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

上传人:hh****9 文档编号:23178596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实力及技能要求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一)基本思路 为使“云计算系统运维专项职业实力标准”符合当今云计算技术发展的真实现状,使该标准符合当今云计算行业的实际须要,我们深化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与企业,细致调研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的实力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云计算系统运维专项职业实力标准”的内容。本次云计算系统运维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岗位实力及技能要求调研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确定调研内容、调研方式、调研范围、调研对象选定典型企业,拟定企业目标人员邀请企业目标人员参加工作任务分析会整理、汇总和分析调研材料,撰写调研报告

2、,为下一步制定“专项专业实力标准”做准备 进行电话调查和走访企业现场调查走访企业现场调查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确定本职业工作任务与职业实力分析表 图1 调研的工作流程(二)调研方法1.调研内容 (1)云计算行业发呈现状与趋势(2)云计算专业人才需求及分析(3)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年龄和学历分布(4)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技能及综合实力需求调研(5) 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实力分析2.调研方式(1)电话问卷调查 (2) 走访企业现场调查(3)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 3.调研范围 国内开展云计算业务的企业。4.调研对象(1)企业选择1)研发云计算设备的企业;2)开展云计

3、算服务的企业;3)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6家企业,企业状况如下: 表1 问卷调查企业状况介绍序 号 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信息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云设备生产商2珠海国芯云科技有限公司云设备生产商、云解决方案供应商3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设备生产商、云解决方案供应商4天霆云计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桌面虚拟化供应商5大连泰昌科技有限公司移动云服务供应商6广州市电通网络有限公司互联网业务平台供应商7上海有孚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供应云平台服务、云应用解决方案8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云平台服务、云应用解决方案9上海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供应SaaS应用类服务、S

4、aaS平安类服务10北京微科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面对教化行业的云解决方案和服务11成都泽达科技有限公司供应数据容灾备份、云计算解决方案12江苏太湖云计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才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13南京宇之爱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卫星影像服务14上海承大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供应呼叫中心外包和信息化服务15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综合外包服务供应商16北京捷通华声语音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人机交互感知服务(2)被调研人员选择1)企业的总监; 2)企业人事部门经理;3)企业云计算研发部门的部门经理、专家;4)企业云设备销售部门的经理; 5)企业云设备交付部门的一线员工;6)企业云平台的

5、运用者5. 调研过程2014年7月8月,进行走访企业现场调查,问卷调查。2014年9月,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2014年10月12月,调研结果分析、完成调研总结报告。二、市场调研结果及分析(一)云计算行业发呈现状与趋势调研及分析1、国外云计算技术及产业现状1.1主要国家的最新进展美国将云计算技术和产业定位为维持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的一系列云计算政策中,明确指出加大政府选购,主动培育市场。通过强制政府选购和制定技术架构来推动云计算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发展。例如美国司法部、农业部、教化部都已应用了云计算服务。美国历届政府都将推动IT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

6、在2011年出台的联邦云计算战略中明确提出激励创新,主动培育市场,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欧盟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9月启动“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的战略支配,包括筛选和精简众多技术标准、为云计算服务制定平安和公允的标准规范等,同时明确市场政策,确立欧洲云计算市场,促使欧洲服务供应商扩大业务范围并供应性价比高的在线管理服务。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在2011年发布澳大利亚政府云计算政策:最大化云计算的价值的文件,并在2013年5月更新和发布了该文件的2.0版,该文件对政府部门运用云计算服务供应了指导,包括云计算相关法律、财政支持、平安规范等。同期还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该战

7、略以6条“大数据原则”为支撑,旨在推动公共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服务改革,并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出台与云服务相关的政策,以利用更加灵敏牢靠的技术来改善政府的运作和服务,节约运营成本。韩国在2011年制定了云计算全面振兴支配,其核心是政府领先引进并供应云计算服务,以云计算开发国内需求。韩国通讯委员会的报告指出,2010年至2012年,韩国政府投入4158亿韩元预算来构建通用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利用率低下的电子政务服务器虚拟化,逐步置换成高性能服务器,并依据系统服务器资源运用量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动态支配。日本经济产业省2010年8月发布云计算与日本竞争力探讨报告,激励和支持包括数据

8、中心和IT厂商在内的云服务供应商利用日本的IT技术等优势,通过分析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关键性问题。1.2国外重点企业的发呈现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推出了其桌面即服务,进一步扩展其云计算生态系统。每个桌面都须要CPU、内存、存储、网络及GPU,而AWS供应了这些资源。在PaaS领域,亚马逊宣布EMR支持Impala之后,更推出了流计算服务Kinesis。思科与VMware合作推出DaaS产品,该产品利用思科Validated Design框架整合VWmare最近收购的Deskone技术为用户供应VDI服务。微软在2013年推出Cloud OS云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

9、2012R2、System Center 2012 R2、Windows Azure Pack在内的一系列企业级云计算产品及服务。Windows Azure是云服务操作系统,可用于Azure Services平台的开发、服务托管以及服务管理环境。Windows Azure为开发人员供应随选的计算和存储环境,以便在Internet上通过Microsoft数据中心来托管、扩充及管理Web应用程式。IBM在2013年推出基于OpenStack和其他现有云标准的私有云服务,并开发出一款能够让客户在多个云之间迁移数据的云存储软件IneterCloud申请专利,这项技术旨在向云计算中增加弹性,并供应更好的

10、信息爱惜。IBM在2013年12月收购位于加州的Aspera,在供应平安性、宽限制和可预见性的同时,Aspera使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传输更快速,更可预料和更具性价比,比如企业存储备份、虚拟图像共享、或者快速进入云来增加处理事务的实力。FASP技术将与IBM最近收购的SoftLayer云计算基础架构进行整合。甲骨文公司宣布成为OpenStack基金会赞助商,支配将OpenStack云管理组件集成到Oracle Solaris、Oracle Linux、Oracle VM、Oracle虚拟计算设备、Oracle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OracleZS3系列、Axiom存储系统和StorageT

11、ek磁带系统中。并将努力促成OpenStack与Exalogic、Oracle云计算服务、Oracle存储云服务的相互兼容。OpenStack已经在业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包括惠普、戴尔、IBM在内的众多传统硬件厂商已经宣布加入,并推出了基于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统或类似产品。惠普在2013年推出基于惠普的HAVEn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新的基于云的分析服务。惠普企业服务包括大数据和分析的端对端的解决方案,覆盖客户智能、供应链和运营、传感器数据分析等领域。苹果iCloud是美国消费者运用量最大的云计算服务。苹果公司在2011年就推出了在线存储云服务iCloud。在2013年8月戴尔公司云客户

12、端计算产品组合全新推出Dell Wyse TionOS 8固件和Dell Wyse D10D云计算客户端。依托Dell Wyse,戴尔可为运用Citrix、微软、VMware和戴尔软件的企业供应各类平安、可管理、高性能的端到端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美国AT&T公司为企业供应了可按需灵敏配置的云计算服务,可依据用户需求对平安、限制和性能进行组合配置。包括以服务的形式供应平台或计算实力、虚拟化等。云计算以及跨平台IT管理供应商CA Technologies在2013年11月推出针对System z的CA云存储技术,通过备份数据并将数据存档到云中,来帮助客户降低存储IBM大型机(IBM System

13、z)上处理数据的成本。推出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的Rackspace公司在2013年10月收购以色列云技术公司zeroVM。zeroVM拥有特地为云而设计的hypervisor产品,该产品的设计兼顾了云计算的优势和局限性。信息通讯技术服务供应商富士通于2013年4月在日本推出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风险服务管理SCRKeeper,用于高校精确评估和管理供应商的业务持续实力。1.3国外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CDN的界限更加模糊。CDN技术是DNS+Cache的模式,CDN服务商被称为“虚拟ISP”。CDN技术力气功能依靠软件系统实现,因此须要强大的容错、自复原的技术支持。除了稳定性,

14、还有按需扩展性、自动维护都是CDN所须要的,这正是“云计算平台”所能供应的。 开源技术正慢慢成为主流。SaaS(软件即服务)的出现,可削减对一些知名软件供应商的依靠性,如微软、甲骨文和SAP,现在每个公司起先看到机会。信息技术上的束缚越来越少,许多SaaS公司将其视为建立自己基础设施的方式。 公有云与私有云,从竞争关系变为互补。企业在从私有云平安性及牢靠性中受益的同时,也利用了公有云的可扩展性和灵敏性。将来对混合运算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云Container技术是迁移应用更有效的途径。Container技术简化了部署和云应用的管理。将来主要发展Container封装和应用虚拟化技术,将每个独立用

15、户分别在一个单独的Container中,并使整个开发体验更好。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供应更多的增值服务。在供应了基础架构技术之后,云存储供应商将供应存储服务等。2、 国内云计算技术及产业现状 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云计算定位为构建国家级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融合创新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方向。2012年9月,科技部发布首个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对于加快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云计算基础产品与操作系统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云计算基础产品方面,我国已经突破EB级存储系统软、硬件技术和支持亿级任务并发处理的服务器系统技术

16、。同时,互联网企业在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方面取得突破,包括弹性计算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和开放存储系统等。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主动开展云计算综合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梳理现有各类信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新的云计算标准,修订已有的标准,建设形成满足行业管理和用户需求的云计算标准体系。2.1部分省市政府搭建云计算基础平台,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哈尔滨市确定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北京云基地的建设:作为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创新者,云基地各创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云计算各个环节,包括服务器、模块化数据中心、瘦终端

17、等硬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云中间件、云管理平台、桌面虚拟化等基础软件研发;大数据、智能学问库、分布式计算等应用软件,以及定制化云计算解决方案,构成完整的上下游和中间平台完备的云生态产业链。上海市在2010年8月颁布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即“云海支配”,“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在上海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落户。深圳市将云计算作为“才智深圳”的重要支撑纳入深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圳云计算国际联合试验室在2011年4月正式揭牌,该试验室是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联合英特尔、IBM、金蝶等国内外相关企业创建的专业性技术与应用研发试验室。深圳云计算中心在2012年1月完成验收。杭州云计算产业园在2011

18、年10月开园,形成以“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运作模式创新”为支撑的云计算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云计算产业集聚区。杭州湾云计算(西湖云公共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利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政、产、学、研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在2013年8月正式启用,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大量运用自主学问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国产设备,有效保障了云服务的“平安、自主、可控”。该中心现已为无锡电子政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关键应用供应云计算服务,慢慢形成开放的城市云生态体系。哈尔滨提出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云计算技术应用,以应用带市场、以应用促招商

19、、以应用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通过利用政府资源,实施云计算示范应用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云计算骨干企业,形成一批自主学问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实现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应用”的工作任务。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安徽省数据灾备外包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由合肥广电、科大国祯、鸿惍数据联手打造的高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安徽省已落成的规模和级别最高的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云技术服务平台,为合肥才智城市建设供应云计算相关服务,加快“才智合肥”落地步伐。2.2企业和科研机构正在主动进行中的云计算相关项目曙光公司、NVIDIA公司、思杰公司在2014年1月共同合作推出基于GRID和Cit

20、rixXenDesktop技术的图形云计算产品“云图”(W760-G10),解决了GPU硬件虚拟化的技术难题,这是我国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图形云计算产品。阿里云于2013年12月在“飞天”平台之上启动一系列举措。包括低门槛入云策略、一亿元扶持支配、开发全新开发者服务平台等多项内容。从产品、价格、服务以及第三方合作等多个角度,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以用户第一的思维,创新云服务,构建更加健康的云计算生态圈。2013年10月,阿里云推出“飞天5K集群”项目,取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拥有了只有Google、Facebook这样的顶级技术型IT公司才能达到的单集群规模达到5000台服务器的通用计算平台。百度在

21、2011年9月正式开放其云计算平台,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和海量数据处理实力已较为成熟,将接连开放IaaS、PaaS和SaaS等多层面的云平台服务,如云存储和虚拟机、应用执行引擎、智能数据分析和事务通知服务、网盘、地图、账号和开放APT等。百度云OS是云和端结合的通用性平台,以个人为中心来组织数据和应用,形成产品研发的统一、落地终端的统一、运营渠道的统一。云OS供应网页App化的功能,还将支持新型的WebApp。浪潮集团已形成涵盖IaaS、PaaS和SaaS三个层面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实力,建立包括HPC/IDC、媒体云、教化云等跨越十余个行业的云应用并成功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推广。通过担当

22、“高端容错”和“海量存储”两个国家863支配重大专项,“浪潮天梭K1关键应用主机”和“浪潮PB级高性能海量存储系统”均通过国家验收,并已成功在金融、税务等核心领域部署。在2013年,浪潮发布了其全新升级的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海OS V3.0,该产品基于开放、融合的技术理念,能够帮助用户从孤立低效的传统数据中心向智能高效的云数据中心转变。华为公司秉承开放的弹性云计算的理念,如推出了FusionCloud云战略,供应云数据中心、云计算产品、云服务解决方案。“ICT软硬件基础设施、顶层设计询问服务和联合第三方开发才智城市应用”是华为企业业务的三个主要方向,在云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云管端”的分层建

23、设,打造可以面对将来的城市体系框架。华为在2013年的应用案例,如天津LTE政务网(可为政府、公安等行业用户供应),接受的是华为基于TDLTE技术的方案,干脆支持数据、视频服务,并未将来专业集群、应急通信车等供应资源预留。腾讯公司在2013年9月宣布腾讯云生态系统构建完成,将借助腾讯社交网络以及开放平台来特地推广腾讯云。联想公司在2013年9月与虚拟化和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VMware共建的“联想威睿技术联合试验室”正式落成,将在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基础架构管理与运维、数据容灾等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我国客户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在2013年发布“大云”

24、2.5版本,实现从私有云向混合云性质转变,系统容量也从小规模试点发展到规模化商用,而在应用方面,也从原来的边缘性业务渗透到了关键核心业务中。超过15个城市20个数据中心上万台物理服务集群,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华云自有边界网关协议(BGP)网络,实现从边缘到核心网络的全覆盖。华云数据自主研发并推出我国首个运营型PaaS平台中国云应用平台。易云捷迅在2013年10月成功发布易云云操作系统最新版本EayunOS 3.2,标记着国内首款基于OpenStack的商业化云计算平台成功落地。易云云操作系统供应包括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大数据存储以及云服务运营在内的平台级整体解决方案

25、。表2 中国主要城市云计算项目城市云支配目 标北京祥云在2015年,使云计算的三类典型服务IaaS、PaaS、SaaS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上海云海将来三年,将致力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深圳鲲云到2015年,将培育十家以上国内有影响力,年收入超亿、超十亿云计算企业。广州天云力争三到五年,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应用示范,突破一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国际水平的云计算平台,发展高水平的云计算产业链,构建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重庆云端力争用3年时间,把重庆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做成国

26、内最大的,乃至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无锡云谷IBM联手无锡云计算中心,加强其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并搭建基于IBM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商务云平台”、“开发云平台”、“政务云平台”三大平台,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云谷”。苏州彩云通过5年时间,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形成1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产业链形成500亿元产值,打造华东“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哈尔滨云飞扬到“十二五”末,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将汇合云计算企业100家以上,云计算产业产值将达300亿以上。云计算产业基地将成为东北地区最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成为东北亚绿色云产业基地。惠州惠云到2015年,将形成100亿元产业规模,带动产

27、业链形成350亿元产值,并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形成粤东最重要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二)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及分析 1、云计算产业人才现状云计算产业人才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体现,因此云计算产业人才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而是泛指云计算产业发展领域的各类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是云计算各产业链中具备一技之长且能够为云计算产业发展在基础设施构建、平台与软件开发、运营与服务供应、技术应用与实现等环节做出实际贡献的人才总称。随着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定位和将来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惠发展政策和激励措施,尤其在产业人才方面

28、,为了能够为云计算产业供应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满足云计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须要,各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均制定了云计算产业人才发展方向和目标,如:北京通过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支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上海利用专业人才培育工程,主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深圳通过实施“鲲云支配”,不断加强云计算专业人才的培育。除此之外,重庆、成都、武汉、哈尔滨等云计算产业发展先导城市也分别提出了云计算产业人才发展的有关策略。上述国家和地方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配套产业人才规划目标的制定,对我国和地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切实供应了重要的支撑条件。表3 云计算产业人才资源总量发展趋势 1.1云计算产业人才

29、需求结构呈现“金字塔”形分布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赛迪顾问监测结果显示,云计算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中主要分布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一方面为位于产业链中游的软件开发、设计、分析的中高级人员,约占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总体数量的两到三成,另一方面为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信息技术人才,约占总体需求的六到七成,从而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人才需求的“金字塔”状分布态势。这种人才需求结构更有利于我国云计算产业人才从现有的“橄榄型”向更加合理的“金字塔型”转变,更符合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对技术与应用开发人才的须要,从而确保云计算产业将来发展重点领域的突破和发展目标

30、的实现。1.2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人才急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将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移动云计算类人才,据工信部预料,将来几年的人才缺口将达百万。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人才需求为例,截至2011年上半年,IT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人才缺口将近7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6万人、3万人和2.5万人。造成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企业人才急缺的主要缘由在于: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软件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企业的软件和网络高级设计人才尚未跟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速度;二是由于云

31、计算让互联网应用和企业应用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IT企业而言,将来懂得最新云计算技术的运营人才需求激增;三是在云管理方面,将来企业全部的管理思想、方法、工具都要适应云计算时代的特征,因此导致企业对既了解云计算技术,又懂云计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四是当企业广泛应用网络和管理软件成为其最基本的管理要求的时候,无论是IT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对于能够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人才都会产生爆发式增长的需求。1.3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的学问体系更新速度逐步加快云计算的发展也给传统IT人才的学问结构带来了重大挑战,随着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和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云计算产业人才的学问体系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供应商合同管理

32、、云计算、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等,构成了IT从业者将来10年须要重点驾驭的学问和技术。同时,随着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云计算核心人才的特质要求也正在逐步发生变更,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新实力、优秀的学习实力和全面的应用实力越来越成为将来云计算核心人才的重要特征。 2、云计算产业人才供应特征2.1云计算产业人才供应量严峻不足目前,我国仅有北京航空航天高校和厦门高校两所高校设立了移动云计算工程硕士探讨方向的专业,其余众多高校正在主动筹备云计算相关专业设置,使得云计算对口专业的人才供应暂不能满足将来产业发展的须要。尽管清华、北大、中科院、上海交大,浙大、哈工大等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

33、构每年培育大量诸如计算机科学、软件、通信工程等的云计算产业相关产业人才,但人才的实际成长却须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所以尚不能全面满足当前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须要。因此,随着云计算产业链的不断延长和扩展,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亟待培育与储备,以改善当前产业人才供应严峻不足的现状。2.2云计算产业区域人才供应差异较大从云计算产业人才区域供应状况来看,由于我国当前云计算产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教化、技术、人才、区位、资源等优势明显,往往能够吸引优秀的产业人才集聚。而以中西部为首的欠发达地区,尽管这些区域相继制定了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行动支配,但由于经济、

34、信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教化资源相对短缺,使得云计算产业人才的培育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缺乏产业人才的有效激励措施,人才外流现象照旧存在,从而导致东西部地区云计算产业人才供应失衡,西部地区的人才供应压力加大。2.3云计算产业人才供应结构不均衡目前,在云计算人才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人才的供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供应结构不均衡,云计算人才的供应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应相对偏弱,从而造成应用层产业链环节出现人才供应短板,人才供应结构基本呈橄榄型分布。将来随着云计算产业在应用领域的侧重发展,橄榄型的人才供应结构不足以支撑将来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产业链下游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的供应

35、将成为主要趋势,届时人才的供应结构将更加适合云计算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战略选择。2.4云计算产业人才开发与培训体系有待健全就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人才开发与培训体系而言,针对从业人员的优秀培训教化机构特别有限,无法系统性地满足现有从业人员实力提升、职场晋升和高端技术的需求,且现有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培训模式、培训理念、师资队伍等尚有待全面完善和提升,从而制约了现有云计算产业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能有效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而成为影响云计算产业人才供应的瓶颈之一。3、人才特点分析3.1云计算产业人才总体特点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学问密集型产业,对学问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存在猛

36、烈的人才资源依靠性。因此,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亟需高层次、好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且具有良好的教化背景与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目前,随着云计算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云计算产业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尤其在云计算应用领域,人才缺口巨大。就人才的培育和储备而言,目前国内设置云计算专业的高等院校仅有两所,尚不能满足将来云计算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育和引进一批云计算产业高端人才构成了发展云计算产业人才发展的关键环节。3.2区域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区域人才集聚是云计算产业人才发展呈现的又一大特征。随着区域间竞争的加剧,人才资源已成为夺取战略制高点的第一资源。驾驭云计算核心技术的

37、人才作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伴随云计算产业的集聚,区域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并由区域人才聚集效应衍生出一系列重点试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建立。如:厦门高校软件学院将为中国东南部地区在云计算和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培育高层次技术人才;联想移动云计算联合试验室的建立,旨在搭建以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及联想OS平台为主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试验环境,为移动云计算方向人才的培育起到主动的推动作用。3.3产业链人才趋于专业化与综合化发展云计算产业链涵盖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不尽相同,但专业性与综合性要求普遍较强,各产业链人才均需以自身主导专业学问为基础,同时兼顾

38、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专业领域学问,以实现云计算产业人才能够沿各产业链专业化发展方向演进。如应用层的手机终端环节要求人才驾驭Android,Iphone,Symbian等主流平台开发、精通C/C+语言及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及驾驭云计算服务端和客户端技术,还要驾驭包括各类移动终端的UI/UE、界面设计、RIA开发等等,同时还须要了解相关运营服务与客户应用需求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技术与学问;在搜寻和电子商务网站领域,企业招募一些研发工程师、运维架构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岗位时,均要求有云计算技术和方向的技术基础,希望这些人才对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技术有深化了解,熟悉Linux环境下的环境搭建和编程,有运用

39、Python、Perl的开发阅历,并了解和自身专业有密切关联的硬件和应用领域相关学问与技能。4、人才发展机遇与挑战截至2014年底,云计算产业重点发展的主要城市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本城市或地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中对产业人才规划的详细目标和主要举措也赐予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高端人才发展的激励政策,为云计算产业人才的发展供应了良好的政策机遇。表4 各主要城市和地方政府云计算产业相关人才规划措施地区/城市 规划名称 人才规划政策要点主 要 举 措北京“祥云工程”行动支配(2010-2015年)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 帮助企业引进云计算领域国际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好中心“千人支

40、配”和本市“海聚工程”的平台,引进一批驾驭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2010年到2015年通过“千人支配”和“海聚工程”引进30名云计算领军人才;加强对国内云计算人才的引进和嘉奖政策,将云计算领域纳入人才引进书目,并将重点云计算企业纳入高级人才嘉奖范围。上海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专业人才培育工程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通过“千人支配”、“浦江人才支配”等,引进云计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军人才;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联合人力资源认证机构,培育千名以上云计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高端人才;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合作,对云计算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服务询问等方

41、面的人才进行岗位培训与职业教化;支持上海高等院校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天津“云集滨海”行动支配引进云计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军人才帮助企业引进云计算领域优秀人才,引进一批驾驭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对国内云计算人才的引进的嘉奖政策,将云计算领域人才纳入高级人才嘉奖范围。深圳“鲲云支配” 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培育深圳市云计算专业人才,并通过联盟内外、国际内外的密切沟通使深圳市云计算技术发展具备高起点、广袤视野和高效的沟通共享机制。广东广东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2010-2012年)“联云支配”人才支撑依托“省部、省院合作”平台,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42、多种渠道,加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培育,为产业化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支配,主动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供应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武汉“云计算”产业联盟 依托教化资源,发展云计算产业人才依托本地教化资源优势,培育产业相关人才,形成云计算人才高地。成都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优化发展环境出台财政支持、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科技创新、能源供应、投融资帮扶等专项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云计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三)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我们的重点调研内容之一是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有哪些?

43、其企业中从业人员的年龄和学历分布状况如何,以使我们更加明确云计算领域技能人才的专业方向以及主要工作岗位。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见表5,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年龄和学历分布见表6。其调研结果如下:1、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表5 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序 号职业岗位名称设置了该岗位的企业占被调研企业的比例(%)备 注1云计算架构师75主要岗位2云软件工程师88主要岗位3云数据库开发工程师56主要岗位4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93主要岗位5云系统管理员31非主流岗位6云计算数据分析工程师31非主流岗位7云询问师38帮助岗位8云产品经理50非主流岗位9云交付工程师56主要岗位10云销售工程师81主要岗位

44、2、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学历分布表6 云计算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年龄和学历 职业岗位年龄分布(比例%)学历分布(比例%)3030-3940-50大专本科硕士以上云计算架构师0406003565云软件工程师206515106030云数据库开发工程师206020156520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7525045505云系统管理员0257503070云计算数据分析工程师206020156530云询问师0455502080云产品经理105040105040云交付工程师5050060400云销售工程师652510405010 3、云计算企业目前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我们对16家云计算企业还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其

45、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云计算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序号调研内容调研结果统计详细调研内容赐予确定回答的企业数量占被调研企业数量的百分比(%)1您认为云计算行业企业目前最须要什么岗位的人才云计算系统运维岗位1593云计算软件开发岗位1488云计算销售岗位13812贵公司云计算人才主要的培训来源?大专院校3030本科院校5560职业认证15103贵公司对云计算职业技能培训有需求吗?有16100无004贵公司对云计算高级工和技师型人才有需求吗?有1593无16从以上调研中,我们得出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如下: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云软件开发工程师、云销售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是多数云计算企业配置的职

46、业岗位,这些岗位人才对云计算的良性运营和快速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云计算行业人才年龄分布以3039岁为主,云计算从业人员受教化程度较高,以本科学历为主;企业对系统运维和软件开发等技能型人才需求比较大,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很大。从以上调研的状况分析得出:(1)目前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主要由大专和本科院校培育,但中国的高校教化以基础学问和理论学问的教学为主,对云计算行业实际运营中所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育不足,因此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行业迫切须要对职业技能进行培训的资源;(2)云计算职业技能涉及的岗位较多,但培训应针对需求最迫切和最缺乏的岗位,内容要有针对性。通过和专家们的探讨、探讨,最终确定云计算系统运维是云

47、计算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其次是云计算软件开发;(3)云计算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因此在目前阶段,对云计算职业培训的定位为高级工和技师级别,以满足云计算行业发展的需求。(四)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技能及综合实力需求调研本次调研共调查了15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见表8。 表8 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技能及综合实力需求调研统计序号调 研 内 容调 研 结 果 统 计详细调研内容赐予确定回答的企业数量占被调研企业数量的百分比(%)1贵公司现运用哪家厂商的云计算产品IBM320Oracle213.3EMC320思科213.3华为213.3其他3202您认为将来五年哪家厂商的云计算产品在中国市场将会是主流产品:

48、IBM17Oracle17EMC17思科00华为1279其他003您认为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涉及哪些的领域云计算系统开发00云计算系统运维15100云计算项目交付960云计算项目销售004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人才应具备哪些专业理论学问?云计算概念15100网络通信基础15100虚拟化技术15100存储技术1493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15100硬件架构15100软件架构原理1387云计算业务管理1280PC操作系统320专业英语2135贵公司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人才主要来源?大专院校320本科院校1280中学006您认为云计算系统维护技能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实力和技能?云计算网络搭建实力15100服务器初

49、始配置实力15100存储设备初始配置实力15100云计算软件系统运用实力1280云计算设备维护实力15100云计算设备修理实力427组织管理实力213项目管理的实力5337您认为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人才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15100与人合作1387沟通表达1280动手实力15100成本意识1280学习实力10678您认为云计算系统运维职业技能培训应当突出哪些重点?云计算概念和基础学问15100网络系统搭建15100服务器设置15100存储设备设置15100云计算软件系统运用1280云系统日常维护15100职业素养151009贵公司对云计算系统运维技师人才有需求吗?有1493无1710贵公

50、司的员工有参加云计算系统运维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要求吗?有1387无213对表8中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及综合实力问卷调研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目前从云计算行业状况看,各厂商的设备都有较多运用,但基于国家信息平安考虑,国家政策侧重扶持国有品牌产品,因此将来5年华为云计算设备将成为行业主流产品,故培育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培训应以华为云计算设备为教学环境,以符合行业发展趋势;2)目前云计算行业人才主要以高等院校培训为主,企业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需求。3)企业对云计算系统运维技能人才在云计算网络系统搭建、服务器设置、存储设备设置、云计算软件系统运用、云系统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4)企业对云计算系统运维技师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5)企业很留意员工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实力。(五)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实力分析 表11 云计算系统运维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实力分析表工作岗位任务领域工作任务职 业 能 力高级工技师云计算系统运维1 2. 3 4、5、6、7、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