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17446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桐庐县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1. (6分) (2016高三上攀枝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同,文化禀赋的不同,思维趣向的不同,不同的

2、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对这一过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

3、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文明交流史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文化自我中心论”者。如19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

4、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今天,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着眼于共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文明层面相互启发与借鉴。“自视者不幸,自见者不明”,除了对自身文明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的文明有着“路径依赖”,这注定了此类问题在同一文明内部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只有在文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有可能形成应对未来的新思维。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决定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兼容创新的动力,那么它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饽”,只有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携手应对共同的未来!(本文有删改)(1) 关于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不同民族呈现出的文明不同,而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缺陷,一个民族需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B . 历史中不同民族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

6、,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相对真理”的困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C . 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使得文明需要交流,在交流中力求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D . 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文明的“路径依赖”,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在未来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方案。(2)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各民族由于文明路向的不同,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才能创造本民族的灿烂文明。B . 在文明交流史上,一些西方学者曾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C .

7、人类共同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开展深度合作。D . 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B . “文化自我中心论”者的思想观点,遭到了“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C . 人类历史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

8、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人类社会则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所构成的。这些文明形态能够发展延续,主要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D .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兼容创新的动力,才能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防止“一条道走到黑”。2. (13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930年的秋天,钱穆应聘去燕京大学,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大学教书生涯。1930年至1949年期间,是钱穆把自己的民族忧患意识与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來,建立自己史学思想体系的时期。1931年夏天,钱穆应聘执教北京大学。他讲课史料充分,并能彼此相关,上下相顾,遵从客观,不发空

9、论。对制度经济、文治武功等,选择历代的精华,阐述其发展流变与相承,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历代人的有关意见,来陈述有关的各项得失。在北大期间,钱穆不仅教学,还从事学术研究,把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他先后出版了两部重要的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大有贡献。前人考证诸子年世,多依据史记中的六国年表,而史记也有不少错误,并非绝对可靠。竹书纪年可以补此缺陷,但此书出而复佚。今传世本错误百出,如不加整理很难作为考辨的依据。加上一般人都信史籍而不信诸子之书,以致诸子年次难以成其条贯。如上所述,钱穆研究竹书纪年厘订今传世本的错误,以此来订正史记中的伪误,注释的矛盾。同时又考诸子群

10、书,参证诸子的行事,政治上的事故,六国的年代顺序,与山川地理参伍以求,错综以验,辨伪订伪,定世排年,立一说必推之子书、史书而皆须准确无误,证一伪必考其时间、地点而确皆无误,真是丝丝入扣。至于其辨析之精,引证之博、则是世所罕见的。然而,钱穆初衷不想单纯为考据而考据,而是想使研究战国史的人对这一段纷乱的史事有比较清晰明朗的年代顺序为信据。钱先生先秦诸子系年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据杨树达日记,陈寅恪先生对钱著评价很高。杨先生在日记中写道:“1934年5月16日,出席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试会。散后,偕陈寅恪至其家。寅恪言钱宾四(穆)诸子系年极精湛。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此书实为

11、清代考证诸子之学的总结。1937年5月,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实用类文本阅读1930年的秋天,钱穆应聘去燕京大学,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大学教书生涯实用类文本阅读1930年的秋天,钱穆应聘去燕京大学,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大学教书生涯。这是他在北大上课的讲义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钱穆不同意近代学者那种把汉学和宋学截然对立的观点,认为不了解宋学,也就不可能知道汉学,更无法评论汉学宋学之是非。钱穆在此独出心裁地将清代学术的渊源归结为晚明遗老,乃至宋学。这种卓然不群的见解,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因为近代学者言清代学术诸书,如章炳麟、梁启超等的著作,均未尝提及清代学术与宋学的联系,遂使人迷

12、失其渊源。如今钱穆特为指出,才真正显露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钱穆写成国史大纲。钱穆在书中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任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其基本精神表现在学术思想文化演进上是和平与大同,协调与融化,与其他民族是不同的。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再看钱穆书中的取材布局、用词造句皆耗费了不少心血。有些读史的人,不明白这部史书的布局,何以详于汉唐而略于辽金元清,详于中国而略于外族?在取材上,何以详于制度而略于人事,详

13、于文化而略于战争?在词句上,何以不用太平天国而用洪杨之乱?因为辽、金、元、清是异族统治中国的时代,在历史上称之为乱世,汉唐是华夏民族治理中国的时代,在历史上称之为治世。如果治乱不分,内外不辨,日本侵略中国岂不是可以根据辽、金、元、清的故事,名正言顺地拥有与统治我广土众民吗?国史大纲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相关链接:数十年孤陋穷饿,于古今学术略有所窥。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榘镬(【jyu】规矩法度),

14、时切其响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钱穆宋明理学概述自序)钱先生主张学习西学,但是吸纳和消融西学,必须应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上海大学陈勇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 . 先秦诸子系年辨析之精,引证之博,世所罕见,陈寅恪对钱著评价很高,认为此书实为清代考证诸子之学的总结。B . 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是他在北大上课用的讲义,该书是在近代学者研究汉学与宋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崭新观点。C . 本文引用杨树达的日记,既内容丰富真实,又体现了钱穆诸子年系的学术成就和学术价值,得到了

15、学术界的好评。D . 为弘扬传统文化,钱穆笔耕不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与温情,不为名利动心,不因毁誉气馁,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E . 钱先生虽然主张学习西学,但是吸纳和消融西学的同时又认为必须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2) 请简要概括钱穆在国学上获得了哪些成就?(3) 钱穆把自己的民族忧患意识与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其“民族忧患意识”何以见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25分) (2016高三上磐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捕蝶者筱敏你痴迷于捕蝶事业。你爱蝶,研究蝶,珍藏蝶。你自信你是蝶的知已,蝶亦恍惚成了你的生命,你甚至反复地梦

16、过化蝶了。你备好捕蝶网,这种网轻、软,纤维细而滑,不易损伤蝶翼及其鳞片。你把必备的工具缚在腰间:采集盒、三角纸袋、记录本、铅笔、剪刀、镊子,还有毒杀蝶的广口瓶。你把呵护美丽的一切都想得极其周密,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你出发去捕蝶,你去往原野、山林、洲屿的幽寂处寻捕蝶中奇珍。蝶在你眼前飞舞。看那蛱蝶,多美!但比不上凤蝶:翅表斑斓七彩,通身闪耀灿烂的金属光泽,飞舞时异彩耀目,体态优雅,尾突飘逸,如飘带,似轻丝,当风起落,若仙若幻。你的捕蝶网在操纵你了,神助一般的手感。迎头下网,追尾兜网,网网必有所获。手腕轻抖扭转纱网,封死网口,网中的精灵徒然挣扎,在你手中逃脱的可能已经是零。隔着纱网,你清楚地看到你

17、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你一手轻提网底,小心翼翼取出那只眼蝶或蛱蝶,将它两翅朝后并拢,像它停在叶间歇息时的样子,然后用手指在其胸肌上轻轻一捏,非常之轻,然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间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你用质地柔软光滑的三角纸袋把它装好。然而有一些蝶你不这样处理,你不要那胸节间的破裂声,你要一个更完整的标本。于是,你并拢了它的双翼之后,轻轻往它的腹部注射一丁点儿酒精。它在你手中颤栗了一下,是挣扎吧?它很快就不动了,杀死一只大尾凤蝶只需要05毫升酒精。但若是命运垂青于你,遇到太珍稀的,太宝贵的,颤栗的

18、就应该是你了:一只刚刚出蛹的新蝶,双翅还是润湿的,鳞片鲜丽,纤尘未染,就在你的网里。你激动得几乎昏厥,眼窝潮热,倚着树干大口吸气。你果断地启用了你的毒瓶。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这造物的绝世精灵,连挣扎的瞬间也没有,它完美如初。你曾经想过生与死的问题吗?从前有一位远方的诗人,悲恸于另一位诗之精灵被凌虐,他要与帝王谈谈生与死的问题,那就像被你捕获了的这蝶之精灵的伴侣,竟从逃亡之路返回来,停在你的环罗纱网之上,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你们能以什么方式交谈呢?你想谈谈美,谈谈你全身心的珍爱,谈谈你的贡献和牺牲。这是你的宗教,你坚信这是世上惟一的宗教,决然的美和决然的虔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

19、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你隐身树丛等了许久,那只精灵的伴侣到底没有回来。你想着毒瓶内的那只蝶,你急不可耐,取出一支细小的钢针,自蝶的胸背中央插入穿透,将它固定在凹槽内的软木条上。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谁会听到那破裂之声?现在,趁它的翅膀还未僵硬,你用拔针轻轻将它们左右展开,使前翅的后缘与身体成直角,后翅前缘脉与前翅的后缘相称。那宽大透明的翅膜何等完美,翅膜内贯穿的纵脉以及横脉,惟上帝之手能创造出来。刚刚羽化成蝶,还没来得及振翅,还没有经风吹拂。鳞片呈砌瓦状密密排列在翅膜之上,洁净,流利,鲜亮,没有丝毫磨损。在你的展翅板上,你用拔

20、针为它展翅,是它平生第一次的展翅,也是最后一次的展翅,这或许就叫做永恒吧?它娇艳的色泽之上,覆过一层银质的灰色,像是由外而内镀着溪涧的月光,也像是由内而外渗着绝世的悲伤。你用拨针将蝶的触须拨正,左右对称摆在头的前方,轻轻把长纸带压覆过蝶翅的基部及外缘,远远用虫针固定好。这是一个绝好的标本。在你珍藏的标本盒里,它将走遍世界,赢得无尽的惊叹。它将永远栩栩如生。它价值连城。它属于你。现在你掏出记录本,写编号、采集地点、时间、海拔高度、采集人蝴蝶名称那一栏你空着。空着!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这是蝶类专家最辉煌的时刻,你感觉自己如同帝王。那一栏空着,那意味着这绝世

21、的精灵将以你的名字来命名。那位远方的诗人来了,带一个很瘦很长的影子,现在他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是生与死,而不是美、价值或声誉。你们对峙良久。你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那是诗的精灵还是蝶的精灵。然而有一个信念在你是明确的:你是胜者。这事实不再能改变。无论它是什么精灵,你已建立了伟业 , 它已失去了生命。(1) “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句中连用两个“即刻”,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捕蝶者“痴迷于捕蝶事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3)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

22、布置一个祭奠。(4) 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5) 文章末尾说:“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评析。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4.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

23、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

24、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B .

25、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C . 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D . 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2) 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C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

26、为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B . 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C . 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D . 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

27、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7分) (2019高三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司空曙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注释】簪弁:籍,冠簪;弁,礼帽。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B . 颔

28、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C . 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D . “昨日”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题中“见赠”二字。(2) 诗歌末句对朋友的叮嘱劝告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6. (5分) (2017遵义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词人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两句是“_ , _。”赤壁赋中苏轼运用想象的手法,表现凄凉婉转的歌声,使人闻其声,凄然落泪的句子是“_”。蜀道难中李白通过“_ , 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

29、惊险场面。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1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炒银耳”,红白相间,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 , 更是护肝佳品。B .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C .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 ,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D .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 , 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8. (2分) (2017高三上蚌埠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

30、项是( ) A . 春节前夕,政府部门要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货付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B . 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开拓了诗歌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C . 丹麦盛产琥珀饰品,往往由高品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银边镶嵌,突出琥珀的天然本质特点,设计大方简洁,成为琥珀粉丝们的最爱。D . 奢华晚会被叫停,某些长期依赖公款消费支撑的文艺团体叫苦不迭,但那些已经面向市场、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团体,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9.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1、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 . B . C . D . 10. (1分) (2016金华模拟) 历时百年的某重点中学计划于2016年6月25日开设讲坛,拟邀请往届知名校友回母校作讲座,其宗旨为“明德、砺学、致远”,请你

32、以学校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要求:表达母校对校友的真挚之情,能唤起校友对校园的回忆;交代清楚事由,表明宗旨;语言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120字。尊敬的校友:您好!_敬祈惠允!顺颂时祉!高级中学年 月 日11. (4分) (2016高二上包头期中)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嘉宾:_。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嘉宾:_。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嘉宾:_。主持人:_?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一下曲靖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33、的议论文。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抗议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1-1、1-2、1-3、2-1、2-2、2-3、3-1、3-2、3-3、3-4、3-5、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4-1、4-2、4-3、4-4、5-1、5-2、6-1、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1分)7-1、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