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117907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件1.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理解理解“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含义。的含义。学习本文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的论证方法。学习目标学习字词1 1、注音:丁、注音:丁肇肇()中)中 不知所不知所措措()2 2、释词:、释词:格物:格物:致知:致知:袖手旁观:袖手旁观:zhozhocucu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获得知识。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分

2、析问题。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课文结构具体分析具体分析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自哪里?丁教授引用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到知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3、”出自出自礼记礼记大学大学原文: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治而后天下平。”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新知识。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王阳明的“格物格物”实是实是“格已格已”,而不,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5、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是不正确。6、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的观察。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

6、究。做研究。9、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用功”埋头读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证。10、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是不可少的。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课文总结 课文说: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想一下,这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断作文。出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断作文。拓展训练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