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159895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一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重力约3N的物体可能是()A一本书B一枚图钉C一个鸡蛋D一个小孩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BCD3关于力的概念下对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C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爬杆比赛,使他们能够上升的力是()A重力B压力C摩擦力D拉力5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术移动巨石以便将巨石从采石场移至建筑工地,这里采用滚木是为了()A减小接触面积B增加对地面的压力C用滚动代替

2、滑动D增强对地面的粗糙程度6湖面上相距一定距离且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船,现用一根绳子将两船的船头相连若两船上各坐一质量相等的人,当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将会出现()A乙船向甲船驶来B甲船向乙船靠去C甲、乙两船互相靠拢D甲、乙两船一定静止不动7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A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NB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1NC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5ND量程是010N,分度值为0.2N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C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没有重心D空心均匀的球壳的重心在球壳上9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相接触的

3、物体一定可以产生摩攘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C人用力推木箱,木箱原地不动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D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摩擦力10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D物体将失去质量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25cm1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2NC4ND8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4人用脚踢球时: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人的脚这时会有痛的感觉,这表明脚也受到足球对它的力的作用进一步表明15公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突然撞到石墩上,汽车车头被撞瘪了,汽车也停下来了这种现象说明力可以,还可以16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的17如图所示,小君同学用相同的力,在A、B两处推门,在容易推开 (选填A或B),这表明18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山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

5、摩擦1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g取10N/kg)三、作图题(共6分)20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摩擦力的示意图21某同学在A点处用20N的水平向右拉弹簧,如图所示,请用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弹簧所受的拉力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物体重力G/N比值(N/kg)比值的平均值(N/kg)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19.7(1)实验过程中,需

6、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3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运动(2)由图和图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7、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五、计算题2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 kg,重为 N(g=10N/kg)25一辆自重是5106N的卡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400kg,当卡车行驶到一座桥前时

8、,桥前的标牌如图所示,这辆卡车能安全过桥吗?如果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g取10N/kg)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一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重力约3N的物体可能是()A一本书B一枚图钉C一个鸡蛋D一个小孩【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求出重力是3N的物体的质量,结合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排除有明显不符的选项;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质量接近的物体即可【解答】解:重力约为3N的物体质量约为m=0.3kg=300g,300g是一本书的质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对物体重

9、力大小的判断,物体重力的大小不易判断,可求出与重力相应的质量,对照选项中物体的重力,找出接近题干质量的选项即可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BCD【考点】弹力【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

10、力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产生的条件,一定要注意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会产生弹力3关于力的概念下对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C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可能存在力的作用【解答】解:A、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

11、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相互作用性,为全面正确力的特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4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爬杆比赛,使他们能够上升的力是()A重力B压力C摩擦力D拉力【考点】摩擦力的方向【分析】爬杆比赛时接近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从而判断能使人上升的力【解答】解:人在爬杆(接近匀速)时,受重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使人能上升的力只能是摩擦

12、力故选C【点评】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知道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5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术移动巨石以便将巨石从采石场移至建筑工地,这里采用滚木是为了()A减小接触面积B增加对地面的压力C用滚动代替滑动D增强对地面的粗糙程度【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用滚术移动巨石,这里采用滚木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13、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6湖面上相距一定距离且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船,现用一根绳子将两船的船头相连若两船上各坐一质量相等的人,当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将会出现()A乙船向甲船驶来B甲船向乙船靠去C甲、乙两船互相靠拢D甲、乙两船一定静止不动【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乙船会在拉力的作用下,向甲船驶来;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

14、,同时也受到绳子对他的拉力,则甲船也会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向乙船驶去;所以两船是互相靠拢A和B错,C正确D、由于两船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船会由静止变为运动故选 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施力这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7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A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NB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1NC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5ND量程是010N,分度值为0.2N【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它的最大称量范围,分度值是每相邻的两个小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读数时要注意从

15、零刻度读起,在明确分度值的前提下,数准格数【解答】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可称量5N的物体,所以其量程应记作05N;从0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测力计的观察,读数时明确分度值,从大刻度读起,再加上小格的示数,便是测量的值了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C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没有重心D空心均匀的球壳的重心在球壳上【考点】重心【分析】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

16、心上;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内、之外【解答】解:A、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故A错误;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故B正确;C、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同样受重力,所以也有重心,但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空心均匀的球壳的重心在球的球心上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面,也可能在物体的外面,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9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一定可以产生摩攘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

17、动C人用力推木箱,木箱原地不动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D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摩擦力【考点】摩擦力的大小【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有压力,二是接触面粗糙,三是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解答】解: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只有在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摩擦力;故A错误;B、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一定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故B错误;C、人用力推木箱,木箱原地不动,但由相对运动的趋势,会受到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摩擦力,符合摩擦力条件的描述;故D正确故

18、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明确: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是阻力,有时是动力10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D物体将失去质量【考点】重力;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重力是一个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同的地点重力有可能是不同的【解答】解:A、如果没有重力,河水不会因为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如果没有重力,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如果

19、没有重力,杯子里的水不会向下运动,所以倒不进口中;D、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质量,与是否有重力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和质量的性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重力的定义和方向进行判断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25cm【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x=,弹簧的长度可以通过公式L=L0+x求出【解答】解:根据公式,弹簧的伸长量x=0

20、.05m=5cm,弹簧的原长L0=10cm,所以弹簧的长度L=L0+x=10cm+5cm=15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公式F=kx和弹簧长度L=L0+x的灵活运用1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2NC4ND8N【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各加4N的拉力,虽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不动的,但弹簧在4N的拉力作用下是被拉长了,故示数不可能为零【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

21、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N故选C【点评】本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易错题,很多学生不注意就会认为答案为4N或0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1.4”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N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2、14人用脚踢球时:脚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人的脚这时会有痛的感觉,这表明脚也受到足球对它的力的作用进一步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1)用脚踢球,此时脚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2)人的脚会有痛的感觉,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故答案为:脚;球;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5公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突然撞到石墩上,汽车车头被撞瘪了,汽车也停下来了这种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23、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突然撞到石墩上,汽车车头被撞瘪了,这是石墩对汽车的反作用力改变了车头的形状;汽车停下来是石墩对汽车的反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评】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6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考点】重力的方向【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或窗台

24、是否水平【解答】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锤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故答案为:竖直向下【点评】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根据重力的方向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17如图所示,小君同学用相同的力,在A、B两处推门,在A容易推开 (选填A或B),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考点】力的三要素【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解答】解:由图可知力作用在A点时,力的力臂较大,容易把门推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答案为: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力的作用效

25、果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18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山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减小摩擦【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解答】解: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的故答案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要结合生活实际解决这类问题,知道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对于有益摩擦我们要想方设法

26、的增大,有害的摩擦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小1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80N,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5:2(g取10N/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以及甲物体的质量可求乙物体的质量,根据G=mg求出乙物体的重力和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解答】解:因m甲:m乙=5:2,且m甲=20kg,所以,乙物体的质量:m乙=m甲=20kg=8kg,则乙物体的重力:G乙=m乙g=8kg10N/kg=80N,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故答案为:80N;5:2【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和重力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三、作图题(共6分)

27、20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摩擦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确定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解答】解: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所以受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同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受到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但题目不要求画出支持力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21某同学在A点处用20N的水平向右拉弹簧,如图所示,请用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弹簧所受的拉力【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作力的图示时,注意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要全部表示出来

28、并要先选出标度,然后过作用点作水平向右的力,根据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解答】解:先选取一段表示5N的线段,然后过作用点作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N的拉力F,其长短为表示5N线段的4倍,图示如下:【点评】画力的图示时要明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确立标度,再按画图要求画出这个力注意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区别:力的示意图不用选择标度,而力的图示则要选择合适的标度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物体重力G/N比值(N/kg)比值的平均值(N/kg)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

29、69.8物体30.32.919.7(1)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9.8N/kg;(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1)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解答】解:(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平均值为(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所以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答案为:(1)天平,弹簧测力计(

30、2)9.8N/kg(3)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点评】掌握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根据实验测量量会选择实验器材23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甲和图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1、(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试验次数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0.050.620.100.630.150.6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B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物理学方法【分析】(1)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因此,在测量时应运用转换法,通过二力平衡的原理,借助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将其测出因此,在拉动木块时要求

32、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使拉力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图甲、图乙中的变量和控制量进行分析;(3)图甲、图丙中的变量是接触面,而控制量是压力的大小,据此进行分析;(4)从数据中观察速度的大小是否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构成了影响,从而判断猜想C是否成立;(5)物理学中,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要先控制某些量,每次只研究与其中一个变量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解答】解:(1)因为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才会相等,因此,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

33、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次实验中,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符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的实验条件,能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相比较,两次的压力相同,只是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拉力的大小不同,因为可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而拉力的大小却始终不变,因此可证明,猜想C是错误的,即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无关;(5)本实验中,分别探究了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与物体运动速度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乙;(3)接触面的粗

34、糙程度;(4)错误;(5)B【点评】本实验中初中物理中较为典型的探究实验之一,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这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同时,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对实验结论的正确分析,也是我们应该从这类实验题中应该学到的五、计算题2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90 kg,重为150 N(g=10N/kg)【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计算【分析】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物体的重力G=mg,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关【

35、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为G=mg=90kg10N/kg=150N故答案为:90;150【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及其特性,以及物体在月球上重力的计算25一辆自重是5106N的卡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400kg,当卡车行驶到一座桥前时,桥前的标牌如图所示,这辆卡车能安全过桥吗?如果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g取10N/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据m=求出卡车的质量,然后求出货物和卡车的总质量,再与10t进行比较【解答】已知:G=4.9104N,m1=400kg,n=20求:m总解:m=5000kg,卡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m总=5000kg+20400kg=13000kg=13t10t;所以不能安全过桥即需要卸下货物的箱数为:n=7.5,所以需要卸下8箱货物答:不能安全通过,需要卸下8箱货物【点评】会熟练应用重力的计算公式,会熟练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