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和呕吐毒素介绍及在面粉生产中的控制

上传人:哟*** 文档编号:23175525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曲霉素和呕吐毒素介绍及在面粉生产中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曲霉素和呕吐毒素介绍及在面粉生产中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黄曲霉素和呕吐毒素介绍及在面粉生产中的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曲霉素和呕吐毒素介绍及在面粉生产中的控制(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曲霉素:是一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在各种饲料,特别是玉米、花生、豆饼、草粉、菜粕、鱼粉、棉籽饼、大麦、小麦等因变潮受热而发霉变质后,霉菌大量繁殖,特别是黄曲霉素及其毒素。(宿迁公司面粉黄曲霉素超标主要原因是收购了霉变小麦比例大造成的)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例如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黄曲霉菌产毒要求的温度为1242,最适温度为25.732。黄曲霉菌生长

2、的最适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黄曲霉菌污染越严重。 储存时间越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越高。黄曲霉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它对热不敏感,100/20小时也不能将其黄曲霉素完全去除。(普通加热面食无法去除)赤霉病麦: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被一种叫做镰刀菌的真菌污染。收割后保存不当,该菌可以在麦粒上继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导致赤霉病麦。当人食用了用赤霉病麦面粉制成的各种面食,可引起食物中毒。赤霉病麦中所含的毒素比较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去毒。中毒多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麦收季节。人们吃了受病害的新麦或因误食库存病麦或霉麦而引起

3、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有时有醉酒似的表现,面部潮红,所以又有“醉谷病”之称。已知引起中毒的主要物质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 注意鉴别:赤霉病麦粒在外表上与正常麦粒不同,皮发皱,呈灰白色,无光泽,颗粒不饱满,可出现浅粉红色和深粉红色,也有的形成红色斑点。 预防措施:最好在晴天进行麦收,抓紧晾晒收获后的小麦,防止霉变。由于赤霉病的麦粒比较轻,可用118盐水漂去病变的麦粒。 去毒方法:由于病麦的毒素集中在麦粒外表层,所以将病麦磨成精白面,可明显降低毒素含量;发酵制醋或酱油,有较好的去毒效果。呕吐毒素DON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污染小麦

4、、大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也污染粮食制品,人和动物在误食被该毒素污染的粮谷类后可以产生广泛的毒性效应。另外,它还常与其它的霉卤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共同污染农作物,进入人体后可以相互影响。谷物及饲料中DON的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我国谷物中DON 的限量标准为10 mgkg 。DON耐热、耐压,弱酸中不分解,加碱及高压处理可以破坏其部分毒力。DON的耐藏力也很强。据报道病麦经4年的贮藏,其中的DON仍能保留原有的毒性 。面粉中呕吐霉素超标是因为使用了大量赤霉病小麦造成的;已通知化验室注意原粮,发现不合格坚决建议拒收,上报总经理。车间重点搞好小麦搭配,加强清理特别是打麦和吸风。同时建议加强对收麦处的管理,严格按质量标准收购小麦(2月10日至2月24日入磨霉变粒平均为3.87),坚决杜绝收购有毒小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