十月革命时,党员激

13、增至35万人。资料来源张在虎:再论农夫与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中的关系;李永全:俄国政党史;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修订版)师:从“布尔什维克党实力变更”中可以看出,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完成下面的表格。播放一段关于“十月革命”的视频。显示表格,依据学生回答完成相应内容。爆发时间(俄历)1917年10月25日爆发地点彼得格勒革命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纲领四月提纲革命目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干脆缘由七月流血事务领导力气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结果(快速地)取得胜利师: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驾驭着实际权力。革命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实

14、行什么路途、方针和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列宁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务,革命和平发展已不行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临时政府起先大规模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行能,转向暴力革命。为了探讨和制定在革命新阶段的方针和策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起义的方针。1917年11月6日晚

15、,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据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炮声,革命工人和士兵向临时政府的最终据点冬宫发动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据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胜利。从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可以看出,俄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袤的农村,这就是我们之后归纳的“城市中心论”,而这样一条革命道路是适合俄国的(可以让学生思索中国革命前期失败的缘由,最终得出结论:必需依据本土的具体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阅历)。显示材料: 11月7日夺取

16、政权当天,革命武装只战死6人,负伤50人。当时参加围困冬宫的只有1.1万至1.8万-2万人,并未经过激烈的斗争。 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的过程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斗争,损伤较小,革命的结果是以取得胜利结束的。喜当年,胜利的年头(板书) 胜利的年头,顺应民心显示材料:材料一: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驾驭在自己手里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夫书节选材料二:(1)立刻废除地主土地全部制,不付任何赎金。 (4)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运用。 土地法令节选材料三:本政府认为: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最坚决的

17、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刻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节选答案提示:材料一:着重点明后半句“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工农代表苏维埃”,可以看出当时代表广袤农夫的苏维埃驾驭了政权,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材料二:这是土地法令的节选内容,如立刻废除地主土地全部制及一切土地变成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运用,都是符合农夫利益的,满足了人民的土地愿望。材料三:着重点明“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推翻沙皇君主制后人民都向往和平,而苏维埃通过的和平法令满足了人民的和平愿望。师: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其次次代表

18、大会的召开。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夫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立刻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随后,苏俄政府退出了世界大战。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支配给劳动者运用。其目的在于歼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广袤农夫的支持,为广袤农夫构筑民主、同等、安定的新社会。显示图片:美国时代周刊,并附上说明:连美国时代周刊也不得不感叹:苏联让马克思主义幸存了下来显示材料: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

19、代化创建了重要前提。显示材料:“十月革命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天翻地覆的力气摧拉他们。 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师: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供应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气。(引导学生看书本)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建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

20、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它同时民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供应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气。 叹解体:冷漠的年头(板书)显示材料:12月25日,当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的那一刻,没有人感到惊诧,也没有人为此哀伤,大家都很宁静。当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来的时候,我们快速赶到红场,却什么也没发生,一切都是那么正常,可真实状况是一个国家消逝了。虽然我们早已料到,但苏联民众的若无其事还是让我们很惊异。 新华社原驻莫斯科记者盛世良口述 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苏联解体的时候,没有人感到惊诧,也没有人哀痛,一切都

21、很宁静,一个国家的消逝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波澜的话,也意味着这个国家并不是人民所须要的,它的消逝是必定的。我们一起看这段材料。显示材料:苏联解体前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照旧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师:所以说“抛弃了人民,终将被人民抛弃!”只有站在人民的角度,从人民利益动身,才能巩固政权和统治。同样,我们中国有不少统治者和学者也特殊重视民生,重视人民。我们一起读一

22、下下面这两句话。显示材料: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离娄上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小结】师: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几句口号来记忆。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本节我们学习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列宁的四月提纲的报告为革命指明白前进的方向。1917年11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开拓了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动摇了帝国主义的后方,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开拓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苏联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师生合作梳理十月革命的进程(板书):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斗争二月革命 七月流血事务 十月革命 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四月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