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15532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省安康市高三语文四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白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深深感到: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听、说、读、写,( )。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孙幼军也说:“以平均每本书10万字计算,中小学学生每个月至少应该读一本,认真地读,而不是_,能读两本更好。”作为语文学科的基础,我建议,一个学生在中学毕业前的阅读量应突破千万字。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孩子阅读,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书,而非惟名著是从。好多家长向我抱怨,“你家孩子好,你家孩子喜欢读书,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欢”。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

2、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书店,一买就是提高成绩的书、_的书。其实,孩子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线改革”,阅读更是如此,一定要学会等待、学会慢慢滋养。只要坚持两个学期以上,一定能看到孩子能力的提高。在选择图书上,要警惕一种名著“缩写本”。现在,不少名著被改编成连环画、缩写本,可能有些人觉得名著太厚,孩子们读不了。这一缩写,结果情节删减了,人物不丰满了,孩子们读书也_了。此外,还要警惕“假的”少儿书籍。有一次,我看到一本给小学生读的科普书,随便拿出一句话来:“矿石是指一种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成分的自然矿物聚集体”这不越搞越糊涂吗?不但孩子们读不懂

3、,大人恐怕都很难理解。选择好的阅读,选择好的方式。相信_,不仅是孩子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更是成就他一生的财富。(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所以我们要以阅读为基础,有效提升孩子的其他能力B . 但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更多方面的能力C . 但如果这些能力不提升,也很难有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D . 但如果没有阅读作基础,孩子的其他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走马观花 水到渠成 索然寡味矢志不渝B . 走马观花 立竿见影 味同嚼蜡 持之以恒C . 快马加鞭 立竿见影 索然寡味持之以恒D . 快马加鞭 水到渠成 味

4、同嚼蜡 矢志不渝(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还没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有时不肯看书,是因为不喜欢你给他的书B . 我还没发现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C . 我还没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之所以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D . 我还没明白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博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

5、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

6、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天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

7、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

8、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杖六十。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

9、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1) 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的“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史料记载,古代城管的职责范围比现代城管更广。B . 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均有相应的机构承担。C . 古代城管开始常由士兵充当,北宋还专门成立了由士兵组成的执法队伍。直到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城管”的工作。D . 宋代城管为防止占道经营行为的发生,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范围。商户超出范围经营就要被制止。(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街道司”“五城兵马司”“督

10、理街道衙门”等机构,承担着现代城管局的部分职能,负责街道管理等问题。B . 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这两个城市管理问题,令古人伤透脑筋,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C . 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占道、违建问题更突出,甚至比现代社会还要严重。D . 为了防止违建,唐中宗曾发布过敕令;为了惩治“侵街”,宋仁宗曾特别指示其他部门配合“城管”执法。(3) 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禁止在正铺前建造偏铺来经营。B . 唐代法律规定不允许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摆摊设点。有占道经营的,要马上恢复原状,否

11、则将会被“杖七十”。C . 宋代法律规定,破坏公共卫生的当事人要受杖打,“城管队长”不禁止也要挨打。D . 明代规定,凡是有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等行为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3. (9分) (2015高二上邢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草堂岁月里的杜甫冯至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开始筹划建造草堂。地址选在城郭西郊的浣花溪畔,这里环境清幽,尘事不杂,杜甫十分满意,作卜居诗以唱心中之乐,反映出作者久经动荡得以安宁之后的恬静安适的心境。杜甫有一位表弟此时在成都府任司马,听说杜甫要在西郊建造草堂,便走过来看他,还送了些钱。杜甫十分

12、感激,作诗酬谢。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另外,他还不辞劳苦亲自去石笋街果园坊的徐卿家要果木苗,不管黄梅绿李,是果木树都要。这自然是为了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是挨过饿的人,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题桃树)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花果树木之外,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一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这年春末,草堂盖成,树木栽好,老杜坐在院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了。他赞美它所面临

13、的青青郊野,赞美遮日吟风的桤林茂叶与和烟滴露的笼竹翠梢,欣喜鸟来暂息,燕来定巢。细想起来,这些风物不过是寻常农舍之景,却招来如此赞叹,这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他的生活境遇已落到十分可怜的地步。他在秦州山野寻找栖居之地的苦况,他长途跋涉于险山急流、危栈古道的种种艰难,成为他乐此茅宅的生活和感情基础。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作者初居草堂时的心境。然而这种心境是以“故人供

14、禄米”为条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故人的周济,一旦故人稍怠,立刻就会陷入困境。他们偶有接济失时,杜甫的生活就成问题。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他曾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却有伤今之意。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宇内烟腾,于此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诗中写他羡慕诸葛亮的得遇明主,也含有不满于肃宗的意思,他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却被冷落与排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游览古迹的同时,杜甫还交结了一些风雅人士。

15、还有一个邻居是黄四娘,她家院子里种着成畦的花木,春天一到,万紫千红,杜甫曾去观赏,写出的诗作江畔独步寻花声娇色丽,充满无限生机。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农人时常送给他一些蔬菜,他也常把种植的草药赠予他们。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对农民的纯朴心性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在不通文墨的农民身上读到了自己的生活信条。这使他感到在茫茫人世间自己的归宿还是与农民的茅舍相杂为好。代宗即位后,曾召杜甫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相关链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这是760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杜甫却结束了他四

16、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大世界,如今暂得休息,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我们把这类的诗句和759年在洛阳道上与秦州道上的诗相比,意境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悬殊!难道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晚唐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韩愈诗气势雄壮、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

17、、造语精工,亦受杜诗影响。宋代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说:“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维基百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在建造草堂时,除了亲友的主动帮助,杜甫也忙着向各地亲友“索求”“花果树木”“日用家什”,以至于无暇写诗记录草堂的建造过程。B . “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这表明杜甫即使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审美观也依然

18、是现实主义的。C . 草堂岁月里,全靠故人接济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阻挡杜甫对寻常农舍之景的赞叹,他写了不少田园诗来表达暂得栖身之所时的安适心境。D . 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中原和关内,坐在建好的清幽的草堂院内,杜甫过起了有滋有味的闲适生活,回京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E . 杜甫总是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笔下的诗篇也大都如实地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心灵感受,草堂岁月里写下的诗章也依然如此。(2) 杜甫的“草堂”是在什么情况下建起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材料特意评点了草堂建好后杜甫写的江村和蜀相,这样写从内容上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草堂岁月里的杜甫真的“陶醉

19、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后世的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12分) (2019高二上汪清期中)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徐悲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1915年夏天,20岁的徐悲鸿穿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布鞋,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到了不夜之城上海。烦闷而炎热的夏季在焦虑中过去了。为了消磨时间,找不到职业的悲鸿常去商务印书馆门市部站读。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忧郁地怀念着家乡,思念母亲和弟妹。秋风起了,街道两旁葱绿的树叶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寒冷和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他踏着落叶,徘徊在街头,悲伤地感到人生

20、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和狭窄。正在彷徨无计时,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从北京的来信,嘱咐他去见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先生,请他帮助谋个小职。这飞来的希望使悲鸿振奋起来。他立即挟上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来到恽铁樵先生的办公室。悲鸿恳切地向他说明自己的境况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恽铁樵留下了悲鸿的画,答应尽力帮忙,嘱他过几天来听回音。稠密的秋雨绵绵不断地下着,仿佛要给大地织起一个阴冷的密网。悲鸿没有雨伞,只好冒雨去打听回音。这时,街上锣鼓喧天,到处扎着五彩缤纷的牌楼,许多人在欢天喜地迎接国庆。悲鸿被雨淋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当他站在恽铁樵面前时,雨水沿着他浓密的黑发直往下流淌。恽铁樵先生见到悲鸿,便立即快

21、活而兴奋地说:“事情已经办成了! 商务印书馆同意让你担任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的工作,日内便可以搬到商务印书馆宿舍里住宿。”一阵温暖的感觉顿时涌到悲鸿的心里,他觉得呼吸变得均匀了,血液又开始在他身上畅流。当他踩着湿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时,虽然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寒风卷着冷雨扑打着他的头发、面孔和全身,但他却满意地、几乎是快乐地望着这风雨的帘幕,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暂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当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脱衣休息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他慌忙打开门,看见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皇地说:“事情绝望了!”悲鸿接过纸包,急忙打开,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附有

22、一份批札:“徐悲鸿的画不合用。”悲鸿感到全身都在颤栗,心好像突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顾一切地狂奔到黄浦江边。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职业的烦恼,饥寒交迫的痛苦,已经把悲鸿折磨得精疲力竭;而这一次,突然降临的希望又这样突然破灭,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他濒于绝望,准备在这滚滚不息的黄浦江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奔腾而混浊的江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发出沉重的响声。外国商船和兵舰遍布在远近的江面,汽笛尖锐地吼叫着。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般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他的脚跟,慢慢传布到全

23、身时,他才清醒过来。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教导,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曾经有过的壮志,也想起了母亲和弟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记叙了徐悲鸿在遭遇家庭不幸后到上海谋求出路结果以失败告终的经历,塑造了主人公不屈从现实的鲜明形象,文字朴实而又饱含深情。B . 第段关于秋风、落叶、街景的描写,使他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和狭窄”;烘托了徐悲鸿求职而不得的烦闷、痛苦。C . 第段中,徐悲鸿冒雨去打听回音,与锣鼓喧天、人们欢天喜地迎接国庆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徐悲鸿处境的艰难和对这份工作势在必得的信心。D . 文章最后写悲鸿含着眼泪接过乡亲们凑起来的钱,感觉

24、到了民风的淳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暗示悲鸿已经走出失败的阴影。(2) 本文展示了徐悲鸿复杂的心路历程,请把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找不到工作的焦虑悲伤接到推荐信的振奋等待回音时的忐忑_遭到拒绝后的痛苦_面对未来的茫然回到家乡后的悲哀忧郁_(3) 徐悲鸿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联系文本加以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三上西城月考)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

25、。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三上双鸭山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注释】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

26、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B . 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C . 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D . 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

27、和达观的态度。(2) 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高二下南昌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 (2) 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_,_; (3)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 (1分)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国家都已经现在许多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

28、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改为:9. (1分) (2020高三上安徽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_。很多人认为,自身免疫力低才会导致过敏。事实上,_,当身体对我们保护过度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将一些原本无害的东西误判断为“敌人”,引发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过敏反应,它和_无关。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婴儿出生时候,小手总是攥得紧紧地,似乎要抓点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双手就自然放开了,

29、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撒手人寰”吧。这一“抓”一“放”之间,值得我们思考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题目;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3-4、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7-2、7-3、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