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126480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1.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文库(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842 等,英国伦敦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 以下关于两次鸦片战斗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翻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公正条约两次战斗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BCD3. 有人把天平天国运动的进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斗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由于A. 曾国藩率军镇压C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 发生了天京事变 D清政府“借师助剿”4.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

2、转衰的大事是A. 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5.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 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A. 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6. 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争论内容。该公众号争论的主题应当是A. 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探究 D民族觉醒7. 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 世纪 90 年月,该局已进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 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C抵抗了外国资本入侵B. 稳固了清政府

3、统治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8.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慨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亮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的 ( )A. 民主思想B. 政治制度C. 军事技术D. 风俗习惯9. 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 汉阳铁厂B. 轮船招商局C. 湖北织布局D. 江南制造总局10.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假设要再现邓世昌带着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11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缘由是时间1894 年 1900

4、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 家933 家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需经双方协议D清政府鼓舞兴办工矿企业,进展农、工、商业12. “冲击反响”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 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 世纪中期开头,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猛烈变化。以下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响模式的是 A鸦片战斗洋务运动B.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斗戊戌变法D其次次鸦片战斗太平天国13. 年月尺是记录历史年月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局部大大事年月

5、尺,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鸦片战斗开头C维变法运动B. 刺激瓜分中国狂潮D宣统帝下诏退位1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以以下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 中国民族工业困难曲折的进展历程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历程15. 清议报在 1900 年发表时政评论说:“岂不知寡不行敌众,弱不行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独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 是A台湾抗日斗争B东学党起义C义和团运动D戊戌政变16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哪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上海B.

6、南京C. 武汉D. 北京171917 年至 1925 年的中华民国,最显著的特征是A. 帝制复辟B. 军阀混战C. 日本侵华D. 东北易帜1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受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政 C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政辛亥革命19. 以以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四副浮雕,假设按着历史挨次依次瞻仰,处应是 A洋务运动B戊戌政变C武昌起义D文化运动20. 如以以下图漫画形象地描绘了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历史大事是A. 辛亥革

7、命B. 戊戌变法C. 洋务运动D. 义和团运动21.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挽联反映的是A. 绍兴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南昌起义22. 下表“名称”一栏应填写名称时间1905 年地点日本东京创立人孙中山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强学会D国民党23.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 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是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 社会主义建设时代D民主主义革命时代241919 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

8、护。可以说以6 月 5 日为界,无论从运动的主力,还是从运动的中心,前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力:前期是学 生,后期是;地点:前期是北京,后期是其中缺少的内容应当是A. 商人、上海C学生、北京B. 工人、上海D工人、北京25.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成功 100 周年的到来,对青少年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建阳区某中学预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长廊中消灭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标语,正确的选项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 “等贵贱,均贫富” D“打倒孔家店”26.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大事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

9、国国民的创举”。该大事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志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开启了中国十四年抗战历程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27. 陈独秀说:“文明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可见,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缘由是 A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想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气弱小建纲领B没有真正触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D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282023 年 5 月 28 日,“鲁迅生平与创作”展在北京文化运动纪念馆揭幕。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奉献是A. 开启

10、了近代化进程C维护了民族尊严B.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挽救了民族危亡29. 年月标尺有助于我们了解大事的先后挨次和进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月标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A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究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 C中国共产党在探究中逐成熟D中国近代化的困难起步30. 纪录片百年中国讲解词提到: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时代的开头。时代的开头指的是A. 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时代C从今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二、材料分析题31. 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B. 中国工人阶级开头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人民从今站起来了鸦片战斗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学问分子从“上国”的

11、梦幻中惊醒,也让一些有识之士开头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19 世纪 60 到 90 年月晚清洋务派进展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排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内阁成,旧内阁灭”。请答复:(1) 材料一中提及

12、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大事?(举出四例)(2) 近代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交锋屡战屡败的根本缘由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发?(3)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大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大事的地位。(4) 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中国近代化探究历程简表阶段名称内容时间第一阶段器物阶段其次阶段器物设想器物实践君主立宪设想君主立宪实践民主共和设想民主共和实践1840 年1850 年1850 年1895 年19 世纪 70 年月1898 年1898 年1894 年1911 年1912 年1927 年第三阶段思想阶段欧美资本主义思想1915

13、年1926 年社会主义思想1918 年1926 年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1) 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写出“其次阶段”的名称。(2) 依据所学学问,概述 1920 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因素。(3) 依据表格和所学学问,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究的特点。33某历史活动小组预备开展一次主题为“重温中国近代史,增加民族责任感”的游学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参与。第一站广州遗址公园(1) 观看上面的图片指出,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大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其次站武昌革命博物馆(2) 图三与图四反映的历史大事之间有什么关系?辛亥革

14、命在推动中国思想解放方面的奉献是什么?第三站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3) 图五所反映的大事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为口号,请你为该浮雕画面写一段讲解词。第四站嘉兴红船(4) 历史教师建议大家第四站选择参观嘉兴南湖的红船,你认为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鸦片战斗以中国的战败完毕,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材料中“1842,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可知是南京条约,A 符合题意;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签订是1860 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 年,割让台湾岛等给日本,不符合题意。应选。【点睛】

15、1842 年 8 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公正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 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需经过双方协议。2C【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鸦片战斗和其次次鸦片战斗,都是由英国发动或参与的侵略中国的战斗;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翻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公正条约。解析:C【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鸦片战斗和其次次鸦片战斗,都是由英国发动或参与的侵略中国的战斗;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翻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

16、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公正条约。都符合关于两次鸦片战斗的说法。选项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应选C。3B【详解】依据所学学问,1856 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纂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沉重,人心士气受到严峻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B 正确;ACD 与“内乱毁梦”不符,排解。应选B。4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头,定都天京时天平天国还没有到达全盛, 经过三年北伐和西征,1856 年,天平天国到达全盛,同样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内部消灭了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沉

17、重。天 平天国从今由盛转衰,C 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头,A 排解;定都天京 是在太平天国运动走向鼎盛之前,B 排解;北伐、西征后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D 排除。应选择C。5C【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头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此首歌谣反响的就是天京事变。选项C 符合题意,选项ABD 与题干内容不符,应选C。6B【详解】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宏大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军痛击

18、洋枪队也表达出反对外来侵略的特点。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斗中中日海军的一次对决。表达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特点。故B 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表达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不是列强的侵略,排解A;近代化探究开头是洋务运动,排解C;民族觉醒不符合材 料中抗争的特点,排解D。应选B。7A【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次次鸦片战斗后,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引进西方技 术,进展了洋务运动,故A 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涉及稳固清政府统治、抵抗外国资本入侵、实现中国的富强,故BCD 均不符合题意。应选A。8C【分析】【详解】依据提干可知,李鸿章的感慨说明他生疏到了中国与西方在军事上的差距,反映了洋

19、务派主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达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ABD 均于题干无关。应选 C。【点睛】通过分析题干李鸿章感慨的相关内容,结合洋务派的主见,分析得出答案。9D【解析】依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都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只有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而且也是洋务运动兴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应选D。10C【详解】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开放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C 项正确;马尾战役与邓世昌无关,排解A 项;1894 年 9 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贵重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排解B 项;李鸿

20、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排解D 项。应选C 项。11A【详解】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增加,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甲午中日战斗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所以A 符合题意; BCD 项与表格反映的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排解。应选择A。12C【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其次次鸦片战斗后,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头向西方学习;甲午中日战斗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引发了中国的公车上书运动,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 幕;八国联军侵华战斗爆发后,做出反响的是义和团运动。所以ABD 项关系对应错误,C 项符合题意,应选C。13C【详解】1898 年维变法

21、运动开头,C 正确;鸦片战斗开头是 1840 年,A 错误;刺激瓜分中国狂潮是马关条约后,B 错误;宣统帝下诏退位是 1912 年 2 月 12 日,D 错误;综上故选 C。14C【详解】南京条约促使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次鸦片战斗时期签订的北京条约促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促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时间轴显示的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故C 符合题意;数轴没有表达出民族工业进展的信息,排解A;时间轴显示的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排解B;中国民 主主义革命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

22、头,排解D。应选C。15C【详解】依据所学和材料“1900 年以一敌八独立之一日也”可知,这是指1900 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故C 符合题意;台湾抗日斗争是从1895 年到 1945 年,故A 不符合题意; 东学党起义是朝鲜的政治大事,故B 不符合题意;戊戌政变是在1898 年,故D 不符合题意。应选C。16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由于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在他上台后就实行专制专制统治,D 项正确;由此可知, ABC 三项的地点不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排解ABC 三项。应选D 项。17B【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

23、知,1917 年至 1925 年,北洋军阀获得统治权,为了争夺地盘和领土,进展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B 符合题意;帝制复辟是 1916 年之前,A 不符合题意; 日本侵华是 1931-1945 年,C 不符合题意;东北易帜的时间是 1928 年,D 不符合题意;应选 B。18B【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可知:“忠君爱国”指的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 动;“抑君爱国”指的资产阶级维派期望通过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抑制君主权力来挽救民族危亡;“叛君爱国”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应选项B 符合题意;清末政是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

24、革运动,它与“抑君爱国”“叛君爱国”都不符;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 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斗,它与“忠君爱国”“抑君爱国都不符。应选项 ACD 表述不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9C【详解】依据所学学问,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按时间循序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成功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送人民解放军。概括了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人民革命成功的历史,C 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A 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B 不符合题意;文化运动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D 不符合

25、题意。综上所述ABD 都不符合题意,应选C。20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民国初年,民国政府公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废跪拜、改称呼等法令,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变革。图中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应选 A。21B【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七十二健儿”“湿黄花”,可以推断出是“黄花岗起义”。结合课本所学 可知,1911 年 4 月由于状况发生变化,黄兴在预备尚未就绪的状况下,临时打算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开放猛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 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

26、“黄花岗起义”。B 正确;ACD 都与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无关,排解;应选B。22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05 年 8 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B 符合题意,ACD 与题干信息不符,应选B。23D【详解】依据题干中“1919 年”“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可推断出指的是五四运动,依据已学学问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青年学生的猛烈抗议 与不满,1919 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所以

27、题文中的“一个时代”指的就是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 项正确;A 项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月至 1919 年,排解A 项;B 项从 1978 年开头,排解B 项;C 项从 18401919 年,排解C 项。应选D 项。24B【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可以说以 6 月 5 日为界,无论从运动的主力,还是从运动的中心,前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工人;地点:前期是北京,后期是上 海,因此B 项正确,排解 ACD 三项。25C【详解】结合所学学问,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8、,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其中“外争主权,内惩 国贼”突出反映了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 项正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排解A 项;“等贵贱,均贫富”出自宋代钟相、杨么起义,排解 B 项;“打倒孔家店”出自文化运动,排解D 项。应选C 项。26C【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学生牺牲的精神”、“中国国民的创举”可得出这件大事中学生起到重要作用,依据所学可知,1919 年 5 月 4 日,以学生为先锋作用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 项正确;A 项是指文化运动的

29、影响,排解A 项;B 项是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排解B 项;D 项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排解D 项;应选C。27B【详解】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文明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可知,辛亥革命并未真正触及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所以B 项符合题意;A 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解;CD 项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解。应选B。28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奉献是解放了人们思想,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B 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故A 不符合题意;文化运动未涉及反

30、对帝国主义,维护了民族尊严的表述不准确,故C 不符合题意; 文化运动挽救了民族危亡,与史实不符,故D 不符合题意;应选B。29C【详解】依据年月尺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稚嫩走向了成熟;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 告,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知道思想;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探究的良好开端;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共产党探究出了建设道路。所以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中 国共产党在探究中逐成熟。A 项和B 项概括不全面;D 项不符合共产党探究的阶段。应选C。点睛:解答此题首先排解D 项,A 项只能概括中国成立前共产党探究的阶段,B

31、 项只能概括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探究的阶段,概括不全面,故排解,由此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30C【详解】依据“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时代的开头”并结合所学可知,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C 项正确;中共的诞生与思想文化的时代无关,排解A;B 项是五四运动,排解B;D 英是中国成立,排解D。二、材料分析题 31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斗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2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解析: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斗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

32、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2) 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 ; 落后就要挨打等。(3) 洋务运动;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或为中国的近代化开拓了道路(4)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详解】(1) 依据所学学问,分析题干信息“五口通商香港失”是指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中尽烈火”是指火烧圆明园;“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是指甲午中日战斗中国战败;“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指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庚子恨,落 日秋风哭宝剑”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2) 依据所学学问,由于列强侵略,清政府无能,中国综合国力衰弱等因素,近代中国与

33、帝国主义列强交锋屡战屡败的根本缘由;告知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3) 分析“19 世纪 60 到 90 年月晚清洋务派进展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推断是洋务运动;其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 分析“革命成功,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1抓住关键词推断大事,如“五口通商香港失”是指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中尽烈火”是指火烧圆明园;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是指甲午中日战斗中国战败;“春帆楼上条约订

34、, 马关之约逆臣签”指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2解答此问关键是根本缘由是制度落后。3抓住时间关键 19世纪 60 到 90 年月晚清洋务派,提出想西方学习技术,进展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4抓住关键词“革命成功,“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是指辛亥革命。321“器物”: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名称:制度阶段。2因素: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学问分子的进步追解析:1“器物”: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名称:制度阶段。(2) 因素: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无产阶级队伍

35、的壮大;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学问分子的进步追求。(3) 特点: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浅入 深,由表及里;由设想到实践,由被动到主动;探究群体具有广泛性;探究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探究的过程也是民族觉醒和爱国热忱不断激发的过程。【详解】(1) 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表格中的“器物”代指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其次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究的其次阶段是制度阶段。(2) 依据所学可知,20 世纪 20 年月,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

36、的影响;近代学问 分子的进步追求,推动了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1919 年 9 月、11 月, 李大钊在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展了比较 全面系统介绍,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3) 依据材料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次次鸦片战斗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 世纪60-90 年月,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 世纪末维派的主见是变法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 放运动,制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

37、场运动表达了中国近代化探究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逐步深入,曲折进展的过程。 331因果关系;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果关系;奉献: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翻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1919 年的五四解析:1因果关系;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果关系;奉献: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翻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头。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成为主要的政治力气,开头登上了历史舞 台。工人运动的进

38、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制造了阶级条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根底。41921 年中共一大最终一天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进展,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详解】(1) 认真观看图片可知,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大事之间是因果关系;1939 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1840 年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斗侵略中国。中国战败,1842 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斗转变了中国历史进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头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认真观看图片可知,图三

39、与图四反映的历史大事之间有因果关系;1911 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思想解放方面的奉献是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翻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 依据图五信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可知,图五所反映的大事是五四爱国运动。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头。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成为主要的政治力气,开头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的进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制造了阶级条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 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根底。(4)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教师建议大家第四站选择参与嘉兴南湖的红船,我认为理由是1921 年中共一大最终一天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进展,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及成立中心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 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