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173146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惠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徐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 )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 ),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 )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_。(1)

2、 在上文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B . 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C . 清淡 主笔 心照不宣D . 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2) 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而没有了“魂”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缺乏生气和美感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丁忧与守制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

3、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

4、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

5、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是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

6、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

7、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是就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1) 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B . 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C . 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

8、度。D . 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不应该饮宴的。(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B . 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C . 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D . 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儒林外史第四

9、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B . 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C . 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D . 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3. (9分) (2019高一上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

10、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

11、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摘编自新华社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有删改)材料二: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24时;

12、雨花区则为上午6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摘编自红网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有删改)材料三: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摘编自萍乡文明网礼让斑

13、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有删改)材料四: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于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删改)

14、(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B . 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C . 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宿迁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D . 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

15、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B . 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C . 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D . 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法。 4. (12

1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水李万华昨夜梦得一坡油菜花开,竟是“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在梦中,我以为大地的模样就是这样:金黄,暗藏柔韧的劲道。但是梦中有人说:风吹雨打,花落叶下。我在今天的某个时刻想起梦中油菜,便有些恍惚。我分明看见那是一坡一坡的花在梢上驰骋,但我相信别人所言的零落成泥。便是现在,我依旧对自己说:花的尸骨如同花开。这之前的某一日,我在老屋檐下闲坐。这是乡下,阳光没有杂质,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它旁边,一棵沙枣树歪着身子,旧年的妃色果子小如豆粒,果皮上布满黑点。想一想,如果每一种果子都如此闹

17、脾气,不肯掉落,年长日久,果树会成为什么。一只猫咪跑过去,爬上大板夯筑的土墙,又从墙头跃到树枝上,停驻。看上去,它的这一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墙头露出远山一角,清冷的风从屋外榆树的枝子上滑下,近处耍社火的锣鼓节奏铿锵。也有一两声鸦啼,仿佛冬季还未离去。我们喝咸茶,偶尔说话。脑中无舟楫的片刻散漫,清波亮出光斑。其间记忆自在身边游走,觉察时它们已经遥远,并不与我发生多少关联。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一扭头,我甚至看见多年后我们自身的白骨,在阳光里静坐。它们洁净、温润,泛着光泽,它们完好无损,姿态娴雅,仿佛正在轻颦浅笑。现在想起,那一天仿佛来自一个遥远过去,又

18、仿佛取自未来。眼下转瞬即逝,未来遥不可及,过去是什么,一棵沙枣树,抑或只是一场回忆?然而回忆未必可靠。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一场或许并不存在的相遇被男主人公回忆得历历在目,仿佛它刚刚发生,彼此的气息还没在花园的雕塑下散去,不过被另一个人忘记。如果遗忘表明过去并不存在,那么回忆,是否果真能杜撰出一个过去。这一日夜间,我听见窗外檐漏,滴答滴答,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雪水晶莹,春风沿着河道走过的情景,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一些情景一旦露面,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

19、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其实我并不知这是哪一日的积雪,我从乡下老屋回到小镇,它们已经存在,在楼层背阴的角落,树根,砖瓦的缝隙。它们在那里沉积,并且渐渐瓷实,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反射光芒,仿佛一些特立独行的人,“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并不依附。礼记说:“始雨水,桃始华。”这节候的物征,本以中原为主。在青藏高原,这一切都将姗姗来迟。【注释】作者系青海人,在散文集西风消息中,她以“立春”“惊蛰”等节气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此为雨水篇,有删改。(1) 请分析第段在全文的作用。 (2)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

20、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3) 作者擅长运用富有内涵或情感的典型物象,请从文中选取两个物象并结合相关文本,分析其蕴含的内涵或情感。 (4) 有人评价李万华的文章“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历程的反观和思索”。本文表达了哪些“反观和思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治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

21、,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鞫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 , 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

22、钞五千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 , 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 , 终于家。(选自元史良吏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B

23、.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C .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D .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至治,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 . 知府,别称“太守”,是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C . 考课,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课,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

24、进行督课。D .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与此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致事”“休致”“休沐”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永明县的少数民族听说林兴祖廉洁爱民,看见了林兴祖亲自写的劝谕的榜文,三年没有进入道州境内。B . 林兴祖颁布禁伪钞令不久,就有一个人前来告发,他假装用不符合实情的理由将那个人斥责离去。C . 林兴祖为百姓铲除祸害,声誉大振。升任南阳知府,改任建德路知府,但他都没有到任。至正八年,升任道州路总管。D . 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在城外驻军,听说敌人到了,以缺乏军需物资为借口,想要撤兵,后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

25、下,才答应不撤兵。(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一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注:程颢,北宋理学的奠基者。(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前句为因,后句为果。诗人心情闲静,红日已上东窗,还能安然入睡。B . 颔联写作者静观春夏秋冬万物的自得之态,与

26、首联“无事不从容”相呼应。C . 颈联将“道”“形”“思”“态”同论,进一步解释了颔联中的“自得”之境。D . 这首哲理诗多角度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别开生面,颇有理趣。(2) 诗人是如何达到“从容自得”境界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高二下双鸭山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 (2)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 (3) 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

27、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1分) (2018福建模拟)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神州晚报拟举办以“追忆缅杯”为主题的清明节征文活动。请拟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只写正文,内容得当,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9. (5分) (2020高一下淮北月考) 学过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要分别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高一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考试失败,同学鼓励:还有下一次;登台表演不成功

28、,朋友安慰,还有下一次;比赛没有夺冠,“粉丝”激励,还有下一次;遭受挫折,我们也会原谅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借口,还有下一次人们常常把“还有下一次”当作一句口头禅,而生活中它也是一种现象,发生过一段段故事。请从下列任务中选一个,以不同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为考试失败的同学,写一封鼓励的信。为登台表演不成功的朋友,写一封安慰的信。为比赛没有夺冠的选手,发一篇激励的网帖。为遭受挫折的自己,写一篇日记。为生活中总把“还有下一次”当口头禅的失意者,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4-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7-2、7-3、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