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3133736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真题(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年考研真题分析()中国史部分-中国历史的开端6二里头文化(兰州大学2001)7二里头文化(0 6年 西北大学)8红山文化(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9禅 让(北京师范大学1999)二 夏商西周17亳(06年北大)18宗法制(华东师范大学2002)19宗法制度(河 南 大 学2001年)2 0宗法制度(河 南 大 学2006年)2 1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北 京 大 学2003年中国通史简答)2 2周初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度的评价(061氏族公社(河 南 大 学2001年)2母系氏族社会(0 6年北大)3良渚文化(0 5年 人大)4良渚文化(南 京 大 学2001年)5良渚文化(东北师范大学200

2、1年)1殷 墟(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2殷 墟(南京大学1996年)3井田制(0 5年 北 大)4武王伐纣(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5武 王 伐 纣(兰州大学2002)6盘庚迁殷(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夏商周断代工程(华东师大0 0复试)8“夏商周断代工程”(武汉大学2001年)9国 人 干 政(兰州大学2001)10国 人(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1太 康(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2侯 伯 公(西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13周 公 旦(华东师大0 9复试)14少 康 中 兴(华东师范大学98)15共和行政(0 0年 浙江大学)16共和行政(0 5年 华东师大)年北大论述)

3、2 3论述西周蕃封建卫的内容及其影响(06年西北大学论述)2 4周初分邦建国的大体情况以及历史作用(0 5年 华 东 师 大 简 答)2 5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2 6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三 春秋战国1孔 子(南京农业大学2001)2老 子(北 师 大2004)3荀 子(河 北 大 学2008)4管 仲(北大)5李 悝(0 4年兰州大学)6庄 子(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商鞅变法(南京农业大学2001)8商鞅变法(武 汉 大 学2003年)9商鞅变法(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10卿大夫(厦门大学200

4、0)11长平之战12葵丘之盟13葵丘之会14百家争鸣15百家争鸣16合纵连横17合纵连横18胡服骑射(厦门大学2001)(厦门大学2002)(0 5年 北 大)(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厦 门 大 学2002)(兰州大学2002年 试 题)(9 9年浙江大学)(华东师大0 1复试)19胡服骑射(北京师范大学1999)2 0三家 分 晋(华东师范大学2001)2 1初税亩(2001年北大)2 2马陵之战(0 1年 浙江大学)2 3上 计(华东师大0 2复试)2 4上 计(0 1年 浙江大学)2 5上 计(0 3年 兰州大学)2 6弭 兵(0 6年 西北大学)2 7弭兵之会(0 3年 兰州大学)

5、2 8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2 9简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原因(03年 兰 州 大 学 简 答)3 0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河 南 大 学2006年 论 述)3 1简述战国时期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南 开2002年简答)13 2 简要评述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措施。(河南大 学 2 0 0 1 年 简 答)3 3 商鞅变法述评(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简答)3 4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京大学1 9 9 5 年 简 答)3 5 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二者之 异 同(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 年简答)3 6 简

6、述春秋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河南大学2 0 0 6 年 简答)四1 推恩令(0 7 年全国 下同 5 4-5 7 )2 3 邹(0 9 升:全国下同1 6 7 7)3西汉时期诸侯王国问题(祸国,简答下 同 5 4-5 7 )4陆 贾(0 6 年 华东师大)5王 莽(9 9 年 浙江大学)6董 仲 舒(华东师范大学9 9)7董 仲 舒(河南大学2 0 0 1 年)8董 仲 舒(河南大学2 0 0 6 年)9董 仲 舒(0 3 年兰州大学)1 0 董 仲 舒(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1 1 董 仲舒(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1 2 张 骞 通 西 域(南京大学2 0 0 6 年)1

7、3 汉 初 三 杰(华东师范大学2 0 0 2 )1 4 王景治河(复 旦 2 0 0 6)1 5 六 条 诏 书(北 大 0 5)1 6 算缗、告 缗(兰州大学2 0 0 2 年试题 同全国卷2)1 7 算 缗 与 告 缗(华东师大0 9 复试 同全国卷 2)1 8 均 输 平 准(兰州大学2 0 0 1 年 试 题)1 9 新秦中(兰州大学2 0 0 1 年 试 题)2 0 白 虎 通(兰州大学2 0 0 2 年 试 题)2 1 文景之治2 2 西域都护2 3 党锢之祸2 4 党锢之祸2 5 党锢之祸2 6 党锢之祸2 7 党锢之祸2 8 约法三章2 9 约法三章(武汉大学2 0 0 1

8、年)(武汉大学2 0 0 1 年)(武汉大学2 0 0 3 年)(0 0 年浙江大学)(0 3 年兰州大学)(0 5 年华东师大)(厦门大学2 0 0 1)(厦门大学2 0 0 0)(华东师范大学2 0 0 0)3 0 太 学(华东师范大学9 8)3 7 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如何?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4 年简答)3 8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 年简答)3 9 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华东师大0 9 复试论述)4 0 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河南大学2 0 0 6 年 简

9、 答)4 1 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0 5 年 人大 简 答)秦汉3 1 轮 台 诏(2 0 0 6 年北京师范大学)3 2 楚 汉 战 争(华东师范大学2 0 0 1 )3 3 楚汉之争(河 南 大 学 2 0 0 1 年)3 4 假民公田(0 4 年 兰州大学)3 5 限民名田(0 5 年 北 大)3 6 光武度田(0 5 年 人大)3 7 七 国 之 乱(南京农业大学2 0 0 2 年)3 8 盐 铁 会 议(华东师大0 2 复试)3 9 代 田 法(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4 0 新 莽(2 0 0 5 年北京师范大学)4 1 五均六莞(厦门大学2 0 0 2)4 2 秦

10、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南京农业大学2 0 0 2 年 简 答)4 3 论王莽。(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 简答)4 4 论述汉武帝(南 京 大 学 2 0 0 4 年 论述)4 5 简述秦朝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河南大学 2 0 0 6 年 简 答)4 6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变化(0 5 年人大论述)4 7 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华 东 师 大 0 1 复试简答)4 8 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华东师范大学 97简答)4 9 试评汉初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河北大学2 0 0 3 年 论 述 题)5 0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 K 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

11、天地一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华 东 师 大 0 2 复试简答)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2 0 0 5 年华东师 大 简 答)251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001简答)5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北京师范大学1999论述)5 3简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54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 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华 东 师 大0 0复试论述)5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河北大 学2003年

12、论述题)56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南京大学1995年 简 答)5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其作用(0 0年 浙江大学 论述)5 8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论述(04年 兰 州 大 学 论 述)5 9汉武帝财政改革措施以及后果评价(05年北大论述)6 0简述汉光武帝刘秀加强统治的措施及作用。(南 开2002年简答)6 1简述东汉田庄经济。(河 南 大 学2006年简答)6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河南大学2001年 简 答)6 3论述二汉对西域的经营(0 6年 西北大学论述题)6 4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简

13、答)6 5评清议和党锢(北 大0 1简答)6 6试述东汉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原因(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论述)五魏晋南北朝1夷陵之战(0 8年 全 国)2北府兵(10年:全国 卜同30)3魏杵玄学产生.的背景,代收人物的匕要:思想(0 9年全国 简答 下同21 36 37)4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及影响(0 8年全国材 料 下 同14)5文明皇后一律乐师范大学2003年)6范 缜(兰州大学2001年 试 题)7慧 能(05年 华东师大)8宇文泰(0 5年 人 大)9裴 秀(06年 北 大)10北魏孝文帝(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下同 38-40)11统 万 城(复 旦2006)12王与马共天下(兰

14、 州 大 学2002年 试 题)13侯景之乱(华东师范大学2000)14九 品 中 正(华东师范大学98)15曹操屯田(华东师范大学9 7下同43)16侨置土断(2001年北大)17侨洲郡县(南 京 大 学1996年 下 同48)18泗 水 之 战(南京大学1996年 下同41-42)19八王之乱(河 南 大 学2001年)2 0八王之乱(0 5年 人大)2 1魏晋玄学(厦门大学2001)玄 学(河南大学2001年)2 2百 济(0 6年 西北大学)23 土 断(06年 西北大学)24 土 断(华东师大0 0复试)2 5三长制(0 0年 浙江大学)2 6三 长 制(武汉大学2001年)2 7门

15、阀、庶 族(0 3年 兰州大学 下同50-51)2 8河 阴 之 变(华东师范大学2002)2 9河阴之变(0 4年 兰州大学)3 0北府兵(0 5年 人大)3 1主 户 与 客 户(武汉大学2003年)3 2试论诸葛亮(兰 州 大 学2002年 试 题)3 3论曹操。(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3 4评析曹操统-北方(01年 浙 江 大 学 论述)3 5略述曹操*唯材是举*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武汉大学2001年论述)3 6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3 7魏晋玄学(北 师 大2004论述)3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南京大学1995年 简 答)3

16、 9魏孝文帝改革述论(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论述)4 0北魏末年爆发各族人民大起义,它与孝文帝的改革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北大)34 1分析观水之战前后南北政权的特点及其变化(0 5年 人 大 论 述)4 2观水之战后前秦灭亡的原因和侯景之乱后梁朝灭亡的原因(南 京 大 学2006年论述)4 3曹魏屯田制度和影响(0 6年北大 论述)4 4西晋的占田制(北 师 大2004简答)4 5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兰州大学2001年 论 述)4 6南朝时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其原因是什么?(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4 7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演变的主要内容及其实 质(9 9

17、年 浙江大学 论述)4 8分析侨置郡县产生的原因(05年 人 大 简答)4 9论述北朝胡汉问题及南朝侨就问题(南京大学2004年 论述)5 0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与影响(0 5年 华东师大 简答)51 士族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比较)(2001年北大论述)5 2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4年简答)5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厦门大学2002论述)5 4评述有关六朝的十二部正史并就艺文志和地理志谈谈后人的校补考证(南京大学2004年 论 述)5 5结合具体家族谈谈婚、宦、学与六朝士族的关系(南 京 大 学2004年 论 述)5 6谈谈你对

18、六朝在中国历史中地位这一问题的看法(南 京 大 学2004年 论 述)71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 义(0 7年全国 简答 下同38-40)-2冼夫人(复 旦2006)3玄 奘(00年 浙江大学)4冯 道(北 大05)5羁 縻 州(华东师大0 2复试)6羁縻州(0 4年兰州大学)羁縻府州(兰州大学2001年 试 题)7羁 縻 府 州(复 旦20068河朔三镇(兰州大学2002年 试 题)9输 籍 法(兰州大学2002年 试 题)10“大索貌阅”(武 汉 大 学2003年)11貌 阅(0 4年兰州大学)12古 文 运 动(武汉大学2001年)13三省六部制(武汉大学2003年)14

19、唐朝的三省制(南 京 大 学1996年 简 答)15府 兵 制(华东师大0 9复试)16玄武门之变(华东师范大学97)17贞观之治(河 北 大 学2008)18贞观之治(北京师范大学1999)19吐 谷 浑(南京大学1996年)2 0南 衙 北 司 之 争(华东师大0 0复试)2 1甘 露 之 变(南京大学2006年)2 2五代十国(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2 3五代十国(北京师范大学1999)2 4律令格式(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2 5 唐律疏议(河 南 大 学2001年)隋唐五代2 6开皇律(0 3年 兰州大学)2 7永 贞 革 新(华东师大0 1复试)2 8永贞革新(河 南 大 学20

20、01年)2 9俗讲与变文(0 1年 浙江大学)3 0健儿与纺骑(03年 兰州大学)3 1唐 蕃 会 盟(华东师大0 1复试)3 2牛李党争(北京师范大学1999)3 3牛李党争(9 9年 浙江大学)3 4牛李党争(0 6年 北大)3 5江 都 兵 变(华东师大0 0复试)3 6渤海国(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3 7安史之乱(南京农业大学2001)3 8论隋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兰州大学2001年 试 题)3 9简述隋朝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建及其历史影响。(华 东 师 范 大 学2003年 简答)4 0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001简答)4 1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河 南

21、 大 学2006年 简 答)4 2简述武则天统治的主要内容并做出评价(南 开9 8年简答)4 3分析唐朝升元天宝盛世形成的原因(05年人 大 简 答)4 4简述五代的更迭(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简答)44 5 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社会的影响(河北大学 2 0 0 3 年 论述题)4 6 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南 京 大 学 1 9 9 5年 简 答)4 7 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内容、意义。(华东师范大学9 9)4 8 分析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 0 0 1 简答)4 9 两税法极其历史意义(南京农业大学 2 0 0 2

22、年 简 答)5 0 评述两税法。(2 0 0 6 年北京师范大学 简答)5 1 试述两税法的内容及意义(河 北 大 学 2 0 0 3年 论 述题)5 2 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活动(0 5 年 北大 简答)5 3 简述唐朝后期的政治特点。(南 开 9 9 年简答)5 4 中唐以前府兵制与中唐以后募兵制的区别何在?(河南大学2 0 0 1 年 简答)5 5 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 简答)5 6 评唐代科举制(北 大 0 1)5 7 简述唐代三省与宰相制度的内容并做出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 年简答)5 8 请介绍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寺

23、、塔建筑及艺术特点(南 开 9 8 年简答)5 9 简述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兰州大学2 0 0 2 年 试 题)七宋辽西夏金元1 宣政院(1 1 年全国卷 下类同明清部分87)2青 苗法(1 0 年全国 下同4 2;6 2)3珏 田(0 7 年全国)4北宋T f 制特点芬航一10 9 什:全国 材料分析下 同 6 0-6 1 )5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0 8 年全国简 答 下 同 3 3-3 4-7 8 )-6 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等几个方面分析南宋经济发展状况。(1 1 什:全国下类同76 84 85 86)7耶律楚材(0 5 年 人大)8宗 客 巴(兰州大学2 0

24、 0 2 年 试 题)9马可波罗(0 1 年 浙江大学)1 0 周 世 宗(华东师大0 0 复试)1 1 柴 荣 改 革(2 0 0 5 年华东师大)1 2 后周世宗改革(0 6 年 华东师大)1 3 猛安谋克(河南大学2 0 0 1 年)1 4 猛安谋克(0 1 年 浙江大学)1 5 猛 安 谋 克(华东师大0 9 复试)1 6 猛安谋克(北大)1 7 二 府(0 6 年 西北大学)1 8 二 府(北大)1 9 驱口(兰州大学2 0 0 2 年 试 题)2 0 开禧北伐(北 大 0 5)2 1 理 藩院(兰州大学2 0 0 2 年 试 题)2 2 五等版籍(兰 州 大 学 2 0 0 1 年

25、 试 题)2 3 隆兴和议(兰 州 大 学 2 0 0 1 年 试 题)2 4 中 统 元 宝 交 钞(兰州大学2 0 0 1 年试题)2 5 大名通行宝钞(东北师范大学2 0 0 1 年)2 6 庆 历 新 政(武汉大学2 0 0 1 年)2 7 庆历新政(华东 师 范 大 学 2 0 0 3 年)2 8 庆 历 新 政(南京大学1 9 9 6 年)2 9 庆历新政(0 5 年 北大)3 0 庆历新政(北 师 大 2 0 0 4)3 1 会 子(武汉大学2 0 0 1 年)3 2 市舶使司(武 汉 大 学 2 0 0 3 年)3 3 行省制度(武 汉 大 学 2 0 0 3 年)3 4 行省

26、制度(河 南 大 学 2 0 0 1 年)行 省(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3 5 支 移 和 折 变(北京大学2 0 0 3 年中国通史)3 6 保 甲 法(华东师范大学2 0 0 1 )3 7 关汉卿(0 6 年 华东师大)3 8 交 子(华东师范大学2 0 0 0)3 9 绍 兴 和 议(华东师范大学9 9)4 0 绍兴和议(华东师范大学9 7)4 1 绍兴和议(0 5 年 华东师大)4 2 青苗法(河 北 大 学 2 0 0 8 )4 3 开禧北伐(河 北 大 学 2 0 0 8 )4 4 宋刑统(河 北 大 学 2 0 0 8 )4 5 锄 社(9 9 年 浙江大学)4 6 斡

27、脱钱(0 6 年 西北大学)4 7 斡脱钱(0 0 年 浙江大学)4 8 差遣制度(0 1 年 浙江大学)4 9 战赤与急递铺(0 3 年 兰州大学)5 0 陈桥兵变(0 5 年 人大)5 1 宋 学(0 5 年 人 大)552探马赤军(0 5年 北大)5 3头下军州(06年 北大)54靖康南渡(复 旦2006)55均 贫 富(北京师范大学1999)5 6四 等 民 族(北京师范大学1999)5 7简论范仲淹(河 北 大 学2003年 论述题)5 8简论赵匡胤。(华 东 师 大0 1复试简答)59试评岳飞。(河 北 大 学2003年 论 述 题)6 0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

28、史的影响。(华 东 师 大0 9复试论述)6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作用(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论述)6 2试论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厦门大学2001论述)6 3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华东师大0 0复 试 论 述)6 4评王安石变法(河 北 大 学2003年 论述题)6 5关于王安石变法,学术界有哪些不同观点?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新法的评价。(河南大学2001年论述)6 6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一生的实践,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9 9年浙江大学论述)6 7论述王安石变法

29、的内容和目的(北师大2004简答)6 8就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其效果进行比较(03年 兰 州 大 学 简答)69试 评“绍兴和议”(河 北 大 学2003年 论述题)八1 “三饷”加 派(0 8年全国 下同47)2南书房(0 9年全国 下同75-76;102)3耶稣会(10年全国 下同37;81-82厂4金瓶掣签(0 7年全国,下 同84;85;88;89;9T厂5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07全 国 材 料 下 同33)6康熙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清初赋税制度改革影响(10年全国,材 料35-3最 一97-98;101)7万 斯 同(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7 0

30、元朝统一的意义(南 京 大 学1996年 简答)7 1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厦 门 大 学2002论述)7 2论元朝的对外关系(厦 门 大 学2000论述)7 3简述宋元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做出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7 4辽代政区及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复旦2006简答)7 5元朝中央地方官职(05年 北 大 论 述)7 6宋代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0 6年北大论述)7 7简述蒙古西征的具体过程及其对中亚等地区的影响。(南京大学2001年 论 述)7 8元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以及元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上的地位(0 6年北 大 论 述)7 9简论两宋民法及其发达原因(河北大学

31、2003年论述题)8 0试论宋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河北大学2 00 8论述)8 1简述宋代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南开2002年简答)8 2宋朝与蒙元之间战和关系述略。(南开2001年简答)8 3简述辽和北宋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简答)8 4略论宋代商业的发展(河 北 大 学2003年论述题)8 5论述宋代商业的发展(厦 门 大 学2001论述)8 6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北 师 大2004论述)明清8徐 光 启(华东师大0 1复试)徐 光 启(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9张 居 正(华东师范大学2001)10戴 震(05年华东师大)11张格尔(厦门大学2001)12朱由榔(06年 西

32、北大学)13大 礼 议(北 大05)14布 政 使 司(武汉大学2001年)15督 抚(兰州大学2001年 试 题)16八旗制度(武 汉 大 学2001年)17西 厢 记(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618192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4 04 1424 34 44 54 64 74 84 95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6 06 16 2堂 子(东北师范大学2 001年)士 家 制(北京大学2 003 年中国通史)厂 卫(华东师大02 复试)厂、卫(厦门大 学 2 000)

33、萨 尔 浒 之 战(华东师大01复试)萨尔浒之 战(厦门大学2 002)四库全书(华东师大0 1 复试)东 林 党(华东师大09 复试)胡蓝之狱(华东师大0 0 复试)棉 花 革 命(华东师范大学2 004 年)朗 贡 贸 易(华东师范大学2 004 年)三 藩 之 乱(华东师范大学2 001)三藩之乱(南 京 大 学 2 006 年)已 亥 建 储(华东师范大学2 001)一条 鞭 法(南京大学19 9 9 年)内 阁(华东师大02 复试)明 代 内 阁 制(华东师范大学9 9)乡 度 会 试(南京大学19 9 6 年)土木之变(南 京 大 学 19 9 6 年)摊 丁 入 亩(武汉大学2

34、003 年)摊 丁 入 地(南京农业大学2 002 年)耶 稣 会(北京师范大学2 002 年)靖难之役(河 南 大 学 2 006 年)理 藩院(河南大学2 006 年)班 匠 银(河南大学2 001年)开中法(9 9 年浙江大学)九 边(03 年兰州大学)东林党(04 年 兰州大学)票 拟(05 年 北 大)南 明(05 年 人 大)胡蓝之狱(06 年 北 大)辽 饷(06 年 北 大)多伦会盟(00年 浙江大学)乾 嘉 学 派(华东师范大学2 003 年)乾嘉学派(00年 浙江大学)乾嘉学派(厦门大学2 000)乾嘉学派(华东师大0 9 复试)改 土 归 流(2 005 年华东师大)改土

35、归流(9 9 年 浙江大学)改土归流(03 年 兰州大学)改土归流(北京师范大学19 9 9)棚 民(复 旦 2 006)齐 行 叫 歇(北京师范大学2 002 年)雅克萨之役(北京师范大学19 9 9)大 明 律(北京师范大学19 9 9)军机处(南京农业大学2 001)军机处(河 北 大 学 2 008 )6 3 简述康熙帝(厦 门 大 学 2 001论述)6 4 爱新觉罗玄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 001简答)6 5 评张居正的改革(厦 门 大 学 2 000论述)6 6 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极其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 002 年 论 述)6 7 论张居正改革(05 年

36、 人 大 简 答)6 8 论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北京 师 范 大 学 2 002年简答)6 9 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05 年 华东师大简答)7 0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河南大学2 006 年 简 答)7 1 明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05 年北大论述)72论明太祖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的措施与效果。(兰州大学2 001年 试 题)7 3 比较明太祖与明成租对待宦官政策的不同。(东北师范大学2 001年简答)7 4 明初集权述评。(北京 师 范 大 学 19 9 9 简答)7 5 明清两代怎样在政治制度上加强集权统治(北京师范大学2 003 年论述)7 6 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

37、要措施(南京大学19 9 6 年 论 述)7 7 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北 师 大 2 004 论述)7 8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06 年 华东师大简答)7 9 “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南 京 大 学 19 9 6年 简 答)8 0简述东林党的政治活动,并对比做出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年简答)8 1 简述鸦片战争以前清代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厦门大学2 0 0 1 论述)8 2 明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状况,并对其活动做出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年简答)8 3 大清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南 开 9 8年简答)8 4 清前期的民族政策。(东北师范大学2 0 0 1年

38、论述)8 5简述清前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 简答)8 6 简评清代政区与边疆建设的成就及贡献(复 旦 2 0 0 6 简答)78 7试述元、明两朝对西藏的管辖(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4年简答)8 8清朝在周边地区采取了哪些特别管理制度?(河南大学2001年 简 答)8 9清朝设置了那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那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方法?(0 3年兰州大学简答)9 0试述明清之际西方殖民者侵占台湾的活动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 开2002年简答)91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南京大学1995年 简 答)9 2明清时期主要外来农作物的品种

39、及影响(复 旦2006简答)9 3叙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9 4分析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及其效果(0 4年 兰 州 大 学 论 述)9 5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0 0年 浙江大学 论 述)9 6试论明朝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中的表现及其发达或不发达的原因(河北大学2003年 论述题)9 7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0 1年 浙 江 大 学 论述)9 8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述略(南 开2000年简答)9 9简述满洲八旗制度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05年 华 东 师 大 简 答)

40、100简述清朝官员考察制度。(河南大学2006年 简 答)101试述明清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及相关内容和意义。(南 京 大 学2001年 论 述)102谈谈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央集权和康乾盛世的关系(南 京 大 学2004年 论 述)103试论乾嘉学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河北大 学2 0 0 8论述)104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 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论述)105清代乾隆时编纂 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北京师范大 学1999论述)106清代考据学述评(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4年简答)107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南 京 大 学1996年 简

41、答)108谈谈明清时代的戏曲成就。(南 开9 9年简答)109请介绍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并概括其文化特征(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110明 清 文 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论述)十史学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0年全国)筹办夷务始末(10年 全 国 下 同5-8)1 禹贡(复 旦2006)2 海国图志(北 京 大 学2003年)3 周恩来年谱(北 京 大 学2003年)4 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北京大学2003 年)5 筹办夷务始末和 古史辨 (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6 筹办夷物始末(厦 门 大 学2000)7筹 办 夷 务 始 末(华东师范大学2001)8筹 办 夷 物 始

42、末(2001年北大)9 论语(华东师大0 0复试)1 0 三通(华东师大0 2复试)1 1 四民月令 (2005年华东师大)史料学1 2 日知录(华东师范大学2002)1 3 贞观政要(华 东 师 范 大 学2004年)1 4 贞观政要的作者及时代(2006年山东大学)15册 俯 元 龟(南京大学2006年)16画 图 六 法(南京大学2006年)1 7 古今图书集成 (南京大学2006年)1 8 通典(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通典(厦门大学2002)19四 书 五 经(南京大学1996年)2 0 讨粤匪檄(0 4年清华大学)2 1 变法通议(0 6年首都师大)2 2 四洲志(05年 南京大学

43、)2 3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0 5年南京大学)82 42 5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4 0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5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6 06 16 26 36 46 56 6 资政新篇(0 6 年南京大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0 6 年南京大学)古今图书集成(0 6 年西北大学)轮台罪己诏(0 6 年西北大学)云梦秦简(0 6 年西北大学)水经注(9 9 年浙江大学)水经注(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2 0 0 4)齐民要术(0 1 年浙江大学)元和郡

44、县图志(0 5 年 北 大)元和郡县图志(厦 门 大 学 2 0 0 1 )续资治通鉴长编(0 5 年 北 大)几何原本(0 5 年华东师大)十三经(0 6 年 北 大)十 三 经(北大2 0 0 2 )史通(0 5 年 人 大)汉纪(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六 家 二 体(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新五代史(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资治通鉴纲目(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廿二史札记 (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宋书 (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袁 枢(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属辞比事”(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三国志(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马端临(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

45、赵 翼(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格古要论(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世本(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刘 向(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欧阳修(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文史通义(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廿二史札记(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圣武记(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张 穆(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云梦秦简(北 师 大 2 0 0 4)别录(北 大 2 0 0 2)死校与活校(北 大 2 0 0 2)聚珍本聚匕大2 0 0 2)三言二拍(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唐初八史(北京师范大学1

46、 9 9 9)史记(南京农业大学2 0 0 1 )瀛寰志略(厦 门 大 学 2 0 0 0)颜 氏 家 训(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通志何时何体,内容特点是什么?(2 0 0 6 年山东大学)6 7 什么是奏议体?举 出 3部奏议集。(2 0 0 6年山东大学)6 8 天论选自何书?介绍其作者(2 0 0 6年山东大学)69 严复所译8部西方名著(北 京 大 学 2 0 0 3年)70 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南京大学1 9 9 9 年)7 1 隋书是谁挂名的?(2 0 0 6年山东大学)72 举 出 1 0 部先秦子集及作者。(2 0 0 6年山东大学)73 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

47、值(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 简答)74 “十通”中清代编修的“四通”是指哪四部书?(南 京 大 学 1 9 9 9 年)75 王安石 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哪能三经?(南京大学1 9 9 9 年)76何 谓“十通”(南 京 大 学 1 9 9 6年 简答)77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什么书目?它将图书分为哪几类?(北 大 2 0 0 2 简答)78 “鱼成鲁,虚成虎”说明了什么问题?校勘主要解决典籍中哪些谬误?(北大2 0 0 2 简答)79 学习历史文献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北 大 2 0 0 2 简答)8 0 你认为理论之“深”和学问之“广”对历史研究用何影响

48、(北 师 大 2 0 0 4 简答)8 1 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2 0 0 5 年北京师范大学简答)8 2 简 述 通典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简答)8 3 宋元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 0 0 2 年论述)8 4 简述郑谯的史学思想(北京 师 范 大 学 2 0 0 3年简答)8 5 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简答)8 6试比较 史记与 汉书在编纂特点与著述宗旨上的异同(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年论述)8 7 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 0 5

49、年论述)8 8 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著。(华东师范大学0 5 年简答)98 9简述黄遵宪史学。(华东师范大学0 5年简答)9 0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0 5年论述)9 1试论陈寿的 三国志为何失之于略(北大0 3论述)9 2试述史和论的关系(北 大0 3论述)H,南书房(0 9年全国)1二 府(0 6年西北大学)2尚书台(0 1年浙江大学)3学台、藩台、臬 台(0 4年兰州大学)4御 史台(0 6年 北 大)5监 司(南京大学1999年)6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简答)7试评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华东师范大学2 00

50、 0论述)8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其 意义(0 4年 兰州大学 论述)9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05年 人大论述)10论废除科举对中国近代变迁的影响(0 6年南京大学论述)1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选举制度之一,试结合相关史实就其利弊略述你的意见。(武 汉 大 学2003年简答)9 3评述有关六朝的十二部正史并就艺文志和地理志谈谈后人的校补考证(南京大学2004年 论 述)9 4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哪些资料?并介绍其史料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官职史12从中国科举制度的内容谈谈你对科举考试的看法(南京大学2006年论述)1

51、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14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度的演 化(南京大学2006年论述)15试论ZZ省六部体制及其变化(河北大学2003年论述题)16试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2005年华东师大论述)17汉、唐、明宦官专政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简答)18东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及其特征(南京大学1996年 论 述)19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华 东 师 大0 2复试简答)十 二 学术、科技、思想、1均 田制(北京师范大学1999)2郡 县制(北京师范大学1999)3谶 纬 之 学(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

52、)4黄老之学(河 北 大 学2008)5刘 堰(2001年北大)6五 刑(9 9年浙江大学)7喇 嘛教(0 4年 兰州大学)8社 稷(0 4年兰州大学)9宋 学(0 5年 人 大)10宋明理学(0 6年 北大)11驿 传(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12丧服制度(北 大05)13五 德 终 始 说(北 大05)14翦伯赞 内蒙访古一文说:“内蒙东部有一个呼伦贝尔草原。假如整个内蒙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那么这个草原就是这制度、宗教、经济史个历史舞台的后台。”结合中国古代史实,对这一说法进行阐释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北 大0 5论述)15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本来在北方,后来移到了南方。请结合史

53、实对这一转移过程进行述评。(北 大0 5论述)16秦汉隋唐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述评。(南 开2001年简答)17汉唐时期中央权力机关演变述略(南 开2000年简答)18简 述“礼”的产生、演变及其价值(南开9 9年简答)19简述道教的产生、演变状况(南 开9 9年简答)2 0介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并做出评价(南 开98年简答)102 1论述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到一条鞭法的演变规 律(南京大学2 0 0 4 年 论 述)2 2 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北 京 大 学 2 0 0 3年中国通史论述)2 3 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南京大 学 19 9 6 年 论 述)2 4 试述

54、唐、明、清的赋役制度(2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指出其所生成的时代背景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南京农业大学2 0 0 1论述)2 5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0 6 年 西北大学 论述)2 6 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 19 9 9 论述)2 7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请结合中国古代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及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试加分析之。(武汉大学2 0 0 1年论述)2 8 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0 5 年人 大 论 述)2 9 论述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0 5 年 华

55、东 师 大 简答)3 0 试论经济重心的南移(魏晋明清)(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论述)3 1简述魏晋与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及原因(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 9 5 年简答)3 2 试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问题的认识。(武汉大学2 0 0 3 年简答)3 3 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华东师范大学2 0 0 3 年 论 述)3 4 请简述近年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一些新见解。南 开 9 8 年简答)3 5.19 8 8 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

56、演讲,提出了 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体,他们虽则都称 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华 东 师 大 01复试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答案参看中外历史八人谈)(2001年北大论述)论述中国

5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河南大学2006年 论 述)(南京大学19 9 6年 论 述)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南京大学19 9 6年 论 述)谈谈你对五年内任两个史学热点问题的看法(南京大学2004年 论 述)周公在中国政治史的地位以及孔子对中国文 献 的 贡 献(南京大学2006年论述)从两税法到地丁合一,这些税收政策形成的原因何在?说明了什么问题?(北大)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北 师 大 2004论述)试对中国古代历次重大改革活动加以比较和评论。(北京师范大学19 9 9 简答)隋唐之后中国地方机构的演化及其特点(南京大学2006年论述)试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表现及其

58、影响(河 北 大 学 2003年论述题)略论中国古代的城市市场、区域市场、全国性市场,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时间和特点(河北大学2003年论述题)试 论 明德慎罚”思想及其影响(河北大 学 2003年 论述题)简论中国古代国有土地所有制类型及其兴衰变化(河北大学2003年论述题)试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河北大学2008 论述)试论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河北大 学 2008 论述)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华东师范大 学 9 8)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华东师范大学2002简答).11 13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述之。(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简

59、 答)1154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论述)55“历史”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题,必做)(北京师范大学2 0 0 3 年简答)5 6 比较唐代都城和宋代都城在建筑上的主要区别,并说明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0 6 年 华东师大论述)5 7 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就你所熟悉的领域或某一专题,请作-简要评述。(1 5%)(华东师大0 0 复试论述)5 8 简述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分析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 9 9 5 年简答)5 9 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

60、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著名的 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华 东 师 大 0 2 复试论述)6 0 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北 京 大 学 2 0 0 3 年中国通史简答)6 1 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北 京 大 学 2 0 0 3年中国通史论述)6 2 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2 0 0 1 年论述)6 3 试围绕中国古代史上的某一种(或几种)科技发明,以断代为例,简要分析其在中国古代6社会生产或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状及局限性。(武

61、 汉 大 学 2 0 0 1 年论述)6 4 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武汉大学2 0 0 3 年论述)6 5 自西汉到北宋以至明清,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试围绕某两个主要的时段进行比较,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武 汉 大 学 2 0 0 3 年论述)6 6 历史时期蒙古高原地区民族构成的变迁(复 旦 2 0 0 6 论述)6 7 历史时期主要沙漠区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复 旦 2 0 0 6 论述)6 8 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区发展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内在联系。(复 旦 2 0 0 6 论述)6 9 以历史实例分析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复 旦 2 0 0 6 论述)7 0 举例说明历史城市发展主要类型及兴起的客观背景。(复 旦 2 0 0 6 论述)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