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157787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阿巴嘎旗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6分)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家国天下情怀、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

2、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民间风俗文化的吉祥、灵动、热烈、圆满;建筑中的“中国红”、中轴线、对称与不对称美等。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

3、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

4、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皆为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的展现。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便是一

5、个例证。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冯天瑜,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质素,它发育并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

6、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B . 中华文化门类众多、级次不同,各有不同的个性化元素。如“吉祥、灵动、热烈、圆满”属于民间风俗文化中的个性元素,“刚柔并济、讲究武德、技艺合一”属于武术文化中个性化元素。C . 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华文化元素在世界视野的观照下,也被外域文化所吸纳,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夹杂着中华文化元素。D . 中华文化元素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汉字从象形文字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形声字便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7、文字。B . 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旺盛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有学者称之为“东亚的拉丁文”,可见其在汉字文化圈诸国影响之大。C .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它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D . 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具有原创性和传承力的特点,在古代,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国长期是其文化供应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文化元素蕴藏于中华民族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因此中华炎黄子孙身上就流淌着中国文化因子的血液,他的生活方式、

8、思维方式中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B . 中华文化元素依托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它无法独立存在,从来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C . 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既是经典的、又是时代的,因为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 . 开掘、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的敬畏感,提升民族的自信心、认同感。2. (6分) (2016兴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

9、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

10、”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

11、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

12、之中。“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1) 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B . “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C . “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

13、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D . “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2) 下列对“中国书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B . 在中国,书法是书法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C . 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之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D . 中国书法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是书法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学者型书法家着眼

14、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B . 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C . 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D . 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3. (12分) (2017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挥手欧阳明刚到九点半,老李就转动轮椅,艰难地向窗口移去。窗外阳光很好。老李的心情也很好,不等气喘均匀,就抬头朝对面顶楼的窗口望去。窗口

15、什么也没有,老李一看表,还差10分钟。老家伙,耐性比我好啊!老李说。老李望的人是老刘。老刘和他同庚,与他同一学校毕业,同一天到同一单位报到上班,同一天结婚,也同一天退休。不同的是,老李住的A幢一楼,老刘住的是对面B幢的顶楼。二人关系一直很好。为什么好?局外人说不清楚,都认为是有同样的爱好。老李和老刘共同的爱好者是围棋。两人对弈了几十年,也难分伯仲。退休后,二人闲来无事,就天天下棋。棋,让两位老人干瘪的日子,像成熟的稻谷一样饱满起来。棋上分不出输赢,只有看谁先去见阎王了。老李说。谁先去谁就是输!老刘哈哈大笑。没过几年,老李和老刘的腿就不利索了,身体都放进了轮椅。老李再也没法爬上顶楼,老刘再也没法

16、下到一楼。电话里见!每天上午10点,我给你打电话。老刘说。每天上午10点一到,老李的电话就会丁零零响起。他们一边说棋,一边嘘寒问暖,有时也说说那些遥远的国际国内大事。还经常相互戏谑,说阎王在等你!但每次挂电话时,又相互叮咛,能吃就吃,啥事都别往心里去啊!有一天,老李突然没按时接到电话,就打过去。那边接了,却没有声音。反复打,都一样。老李忐忑不安,晚上又打了过去。哪位?老刘儿子的声音。李叔,叫你爸说话。他哑了。哑了!怎么会?今天早晨起来,突然就说不出话了。耳朵没聋吧?把话筒给他,我要跟他说话!老李说。怎么哑了呢?肯定是前辈子嘴臭了吧!不说话,想闷死我?这样吧,时间不变,我给你打过来,听见我说了,

17、就拍桌子。老李对老刘说。第二天10点,老李准时打电话。话筒里就传来了啪啪的响声。老家伙,手力不小嘛!看来除了说不出话,其他零件还正常嘛。老李说。啪啪!又是一阵响声。我怕你闷死!老李又说。啪啪啪啪!响声更加大了。突然有一天,老李电话打过去,却没人接。反复几次,都一样。晚上,老李打电话问老刘的儿子,你爸还在吧?在啊。在,怎么不接电话?哦,他聋了,昨天晚上,突然就听不见了。老李心里咯噔一下,像落进了冰窖,整整一天,都闷闷不乐。老李写了张纸条给儿子,叫他送给老刘。纸条上说:到窗户边挥手,时间不变!10点终于到了,老刘的头也终于冒出了窗户。老李赶忙举起右手,不停地摇晃,一脸孩子般的笑容。老刘也兴起右手,

18、不停地挥动。岁月如风,在两位老人的指缝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秋天。老李的手也开始有些不利索了,每次举动,都感到很吃力,每次挥手过后,都会酸痛难忍。眼睛更不中用了,看老刘,除了见手在挥动,其他的一片模糊。但老李依然坚持每天按时挥手,每次挥过之后,心情都会十分愉快。等到天空撕下雪花的时候 , 老李彻底不行了,早晨醒来,就感到呼吸困难。儿子说去医院。老李说,来不及了,我的命自己清楚,答应我一件事,我走后,你要每天10点向对面顶楼的窗户挥手,记住,不能露头,不能间断!说完,老李头一歪,就走了。儿子泪如泉涌。半月之后,老李的儿子挥完手又赶出去忙别的事,无意间撞上了老刘的儿子。你爸身体还好吧?老李儿子问。

19、还好,刚才还和你爸挥手呢!老刘的儿子说完,慌忙走开了。老刘半年前临走时交代过,千万不能让老李知道他先走了。他怕说多了,漏嘴。(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1期 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了两位退休老人在电话中谈棋、问候与调侃,虽然好胜心切,意图压倒对方,但他们重承诺、相互牵挂,结成了至死不渝的情谊。B . 小说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直接描摹二老,同时还从两个孩子的角度侧面写老人,两者相结合,展现了两位老人的心灵世界。C . 小说叙事平实冷静,收放自如,到结尾,“老刘半年前临走时交代过”,把谜底一下点穿,创造出言约旨远的审

20、美效果。D . 小说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没有抑扬交错的情节,但真情感人。(2)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 小说以“挥手”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4. (1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好问,字舜徒,侍讲希哲子也。以荫补官。时蔡卞为帅,欲扳附善类,待好问特异。好问以礼自持,卞不得亲。及卞得政,当时据属拔擢略尽,独好问留滞,卞讽之曰:“子少亲我,即阶显列矣。”好问笑不答。靖康元年,以荐召为左司谏、谏议大夫,擢御史中丞。钦宗

21、谕之曰:“卿元祐子孙,朕特用卿,令天下知朕意所向。”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好问言:“陛下宵衣旰食有求治之意发号施令有求治之言逮今半载治效逾邈良由左右前后不能推广德意而陛下过于容养。臣恐淳厚之德,变为颓靡,且今不尽革京、贯等所为,太平无由可致。”钦宗乡纳。好问疏蔡京过恶,乞役海外,黜朋附之尤者以厉其余。章前后疏十上。每奏对,帝虽当食,辄使毕其说。时金人既退,大臣不复顾虑,武备益弛。好问言:“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今边事经画旬月,不见施设,臣僚奏请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惧也。”及边警急,大臣不知所出,遣使

22、讲解。金人佯许而攻略自如,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好问言:“彼名和而实攻,朝廷不谋进兵遣将,何也?请亟集沧、滑、邢、相之戍,以遏奔冲,而列勤王之师于畿邑,以卫京城。”疏上不省。金人陷真定,攻中山,都城失守。帝再幸金营,好问实从,帝既留,遣好问还,尉拊都城。始,金人谋以五千骑取康王,好问闻,即遣人以书白王,言:“大王若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既,又语邦昌曰:“天命人心,皆归大元帅,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义致讨,悔可追邪?”好问趣遣使诣大元帅府劝进,请元祐太后垂帘,邦昌易服归太宰位。高宗即位,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行在所,高宗劳之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除尚书右

23、丞。后除资政殿学士、知宣州、提举洞霄宫,以恩封东莱郡侯。避地,卒于桂州。节选自宋史吕好问传,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少亲我,即阶显列矣 少:稍许。B . 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 故:旧有的典章制度。C . 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 根据:盘踞D . 好问趣遣使诣大元帅府劝进 趣:意向(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诸将以和议故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 . 请亟集沧、滑、邢、相之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 . 而列勤王之师于畿邑 项王按剑而跽曰D . 若抚机不发 若望仆不相师(3) 下列对原文的赏

24、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好问耿介刚直,忠毅勇敢,忠于王事,德高望重,得到帝后的赏识。他每次奏对,钦宗皇帝都会让他说完意见;高宗皇帝即位,他替太后写信,送到皇帝所在地。B . 金人假装议和而实攻,诸将因为合议的缘故都闭关不出,吕好问则上书要求加强防备,但意见没有被采纳,致使京城失陷皇帝被掳至金。C . 金人正准备捉拿康王的危急关头,吕好问左右周旋,先劝康王审时度势,当立则立,又晓之以理,动员张邦昌推戴康王,主动让位,最后康王即位,张邦昌退居太宰之位。D . 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言行等正面描写来表现吕好问的忧思谋略,但也有侧面描写,如写钦宗高宗对吕好问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写作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

25、性。(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陛 下 宵 衣 旰 食 有 求 治 之 意 发 号 施 令 有 求 治 之 言 逮 今 半 载 治 效 逾 邈 良 由 左 右 前 后 不 能 推 广 德 意 而 陛 下 过 于 容 养(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好问疏蔡京过恶,乞役海外,黜朋附之尤者以厉其余。帝再幸金营,好问实从,帝既留,遣好问还,尉拊都城。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9高一下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

26、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释】1141年,岳飞在率军北伐、连战连捷的有利形势下,接连收到了朝廷撤军的严令,只得班师回朝。不久,朝廷罢免了岳飞的军权,此吋秦桧任宰相,岳飞闲居家中,这首词即作于此时。(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鸣叫中词人终夜难眠。B . “人俏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片,深秋月夜,恬淡寂静,映衬了词人赋闲在家悠闲自得的心情。C . 所谓“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D . 满江红怒发冲冠笔力沉

27、雄,慷慨激昂;这首小重山含蓄隽永,沉郁低徊。(2) 词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 (2) “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的。 (3)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7分)7. (3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现代人在饮食上注重健康养

28、生,曾经是穷苦人家“专供”的野菜、糙米现在也登堂入室 , 成了上流人士的宠爱之物。B . 雷老师是学校公认的神奇班主任,他教育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面对问题学生,他总能妙手回春 , 让他们洗心革面,向学上进。C . 30年过去,曾经贫穷落后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了低矮的土房被高大的楼房取代,泥泞的小路被宽阔的马路覆盖,漆黑的夜晚被明亮的灯光照亮真让人欣喜不已。D . 这名游客自己睡过头误了航班,又不接受航空公司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在候机厅大吵大闹,简直是不可理喻。E . 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大家讨论了很久,莫衷一是 , 最终也没有结果。8. (2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29、病的一项是( )A .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B . 大堰河被贫苦的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却剥夺不了她内心世界的美丽丰富。虽然她与乳儿之间存在一种金钱关系,但这丝毫没影响她对乳儿的深切关爱。C .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D . 我国重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9. (2分)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依

30、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10. (3分) (2017高一上陆川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不断发生,生产厂

31、家不仅开始重视消费者投诉,也在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_,从而消除新能源汽车在环保与价格上的优势。毕竟,与节能环保、补贴政策相比,_,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是发展势头看好,就越是_,杜绝野蛮生长,真正把安全可靠作为第一要务。11. (3分) (2017高一上奉新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_。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_。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

32、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_。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8高一下武邑开学考) 阅读下列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因为明东的成绩在班上总是最后几名,今年高一课程一结束,当泥水匠的父亲就决定让他辍学跟着他学泥水匠的活儿,并说:“按你现在的成绩以后也就考一个专科。一个专科生眼下找个职业比当泥水匠强不了多少,而且还要花不少钱,还不如当个泥水匠,每天也有一两百块的收入,何况现在干泥水匠的活儿也不累。”明东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想放弃学业去学泥水匠的活儿。明东班上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议论纷纷。对以上的事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4-1、4-2、4-3、4-4、4-5、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1、6-2、6-3、五、 选择题 (共3题;共7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