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

上传人:女**** 文档编号:23179197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三)(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 级土木三班蔡素梅 -201 3商丘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国中原东部,简称商或宋,拥有1500余年建都史、5000余年建城史,为六朝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古称商、亳、宋国、梁国、睢阳、梁郡、宋州、宋城、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商丘地处中国华中、华北、华东三大经济区的结合处,东临黄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过渡地带。 商丘市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平原面积10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

2、的99.24%,山丘面积8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0.76%,并且山丘较为平缓,故在此未发生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商丘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11天,年平均气温14.2,一般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 商丘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东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

3、总量22.8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21.34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67.13立方米。 商丘位于北纬3343-3452、东经11449-11639之间。地理位置较好,极少发生地震,从未发生过火山爆发。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等。而中国小麦冻霜危害比较频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经105120,北纬3338的区域内。而东经110118,北纬3436为重发区,根据资料显示,小麦发生霜冻的概率20世纪80年代为50%,20世纪90年代为78%,这表明麦区霜冻发生频繁,且近年有加重的趋势,给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除了冻害外,干旱也是常发于商丘的自然灾害。 一小麦冻害:1冻害类型 2冻害防御 3冻后补救

4、初冬冻害 初冬冻害即在初冬发生的小麦冻害,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因此常称为初冬温度骤降型冻害。 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10左右,达10以下,持续23天,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发生冻害的小麦类型是弱苗和旺苗,壮苗一般不会造成冻害,最多造成叶尖受冻,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苗龄小,未积累大量可溶性固形物,仍处在较旺盛生长时期的幼小弱苗,抗低温能力较差,易发生初冬冻害,造成叶片干枯和幼苗死亡。早播旺苗,冻害主要造成幼穗冻死叶片和叶片干枯,尤其是土壤肥力低,整地质量差,土壤缺墒的麦田,如遇突发性强降温天气初冬冻害。越冬期冻害 小麦越冬期间(12

5、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持续低温(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麦冻害。一般分为冬季长寒型交替冻融型两种类型。冬季长寒型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交替冻融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气温回升的恢复生长,抗寒力下降,又遇到强降温成的冻害。当冬季有两个月以上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最低气温在1513的天数较多,北方广大无积雪麦田及积雪不稳定地区,易发生冬季长寒型冻害。越冬期小麦处于休眠状态,抗寒力很强。但由于黄淮麦区小麦具有越冬不停止生长的特点,此阶段小麦处于地上部稍长,地下部分生长阶段,一旦遇回暖天气,幼苗又开始生长,抗寒力相对减弱,当

6、再次寒流降温到1513时,即会产生较严重的越冬冻害。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对生产危害较小。另外,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近年旋耕未镇压的麦田以及沙土地麦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冻死苗现象。墒情差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严重冻害。早春冻害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发生的冻害。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易造成冻害。此类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较重,是黄淮麦区的主要冻害类型。如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8年、1990年、1991年、1994年、1995年、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年冬季温暖,降水量少,早春气温回升

7、快,小麦进入快速生长阶段,2月1822日河南省豫东地区,皖北、江苏徐州等地区最低气温骤降至13.18.7,造成了严重的早春冻害,幼穗冻死30%左右的麦田达20%以上,春性早播麦田幼穗全部冻死,豫东种植的宛7107成片冻死。1995年2月气温骤降为8.16.6,仅河南省小麦幼穗冻死50%以上的麦田达405万亩以上。2021年3月6日一股较强冷空气侵入,商丘60多万亩小麦发生严重冻害,幼穗冻死40%80%。晚霜冻害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3月下旬4月中旬)发生的霜冻冻害。这一阶段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对低温极为敏感,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冻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温回暖后又突然下降形

8、成的霜冻。如1992年4月19日、1993年4月11日的突然降温均形成了较重晚霜冻害。1995年4月3日商丘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1.64.5,地面最低温度下降到8.75.5,全区810万亩小麦遭受了严重的晚霜冻害。经调查,冻害面积达90%,其中幼穗冻死20%以下的257万亩(占32%),冻死20%50%的达298万亩(占37%),冻死50%以上的155万亩(占19%)。河南省冻害面积合计超过1050万亩。晚霜冻害其他地区发生较少,主要分布在黄淮麦区。 冻害防御 黄淮麦区属霜冻的频发区和重发区,冻害是小麦稳产高产优质的一大障碍因素。依据冻害发生规率和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综合预防措施,是保证小麦高产稳

9、产的关键措施。黄淮小麦霜冻是复杂的多发性气象灾害,必须树立以基础防御为主,冻害后及时补救的综合防御战略思想,才能使霜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选用抗寒耐冻品种 选用抗寒耐冻品种是防御小麦冻害的根本保证。品种布局上,豫东地区应以半冬性为主,以弱春性为辅,半冬性品种要占75%左右;春性品种只能在晚茬地种植。要注意防止小麦品种春性化的倾向。李淦(2021)等人以河南省主推品种百农矮抗 58、邯郸617 2、豫麦49号、豫麦5499系、豫麦18号、豫麦2号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控制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温度,分别测定苗期、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各生育

10、时期的抗寒能力差别较大,百农矮抗58从苗期到拔节期均表现出的较强的抗寒能力,可以作为河南省抗寒品种进行推广应用;邯郸6172抗寒能力也很强,但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可以在倒春寒发生轻的地区利用;豫麦49号、豫麦5499系、豫麦18号、豫麦2号的抗寒能力偏弱,在低温年份应注意防冻。适期适量播种 1、适期播种 必须把播期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不得强行或随意提前。豫东地区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10月210日,弱春性品种10月1020日,春性品种10月20日以后。对于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半冬性品种而言,有“骑着寒露种麦,十种九得”的谚语,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的结晶。以商丘气象台35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月9

11、日(寒露)到平均越冬期的壮苗年几率为95%,旺苗年几率为1%,弱苗为4%,表明寒露(10月9日)播种半冬性小麦品种有99%的年份能自身防御霜冻的危害。但也有“适期早播,偏旺越冬”在生产上大面积获得增产的实例;还有“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争取早播大面积丰收的实例。通过多年的播期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产量的峰值随不同品种和不同年份是前后跳动的不定值。如19801985年试验结果,半冬性品种峰值产量播期在10月15日;而1999年试验半冬性品种在10月11日,春性品种在10月21日;2021年的半冬性品种在10月8日,春性品种在10月18日。表明适宜播期在年际间只是一个范围。 2、适量播种 适当降低

12、播量,采取综合措施培育壮苗越冬,是减轻冻害的根本措施。镇压防冻早作麦田,特别是沙土地和耕作粗放的麦田,镇压防冻效果十分明显。及早对旺长麦田镇压,控旺防冻效果显著。镇压作为小麦生产中的常规增产技术,其作用主要是: 1、塌实土壤,增加根层土壤含水量据试验测定,镇压可使010厘米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0.259/厘米3,可有效防止根倒伏和因吊根而死亡,冬前与早春镇压,可使05厘米土层的水分增加3%左右。再则镇压可弥封土壤龟裂,使因干旱或浇水没有及时中耕形成裂缝的麦田减少龟裂,促进次生根萌发,防止冷空气进入土壤危害根系及分蘖节。 2、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寒能力 3、平抑地温,减轻冻害 镇压可提高土壤的

13、热量交换量,据测定麦田镇压使夜间表面地温较对照区高12。浇水防冻 适时灌水是防御和补救冻害的重要措施,对越冬冻害、冬季冻害、春季晚霜冻害都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需尽快改善灌溉条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拔节期肥水管理是防御后期冻害的关键措施。小麦起身拔节期控制肥水,不利于预防后期冻害,小麦大田生产必须加强起身拔节期的水肥管理。预防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是培育拔节壮苗,冻前灌水,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含水量。 1、浇灌越冬水 黄淮麦区秋冬干旱的年几率为90%,而且入冬时常有强寒流过境,对小麦弱苗和旺苗危害较大, 浇越冬水具有塌实土壤,提高土壤热量交换量,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发育,提高年前分蘖成穗率

14、的作用。浇越冬水还具有抗御越冬和冬季冻害的作用(皇甫自起等,1996)。据调查北京市调查,1993年,未浇冻水的麦田死苗严重,死苗率为26.8%,而浇过冻水的死苗率仅为7.3%。 三看浇好小麦冻水: 2、浇灌拔节水 小麦拔节后的抗寒力明显下降,极易受晚霜冻。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雌雄蕊分化到药隔前期对低温冻害非常敏感,浇拔节水不仅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而且有良好的防霜作用。 3、冻前浇水 霜冻来临前浇水对减轻小麦冻害有明显的防霜冻效果。据试验观测,小麦孕穗前期在晴天上午浇水的地块比不浇水的地块夜间地表最低地温始终高1,金传达研究结果,浇水后近地面可增温35,作物叶面增温2.5。另据调查早春寒

15、流来临前13天浇水的麦田只冻死10%12.5%的主茎,全田苗色青绿;而没有浇水的地块一地枯黄,叶片冻死50%60%,主茎幼穗冻死60%80%。1995年4月3日冻害后调查,低温来临前10天内浇水的豫麦 18、豫麦25的幼穗冻死率分别为22.6%、6.8%;而没有浇水的分别为67.7%和41.3%。化学防冻 小麦防冻剂的使用技术。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防冻剂有两种,一类是可调节株体内酶活性,增强光合能力的有机液肥类化学调控剂;另一类是直接补充糖分以提高体内胞液浓度。商丘农林科学院小麦所胡新主任对前一类进行了试验,在小麦返青到拔节中期施用,10天后对株体胞液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每公顷喷施1.5l和每

16、公顷喷施3l(先喷1.5l隔7天再喷1.5l)两处理,分别较喷清水的胞液浓度提高1.0和1.5个百分点,表明抗寒性有所提高。如1993年晚霜冻(最低气温为0.51.6)后大面积调查结果,拔节期喷施有机液肥3l/公顷的小麦冻害较轻,较未喷施的田块平均穗数高112.5万/公顷(45万225万/公顷)。增产效果和抗霜效果较为明显。但气温低于4时效果不明显。物理防冻 熏烟防霜是一种古老的防霜技术,一般可提高地温12(金传达,1979;别而良特,1957)。熏烟防霜主要原理:减弱烟雾中下垫面土壤的有效辐射;发烟混合物燃烧时和烟雾形成时所发出的热量;水汽凝结在烟的吸湿粒子上时释放出的热量。 烟雾剂的配方是

17、:沥青45%、锯末48%、硝酸铵32%、柴油5%,碾碎混合后用牛皮纸封好, 内放引火索,周围戳些小孔。熏烟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比霜冻指标低1时开始,注意统一点火,保证烟幕质量,收到好的效果。 冻后补救 小麦潜伏芽迅速萌动发育成穗,是冻后高产群体再构的生物学基础。只要补救措施得当,冻害惨重的麦田,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对于幼穗冻死80%的麦田,小面积割棵试验结果表明,冻害严重的麦田,也不宜割棵。 冻后灌水 浇水是补救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 干旱 干旱(arid),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

18、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后则容易发生蝗灾,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 危害介绍 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

19、,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

20、021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此外,近期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商丘也不例外。 说到雾霾的危害大家知道多少呢。雾霾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出行和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成云和降雨的过程,导致气候异常、诱发气候灾害,这些严重的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雨水的形成过程中必须要有凝结核才能由水蒸气形成雨滴,而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以外,另一个来源就是超细颗粒物pm2.5,之所以会影响气候,一种可能是由于pm2.5太多而导致“分食水分”,使天空中雨滴都长不大,那么细雨和蓝天白云就会变得比以前更少;而另一种可能则是pm2.5增加了凝结核,这样天空的雨水就加大了就极有可能产生极端的暴雨。 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对于自然灾害要做好预防以及处理,才能确保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