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140386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公式:I=U/R由公式公式变形得:U=IRR=U/I欧姆定律:欧姆定律:高压危险高压危险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U/R当R一定时:U增大,I随着增大想一想:为什么人不能接触高压线?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若人体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危险。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发生触

2、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安全电压值是多少?(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U/R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答案答案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U/R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想一想:电吹风为什么不可在浴室中使用?答案答案潮湿的皮肤比干燥时电阻要小,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很危险危险!断路与短路断路-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短路-有电流,但电流不经用电器。注意防雷:注意

3、防雷:雷电的特性、数据避雷针关于关于避雷针避雷针 早早在公元220年至265年的三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避雷室的设备,这在当时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有“避雷室”。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避雷设备雷公柱。避雷室、避雷柱,这些设施都是为了避免雷击而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的。这些避雷设置,要比以前认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发明避雷针要早得多。公元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和他的儿子)在费拉尔德亚城雷雨交加的一天进行了捕捉雷电的实验。他和他的儿子将一只带有铁丝尖端的丝绸做的风筝放上了雷电轰鸣的雨空。不久

4、由于风筝有铁丝,立即从云中导下了电,直传到铁丝末端钥匙上,并放出火花。他将钥匙接触莱顿瓶(一个可充电的设备)把雷电储存起来,使之充电。这个惊人的实验结果,打破了关于“静电”和“动电”的绝对分割开的归说法,为电学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富兰克林这一发现,使他想到高大的建筑物经常有雷电击毁的情况,若把铁丝绑到高大建筑物的顶端,把雷电引入地下,不就可以避免雷击吗?于是他搞了避雷针。当他的避雷针应用在各种高大建筑物上时,免除了雷电击毁的危险。以后,人们认为避雷针是美国人福兰克林最先发明的,苏联认为避雷针是18世纪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明的,然而事实证明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而且要比美国人、俄国

5、人早1000多年。这个结论是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并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用大量的史科和实物证明避雷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这个结论不仅我国科学工作者证明了,而且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也证明中国人发明避雷针要比欧美国家早。因为他在我国旅行中也发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物上早就有避雷设置。广东潮安发生雷击伤亡事件广东潮安发生雷击伤亡事件 造成造成7死死4伤伤中新网广州7月11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昨天下午5时40分,广东省潮安县铁铺、浮洋、凤塘三镇发生雷击伤亡事件,共造成7死4伤。昨天下午5时40分,铁铺镇铺埔村8个村民在田间采茶时突遇暴雨,8人跑进茶园中央的凉亭避

6、雨。这时暴雨夹着雷电将凉亭劈成两半,亭内8人都被击倒在地。不久,其中一村民因所站地点未被雨水淋湿,伤势较轻醒来,发现倒在身旁的妻子一只脚已被雷电击成黑色,背上衣服被烧掉一块,遂推醒妻子,夫妻两人骑摩托车回村求救。村干部和村民接报后赶赴事发地点,将其余6人送还进医院。当晚8时许,此6人被告不治。另悉,同是发生雷击伤亡的还有浮洋镇陇美村,1死1伤;凤塘镇,伤1人。课外实践活动查找有关防雷知识,课外交流查找有关防雷知识,课外交流。活动小组:编写安全用电手册活动小组:编写安全用电手册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为什么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阅读材料注意防雷:阅读材料 断路与短路断路与短路再再 见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