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1015202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5.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资源描述:

《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微生物课件第二章(1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业微生物课件工业微生物课件-第第二章二章第一节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菌(Bacteria)有四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一)球菌 球菌(图2-1)直径为0.52m,根据其分裂方向及分裂后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第一节 细菌(二)杆菌杆菌长18m,宽0.51.0m,根据分裂后是否相连或排列方式,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单杆菌中很长的称为长杆菌,较短的称为短杆菌。杆菌的两端或一端形状一般为钝圆,但也有平截的,还有两端略尖的。有的杆菌能产芽孢称为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

2、。(三)螺旋菌螺旋菌长(菌体两端间的距离)为550m,宽0.55m。根据菌体弯曲程度不同又分为螺旋菌和弧菌。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且不满一圈,呈弧形或逗号形,如脱硫弧菌。螺旋菌菌体呈多次弯曲,回转成螺旋状,如紫硫螺旋菌。(四)丝状菌在水生环境、潮湿土壤和污水生物处理中,常有一些丝状菌,细胞排列成丝状,其外包围有透明的衣鞘,如浮游球衣菌、泉发菌(原铁细菌)、纤发菌、发硫菌、贝日阿托氏菌、亮发菌等。第一节 细菌图2-1细菌的各种形态A球菌;B杆菌;C弧菌;D螺旋菌;E丝状菌第一节 细菌 除上述四种形态外,人们还发现了细胞呈星形和方形的细菌。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种的细菌形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如果培养的

3、时间、温度、pH以及培养基的组成与浓度等环境条件的改变,均能引起细菌形态的改变。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二、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的细胞结构见图2-2。几乎所有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物质等基本结构。部分细菌还有特殊结构,如芽孢、鞭毛、荚膜等。图2-2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 第一节 细菌第一节 细菌(一)基本结构 1.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是包围在菌体最外层的、较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薄膜。其重量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1)细胞壁的功能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菌的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渗透裂解;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2)细胞壁的结构与革兰氏染

4、色 经革兰氏染色可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前者染色后呈蓝紫色,后者染色后呈红色。革兰氏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法。第一节 细菌 G+和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区别:G+细菌的细胞壁厚,结构简单,其化学组成以肽聚糖为主,75%的肽聚糖亚单位纵横交错连接,形成致密的网格结构。除肽聚糖外,还含有磷壁酸和少量的脂肪。G细菌的细胞壁很薄,其结构较复杂,分为内壁层和外壁层。内壁层仅贴细胞膜,由肽聚糖组成,仅10%的肽聚糖彼此交织连接,网格结构疏松。外壁层又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脂多糖层,中间为磷脂层,内层为脂蛋白层。脂多糖是G细菌的主要成分。G+和G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见表

5、2-1和图2-3。第一节 细菌表表2-1 G+和和G细菌细胞壁化学组成及结构比较细菌细胞壁化学组成及结构比较 第一节 细菌图2-3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图AG+细菌细胞壁;BG细菌细胞壁;CG细菌细胞壁的图解第一节 细菌 革兰染色的原理:一般认为革兰染色的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形成了一种不溶性的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被乙醇从G细菌中浸出,但不易从G+细菌中浸出。这是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含脂量又低,当它们被乙醇脱色时,肽聚糖网孔由于缩水会明显收缩,从而阻止了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逸出,故菌体呈蓝紫色。而G细菌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且网格结构疏松,故遇乙醇后,其

6、网孔不易收缩,加上G细菌的脂类含量高,当乙醇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因此,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就容易被浸出,故菌体呈红色。第一节 细菌 2.细胞膜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细胞质膜、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60%70%)和磷脂(30%40%)。(1)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如图2-4,它是由磷脂呈双层平行排列,亲水基(头部)排列在膜的内外两个表面,疏水基(尾部)排列在膜的内侧,从而形成一个磷脂双分子层。据目前所知,磷脂双分子层通常呈液态,蛋白质无规则地结合在膜的表面或镶嵌其间。这些蛋白质可

7、在磷脂双分子层液体中作侧向运动,从而使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第一节 细菌图2-4 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第一节 细菌 (2)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为:a.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b.是细胞壁合成的场所。细胞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隔膜组分的各种酶类;c.细胞膜上有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酶及ATP酶,因此细胞膜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部位;d.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间体(mesosome)上有细胞色素及有关的呼吸酶系,因此可能是呼吸作用电子传递系统的中心;e.为鞭毛提供附着点。细胞膜上有鞭毛基粒,鞭毛由此长出。第一节 细菌

8、 3.核质体 核质体(nucleus body)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又称原始核(primitive form nucleus)或拟核(nucleoid)。它是由一条大型环状的双链DNA分子高度折叠缠绕而成。以大肠杆菌为例,菌体长度仅为12m,而其DNA长度可达1100m。核物质是负载细菌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其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物质。第一节 细菌 4.细胞质及内含物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膜以内、除核物质以外的无色透明的粘稠胶体。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无机盐和水。幼龄菌的细胞质稠密、均匀,富含核糖核酸(RNA),嗜碱性强,易被碱性染料着染,

9、且着色均匀;老龄菌因缺乏营养,RNA被细菌用作N源、P源而降低含量,使细胞着色不均匀,故可通过染色是否均匀来判断细菌的生长阶段。细胞质中含有核糖体、气泡和其他颗粒状内含物。第一节 细菌(1)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是由约60%的RNA和40%的蛋白质组成的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的一种颗粒状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速离心时,细菌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由大(50S)、小(30S)两个亚基组成。真核生物细胞质中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都对70S的核糖体起作用,对80S的核糖体没有影响。所以这些抗生素可用来防治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2)气

10、泡(gas vacuole)在许多光合细菌和水细菌的细胞内,常含有为数众多的充满气体的小泡囊,称为气泡。气泡由厚仅2nm的蛋白质膜所包围,具有调节细胞比重以使其漂浮在合适水层中的作用。紫色光合细菌和一些蓝细菌含有气泡,借以调节浮力。专性好氧的盐杆菌属体内含有很多气泡,在含盐量高的水中可借助气泡浮到水面吸收氧气。第一节 细菌第一节 细菌 (3)贮藏颗粒 细菌生长到成熟阶段,当某些营养物过剩时,就会形成一些贮藏颗粒,如异染粒、聚-羟基丁酸、硫粒、肝糖粒、淀粉粒等,当营养缺乏时,这些贮藏颗粒又被分解利用。异染粒(volutin)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用蓝色染料(如甲苯胺、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

11、色,故称异染粒。其功能是贮藏磷元素和能量,并可降低渗透压。聚-羟基丁酸(poly-hydryoxybutyric acid,简称PHB)是-羟基丁酸的直链聚合物,不溶于水,易被脂溶性染料(如苏丹黑)着色,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可见,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的作用。第一节 细菌 肝糖粒(glycogen)和淀粉粒 两者均能用碘染色,前者染成红褐色,后者染成蓝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两者的功能都是贮藏碳源和能量。硫粒(sulfur granule)硫磺细菌如贝日阿托氏菌、发硫菌等能利用H2S作为能源,氧化H2S为硫粒积累在菌体内。当外界缺乏H2S时,可氧化体内硫粒为SO42-而获得能量。硫

12、粒折光性很强,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到。第一节 细菌(二)特殊结构 1.荚膜荚膜(capsule)是某些细菌分泌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粘液状物质。其化学组成因种而异,主要是水和多糖。荚膜不易着色,可用负染法(也称衬托法)染色。先用染料使菌体着色(如用番红或孔雀绿将菌体染成红色或绿色),然后用黑色素将背景涂黑,即可衬托出菌体和背景之间的透明区,这个透明区就是荚膜(图2-5)。第一节 细菌图2-5细菌的荚膜A模式图;B细菌负染后相差显微镜图片第一节 细菌荚膜有几种类型:具有一定外形,厚约200nm,相对稳 定 地 附 着 于 细 胞 壁 外 的 称 为 荚 膜 或 大 荚 膜(macrocapsule)

13、;厚度在200nm以下的称为微荚膜(microcapsule);无明显边缘,疏松地向周围环境扩散的称为粘液层。有些细菌的荚膜物质可互相融合,连成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其中包含多个菌体,称为菌胶团。菌胶团的形状有球形、蘑菇形、椭圆形、分枝状、垂丝状及不规则状(图2-6),在活性污泥中常见。第一节 细菌图2-6菌胶团的几种形态第一节 细菌荚膜的主要功能有:a.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对一些致病菌来说,则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细胞的吞噬;b.是细胞外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质,当营养缺乏时可被利用;c.具有生物吸附作用,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利于污染物在细菌表面的吸附;d.是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第一节 细菌

14、2.鞭毛鞭毛(flagella)是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易脱落,非常纤细,其直径仅为1020nm,长度往往超过菌体的若干倍,经特殊染色法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鞭毛的数目为一根至数十根,具有运动的功能。不同细菌鞭毛的着生位置不同(图2-7),有一端单生、两端单生、一端丛生、两端丛生及周生,端生的还有极端生和亚极端生。鞭毛的数目和着生方式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节 细菌图2-7细菌鞭毛的着生位置A杆菌:极端生;亚极端生;两端单生;两端丛生;周生B弧菌:单根端生;两端丛生;一端丛生第一节 细菌 3.线毛线毛(pilus或fimbria)又称伞毛、菌毛或纤毛。线毛是长在细

15、菌体表的一种纤细、中空,短直而又数量较多的蛋白质附属物。线毛直径79nm,内径22.5nm,长度220nm,每个菌体约有250300根。它们比鞭毛更细、更短,而且又直又硬,数量很多。线毛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见图2-8。线毛在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肠道细菌和某些假单胞菌属菌株的细胞表面很常见,少数革兰氏阳性菌也有线毛。与鞭毛相似,线毛也由蛋白质组成。但是线毛不具有运动功能,因此常见于非运动细菌。第一节 细菌图2-8 细菌的线毛与鞭毛的电镜图第一节 细菌 4.芽孢 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spore)(图2-9)。芽孢壁厚,含水

16、量极低,由于一个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它无繁殖功能。能否形成芽孢,芽孢的大小、形状以及在菌体中的位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能产生芽孢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的种类。前者的芽孢位于细胞中间,大小接近其菌体的直径;后者的芽孢也位于细胞的中间,但直径大于菌体,使菌体呈梭状。此外,脱硫肠状菌属、芽孢八叠球菌属和芽孢弧菌属的细菌也能形成芽孢。第一节 细菌图2-9细菌芽孢的各种类型A芽孢的模式图;B芽孢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及其在胞内的位置(a)近中央;(b)末端;(c)中央第一节 细菌 三、细菌的繁殖三、细菌的繁殖 (一)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便产生新的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17、。细菌细胞一般进行无性繁殖。细胞经过横分裂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这样的无性繁殖称为裂殖。裂殖后形成的子细胞如大小相等,称为同形裂殖;在陈旧的培养中,偶尔会出现裂殖后,子细胞大小不等现象,称为异形裂殖。第一节 细菌 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是菌体伸长,核质体分裂,菌体中部的细胞膜以横切方向形成隔膜,使细胞分裂成两部分,细胞壁向内生长,把横隔膜分为两层,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然后子细胞分离形成两个菌体。细菌由一个母细胞可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根据分裂方向及分裂后子细胞排列的状态不同,可形成各种形状的群体。细菌繁殖速率一般很快,但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也因菌种不同而各异。如大肠杆菌约20min可繁殖一代,而分

18、枝杆菌则需几小时。环境因素对细菌的繁殖很重要,只有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细菌的繁殖速度才最快。第一节 细菌 (二)有性繁殖 除无性繁殖外,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遗传学研究,已验证细菌存在着有性接合。不过细菌的有性接合频率很低,大量普遍地仍以无性的二分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第一节 细菌 四、细菌的培养特征四、细菌的培养特征 (一)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即菌落特征。所谓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子细菌群体。不同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因此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可以从菌落的表面形状(圆形、不规则形、假根状)、隆起形状(扁平、台状、脐状、乳头状等)、边缘

19、情况(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表面状况(光滑、皱褶、龟裂状、同心环状)、表面光泽(闪光、金属光泽、无光泽)、质地(硬、软、粘、脆、油脂状、膜状)以及菌落的大小、颜色、透明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图2-10)。第一节 细菌图2-10几种细菌菌落的特征纵剖面:1扁平;2隆起;3低凸起;4高屈起;5脐状;6草帽状;7乳头状表面结构;形状及边缘:8圆形,边缘整齐;9不规则,边缘波浪;10不规则,颗粒状;11规则,放射状;12规则,边缘整齐,表面光滑;13规则,边缘齿状;14规则,有同心环,边缘完整;15不规则似毛毡状;16规则似菌丝状;17不规则,卷发状,边缘波状;18不规则,丝状;19不规则,

20、根状第一节 细菌(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用穿刺接种技术将细菌接种在含0.3%0.5%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可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能否运动。如果细菌在培养基的表面及穿刺线的上部生长者为好氧菌。沿整条穿刺线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在穿刺线底部生长的为厌氧菌。如果只在穿刺线上生长的为无鞭毛、不运动的菌;在穿刺线上及穿刺线周围扩散生长的为有鞭毛、能运动的细菌(图2-11)。第一节 细菌图2-11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丝状;念珠状;乳头状;绒毛状:树状第一节 细菌 五、工业上常用的细菌五、工业上常用的细菌 (一)枯草芽孢杆菌 营养细胞杆状,大小一般为(0.7

21、0.8)m(23)m)。菌体半圆形,单个或呈短链。在细胞中央部位形 成 芽 孢,芽 孢 为 椭 圆 形,大 小 约(0.60.7)m(1.01.5)m(图2-12)。细胞侧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第一节 细菌图2-12枯草芽孢杆菌第一节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厚,呈乳白色。表面粗糙,不透明,边缘整齐。在水分多的培养基上,菌落易扩散,可能较光滑,薄而透明。在肉汁培养基内,稍浑浊或不浑浊,产生醭。生长温度为3039,但在5056时尚能生长。最适pH为6.77.2。需氧菌。芽孢抗高温,一般在1003h才能杀死。有的芽孢抗高温能力非常强,在100煮沸8h 尚能发育生长,故需高温

22、灭菌才行。枯草芽孢杆菌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水解淀粉,在铵盐溶液中发酵各种糖类生成酸。主要以2,3-丁二醇、羟基丁酮、CO2为主要产物。第一节 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生芽孢的需氧杆菌。由于芽孢能抗高温,所以分布较广,常存在于枯草、土壤中。一般来说为腐败菌,例如,在酱油、酱类和白酒制曲时,如果水分含量大,温度较高,就容易造成枯草芽孢杆菌迅速繁殖。这不但消耗原料蛋白质和淀粉,而且生成刺眼鼻的氨味,造成曲子发粘和异臭,使制曲失败。此外,枯草芽孢杆菌是工业发酵的重要菌种之一,可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5-核苷酸酶、某些氨基酸和核苷。第一节 细菌(二)大肠杆菌 细胞呈杆状,大小为0.5m(1.03.0)m,

23、有的近似球形,有的则为长杆状。能运动或不运动,运动者有周身鞭毛。一般无荚膜、无芽孢(图2-13)。革兰氏染色阴性。第一节 细菌图2-13大肠杆菌第一节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或黄白色,边缘整齐、湿润、光滑、均匀扩展。肉汁培养基中混浊,产生大量灰色沉淀,不产生醭。大肠杆菌能使牛奶迅速产酸凝固,但不胨化、液化明胶;甲基红阳性;VP阴性;能使葡萄糖和乳酸发酵,产酸、产气。大肠杆菌能作为宿主供大量的细菌病毒生长繁殖,为详细研究病毒的性质和复制提供了可能。大肠杆菌也是最早用作基因工程的宿主菌。工业上常将大肠杆菌用于生产谷氨酸脱羧酶、天冬酰胺酶和制备天冬氨酸、苏氨酸及缬氨酸等。大肠杆菌也是食品和饮用

24、水卫生检验的指示菌。第一节 细菌(三)乳酸杆菌细胞杆状至球状。常生长成链,大多不运动,能运动者为周身鞭毛。无芽孢。正常菌落粗糙。革兰氏染色阳性。常 用 的 德 氏 乳 酸 杆 菌 为 杆 状,大 小 为(0.50.8)m(2.09.0)m(图2-14)。在麦芽糖化液内,繁殖特别旺盛。菌体肥壮,产酸力特别强。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微小;在肉汁培养基内略带混浊。第一节 细菌图2-14德氏乳酸杆菌第一节 细菌 乳酸杆菌的生长温度为4550,能发酵碳水化合物,85%以上的产物为乳酸。厌氧或兼性厌氧。乳酸杆菌可用于食品的保存和调整食品的风味。在食品工业上如干酪的成熟,乳脂的酸化和腌菜、泡菜等的制作无不与乳

25、酸杆菌有关。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它也起了良好的作用。第一节 细菌 (四)北京棒状杆菌 细胞呈短杆状或小棒状,有时微弯,两端钝圆,不分枝,单个或呈“八”字排列(图2-15)。无芽孢。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在普通肉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24h后菌落呈白色,直径1mm,一周后可达4.56.5mm,呈淡黄色,中间隆起,表面湿润、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能使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迅速产酸;在海藻糖及肌醇中生长缓慢。能使糊精、半乳糖及木糖弱产酸,但均不产气。其生长需生物素,硫胺素也能促其生长。好氧或兼性厌氧,2627生长良好,41生长弱,55会使其死亡。北京棒状杆菌是我国谷氨酸发酵的主要菌种之一。第一节

26、 细菌图2-15北京棒状杆菌第一节 细菌(五)短杆菌细 胞 为 短 而 不 分 枝 的 直 杆 状,一 般 在(0.51.0)m(1.05.0)m左右。大多数不具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在肉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有时产生非水溶性色素,呈红色、橙红色、黄色或褐色。短杆菌为好氧菌。多数能使葡萄糖发酵产酸,不发酵乳糖。大多数能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短杆菌能使谷氨酸发酵,在利用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中,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短杆菌属中的黄色短杆菌和硫殖短杆菌能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大多数放线菌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它在

27、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主要习居于含水量较低、有机质丰富和呈碱性的土壤中。土壤特有的腥味主要是由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的。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万种抗生素中,约有70%是由放线菌产生的,而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又占放线菌总数的80%。此外,放线菌在医药、卫生、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如由弗氏链霉菌产生的蛋白酶在制革工业中用以脱毛,从灰色链霉菌的发酵液中提取维生素B12,诺卡氏菌(原放线菌)在石油脱蜡、烃类发酵、处理含氰废水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等。但是,少数寄生型放线菌也会引起某些动植物病害,如人畜皮肤病、脑膜炎、肺炎等;马铃薯疮痂病和甜菜

28、疮痂病等植物病害。放线菌具有特殊的土霉味,易使食品和水变味,失去使用价值。有的放线菌能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等,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第二节 放线菌 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1放线菌的菌丝 放线菌属单细胞,大多数放线菌菌体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根据放线菌菌丝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图2-16)。第二节 放线菌图2-16 放线菌分化后的菌丝第二节 放线菌 (1)营养菌丝 又称为初级菌丝体或基内菌丝,它生长在培养基内,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1.2m,长度差别很大,短的小于100m,长的可达600m以上。有的营养菌丝

29、无色,有的则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而呈现黄、绿、橙、红、紫、蓝、黑等各种颜色。(2)气生菌丝 又称为二级菌丝体,它是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那部分菌丝。它叠生于营养菌丝之上,直径比营养菌丝粗,约为11.4m,直形或弯曲状,有分枝。有的气生菌丝产生色素,镜检观察其颜色较深。第二节 放线菌 (3)孢子丝 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即为孢子丝,又称为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孢子丝的形态多样,有直形、波曲、钩状、螺旋状和轮生等多种,是放线菌定种的重要标志之一。放线菌孢子丝的常见形态见图2-17。第二节 放线菌图2-17 放线菌孢子丝的常见形态第二节 放线菌

30、2放线菌的细胞结构 放线菌的菌丝明显分枝,有分生孢子,在液体、固体培养基中的形态类似霉菌,但是,在结构上,更类似于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无核膜、核仁和细胞器;放线菌的细胞壁含有肽聚糖、磷壁酸、多糖等高分子物质,不含几丁质和纤维素;革兰氏染色阳性。第二节 放线菌 二、放线菌的繁殖二、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利用菌丝片断进行繁殖。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孢子呈圆形、椭圆形、杆状、圆柱状、瓜子状、梭状和半月状等。同一孢子丝上分化的孢子,其形状、大小有时也不一致。因此孢子的形状和大小不能作为区分种的

31、唯一依据,而必须结合孢子的表面来进行区分。通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孢子表面的结构因种而异,有的光滑、有的呈褶皱状、刺状、毛发状或鳞片状。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的孢子常常带有颜色,如白、灰、黄、橙黄、红、蓝等颜色。成熟孢子的颜色在一定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下比较稳定。因此,孢子的颜色也是鉴定此类菌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有些放线菌可在菌丝上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横膈而形成孢子,孢子囊成熟后可释放出大量孢囊孢子。放线菌产生的无性孢子主要有:分生孢子、节孢子和孢囊孢子(图2-18)。在液体培养中,放线菌主要靠菌丝断片来形成新的菌丝体,例如采用液体培养基发酵生产抗生素时,放线菌就是以此方式来繁殖的。第二节

32、放线菌图2-18 放线菌孢子形成 第二节 放线菌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一般呈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周围具有辐射状菌丝。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介于霉菌和细菌之间。由于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较细,生长缓慢,分枝多而且相互缠绕,故形成的菌落质地致密,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菌落小而不蔓延。第二节 放线菌 菌落形成随菌种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产生分枝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所形成的菌落,如链霉菌,营养菌丝伸入基质内,菌落紧贴培养基表面,极坚硬,若用接种铲来挑取,可将整个菌落自表面挑起而不破碎。有时气生菌丝体呈同心圆环状(图

33、2-19),当孢子丝产生大量孢子并布满整个菌落表面后,才形成絮状,粉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特征。另一类是不产生大量菌丝的菌种,如诺卡氏菌,这类菌落的黏着力较差,结构呈粉质,用针挑取则粉碎(图2-20)。由于菌丝和孢子常具有不同的色素,使得菌落的正面、背面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第二节 放线菌图2-19 链霉菌菌落 第二节 放线菌图2-20 某种诺卡氏菌菌落与营养菌丝第二节 放线菌 四、工业中常用的放线菌四、工业中常用的放线菌 (一)链霉菌属 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产抗生素最多的一属。链霉菌具有发达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区分各种链霉菌明显的表观特征,产生多种抗

34、生素是这类放线菌最突出的生理特性。该属的孢子丝呈直形、波浪状和螺旋状,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可产350个孢子,孢子呈球形、椭圆形或杆状,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呈瘤状、刺状、毛发状或鳞片状等,成熟时呈现各种颜色。多数腐生型的链霉菌生长在含水量较低、通气较好的土壤中,分解土壤中其他微生物难以利用的有机物,对土壤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土壤改良中具有积极意义。第二节 放线菌 链霉菌属可产生1 000多种抗生素,用于临床的已超过100种,许多著名的常用抗生素都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如链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制霉菌素和红霉素等。有些菌种还可以产生蛋白酶,葡萄糖异构酶,个别菌种用于制造微生

35、物肥料,如“5406”抗生菌肥料等。第二节 放线菌 (二)小单孢菌属 小单孢菌属的菌丝体纤细(图2-21),直径为0.30.6,无横膈膜,不断裂,菌丝体侵入培养基内,不形成气生菌丝,只在营养菌丝上长出很多分枝小梗,顶端着生一个孢子。在单轴分枝的孢子梗上产生圆形的单生孢子是该属最突出的表观特征。小单孢菌属的菌落较链霉菌属的菌落小得多,一般为23mm,通常呈橙黄色或红色,也有黑色、深褐色和蓝色等;菌落表面覆盖着一薄层孢子堆。不少种产生抗生素,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庆大霉素就是由该属中的棘孢小单孢菌产生的。腐生型的小单孢菌具有很强的分解纤维素、几丁质的能力,是土壤和水体中常见的放线菌。第二节 放线菌图2

36、-21 小单孢菌的形态第二节 放线菌 (三)诺卡氏菌属 诺卡氏菌属又名原放线菌属,培养15h至4d的菌丝体产生横膈膜后可突然断裂成长短近一致的杆状或带叉的杆状体或球状体(图2-22),以此复制成新的多核菌丝体是该属突出的特点。此属中的多数种只有营养菌丝,而无气生菌丝;少数种在营养菌丝表面覆盖极薄的一层气生菌丝。第二节 放线菌图2-22 诺卡氏菌的形态第二节 放线菌 诺卡氏菌属的菌落外形和结构多样,通常比链霉菌菌落小。有的表面多皱,致密干燥;有的表面平滑或凸起;有黄、黄绿、红橙等颜色。诺卡氏菌属多为好气性腐生菌,少数为厌气性寄生菌,能同化各种碳水化合物,有的能利用碳氢化合物和纤维素等。主要分布于

37、土壤中,一些种能产生抗生素,如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的瑞斯托菌素,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有特效的利福霉素,对引起植物白叶枯病的细菌以及对原虫子病毒有作用的间型霉素等。此外,有的诺卡氏菌在石油脱蜡、烃类发酵、处理含氰废水方面有实用价值。第二节 放线菌 (四)游动放线菌属 游动放线菌属以营养菌丝为主,有的有气生菌丝,有的气生菌丝较少;膈膜或有或无,直径约0.22.6;以孢囊孢子繁殖,孢囊形成于营养菌丝体上或孢囊梗上,孢囊梗为直形或分枝,每分枝顶端形成一至数个孢囊,孢囊通常呈球状、棒状或不规则状,孢囊成熟,释放出圆形具有鞭毛,能在水中运动的游动孢子(图2-23)。多分布在腐烂植物和土壤中。第二节

38、 放线菌图2-23 游动放线菌的形态A游动放线菌孢囊的发育;B游动放线菌孢囊孢子成熟并释放出来第二节 放线菌 (五)链孢囊菌属 链孢囊菌属能形成孢囊和孢囊孢子,有时还可形成螺旋孢子丝,成熟后分裂为分生孢子。此属菌的营养菌丝体分枝很多,横隔稀少,直径0.51.2,气生菌丝体呈丛生、散生或同心环排列。此属菌约15种以上,其中不少种可产生广谱抗生素,如粉红链孢囊菌产生的多霉素,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病毒等,对肿瘤也有抑制作用;绿灰链孢囊菌产生的绿菌素,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作用;由西伯利亚链孢囊菌产生的两性西伯利亚霉素,对肿瘤有一定疗效。第三节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腐生性微生物。不

39、能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必须以有机碳化物,主要是葡萄糖等单糖为碳源和能源。因此在自然界分布于含糖丰富而偏酸的环境中,例如植物,特别是花蜜、树汁、果实和叶子的表面,以及菜园和果园的土壤中。少数可寄生在动物体内,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菌,如白假丝酵母。酵母菌的代谢活动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食品、单细胞蛋白、食品添加剂、核酸等。第三节 酵母菌酵母菌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生活特性:世代时间短,可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单个细胞能完成全部生命活动,能获得各个生长阶段的细胞,使其成为细胞学研究的主要材料,并且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领域有其重要的价值。目前已清楚部分酵母菌株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

40、,并已建立了有关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有用模型,在酵母菌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进展。第三节 酵母菌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大多数酵母菌为单细胞,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大多呈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长约520m,最长可达50m,宽约15m,最宽可达10m以上。比细菌大几倍至十几倍。有的酵母菌,如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常连在一起形成链状。第三节 酵母菌(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2-24)与高等生物相类似,属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核有核仁和核膜,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细胞质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中心)、中心

41、体、核糖体、内质网膜、液泡等细胞器。但不存在高等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分化的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第三节 酵母菌图2-24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第三节 酵母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二、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类。无性繁殖主要有芽殖、裂殖和芽裂殖,有性繁殖产生的有性孢子主要有卵孢子(oospore)、接合孢子(zygospore)和子囊孢子(ascospore)。有的酵母菌仅具有无性繁殖,尚未发现有性繁殖阶段;有的既具无性繁殖,又具有性繁殖。前者称为假酵母,后者称为真酵母。第三节 酵母菌 (一)无性繁殖 1芽殖 芽殖(

42、budding)是酵母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其过程是:首先在成熟的酵母细胞上长出芽体,芽体生长达最大体积时,通过形成隔壁层与母细胞分离,并可继续生长成为新个体。在芽体形成的起始阶段,水解酶分解细胞壁多糖,引起细胞壁某一特定部位变薄,形成小突起;此时细胞核内DNA复制结束,核延伸成细长的葫芦状,一部分进入突起内;与此同时伸长的核分裂,紧接着细胞质也分裂,并分别进入母细胞和芽体内,进一步在芽体的基部第三节 酵母菌 形成隔壁层,最后隔壁层分离,使子细胞从母细胞中脱落。并同时在母细胞表面留下了脱落的痕迹称芽痕(bud scar)。一个成熟的细胞一生中靠芽殖可产生943个子细胞,平均可产24个子细胞。大

43、多数酵母菌可在母细胞的各个方向出芽,形成的子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称为多边芽殖。有的可在细胞的两端出芽,称为两端芽殖。有的可在3端出芽,细胞呈三角形,但这种情况很少。第三节 酵母菌 在环境条件适宜、酵母菌生长繁殖迅速时,其芽殖形成的子细胞尚未与母细胞分离,便又在子细胞上长出新芽,从而形成成串的酵母细胞,极像霉菌菌丝,故称为假菌丝,以示与霉菌菌丝的区别,有些酵母菌可形成极为发达的假菌丝,如假丝酵母。第三节 酵母菌 2裂殖 裂殖(fission)是少数酵母菌借助于细胞横分裂而繁殖的方式,如裂殖酵母属,当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后,细胞核便分裂,并在细胞中间产生一隔膜,然后两个新细胞分开,末端变圆成为

44、两个单独的子细胞。但在快速生长时期,细胞分裂而暂不分开,则形成细胞链,类似于菌丝。 3芽裂殖 芽裂殖是上述芽殖和裂殖的中间类型。少数酵母菌在一端出芽的同时在芽基处形成隔膜,把母细胞与子细胞分开,这种方式就是芽裂殖,又称芽裂或半裂殖。还有些酵母菌可形成其他无性孢子,如掷孢子(ballistospore)、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节孢子(arthrospore)、或在小梗上形成孢子等。第三节 酵母菌第三节 酵母菌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方式进行有性繁殖(图2-25)。图2-25 酵母菌不同类型的子囊孢子A八孢裂殖酵母;B汉荪酵母;C土星汉荪酵母;D菜豆针孢酵母;E蚀精

45、霉第三节 酵母菌 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可形成菌落。外形上与细菌菌落极为相似,其特征为表面湿润粘稠,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颜色也较单调,多数呈乳白色,少数呈红色、黑色等。不同种类的菌落在形态、质地和边缘特征上均表现不同,如菌落光滑或起皱、平整或是突起、边缘完整或有不规则的毛状边缘等。故菌落的特征亦可作为酵母菌菌种鉴定的依据之一。第三节 酵母菌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使清亮培养液变浑浊,这点与细菌的情况相似,但酵母菌也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如有些种类生长在培养基的底部,并产生沉淀物;有些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生长;有些则生长在液面,产生不同

46、形态的菌醭,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第三节 酵母菌 四、工业上常用的酵母菌四、工业上常用的酵母菌 (一)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是工业上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图2-26)。按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将其分三组:图2-26 酿酒酵母形态图第三节 酵母菌 细胞大多为圆形或卵形,长与宽之比12。这类酵母除用于酿造饮料和制作面包外,还用于酒精发酵。其中德国2号和12号最有名,但因其不能耐高浓度盐类,故只适应于以糖化淀粉为原料生产酒精和白酒。细胞形状以卵形和长卵形为主,但有些圆形,长宽之比通常为2。常形成假菌丝,但不发达也不典型。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酿造葡萄酒和果酒,也可用于酿造啤酒、蒸馏酒和酵母生产。葡萄酒酿造业称此为葡萄酒

47、酵母。大部分细胞长宽之比大于2,它以俗名为台湾396号酵母为代表。常将其用于糖蜜原料生产酒精。其特点为耐高渗透压,忍受高浓度盐类。该酵母原称魏氏酵母。第三节 酵母菌 (二)卡尔斯伯酵母 卡尔斯伯酵母是丹麦卡尔斯伯啤酒厂分离出来的,它是啤酒酿造中典型的底面酵母。其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10m。它与酿酒酵母在外形上的区别是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有一平端。另外温度对两类酵母的影响不同。在高温时,酿酒酵母的生长更快,但在低温时卡氏酵母生长较快。酿酒酵母繁殖速度最高时的温度为35.739.8,而卡氏酵母是31.634。1970年卡氏酵母已与娄哥酵母和葡萄汁酵母合并为葡萄汁酵母,能发酵棉子糖。第三节 酵母菌

48、 (三)异常汉逊氏酵母 细胞为圆形(直径47m),椭圆形或腊肠形(2.56)m(4.520)m,甚至有长达30m的长细胞。多边芽殖,发酵液面有白色的醭,培养液混浊,有菌体沉淀于管底。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平坦,乳白色,无光泽,边缘呈丝状。在加盖片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能生成发达的树状分枝的假菌丝。芽生孢子圆形或椭圆形。菌丝顶端的细胞很长。子囊是细胞直接变成的。每个子囊有14个(多为2个)帽形孢子,孢子放出后不散开。第三节 酵母菌 从土壤、树汁、储存的谷物、青贮饲料、湖水、污水和蛀木虫的粪便中都能分离出异常汉逊氏酵母。异常汉逊氏酵母能生产乙酸已脂,故常在调节食品风味中起一定的作用

49、。如将其用于无机盐发酵酱油可增加香味,也可用该菌参与薯干为原料的白酒酿造,采用浸香法和串香法可酿造出味道醇和的白酒。它氧化烃类的能力较强,能利用煤油,可以乙醇和甘油作为碳源,在无机盐合成培养基中生产菌体。另外异常汉逊氏酵母积累L-色氨酸的能力很强。第三节 酵母菌 (四)粟酒裂殖酵母 细胞圆柱形或圆筒形,末端圆钝,大小为(3.554.02)m(7.1124.9)m(图2-27)。营养繁殖为裂殖,无真菌丝,无醭。在麦芽汁中能发酵,液体混浊有沉淀。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为乳白色,光亮、平滑、边缘整齐。在加盖片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不生产成假菌丝,也无真菌丝。第三节 酵母菌图2-27 粟

50、酒裂殖酵母的形态1营养细胞;2子囊孢子第三节 酵母菌 子囊由两个营养细胞接合后形成,每个子囊有14个光面的圆形子囊孢子,大小为34m。该菌最早从非洲粟酒中分离出来,后来从甘蔗糖蜜中分离,水果上也常发现。有人对用菊芋制成的未水解糖液中粟酒裂殖酵母的发酵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可得到产量很高的酒精。第三节 酵母菌 (五)粘红酵母 细胞卵形到球形,(2.35.0)m(4.010)m,某些菌株细胞较长,且有环,培养一个月以上环呈红色。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细胞较液体麦芽汁中小。培养一个月以上,菌苔呈现珊瑚红到橙红色。表面光滑到褶皱,有光泽,质地粘稠有时发硬,有较原始的假菌丝。在加盖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51、,通常无假菌丝或只有较原始的假菌丝。但偶尔某些菌株的假菌丝很发达,甚至出现真菌丝。第三节 酵母菌 从空气、水、花、土壤、鳟鱼肠道、泡菜水、腌小虾、榆树叶的液汁、白杨树的粘液中都可分离出粘红酵母。该菌能氧化烷烃,是较好的产脂肪菌种。其脂肪含量可达干重的50%60%,但合成速度缓慢。如在培养基中加入氮和磷,则可增大合成速度。另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生产L-丙氨酸和谷氨酸,且产蛋氨酸的能力很强。第三节 酵母菌 (六)热带假丝酵母 细胞呈卵形或球形,(48)m(511)m(图2-28)。液面有醭或无醭,有环,菌体沉淀于管底。培养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呈白色或奶油色,无光泽或稍有光泽,软而平滑或部分有皱

52、纹。培养久时菌落渐硬并有菌丝。第三节 酵母菌图2-28 热带假丝酵母的形态第三节 酵母菌 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见大量假菌丝,包括伸长的分枝假菌丝,上有芽分生孢子,或轮生而分枝的、或成短链的芽生孢子。在人体、唾液、小虾、牛的盲肠都分离到热带假丝酵母。该菌氧化烃类的能力很强,故可利用煤油,在含230290石油馏分的培养基中培养22h,可得到相当于烃类92%的菌体,故它是石油蛋白生产的重要酵母。也可用农副产品和工业废料来培养热带假丝酵母并用作饲料。第三节 酵母菌 (七)产朊假丝酵母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3.54.5)m(713)m。无醭,管底有菌体沉淀,能发酵。培养在麦

53、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的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或无光泽,边缘整齐或呈菌丝状。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仅能生成原始假菌丝,或不发达假菌丝,或无假菌丝。不生成真菌丝。从酒坊的酵母沉淀、牛的消化道、花、人的唾液中都分离出产朊假丝酵母。第三节 酵母菌 该菌能以尿素和硝酸为氮源,在培养基中不需加入任何刺激生长的因子条件下生长。特别是它可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既能利用造纸工业的亚硫酸废液,也能利用糖蜜、土豆淀粉废料、木材水解液等生产出人畜可食的蛋白质。在工业上生产酵母时,一般不用淀粉废料。即使需要利用时,也常加入能分泌淀粉酶的肋状拟内霉或柯达氏拟内孢霉同时培养,这样产朊假丝酵母便可利用分解淀粉所

54、产生的糖作为其菌体生长的碳源。第三节 酵母菌 (八)解脂假丝酵母 细 胞 呈 卵 形(3 5)m(5 11)m或 长 形(20m)。有菌醭,管底有菌体沉淀,不能发酵。培养在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的菌落为乳白色,粘湿,无光泽。有些菌株的菌落有褶皱或表面菌丝,边缘不整齐。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可见假菌丝和具横隔的真菌丝。在真、假菌丝的顶端或中间可见单个或成双的芽生孢子,有时芽生孢子轮生,有时呈菌丝假丝酵母形。第三节 酵母菌 从黄油、人造黄油、石油井口的油墨土、一般土壤以及炼油厂生产动、植物油脂车间等处含动、植物油及矿物油的物质中可分离出解脂假丝酵母。它不能发酵,能同化的糖和醇类很少,但

55、它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很强。用石油来培养酵母不仅可得到蛋白质,还能脱蜡,降低石油馏分的凝固点。解脂酵母能利用煤油,是石油发酵制取蛋白质的优良菌种。另外利用解脂假丝酵母可生产柠檬酸、维生素B6、脂肪酸,也可作为饲料蛋白。第三节 酵母菌 (九)棉病针孢酵母该菌又名棉病囊霉。在麦芽汁酵母汁蛋白胨葡萄糖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马铃薯蔗糖琼脂、啤酒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26培养生长良好。开始时湿润的匍匐菌丝蔓延生长,表面有互相纠结的发达菌丝,此时菌落无色或呈灰白色,23天后渐趋淡黄色,中央色深。5天后呈柠檬色,10天呈桔黄或桔红色。710天后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也因核黄素的扩散而呈黄绿色。这时菌落平坦或微凸起

56、,呈膜状,表面有放射状沟纹,边缘由两叉分枝的菌丝组成。第三节 酵母菌 该菌不能利用氨态氮和硝态氮,可在含天然蛋白质水解物的培养基上生长。它为氧化型菌,不发酵任何糖,可以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为碳源。不易同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弱分解淀粉,不能利用木糖、半乳糖、乳糖和纤维素等。有报道可用猪油或玉米油代替所有碳源,且生长良好。在培养过程中,生物素是促进棉病针孢酵母生长的重要因素。它是高等植物的致病菌,能危害多种经济作物,如棉花、柑桔、蕃茄、咖啡的果实。该菌具有合成大量核黄素(维生素B2)的能力,甘氨酸对核黄素的生产有促进作用。第四节 霉菌 霉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域、空气及动、植物体内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

57、产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帮手,例如:用于传统的酿酒、制酱和其他发酵食品;在发酵工业上,广泛地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杀虫农药、除草剂等;也可成为自然界有机物矿化和农业实践中堆肥腐熟的强大动力。第四节 霉菌另一方面霉菌对人类有极大的危害,例如:引起农副产品、衣物、器材、食品发霉变质;引起动、植物的病害,少数种类还能产生毒素,严重威胁人畜健康,一些毒素还有致癌作用。在理论与应用研究中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有着与细菌、酵母菌不同的优点。因为霉菌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分泌能力,能进行各种翻译后加工,便于进

58、行研究。第四节 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一、霉菌的形态结构霉菌的营养体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相互交织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幼年菌丝一般为无色透明,老龄菌丝常呈各种色泽。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丝细胞呈管状,直径约为210m,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的菌丝宽几倍至十几倍,与酵母菌的菌丝直径相似。霉菌的菌丝已有分化,例如:a.营养菌丝:可深入培养基中吸取养分;b.气生菌丝:它是由营养菌丝向空中生长而形成的,其中一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便分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有的菌种能在营养菌丝上产生假根,伸入基质或附于器壁上。霉菌菌丝的结构有两种。第四节 霉菌 (1)无隔菌丝整个

59、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多个核。其生长只表现为细胞核的增多和菌丝的伸长,如毛霉属、根霉属等菌的菌丝(图2-29A)。图2-29霉菌的菌丝第四节 霉菌(2)有隔菌丝 菌丝内有隔膜,使整个菌丝由多细胞组成(图2-29B),每个细胞内含一个或多个核。在其隔膜的中央有小孔相通,使细胞质、细胞核和养料可以自由流通。菌丝伸长时,顶端细胞随之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如木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等大多数霉菌菌丝均属此类。但在老龄菌丝中,膜孔常塞以极稠的物质,阻止原生质的穿流。在某一细胞死亡或菌丝断裂时,则此小孔也会同时封闭。菌丝细胞的结构与酵母菌相似,只有细胞壁的成分多含几丁质,少数含纤维素。第四节 霉

60、菌 二、霉菌的繁殖二、霉菌的繁殖霉菌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方式多样。菌丝的碎片或菌丝截段均可发育成新个体,称为断裂增殖。但在自然界,霉菌主要靠形成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一般霉菌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先行无性繁殖,到后期,在同一菌丝体上产生有性繁殖结构,形成有性孢子。根据孢子的形成方式、孢子的作用以及本身的特点,可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四节 霉菌 无性孢子:主要有分生孢子(conidium)、节孢子(arthrospore)、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等,孢 囊 孢 子 又 有 游 动 孢 子(zoospore)和不动孢子(aplanos

61、pore)之分(图2-30和图2-31)。有性孢子: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等(图2-32)。第四节 霉菌图2-30霉菌的无性孢子类型A孢囊孢子;B分生孢子;C厚垣孢子;D白地霉的节孢子第四节 霉菌图2-31霉菌的游动孢子类型A壶菌纲的游动孢子,具一根前端生的鞭毛;B前毛菌纲的游动孢子,具一根前端生的鞭毛;C根肿菌纲的游动孢子,具两根鞭毛;D卵菌纲的游动孢子,具两根鞭毛第四节 霉菌图2-32真菌的卵孢子及子囊果类型A德里腐霉的卵孢子(1.雄器;2.藏卵器;3.卵孢子);B子囊壳;C子囊盘;D闭囊壳第四节 霉菌 三、霉菌的菌落特征三、霉菌的菌落特征因霉菌的菌丝较粗且长,故形成的菌落较疏松

62、,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些霉菌,如根霉、毛霉、脉胞菌等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地呈扩散性生长,以至菌落没有固定大小。在固体发酵过程中污染了这类霉菌,若不及早处理,则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第四节 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最初往往是浅色或白色,当菌落上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后,由于孢子具有不同形状、构造和颜色,使菌落表面呈现肉眼可见的不同结构和色泽,如黄、绿、青、黑、橙等。有些霉菌的菌丝还能分泌一些水溶性色素扩散到培养基内,使培养基的正面和反面呈现不同颜色。同一霉菌在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可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菌落,但各种霉菌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其形状、大小、

63、颜色等特征是稳定的,因此菌落特征是鉴定霉菌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菌丝生长常呈球状。静止培养时,菌丝常生长在培养基的表面,其培养液不变浑浊,有时可据此检查此培养物是否被细菌所污染。第四节 霉菌 (一)根霉 菌丝无隔膜,但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在假根处的匍匐菌丝上着生成群的孢囊梗,孢囊梗顶端着生孢子囊,球形或近似球形,内生孢囊孢子(图2-33)。在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初期为白色,棉絮状,老熟后呈灰褐色或黑色,菌丝丛中密布黑色小点,即孢子囊。工业上常用的根霉有黑根霉、华根霉、米根霉、无根根霉等。第四节 霉菌图2-33根霉1孢子囊;2假根;3匍匐枝;4孢囊梗第四节 霉菌根霉的用途很广,在我国用

64、它们制曲酿酒有悠久的历史。如米根霉、河内根霉、代氏根霉等,其淀粉酶的活力很强,多用来做糖化菌。同时还能产生少量已醇。华根霉、无根根霉、米根霉都能产生乳酸,尤其米根霉产乳酸的量最多。匍枝根霉、米根霉、无根根霉还常用来发酵豆类和谷类食品,还能产生较大量的丁烯二酸。无根根霉、代氏根霉能产生脂肪酶。匍枝根霉产生果胶酶。华根霉、无根根霉、匍枝根霉等对甾族化合物骨架起羟化作用,是微生物转化甾族化合物的重要菌种。第四节 霉菌(二)毛霉 菌丝无隔膜。由菌丝体生出孢囊梗,一般单生,分枝较少或不分枝。孢囊梗顶端有球形孢子囊,内生孢囊孢子(图2-34)。工业上常用的毛霉有高大毛霉、总状毛霉、鲁氏毛霉、微小毛霉、爪哇

65、毛霉等。第四节 霉菌图2-34毛霉(a)孢子梗;(b)孢囊梗和幼孢子囊;(c)孢子囊破裂;(d)接合孢子第四节 霉菌 毛霉常出现在酒曲中,所以有些种能糖化淀粉,而且能生成少量乙醇,如鲁氏毛霉、爪哇毛霉等。它们大都能产生蛋白酶,有分解大豆的能力,是制作腐乳、豆豉的重要菌种,如总状毛霉可制作豆豉。有的毛霉可生产有机酸或转化甾体物质。许多毛霉能产生草酸;鲁氏毛霉产生乳酸、琥珀酸及甘油;总状毛霉、高大毛霉产生3-羟基丁酮;爪哇毛霉产生果胶酶;高大毛霉产生脂肪酸以及大量的琥珀酸;微小毛霉产凝乳酶。总状毛霉、微小毛霉、高大毛霉、爪哇毛霉、刺状毛霉等对甾族化合物有羟化能力。第四节 霉菌(三)曲霉菌丝有隔膜,

66、由菌丝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长出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形顶囊。顶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二层辐射状小梗,小梗未端着生成串分生孢子(图2-35)。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图2-35曲霉第四节 霉菌 工业上常用的曲霉有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等。曲霉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和有机酸。有些曲霉如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质。黑曲霉具有多种活性很强的酶系,用于工业生产。例如:淀粉酶可用于淀粉的液化、糖化,也可用于酒精工业或制造葡萄糖及消化剂;耐酸性蛋白酶用于蛋白质分解或食品、消化剂的制造;果胶酶用于水解聚半乳糖醛酸、果汁澄清和植物纤维精制;柚苷酶和橙皮苷酶用于柑桔类罐头去苦味或防止白浊;葡萄糖氧化酶用于食品脱糖和除氧除锈,还可制造检糖试纸;纤维素酶为CX酶,粗制品中含有蛋白酶和果胶酶;黑曲霉还能分解有机质生产有机酸,如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某些曲霉菌系可对甾族化合物-起羟化作用。黑曲霉还可用来测定锰、铜、钼、锌等微量元素和作为霉变试验菌。第四节 霉菌黄曲霉属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在土壤、腐败的有机质、粮食、食品及发酵食品中都会出现。它们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