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2312226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正常程序:初步审查 实质审查 授权登记公告。 时间:一般需要 2 3 年。 实用新型专利 正常程序:初步审查 授权登记公告。 时间:一般需要 6 8 月。 外观设计专利 正常程序:初步审查 授权登记公告。 时间:一般需要 5 7 月。 专利类型 一、发明专利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产品:物品、物质、材料、工具、装置、设备等; 方法:制造方法、加工方法、测量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以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的方法。 二、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产品的形状:可以是对产品三维形态的空间外形

2、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凸轮形状、刀具形状作出的改进,也可以是对产品二维形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对型材的断面的改进。(例外:平面、无确定形状的产品) 产品的构造 机械构造: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联接关系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等; 线路构造:构成产品的元器件之间的确定连接关系。 三、外观设计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不涉及任何技术问题,保护的仅是形状、图案、色彩本身,如酒瓶、包装盒。 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的撰写说明书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的撰写 技 术 领 域

3、 背 景 技 术 技 术 方 案附 图 说 明清 楚 、 完 整能 够 实 现 实 施 例 说明书的组成 名称(1 )清楚、简明地反映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类型。(2 )采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名词(即书面技术用语),不要使用杜撰的非技术名词。 (3 )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或者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4 )简单明确,一般不超过2 5 个汉字。例如:一种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一种气氛炉用观察窗 技术领域 写明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 例 : 1、 本 发明(或实用新型)属于钨钼胚料加热或热处理用的感应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中频感应

4、加热炉。 2 、本 实用新型(或发明)属于钛、钨、钼等金属或非金属的热处理工业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氛炉用观察窗。 通常对背景技术的描述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应当写明 本 领域现有的技术状况; 如果是“结构”类的技术,应当描述其现有产品或结构组成、使用状况及原理;(有图的话,最好根据图进行描述) 如果是“方法”类的技术,应当描述该现有方法实施过程;(2)在描述完现有技术后,还要客观指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背景技术背景技术的作用:是为了引出为什么要发明本专利技术,即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背景技术是作为判断是否可授权专利的对比参照。 技术问题:是指在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现

5、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技术方案: 现有没有改变的结构(或方法步骤); 改变的结构以及增加的部件及其结构;(即指本技术的创新点,设计要点)这是重点!(1 )“结构”类的技术:应当完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必要零部件组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并具体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当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原理。 (2 )“方法”类的技术:应当描述其完整实现的顺序步骤及参数条件(如温度、压力、介质等);若在该方法中使用到了专用设备(即专门设计的装置),应描述该专用设备的结构及相应作用。 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

6、方案 注意:一定要将 本 专利申请的设计要点(即指创新点)说清楚。和 现 有 技 术 相 比 所 具 有 的 优 点 及 积 极 效 果 , 最 好 通 过 与 现有 技 术 相 比 较 而 得 出 ; 或 者 结 合 自 身 结 构 的 特 点 来 描 述具 有 什 么 样 的 积 极 效 果 。积极的有益效果 画出产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若一幅图不能清楚地表示出本技术方案,可以采用多幅图表达,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并且将附图中的零部件用数字标号标出,然后对应数字标号将零部件名称写出。 全部附图中只要是指同一零部件,就应当用同一数字标号标出且名称统一。附图说明 至少详细

7、描述一个本技术方案的最佳实施过程,有附图的应结合附图进行描述,描述的具体化程度应当达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而不必再付出创造性劳动,如:不用再进行摸索研究或者实验等。 对于产品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应当描述产品的机械构成或者化学成分,说明组成产品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实施方式是指几种具有同一构思的具体结构,而不是不同结构参数的选择,除非这些参数的选择对技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可动作的产品,必要时还应当说明其动作过程,以帮助对技术方案的理解; 对于方法发明,应当写明其步骤,包括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或者参数范围表示的工艺条件;具体实施

8、方式注意要点: 交 底 书 防 烫 卫 生 碗 一 技 术 领 域 : 本 实 用 新 型 涉 及 一 种 人 们 日 常 使 用 的 餐 具 ,特 别 是 涉 及 一 种 防 烫 卫 生 碗 。 二 背 景 技 术 : 碗 是 人 们 日 常 生 活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餐 具 之 一 ,但 是 目 前 所 使 用 的 碗 具 有 一 定 的 缺 陷 : 当 盛 热 饭 时 容 易 烫 手 ,虽 然 碗 体 的 底 部 设 有 隔 热 圈 , 能 够 阻 止 热 量 快 速 传 递 到 人 手 上 ,降 低 人 们 端 碗 时 受 到 的 热 量 炙 烤 , 但 是 由 于 其 上 部

9、没 有 隔 热 装置 , 当 人 手 接 触 碗 体 上 部 时 感 觉 十 分 难 受 , 因 为 碗 体 上 部 既 热又 光 滑 , 不 易 拿 牢 , 所 以 , 很 多 时 候 人 们 端 碗 时 会 将 手 指 扣 住碗 的 上 端 边 , 这 样 做 , 只 能 端 牢 碗 , 并 不 能 解 决 烫 的 问 题 , 同时 很 容 易 造 成 手 指 伸 到 碗 中 , 使 碗 中 食 物 受 到 污 染 , 特 别 是 在公 共 餐 厅 , 如 果 服 务 员 将 手 指 伸 到 碗 中 , 将 大 大 增 加 疾 病 的 传播 , 影 响 人 们 的 身 体 健 康 。 三

10、实 用 新 型 内 容 : 本 实 用 新 型 所 要 解 决 的 技 术 问 题 是 : 克 服 现 有 技术 的 缺 陷 , 提 供 一 种 结 构 简 单 、 成 本 较 低 、 既 防 烫又 卫 生 的 防 烫 卫 生 碗 。 本 实 用 新 型 的 技 术 方 案 : 一 种 防 烫 卫 生 碗 , 含 有碗 体 , 并 且 碗 体 底 部 的 外 表 面 上 设 有 隔 热 环 , : 在靠 近 上 端 部 的 碗 体 外 表 面 上 设 有 至 少 一 个 防 热 凸 台或 防 热 凸 环 。 所 述 防 热 凸 台 为 一 个 , 或 为 两 个 , 对 称 分 布 , 或为

11、三 个 , 沿 圆 周 均 布 , 或 为 四 个 , 沿 圆 周 均 布 ; 所述 防 热 凸 环 为 一 个 , 或 为 两 个 。所 述 防 热 凸 台 或 防 热 凸 环 的 上 端 面 设 有 凹 槽 。 本 实 用 新 型 的 有 益 效 果 是 : 在 靠 近 上 端 部 的 碗 体 外 表面 上 设 有 至 少 一 个 防 热 凸 台 或 防 热 凸 环 , 既 方 便 人 们 端碗 , 又 能 阻 止 热 量 的 传 导 , 达 到 不 烫 手 的 目 的 , 另 外 该防 烫 卫 生 碗 结 构 简 单 , 容 易 制 作 , 只 需 要 对 现 有 模 具 进行 小 的

12、改 动 即 可 实 施 , 因 此 其 制 作 成 本 较 低 , 由 于 它 还能 起 到 减 少 碗 内 食 物 受 到 污 染 的 作 用 , 降 低 疾 病 的 传 播 ,所 以 , 用 量 巨 大 , 易 于 实 施 , 具 有 较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四 附 图 说 明 : 图 1为 防 烫 卫 生 碗 的 结 构 示 意 图 ; 图 2为 图 1所 示 的 俯 视 图 。 图 1 1 2 3 图 2 2 1 3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 和图2 ,图中,防烫卫生碗的碗体2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环3 ,在靠近上端部的碗体2 外表面上设有两个防热凸台1 ,对称分布,便于人们端碗和防烫。 根据需要,防热凸台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四个,多个时沿圆周均布,如果在防热凸台1 的上端面设置凹槽,更能方便人们端碗。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在靠近上端部的碗体2 外表面上设有一个防热凸环,便于从各个方向端碗,使用方便。 根据需要,防热凸环可以是两个,二者间隔一定距离,增加接触面积,并且防烫效果更好,如果在防热凸环的上端面设置凹槽,更能方便人们端碗。 谢 谢!祝大家工作愉快!联系人:吴方方电话:1 3 8 3 8 4 1 5 7 8 9微信:5 7 6 2 1 6 8 8邮箱:5 7 6 2 1 6 8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