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23171955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 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摸底测试 1附答案全卷共五大题,共 100 分。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此题不得分;少选, 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第一题某市一炼油厂生产液态油料,原料为煤焦油,煤焦油是一种粘稠状的黑褐色液体, 比水重,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萘、茵、菲等芳烃,以及芳香族氧化合物, 含氮、硫的杂环化合物等。2023 年 5 月 8 日 13 时 30 分,工人在清理 4 号炼油炉内的油渣

2、时,致使油渣飞溅遇明火而发生燃烧。见到起火后,5 名工人赶忙取来一些被水润湿的麻袋,去盖压起火的炼油炉,可是效果很小,于是又找来 4 只灭火器,其中两只小灭火器,没有喷出泡沫。待用大灭火器进展灭火时,上窜的火焰已经有 10 余米。起火的 4 号炼油炉旁堆放有 50 桶每桶 200k9 的煤焦油,而在 4 号炼油炉内有经过第一次加工留存的4t 混合油,与 4 号炼油炉相邻的 2 号炼油炉内还有 2t 左右油料,搅拌机中还有 5t 煤焦油。13 时 50 分,4 号炼油炉及其相邻的 2 号炼油炉内油料燃烧,发生爆炸。14 时 5 分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将 4 号炉包围,消防人员用了 5t 泡沫灭火剂

3、、25t 水才将火势掌握住。15 时 35 分,炼油厂大火全部扑灭。此次事故造成10 名工人死亡,30 名工人重伤。事故损失包括:医药费 50 万元,丧葬费 15 万元,抚恤赔偿金300 万元,罚款 100 万元,补充员工培训费 85 万元,现场抢险费 300 万元,停工损失 1000 万元。依据上述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 14 分,每题 2 分,1-3 题为单项选择题,47 题为多项选择题): 1依据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A650 B765 C7735 D13735 E17652这起事故的直接缘由是( )。A灭火器材严峻缺乏 B消防安全意识薄弱C报警不准时 D

4、油料清理不准时E工人清理油渣时,操作不当致使油渣飞溅遇明火 3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首先应进展的工作是( )。A实行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B马上组织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C酌情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进展汇报D依据事故状况,对事故责任者进展惩罚 E保证重要设备设施安全 4该炼油厂还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A. 甲苯火灾B甲苯爆炸C甲苯中毒D甲苯窒息E二甲苯中毒5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 )火灾。A脂类火灾B. 带电设备火灾C石油产品火灾D水溶性火灾E木材等 A 类物质的初起火灾6依据火灾进展过程的特点,应实行的根本技术措施有( )。A惰性气

5、体保护B切断爆炸传播途径C通风除尘 D阻挡火焰的集中E密闭和负压操作7针对这起事故,应实行的预防措施有( )。A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操作技能 B强化治理,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C更换现有工人,重培训员工D配备充分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 E火灾初期阶段,利用各种消防器材,准时扑救其次题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设有现场安全生产治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式起重机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式起重机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 3 人死亡、1 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

6、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 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 60 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 28 万元,设备损失 200 万元,停产损失 150 万元。依据以上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 16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项选择题,48 题为多项选择题):1此次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为( )。A企业经理 B现场安全治理负责人 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 2依据上述状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A45B105 C133 D333 E. 4833.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型应为( )。A物体打击B机械损害C起重损害D车辆

7、损害E其他损害4. 依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治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视治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视治理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 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惩罚 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全部人员办理意外损害保险 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5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视治理部门B工程监理单位C地市级公安部门D县级环保部门E县级工会6.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章(GB 6442-1986),该起事故的直接缘由包括( )。A私自改装,使用

8、不结实的设施 B塔式起重机驾驶员作业时未加留意C现场安全生产治理不到位 D塔式起重机吊臂防滑板开焊 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7.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状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塔式起重机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视治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进展制造B该企业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展监视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订塔式起重机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准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视治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 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视治理部门应在 40 日内办理完成8. 针对此次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依据工矿商贸

9、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B依据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C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2h D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根本状况 E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第三题2023 年 9 月 25 日 16 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展检修,合成反响器甲醇喷管损坏,需进入反响器内部进展修理。9 月 26 日上午 8 时左右,翻开合成反响器下部两个人孔进展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展冲洗。下午 17 时左右, 应公司安全处要求翻开最上部人孔进展通风。17 时 15 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

10、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 17 时 15 分19 时 45 分的一段时间内,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19 时 45 分左右经测定,氧气含量为 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 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 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 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反响器内进展扎架子 作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展监护。由于不便利,两名架 子工未戴 呼吸器。大约 13min 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牵强爬出。最终甲公司经理及合 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四人救出,马上进展现场急救

11、并准时送往医院进展 抢救,此时大约为 20 时 40 分。乙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其余二人重伤。依据以上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 22 分):1. 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2. 该事故应承受何种分析方法?3. 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4.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缘由是什么?5.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缘由有哪些?6.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该厂的哪些人员追究责任?第四题 :年月日 18 时 15 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 310 号油罐燃烧,造成 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39 万元。事故当日 13 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

12、当班期间,觉察 310 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 1421m,接近戒备高度 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 调度进展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 310 号油罐汽油调和量。依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 将油切换至 304 号油罐。13 时 30 分许,黄某在给 310 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预备时,本应翻开 310 号罐 D400 出口阀门,却误开了 311 号油罐D400 出口阀门。15 时许,黄某开启 11A 号泵欲对 310 号油罐进展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 311 号 D400 出 1:3 阀门,实际上此时 310 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 311 号罐中的汽油抽入 310 号油罐。15 时 40

13、 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觉察 310 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头“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 310 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实行其他措施。16 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展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 时 50 分,310 号油罐的汽油开头外冒,局部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 时 15 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 11 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峻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 号油罐当即燃烧, 持续 17h 后被扑灭。依据以

14、上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 22 分):1. 假设 310 号油罐和 311 号油罐相距 400m,且都是直径 15m 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 度是 143m,试推断该储存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急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汽油的密度是 750Kgm3。2. 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急因素,并指出防止危急因素演化为事故的掌握措施 有哪些。3. 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缘由和间接缘由。第五题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自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 台载重量 20t 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 1500m 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 6 个单个储量 15t 的储罐和 6 个装车台,另有一个 4m

15、 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戒备线。全部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依据以上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 26 分):1. 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急源监视管Nq-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急源并说明理由。2.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一 1986),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缘由。 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治理的角度,指出该罐装站应实行的事故预防措施。参考答案第一题1B2E3A4ABCE5ACE6ACDE其次题7ABDE1A2D3C4BCE5AC6A

16、D7BCD8DE第三题1本案例中事故造成 2 人死亡、2 人重伤,属于一般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这起事故调查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治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与。事故调查组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2这起事故应承受现场分析即事后现场深入分析的方法进展分析(包括综合分析、个别分析、安全系统分析等)。 3这起事故乙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直接事故责任。4.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缘由是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 器具,抢救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

17、致事故扩大,监护人员监视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5.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缘由有:(1) 设备未进展有效隔绝。该反响器中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甲醇、甲酸甲酯等,操作人员只是关闭阀门而未加隔板,由于阀门不严,致使一氧化碳进入反响器。(2) 置换、处理措施不当。该反响器未进展彻底置换,未翻开全部人孔进展通风,或进展强制通风,用水冲洗只能将甲醇、甲酸甲酯等洗掉,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3)分析方法不全面。进罐人塔应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氧气含量,而安全处有关 人员只分析了氧气含量,未分析有害气体含量,动火标准不作为进罐人塔的依据。6甲公司为化学危急品生产单位。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规定,

18、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治理人员及其 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四题1由于 310 号油罐和 311 号油罐相距不够 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752143)/1000752t=37886t。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 20t,所以构成重大危急源。2该罐区具有的危急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损害、中毒等。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1) 掌握点火源:罐区制止明火;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修理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2) 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

19、防止汽油泄漏;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3) 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预防车辆 损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雨雪天登高作业留意防滑。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防止汽油泄漏;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个人配备保护器具。3该事故发生的直接缘由:(1) 工人黄某误开 311 号油罐 D400 出口阀门导致 310 号油罐油面超出戒备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2) 仪表工陈某在觉察 310 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

20、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状况下, 应实行其他措施而未实行。该事故发生的间接缘由:(1)安全治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状况。(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3) 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4) 路过罐区的大路与罐区的安全距离应重确定。第五题1. 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急源监视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甲醇是闪点小于 28的易燃液体,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 2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该甲醇生产企业在生产区由自备的 10 台载重量 20t 的槽灌车运输,生产区甲醇量远远大于2t。所以构成重大危急源。在距离生产区 1500m 处建有甲醇罐装站,站内有 6 个单个储量 15t 的储罐,总储量最大到达 90t,超

21、过储存区的临界量 20t,所以储罐区也构成重大危急源。2.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的规定,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火灾、容器爆炸、车辆损害、高处坠落、中毒等。由于甲醇是易燃液体,简洁造成火灾事故,假设挥发物和空气形成肯定比例的混合物,还有化学爆炸的可能。该企业灌装站有 6 个装车台用于给槽罐车灌装,槽罐车在罐装站行驶简洁造成车辆损害。该企业灌装站用于日常修理工作的 4m 高钢制移动平台使修理工人处于高处作业, 简洁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被人体吸取,皮肤也可局部吸取,吸人 10ml 能使眼睛失明, 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所以有发生中毒事故的可能。

22、3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急,所以甲醇罐装站应实行的事故预防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具体是:(1)掌握点火源。1) 制止明火进入站区。2) 汽车进人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3) 气温超过 30时储罐用水喷淋降温。4) 修理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5)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2)防止甲醇泄漏。(3) 防止氧化剂进入储罐。(4) 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预防车辆损害、高处坠落的技术措施有:(1)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2)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3)高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带,高处通道应有护栏。(4)雨雪天作业留意防滑。安全治理预防措施主要有:(1) 建立、健全安全治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劳保用品治理制度、厂内交通运输安全治理条例等治理制度。(2) 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治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3)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4) 进展全员安全培训和教育。(5)加强安全检查与现场巡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