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3171080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 ; 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命题趋向】?大纲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等考点为类要求,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考点均为类要求。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等考点均为类要求,对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考点为类要求。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问题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多以选择、计算等题型出现。本局部内容常以天体问题如双星、黑洞、恒星的演化等或人类航天如卫星发

2、射、空间站、探测器登陆等为背景,考查向心力、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等知识。这类以天体运动为背景的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在航天方面的迅猛开展,更会出现各类天体运动方面的题。 【考点透视】1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2曲线运动的特点: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3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变化的。2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

3、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1分运动的独立性;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根本关系:3运动的等时性;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3.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的规律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 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初速度与恒力垂直,物体做类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处理办法通常,可以把平抛运动看作为两个分运动的合动动:一个是水平方向垂直于恒力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沿着恒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

4、动。(3)平抛运动的规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下图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 1 对任一时刻t.位移分位移xV0t, y合位移s12gt 21gt. (V0t)2(gt2)2,tan2V02为合位移与x轴夹角.速度分速度VxV0,Vy=gt,合速度VV0(gt),tan22gt. V0为合速度V与x轴夹角(4)平抛运动的性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4.理解圆周运动的规律(1)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周圆运动。(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

5、量线速度v,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弧长S与这段时间t的比值,叫做物体的线速度,即V=S/t。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线速度方向是时刻在变化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角速度,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与这段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即=/t。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来说,角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角速度的单位是rad/s。周期T和频率f(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V2r2frr T(4)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其动力学效果在于产生向心加速度,即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会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其向心力应由其所受合外

6、力提供。V2422Fnmanmmrm2r42mf2r.rT 25.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m1m2-1122,G=6.6710N.m/kg. 2r3适用条件:适用于相距很远,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也可用此公式计算,其中r指球心间的距离。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讨论重力加速度g随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情况: 物体的重力近似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mg=GMmM。所以重力加速度g= G,可见,g随h的增大而减小。 22(Rh)(Rh)2求天体的质量:

7、通过观天体卫星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或天体外表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的半径R,就可以求出天体的质量M。3求解卫星的有关问题: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MmMmV2GM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由G2=m得V=,由G2= mr(2/T)2得rrrrMm121MmGMr3T=2。由G2= mr2得=,由E=mv=G。 k322rrGMr1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第二宇宙(3)三种宇宙速度: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例

8、题解析】类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例1一条宽度为L的河流,水流速度为Vs,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c,则:1怎样渡河时间最短?2假设VcVs,怎样渡河位移最小? 3假设Vc解:1如图甲所示,设船上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任意角,这时船速在垂直于河岸方向的速度分量V1=Vcsin,渡河所需时间为:tL.Vcsin 3可以看出:L、Vc一定时,t随sin增大而减小;当=900时,sin=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tminVcV2 L. VcB E V Vs A 图乙图丙 V1 Vs Vc V Vc Vs 图甲(2)如图乙所示,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

9、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Vs=0.所以=arccosVs/Vc,因为0cos1,所以只有在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那么不管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如图丙所示,设船头Vc与河岸成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角。可以看出: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则,在什么条件下角最大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角最大,根据cos=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arccosVc/Vs.船漂的最短距离为:xmin(

10、VsVccos)L.Vcsin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为:sLVsL. cosVcC B R MO A针对训练1:如下图,杆OA长为R,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端点A系着一跨过定滑轮B、C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另一端系一物块M。滑轮的半径可忽略,B在O的正上方,OB之间的距离为H。某一时刻,当绳的BA段与OB之间的夹角为时,杆的角速度为,求此时物块M的速率Vm。 类型二:平抛运动的相关问题例2如下图,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20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

11、那么以下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cos53=0.6,sin53=0.8,g=10 m/s2Av1=15m/s,v2=4 m/s,t=4s 4 Bv1=15 m/s,v2=6 m/s,t=3s Cv1=18 m/s,v2=4 m/s,t=4s Dv1=18m/s,v2=6 m/s,t=3sgt2解析:由平抛运动知识得tan53,得4v115t,把各选项中的时间t和速度v12v1t代入上式,只有A项能使关系式有解。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点评:此题考查考点“平抛运动,波及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这一条件的理解应用能力。此题不仅考

12、查对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应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采用代入法而自接推导会复杂得多。平抛运动还可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天体运行、电场等知识进行综合命题。针对训练2:如图在倾角为的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某一点B处,设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球从A运动到B处所需的时间;2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到达最大? 类型三: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分析求解皮带传动和摩擦传动问题例3如下图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解析:因va= vc,而vbvcvd =124,所以va vbvcvd =2124;ab=21,而b=c=d ,所以abcd =2111;再利用a=v,可得aaabacad=4124。 针对训练3:如下图,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0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求大齿轮的转速n1和摩擦小轮的转速n2之比。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5V0 B V0 Vy1 A c b d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